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主为客:借力明星流量的新模式
这是卖产品还是卖明星啊?
有个品牌打广告的时候,居然把自己的品牌摘得干干净净的,甚至连品牌名都快看不着,也识别不出来了呢。
结果销量却爆了,产品成为市场上的现象级单品。这背后,实际上告诉我们一种新的增长模式——叫做“反主为客”。
过去,我们品牌打广告请个明星代言,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目的无非就是想让明星为品牌说上两句,给品牌和产品增光添彩。
比如黄晓明在各大电梯广告里拼命地推销“大卫拖把”,号称“年度最烦广告”。这其实背后,就是借力明星的知名度,来吸引大家的眼球。
但问题来了,用户会因为黄晓明去买这个拖把吗?
其实不是。他只是通过一遍一遍的广告,借明星的嘴,给你不断洗脑。说到你想忘都忘不掉,结果你在买的时候,可能会优先选择这个品牌。所以,这其实是一种简单粗暴的广告轰炸。
尤其是当明星代言一大堆品牌和产品之后,你像谷爱凌,大家都能在各个地方看到她的广告,尤其是她最火的那段时间,什么品牌、什么品类、什么产品,都请她代言。走到哪里,都能看到她。
这时候,品牌方都想蹭她的流量,结果大家都在做,结果她赚到了不少钱,而品牌方可能并没有从流量中获得多少实际的转化。用户也大多只是看一眼而已,效果其实并没有那么好。
那么,是否有更好的办法呢?
有!今天我要给你讲的这个案例就非常有意思。
你看,在某个剃须刀的广告里,品牌几乎没有做任何产品介绍,甚至连产品的外观都没怎么展示。广告更像是王一博的写真和内心独白。
更夸张的是,他们的产品几乎被“隐藏”了,从外到内,打开包装后,你几乎看不出这是一个剃须刀。所有的设计、照片、摆件、挂件甚至镜子,几乎都围绕着王一博的身影,产品剃须刀则被放在最底下,成了周边商品中的一个陪衬。
看上去,这似乎相当不靠谱,对吧?你可能会觉得,这不就是在给明星做宣传吗?把我们的钱都花给了明星,难道品牌就这么无足轻重了吗?但恰恰就是这种“主次颠倒、反客为主”的方式,促使他们的产品大卖。
这款迷你剃须刀,虽然在大多数平台上售价也就是几十块钱,但他们家的卖价却高达300元,贵了三五倍。更不可思议的是,第二年他们的销量达到了千万台,GMV高达3.5亿!
那么,这背后的逻辑是什么呢?其他品牌都在做传统的剃须刀市场,拼价格、拼品质,而他们却避开了这个内卷严重的市场,转而进入了粉丝经济的市场。他们并不是在做“剃须刀”,而是做粉丝的情感连接,做明星光环的承载体。
这样,粉丝们一看到这个产品,就会立即下单购买,因为它不仅仅是一个剃须刀,更是偶像的周边,是与偶像情感的连接。所以,这样的广告投产比,才是最高的!通过这种方式,明星的流量就变成了产品的销量。
今天我要讲的这种新增长方式,就是把过去的明星代言模式,改成粉丝经济的模式。这样,不仅可以带来全新的增长,而且能够彻底摆脱同质化的赛道竞争。
当然,这种增长方式看起来非常吸引人,但也存在很多问题。首先,品牌的独立性会被削弱。品牌完全隐藏在明星的背后,消费者可能记住的只是明星,而忘了品牌的本身。
其次,一旦明星与品牌解约,或明星出现负面情况,品牌的市场就可能会瞬间崩盘。
最后,粉丝的忠诚度可能并不高,特别是当新一轮的明星或周边产品出现时,他们很可能会迅速转向其他品牌,因为他们忠诚的只是明星,而不是品牌本身。
这种新增长方式要不要用,就要看你的选择判断了。如果你想不通,或者想深入了解,随时可以来找我聊聊!
网址:反主为客:借力明星流量的新模式 https://mxgxt.com/news/view/612634
相关内容
明星借力新模式“流量明星”模式亟待治理
徐志胜:从反向代言到流量明星的崛起,如何重塑品牌代言新模式?
龙年春节“明星流量局”,餐饮商家如何借力?
借势全链营销新模式,飞鹤如何激活CNY营销增量?
李易峰塌房背后:病态的流量明星模式,是逆世界潮流的
从董宇辉出走看流量主权:IP这种商业模式有多差
流量风潮下的和睦村:明星效应与游客反应的真实故事
直播电商的主流模式有那些?
银行发力直播赛道!拓展“带货”、助农新路径,能否带来“流量”到“客量”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