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乐松:儒释道关系研究何以可能?

发布时间:2025-01-06 18:23
首 页 研讨导读 文化信仰 正文

程乐松:儒释道关系研究何以可能?

2018年12月17日 00:00 浏览165次

儒释道关系研究何以可能?

程乐松

近年以来,儒释道关系问题受到了学界前所未有的关注,以其为主题的研究课题层出不穷,成为名副其实的学术热点。儒释道不仅是中国传统思想研究的主题,更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母题之一。然而,从文化母题到学术课题的转变并不是全无障碍的,文化母题蕴含的全景式的庞大问题域、现代宗教研究与儒释道论题之间的理论冲突,以及思想史与生活世界中的巨大反差都是学者面临的挑战。     

以“儒释道关系”为课题的学术研究,首先需要做的是厘清问题意识的焦点和学术讨论的范式。否则,匆忙展开儒释道关系的学术研究,并试图完成“通史式”的儒释道关系的学术写作,可能过于操切,甚至可能落入自说自话的窘境。      

从学术研究的视角出发,文化母题的内涵恰恰是儒释道关系成为学术研究课题的最大障碍。儒释道关系涉及社会和文化生活的各个层次,从思想观念的冲突直至底层的社会生活,从信仰差异到科技艺术,几乎所有论题都可以被纳入儒释道关系的框架中来。自东汉佛教传入以来的中国传统文化史,都可以视作三者内涵变迁的历史语境,及三者互动的载体。儒释道关系作为一个文化母题可以成为文化史的载体,然而对于学术讨论而言却并不是一个优质的课题,因为优质的学术研究课题的基本要求是须具备清晰的问题和论域。      

在笔者看来,儒释道关系作为一个学术论题的第一个挑战是切入点和焦点的选择问题,从历史和论域两个维度上进一步定义更精细而微的课题是进行学术写作的必要条件。例如,我们可以设想唐代政教关系史上的佛道关系、北宋中后期温州地区道教与佛教在民众生活中的竞合等研究课题,但很难设想唐宋儒释道关系这样的整体性文化叙事应该如何展开。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释道并非将三种信仰和价值传统简单叠加之后形成的静态集合名词,而是包含着更加复杂的动态过程和融合模式——并立、论衡、融合、合一,这些围绕儒释道关系展开的语汇包含的既是文化变迁和融合的过程,也是理解乃至建构传统文化及其观念体系的理念和范式。从学术研究的意义上讲,儒释道并不是一个严格的学术概念。儒释道在文化史中涉及家、派、宗、教等不同概念,这些概念可以被解释成为学派、宗派、谱系、传承、教化等不同的内涵。南宋理宗关于“儒家治世、道家治身、佛家治心”的功能分类即说明了三者关系。从学术研究的视角出发,将儒释道视作宗教就不得不面对西方宗教学理论与中国信仰语境的理论张力,而将三者视作教化又会重新落入文化史的巨大论域。       汉学家许理和认为,中国文化中不同宗教之间的关系可以描述为“金字塔”模式,不同的宗教传统在上层及教义体系上并立且互相影响,每一个信仰传统都形成了教义的独立金字塔,而在金字塔下则是民众的宗教实践和信仰生活,在这个层次上,各个宗教传统是融合为一体的。康若柏则认为,作为研究对象的宗教、某一文化语境中的宗教传统,以及在某一宗教传统中的不同历史时期生活的人分属于不同的问题层次。他们的论点指出了关于儒释道关系研究的重要问题。儒释道关系在不同的社会层次上完全可能呈现出完全不同的面貌,从教义、信仰谱系、信仰实践和民众观念等不同层次切入,儒释道关系的论述框架会呈现出巨大的跨度。在笔者看来,儒释道关系和儒释道关系史有必要处理从“金字塔”顶端到底部的巨大差异,并且尝试将其纳入同一个叙述体系中去。   

需要澄清,本文的初衷并不是否定儒释道关系作为一个学术论域的价值,而是尝试说明将儒释道关系或儒释道关系史作为一个学术课题可能面对的巨大理论困难。指出这些理论困难并不是为了消解问题,而是希望回到儒释道关系作为一个文化论域的起点上,重新审视我们的切入点、方法论和理论目标,从而为更具可行性的学术工作提供更为坚实的基础。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12月24日。

网址:程乐松:儒释道关系研究何以可能? https://mxgxt.com/news/view/676483

相关内容

儒释道三教关系研究论文选粹
儒释道相互关系浅析
儒释道法之间的关系
儒释道相互关系之思考
2021茶文化与儒释道的关系
儒释道三者的关系是什...
茶文化与儒释道的关系
释儒道与诸子百家的辩证关系如何?
中国的茶文化与儒释道的关系
儒释道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