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一生追求弘扬三教百家,逝后巨额遗产却遭到徒弟与儿女争夺

发布时间:2025-01-02 06:20

南怀瑾是生于民国时期的一位国学大师,对于这位大师,人们是极富争议的。

他一生都致力于为了国家的稳定和人心的安定,而不断地弘扬中华三教百家的精神与善行是值得学习与赞赏的。

令人感慨的是,自他去世后,他的弟子和儿女们便为争夺遗产互相争执不休。

平庸的少年时期

南怀瑾1918年出生于浙江温州一个条件优渥的家庭,因此他可以有机会可以受到良好的教育,习得知识、光耀门楣。

可惜少年时的南怀瑾资质比较平庸,到13岁小学毕业时,学习方面并不出众,成绩惨至倒数第一,最后只得到了一张肄业证书。

父亲面对学习平庸的南怀瑾十分担忧,于是想着既然儿子在学习方面不显优势,还是让他学习一些技能,比如让他到商店或者木工店当学徒,这样有一些技能傍身,起码将来可以自食其力,然而南怀瑾不以为然,他有自己的想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南怀瑾决定自己在家苦学,父亲尊重儿子的想法,还给他请来了博古通今的老师——叶公恕。

老师是学生的引路人,在叶公恕的教导下,南怀瑾对于三教百家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经过自己的不断钻研,对中华传统文化了解逐渐加深,这为他之后弘扬中华文化也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除了学习中华文化,17岁的南怀瑾对于练功也很热爱,父亲还为孩子专门请了练武的师傅,每天早起练功两小时,少年的南怀瑾成了一名武术本领极高的人。

后来七七事变抗战爆发,武艺高深的南怀瑾进入中央军校担任教官,指挥部队五年,之后他坚定地走向了为国家、为人民宣扬中华三教百家的道路。

中华三教百家包括儒家思想、佛家学说、道家思想等方面。

中国长期处于封建社会,人民深受其害多年,然而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有许多内容是让我们学着如何更好地修炼我们的德行和修养。

所以我们不可全盘否定,而要批判性地学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所以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实属不易。

对中国传统文化学习和传播的一路艰辛

1943年,未满25岁的南怀瑾一心胸怀大志,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路上一直从未停止,为了能够阅读佛学经典《大藏经》不惜剃发出家。

只因身处于那样一个保守动荡的年代,能够阅读佛学书本,非出家人不可,南怀瑾对佛学知识的渴求令人佩服。

除了对中华文化的学习之外,南怀瑾还游历出访各地学习,这些都使得他对中华三家有了更为独特得见解。。

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南怀瑾来到台湾,看到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忽视激发了南怀瑾的斗志,他就从基础工作做起,在大街上给来来往往的人们讲解四书,使人们逐渐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所了解。

在宣扬传统文化之时,南怀瑾生活一贫如洗,尽管如此,他还坚持传播中国佛学文化,写出了《禅海蠡测》《楞严大义今释》《楞伽大义今释》这三本书。

看这些书的人寥寥无几,更为甚者,他的有些书都被屠夫用来裹肉,南怀瑾得知之后,痛心疾首,人们竟然如此漠视中国的传统文化。

苦尽甘来

南怀瑾在宣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路上遭遇的种种挫折,但这并没能阻止他对中国文化始终如一地热忱。

功夫不负有心人,自中国的文学家胡适读了南怀瑾的作品之后,对其作品中的内容赞赏有加。

渐渐地,南怀瑾的作品才开始被大众所接受,不久他便开始就佛学理论、道教思想、儒家文化等中华三教进行巡回演讲,他本人的名气也越来越大。

之后南怀瑾受邀在台湾文化大学等高校教授《易经》课程,他也陆续出版了一些书籍,如《论语别裁》《易经杂说》《孟子旁通》《原本大学微言》,这些书籍拉近了南怀瑾和大众的关系,南怀瑾的名字从此家喻户晓,成了名副其实的国学大师。

利国利民,只求平凡

名声大振的南怀瑾没有被虚名所累,而是将自己多年积攒的钱财都投入到为国家和人民做实事上。

他创办《人文世界》杂志,提倡人文精神生活,主动筹集资金,兴建中国第一条合资的铁路——金温铁路,加快沿线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在苏州市吴江区创建“太湖大学堂”,宣扬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建立光华奖学金,资助多所中国大学,其中就有北京大学。

南怀瑾一生都致力于利国利民,自2012年,95岁的南怀瑾因患肺炎在江苏去世,生前他对自己的评价也仅有八个字——“一无所长,一无是处”,为人格外谦逊。

临终前他只留下“平凡”两个大字,供世人去推敲琢磨,在他眼里,平凡就是最高的境界,也是非常难得的境界。

遗产纠纷

谦逊而又追求平凡的南怀瑾在生前已经将自己所赚的钱财都已用在了平凡的生活中,所以对于子女他也并没有留下什么钱财,唯一能够引起重视的就是他的著作权和公司的股权,这可是一笔不小的遗产。

南怀瑾去世之前除了巡回演出,其他大部分时间都是居住在徒弟李传洪家里,所以作为赡养者李传洪觉得自己也有获得遗产的权利。

可关于遗产南怀瑾并未作具体说明,因而自南怀瑾去世不久后,南怀瑾的子女与李传洪家就开始争夺这笔巨额遗产,官司打了六年之久,也未能有什么明确的结果。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最简单不过的道理,在南怀瑾子女和弟子之间的遗产之争这件事情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然而,君子爱财一定要取之有道,一代国学大师自己的一生都是在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可是晚辈却一味地索取,做了金钱的奴隶,确实不得不令人深思!

南怀瑾一生致力于为人们宣扬中华传统文化,劳苦功高,可人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在理论与实践结合方面的认识仍然存在很大差距,即使是最亲近的儿女和弟子,也未能真正领悟其真谛,更何况其他世人呢!

因而人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在知行合一方面的修炼仍然是任重而道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网址:南怀瑾一生追求弘扬三教百家,逝后巨额遗产却遭到徒弟与儿女争夺 https://mxgxt.com/news/view/631951

相关内容

南怀瑾一生追求弘扬三教百家,逝后巨额遗产却遭到徒弟与儿女争夺
南怀瑾为文化事业奉献一生,逝后,其弟子儿女却忙于争夺巨额遗产
南怀瑾遗产起纷争
一代大师南怀瑾因未立遗嘱,弟子与儿女对簿公堂,结果如何?
南怀瑾的文化遗产之争为何如此没文化?
南怀瑾诞辰百年,为什么南家子女称父亲为南老师
南怀瑾:饱受争议的一生
人物志|“杀父之仇”:南怀瑾的奇特“家庭”
南怀瑾:国学传承者,巅峰与争议交织的传奇人生
南怀瑾先生精神永存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