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要了解师徒关系,首先要清楚师徒关系出现的原因。
中国传统社会是家长制度(我认为今天也是,经济不发达地区尤为明显)这种制度尤其强调伦理,这种伦理简而言之曰礼,大白话就是规矩。
这些规矩体现在"君父有节"、“臣子有义”、“老幼有序”等方面,这些伦理思想是中国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伦理关系中,血缘关系最为重要,这是传统家庭社会构建的基础,而父子关系又是家庭关系的主轴。
子于父,意味着血脉的延续,也意味着知识/手艺的传承。
传统社会,一项知识/技能的职业,多是来自家庭身份的世袭,恰如医生的儿子是下一代一生,铁匠的儿子是下一代铁匠.....子承父业是很常见的一种现象(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是这样,因为科举制的存在,普通人家会尽力供养孩子参加科举,而囿于经济能力,通常是挑选最为出色的孩子参加科举,余下的孩子或继承祖业,或另谋出路)。
随着社会的发展,某项职业需要的人多了,家族人口已不足以满足职业需求,于是那些掌握知识/技能的人开始收徒弟。然而,让一个外人学会自己的知识/技能,传授者始终会心存顾虑,因此需要一个特殊的保障,这个保障就是“师徒如父子”之类的伦理关系。
二
“师徒如父子”其实就是对父子血缘关系的模拟。传统社会,父亲天然拥有对子女教育和惩戒的权利,现在这份权利师父也拥有了,这在伦理上处于优位。
此外,那些掌握了知识/技能的师父对于下一代有志于此的年轻人拥有了控制权,他们在职业身份上也处于优位。
还有一点,师父的年纪普遍比徒弟大,按照“尊老卑幼”的传统,师父再次在社会认知上处于优位。
在伦理、职业身份、社会认知上都处于优势地位的师父,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可以单方面解除师生关系的——我给了你一个身份,现在我收回这个身份。
由此可见,传统的师徒关系是一项地位严重不平等的关系,在这项关系里,师父拥有着“生杀予夺”的权力,所以徒弟几乎必然就要牺牲一部分尊严/独立意识来获得知识/手艺的学习,来获得一个身份。
三
这样看起来,师徒关系简直就是一种惨绝人寰社会关系,但并非完全如此。
师徒关系在中国传承几千年,自有其独到之处,有教无类倾囊相授的师者不乏其人,发自内心“师者父也”、继往开来的徒弟亦不在少数。
那么既然师徒地位迥若云泥,为什么还有这些“正能量”呢?
因为:在传统社会师徒关系严重不对等,但是社会上对双方道德的要求是对等的。
你若为师,便要传道授业解惑,在道德上更要为弟子表率;
你若为徒,便要恪守本分努力学习,对师友温良恭俭让。
就像王自健的评论一样:“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可不是单说徒弟的。”
简单来说,就是双方都需各自守礼。
礼是维护整个社会关系的纽带,但礼也是需要维护的。维护礼,一则诉诸自身的道德,二则依靠礼制的外在约束。
那问题来了,在这样一个既不能指望自身道德,又没有礼制的外在约束时代,搞传统师徒制会怎么样?
郭德纲和他的“逆徒们”就给出了一个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