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友”绝响——民国的文人和艺人

发布时间:2025-01-05 02:20
“师友”绝响——民国的文人和艺人(图)

坐落在北京西城区护国寺街9号的“梅兰芳纪念馆”(于楚众 摄)

  “几位名旦都和文人形成了一种新关系:是老师,是朋友,亦师亦友。这种关系在民国时期,尤其是1937年前的二十来年形成了高潮,之前没有过,之后也不再有了。”

  记者◎曾焱

  旧文人而有新思想

  民国时期,名票苏少卿说过:“观四子师友之多少,亦断其事功矣。”说的是四大名旦的成就大小,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他们身边那个圈子。这个“师友”,不单指捧角的人,更是说文化上的交往者。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所研究员龚和德曾是徽班进京200周年纪念活动的发起人之一。他说,在清代末期,文人对男旦抱的是玩狎态度。进入民国后有了变化,文人和艺人逐渐形成一种新的关系:除了诗酒之会,还有文化上的合作。合作之初,双方都有顾虑,典型的例子是齐如山与梅兰芳,他们后来各自被对方的人格魅力所吸引,才开始了长达20多年的合作。梅兰芳是艺人和文人合作开风气之先者。合作的焦点是创作新戏和改进旧戏,当然还有交际、宣传、办学等诸多方面的工作。齐如山还开创了

京剧研究,尤其重视口述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但在文人和艺人的往来中,仍以男旦为主,生、净、丑行当的很少,“民国时期,京剧几大行当都有发展,但真正超越本行当前辈并获得重大突破的是旦行。我认为这里面的重要原因是,几位名旦都和文人形成了一种新关系:是老师,是朋友,亦师亦友。这种关系在民国时期,尤其是1937年前形成了高潮,之前没有过,之后也不再有了”。北京燕山出版社总编辑、北京史和戏曲史的研究者赵珩看待那个时代,是旧文化尚未完全瓦解泯灭,新文化尚未定型,“四大名旦的出现,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京剧界的一个奇观。那是一个特殊时期,整个环境都不可再造了”。

  “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正是京剧走向鼎盛时期,形成一个平行的奇特文化现象。龚和德说:“与戏曲艺人合作的,大多是有比较深厚国学修养的传统文人。新文化运动的精英少有同戏曲艺人交往的,他们受西方观念影响,看不起传统戏曲,同时因为缺少对戏曲的沉醉而难以驾驭这种艺术形式。还有一个原因:文人同名角合作,要甘于把自己湮没在名角光芒的背后,而新文化人张扬个性,做不到这种牺牲。”四大名旦身边,都有自己的文人圈子,这些人的背景和文化面貌也各不相同。“比较起来梅兰芳身边的文人更古典,也更懂一些现代艺术,有一种形而上的追求。他们塑造梅兰芳,有明确的艺术路线,包括求得歌与舞的新的平衡,装扮上融入现代审美理念,题材上,如《嫦娥奔月》、《天女散花》、《上元夫人》、《麻姑献寿》等等,超越了现实的悲欢离合。这条艺术路线,大概可以称之为古典唯美主义吧。对此,李释戡的表述最为清楚。早期扶持程砚秋的名士罗瘿公以及后来的金仲荪,都是政治上的失意者,他们通过扶持梨园的英绝人才,多少寄托一些自己的政治情怀,这些都直接影响到程砚秋的个性形成和演出。荀慧生的合作者陈墨香,是名票兼长文学。这个人是王瑶卿的好朋友,对旦行很有研究,自己也会唱戏,所以他更重视剧场效果。尚小云在和文人交往方面,好像要稍微逊色一些。”

  赵珩界定四大名旦身边的文人,是“旧文人而有新思想”,“齐如山不算世宦之家,但留学欧洲,齐家在民国后甚至不再过旧历年,是有新思想的”。罗瘿公虽是康有为的大弟子,但辛亥革命后一度官至总统府秘书,和傅增湘、蔡元培等人交往密切。1924年罗瘿公去世后,后期扶助程砚秋的重要人物陈叔通,清末授过翰林院编修,1929年又东渡日本专攻政法,回国后创办过杭州第一个女子学堂。赵珩说,这些有新思想的旧文人想要把自己对文化改造的愿望,部分通过艺人去实现。他的曾祖父赵尔丰是清廷封疆大吏,属汉军正蓝旗,但家里并不受旗人习气的约束,在他祖父赵叔彦一辈,和艺人交往已经没有什么限制了,“祖父兄弟三个,除了四伯祖不大看戏,七伯祖和我祖父都爱看梅先生的戏,尤其我七伯祖,是梅家常客。梅先生住无量大人胡同时,也到我祖父在东总布胡同的宅子里坐坐”。他祖父1929年辞官做了寓公之后,因为喜欢传奇本子,总在家里琢磨把传奇改编成皮黄戏,“我保留了他写的两大摞剧本,全用蝇头小楷,带工尺谱,既不求发表,也不换稿费,纯粹是闲适和爱好。真正搬上舞台的只有一出改编自李渔《玉搔头》的《凤双栖》,40年代中期由张君秋演过几次”。

  不单是这些闲散旧文人留恋京剧,民国时期的北平教授,观剧和评戏也很热闹,可以说是新文人而保留有旧习好。“1927年到1937年可以说是中国旧文化的最后十年,北平的文化人产生了一种故都意识,北平不再是政治中心了,他们想尽可能抓住旧文化的精华。”赵珩说,旧时北平的教授有三大嗜好:逛书摊、吃馆子和看京戏。燕京大学和清华园都在西郊,教授们周末进城,一般都是这么安排的:先去琉璃厂、隆福寺的书店买书,晚上找个城内小馆吃一顿,然后再到吉祥、广和戏院看场京戏。散戏后肯定回不去了,在城里有房子的可以住下,没有房子的就在亲友家借宿,或者到两所大学专为教授看戏设的招待所里住一晚,“东城骑河楼西口路北就有一个清华为教授进城看戏准备的招待所,我小时候去玩过”。那时候看戏最勤的,多是银行、邮局、铁路、

医院的职员,协和医院大夫的票戏最有名,票友全是从国外留学回来、受过西方教育的人。程砚秋的儿子程永江说,燕京大学百万基金委员会的主任李伯彦就是程迷,他父亲通过这位李主任,还结识了北大校长梅贻琦、南开大学校长

(blog)

张伯苓,并和张伯苓先生一见如故,成了挚友。

网址:“师友”绝响——民国的文人和艺人 https://mxgxt.com/news/view/660822

相关内容

“师友”绝响——民国的文人和艺人
国樽文娱|影视文化传媒律师谈艺人隐私权的保护
她被选为泰国最具影响力人物,网友:她是代表韩国和泰国的艺人
国樽文娱|明星私人律师谈艺人隐私权保护
民航联盟:迈向“德艺双馨”的中国艺人们
新疆文化艺术节丨美丽新疆之夜 奏响民族乐章
农民的面孔和艺人的面孔
第九师白杨市百日文化惠民活动暨辽宁省音乐戏曲艺术团文艺演出精彩上演
人民文旅研究院发布《全国重点旅游城市文旅传播影响力报告》
费城交响对话中国交响:交响乐应该是市民生活的一部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