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影大讲堂顶峰对谈举行,刘恒:老了以后文学是拐杖

发布时间:2024-05-29 17:35

新京报讯(记者周慧晓婉)近日,由中国作协社联部和北京电影学院共同主办的《北影大讲堂:文学与电影》顶峰对谈系列第7期《作为一种人道主义的世俗》在京举行。编剧、作家刘恒与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刘德濒就“影视与文学创作”等话题分享经验。

活动现场。

“文学于我而言是匕首,老了以后文学是拐杖”。在已古稀之年的刘恒眼里,文学是人类追求高尚品格和人性至善的工具,让人在世俗的泥潭里依然保持超拔的姿态。

刘恒本名刘冠军,15岁当兵后阴差阳错之下开始喜欢文学,为了鼓励自己要持之以恒追求文学事业而起笔名“刘恒”。《黑的雪》是他的首部长篇小说,彼时成名作《狗日的粮食》的发表给他很大的鼓舞,他迫切地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创作力极其旺盛,《黑的雪》仅用一个多月便写完了。他在热爱文学的最初阶段也喜欢电影,从电影到小说,再从小说到电影,兜兜转转,不曾放弃,二者仿佛有着“宿命关系”。

刘恒。

创作小说《本命年》时恰逢1989年年初,王朔、海岩、刘震云、刘恒等人组建了海马影视创作室。日后,大众耳熟能详的《编辑部的故事》《海马歌舞厅》均出于此。那是一段激情勃发的创作时期,几位年轻人为了共同的文学梦想、影视梦想走在一起。刘恒认为,和那时相比,当下创作环境更加浮躁,从业者的创作心态急功近利,包括利用技术性手段对观众喜好过度揣摩等。个体很难改变环境,创作者要依靠坚韧的努力适应这一变化,不要过度沉溺于抱怨、埋怨、躺平。

刘恒曾与多位导演合作并结下深厚的友谊。此次活动发布的视频中,谢飞、张艺谋、冯小刚、尹力、沈好放等导演分享了对刘恒及其作品的印象和感受。大家认为,刘恒的作品能够精准地把握人物的性格,充满对世间的关爱,闪烁着现实主义的光芒。

谈及写小说与写剧本的区别,刘恒形容小说的文字像“砖瓦”,当作家完成作品时,由文字构成的“建筑”是完整的,属于作家个人。每一位读到作品的人都可以通过文字想象一个与之有关但又各不相同的、属于自己的“建筑”。剧本所呈现的是“建筑”的图纸,描绘线条、尺寸、结构、细节,真正的成品是电影。当电影这一“建筑”完成后,影像便固定下来,这与小说给读者的感觉全然不同。他将电影比作剧本的“墓志铭”,电影一旦上映,电影剧本也就被埋葬了。

编辑 徐美琳

校对 李立军

责任编辑:

网址:北影大讲堂顶峰对谈举行,刘恒:老了以后文学是拐杖 https://mxgxt.com/news/view/6360

相关内容

刘恒误朝也要给窦漪房做个拐杖,只是希望他走后…
开讲了!黔图讲座《书法欣赏漫谈》在三台书院明伦堂举行
患癌教授拄着拐杖授课,没座位的学生直接坐地上……
《钱学森信札录:集大成,得智慧》出版座谈会在中国科技会堂举行
上海老年大学“乐学大讲堂”开启美术与音乐疗愈之旅
恒星引力助力“乡村工匠” 以公益践行文化传承
品读画家的艺术人生 《十日谈:刘云自述》新书签赠会举行
以文立心 与光同行 2024当代文学颁奖盛典在郑举行
2024当代文学颁奖盛典在郑举行(以文立心 与光同行 2024当代文学颁奖盛典)
岳麓书院邓洪波教授主讲“溪山岳麓·大成心境”孔学堂名家讲坛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