文坛才女张爱玲:在美国遇偶像胡适,两人都已经沦落为社会底层
张爱玲的一生,就是一个苍凉的手势,一声重重的叹息。——这是叶圣陶的孙子叶兆言对这位盛极一时的文坛明星的评价。
这也向我们透露了这位文坛才女悲情的一生,幼时家庭的伤害,成年后遇胡兰成的倾心却又分离,漂泊异乡时的凄凉困苦……这些字都在告诉我们她令人扼腕叹息的一生。
张爱玲的这般悲情跟她的才华横溢交相辉映,让她在文坛留下了如此多的浓墨重彩的篇章,我们仿佛能从她的作品中看出一二。细细品味她的一生,不难发现快乐只短暂地伴随了她一段时间,存在的更多是困苦与凄凉。
01.家庭的缺憾
其父张志沂(又名张廷重),其母黄逸梵(原名黄素琼),两个人均出自名门。这么一对世俗眼里的“金童玉女”,这么一出看起来“门当户对”的婚姻,却始终存在无尽的争吵,一个公子哥一个新女性,最后必然走向分道扬镳,母亲拿着一堆古董离开了这个让她不快乐的家,张爱玲跟着父亲生活。从此,她的生活中,充满了家庭的冷漠疏离,看到了父亲继母堕落的身影,那个不快乐的母亲也好似成为伤她最重的人。
家庭的支离破碎给幼小的张爱玲留下了终生难以忘怀的阴影,日后多次在她的作品里告诉我们这个阴影是无处不在的,对她的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我们能在她的文字中看到那些小时候的痕迹,看到那些新旧碰撞的激情。传统和现代、守旧和改革、旧式与新式……正是在这些矛盾的螺旋交替中,造就了张爱玲日后惊艳的文字与绮丽的风格,为张爱玲成为一颗闪耀文坛的明星浇灌牢固的地基。
“总有一天,你不得不承认我是多么可鄙的一个人。那时候,你也要懊悔你为我牺牲了这许多!一气,就把我杀了,也说不定!我简直害怕!”薇龙笑道:“我爱你,关你什么事?千怪万怪,也怪不到你身上去。”——张爱玲《沉香屑·第一炉香》,1943
02.“倾心”胡兰成
1943年十月,胡兰成在《天地》月刊上读到了张爱玲的短篇小说,他有点子心痒了。那是两个人的“初见”,胡兰成便“喜欢”上了,央求来了张爱玲的地址。就这样,一个刚绽放美丽的23岁文坛新星,一个年近四十早有家室的男子,两个人,义无反顾地爱上了。爱就爱了,一个把自己放到低位,一个放浪不羁。
1944年胡兰成与张爱玲结婚。胡兰成许给了张爱玲一个貌似安稳的婚姻承诺,但这承诺犹如入水的雪花,转瞬消失不见,只留下些许涟漪告诉我们它曾经的存在。逃亡路上的莺莺燕燕,张爱玲并不是不能容忍这些个女子的存在,不然她也不会一直“养着”胡兰成。她只是不能容忍胡兰成竟用的是同一颗“真心”去爱不同的女子。她是一个多么骄傲的人啊,她不能容忍这样没有区别的爱。
千里追寻,只为胡兰成做出一个“倾心一人”的选择,但胡兰成拒绝了她给的选择,此刻的胡兰成醉心爱情的沼泽,抛弃不掉身边的任何一个莺燕,这才使两人的“倾城之恋”变成“情天恨海”。张爱玲走后,给胡兰成寄去一封诀别信,随信还“附赠”了一大笔钱。她用这个果断的方式宣告了这一次恋情的破碎,还称这个男人为“无赖人”。1947年两人离婚,这段“倾城之恋”彻底画下了终止符号,一个骄傲的女性如此决绝地斩断了自己的第一段爱恋,无论那段恋爱多么刻骨铭心,之后两人一生从未相见。
我看那是最悲哀的一首诗,生与死的离别,都是大事,不由我们支配的。比起外界的力量,我们人是多么小,多么小!可是我们偏要说:“我永远和你在一起,我们一生一世都别离开——好像我们自己做得了主似的”。——张爱玲《倾城之恋》,1943
03.异乡漂泊
1955年秋,张爱玲远渡重洋来到美国。陌生的环境让人生地不熟的张爱玲首先想的便是找熟人关照,因此,她找到了她幼时的偶像胡适。但,这就是最佳的解决方法吗?答案显然并不是。两个文人刚一见面,看到胡适窘迫的生活环境,张爱玲便放弃了让胡适帮自己落脚的想法。转而在好友炎樱家住了一个月,随后便去申请难民营居住权。期间,她又探访了胡适一次。两人聊了很久,却还因为各种窘迫而未能吃上一顿饭。在难民营期间,两个人也曾短暂地见过几次面,但被生活磨平了两人身上独属于文人的傲骨,再也找不到太多话题,只能悻悻而归。最后,只存在于彼此的回忆中。两个曾经极尽风光的文坛明星,彻底沦落为一个生活困苦的社会底层。
1956年2月,张爱玲搬家了,离开了难民营,她遇见了美国剧作家赖雅。此时的赖雅早已不是当初那个在好莱坞绽放光彩的作家,只是一个江郎才尽的花甲老人。如果不是迫于生活的压力,骄傲的张爱玲是看不上这个人,自然也不会和他走到一起。两人在一起不久后,张爱玲怀孕了,但这个孩子最终没能留下来。在破旧的小公寓里,赖雅让张爱玲专心写小说赚钱。也许是上天可以给她找的麻烦,亦或是生命中必须经历的磨难,赖雅倒下了,中风卧床在家,张爱玲只能一边照顾赖雅起居,一边为生存焦头烂额。甚至连母亲病重都没能买得起机票去看望。
1967年,赖雅去世了。抑或是少了这个人生的羁绊,张爱玲的笔再次焕发了它耀眼的光彩。此时的她看破红尘,过着孤独的晚年生活。1995年9月8日,乱世中的一代才女悄然陨落,这世间便再无“张爱玲”这个人。
日子过得真快,对于中年以后的人来讲十年八年好像是指逢间的事,可是对于年青人来说三年五年就可以是一生一世。我和世均从认识到离别,不过几年的光景,却遭遇了太多太多的事情,仿佛经历了一场又一场的生、离、死、别。 ——张爱玲《半生缘》,1968
张爱玲的一生仿佛一颗树:幼时风雨浇灌促使其成长;长大后枝繁叶茂,让人眼前一亮;步入中年,过多的枝干压得喘不过气;砍掉一些枯枝,便又焕发第二春;最后,一棵树孤独地死去……
她传奇的一生让我们为之动容,她用自己富含特色的笔写出了一部部让我们回味的作品。
网址:文坛才女张爱玲:在美国遇偶像胡适,两人都已经沦落为社会底层 https://mxgxt.com/news/view/678395
相关内容
胡适第一次见张爱玲便说:向你爷爷问好!张爱玲:爷爷早死了同为民国才子,胡适为何不敢离婚追求真爱?看张爱玲评价就知道了
张爱玲和亦舒——粉丝和偶像的复杂关系
民国时期,同为中国文坛大家的鲁迅和胡适到底关系怎样?
台湾偶像剧男神的没落,明道许绍洋张栋梁竟沦落至此
谈胡适与张爱玲:他们间有啥奇特的关系,晚年何以有神秘的交往?
胡适:国家眉目
傅国涌:沈从文要与胡适“断绝一切联系”
刘川鄂:鲁迅、张爱玲比较论
徐怀钰为什么沦落至此徐怀钰为什么没人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