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和科学家谁更有价值——网文逻辑的破解

发布时间:2024-12-30 05:07

十一期间,出行高峰和爱国热潮同时汹涌而来。于是,我最近又接连被推送了几篇这样的文章:《为国效力40年,比不过Angelababy发呆一天》、《一生努力不敌黄晓明一场秀》……连续看到了这样顺口溜:“将军孤坟无人问,戏子家事天下知”、“戏子当道,英雄落泪”……

文章内容不外乎先说一下明星有多么多么赚钱,发一条微博、拍一集电视,收入就抵一个科学家一年的工资。一个科研工作者终身为国奉献,功垂千古、名震宇宙,但还没有明星离婚事件关注度更高……

同样都叫“杨洋”

这种吸引眼球、煽动感情、激化矛盾的标题,很容易引起读者的同仇敌忾。然而,其背后比较和评价的方法是失当的。如果你受到类似内容的刺激而大骂戏子、哀叹国运,只能说明你还没有逻辑清晰、理性客观的判断方法。我猜测,你写文章也可能是胡堆例子乱喊口号,常常自己都觉得不知所云。希望下面的论述能够让你懂得如何就事论事地评价人与事、如何客观理性地热爱国家。

谨以此文当作国庆节礼物送给大家。

-1-

对等明确合理的比较

当有人试图用比较法为我们推出结论的时候,要千万小心——一个对等明确合理的比较是非常困难的。

例1:1和2谁大?

大众观点:当然2更大。

扩展分析:大众观点其实默认了一个前提,就是在自然数中进行比较。有人会说,这不是废话么,当然是在自然数中比较呀。

请问,打扑克时,1和2谁大?

事实上,很多扑克游戏中,A比2大。

再请问,打篮球时,1个角色球员和2个板凳球员,谁的球队贡献值更大?

基本在整个赛季中,角色球员对球队的成绩、球票的销售,都有决定性的影响。 

有人可能会说,这是偷换概念吧。对的,你看,在比较的时候,如果两个对象概念的范围都是模糊的,就根本无法形成对等明确的比较对象。我们必须要明确地给予比较双方以定义界定,还要明确在怎样的背景下比较。这样才可能客观、公正。

例1:1和2谁大?

大众观点:当然2更大。

思路梳理:

(1)1、2的定义:两个自然数;

(2)比较的对象:数字大小;

(3)比较的背景:在自然数的范围内;

(4)结论:2>1

如果掌握了这个方法,我们再来看一个例子:

例2:韩寒和鲁迅谁更受欢迎?

大众观点:当然韩寒更受欢迎呀,你看他微博上的粉丝数、你看他的书多火、电影多火,年轻人谁看鲁迅。悲哀呀,悲哀呀,国将不国啊!

上面这种狭隘而偏激的比较是因为比较对象定义的不明确、不对等。下面,我选择从两个不同角度做出比较,感受下是否更加公正客观。

思路梳理1:

(1)韩寒、鲁迅的定义:通俗作家、严肃作家;

(2)比较的对象:作者受到当时年轻人的欢迎程度;

(3)比较的背景:年轻人自主阅读选择;

(4)结论:韩寒在网上有巨大量粉丝,鲁迅在左联青年中有领袖地位,两人在各自的时代里,都受到大量年轻读者的欢迎。

思路梳理2:

(1)韩寒、鲁迅的定义:赛车手、电影导演,严肃作家;

(2)比较的对象:作者受到当时年轻人的欢迎程度;

(3)比较的背景:喜欢开赛车的?投身于革命的?

(4)结论:在赛车手、导演和严肃作家这个纬度上,两个人受欢迎程度是无法完成比较的。

从思路梳理1、2可以看出,比较前,一定要有明确合理的比较对象和背景,否则比较不成立。

拿电影导演和严肃作家的受欢迎度比较,本身就不公平。相当于:网红奶茶店和米其林三星西餐厅,哪个更受人民群众欢迎。或者,漫威大作《复仇者联盟》和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哪个是青年人课余的选择。我知道,一定会有某些高端群众选米其林三星西餐厅、还有一些学霸选择《几何原本》,但这个比较很明显是不公平的、也不成立的。因为比较的事物根本就不对等。

那么,如果比较对象是奶茶店A店和B店,漫威电影C片和D片呢?这样就公平了么?

只能说,相对公平一些,但奶茶店的位置、电影的排档时间,都会影响顾客的最终选择,很难片面地说谁好谁坏。所以,我才在前面提出:一个对等明确的比较是非常困难的。

那么,我们回到本文开篇的网文比较里来看一下:

本例:Angelababy和科研工作者谁更有价值?

大众观点:当然科研工作者啊,但Angelababy多赚钱啊,所以真是悲哀啊,国将不国啊!

思路梳理:

(1)Angelababy、科研工作者的定义:明星、科学家;

(2)比较的对象:受到年轻人的欢迎程度;

(3)比较的背景:电影?科学成就?

(4)结论:在这个纬度上两个人的价值根本无法比较。

(1)

对象不对等

先说说“受欢迎程度”:

科学家应不应该像明星一样受欢迎,每天上新浪热搜、每天头条推荐、每晚上节目做访谈节目呢?

科学家王选在别人说又在电视上看到他时,他做了如下回答:

“一个人老在电视上露面,说明这个科技工作者的科技生涯基本上快结束了。”在第一线努力做贡献的,哪有时间去电视台做采访。

多数人不会成为科学家,但如果你有一项热爱的事业,就不会把精力放在无关的事情上。一个科学家不会有精力,也不会有意愿每天面对镁光灯和红地毯。牛顿一生未婚,他很可能觉得战胜莱布尼茨比赢得传说中的海伦大美女还有成就感;巴尔扎克在创作的夜晚会推掉所有活动,全情投入写作直到清晨……

而且,有很多科研工作本身就是机密的,或者在开发过程中不宜公开,你让这样的科学家每天上电视节目,是何居心。你再看那些网文里,也讲到老科学家临终前还在整理国家科学机密文件——那你还让老科学像明星一样每天上节目、做代言啊,这不是自相矛盾么。

我国爆炸力学与核试验工程领域著名专家,

中国工程院院士林俊德

临终前在整理重要涉密文件

相反,一个明星,他的工作就是:每天上新浪热搜、每天头条推荐、每晚上节目做访谈节目。因为这样他才能获得关注,才有更多广告、更多粉丝、更多收益。

所以,科学家不上节目和明星天天上节目,都是他们的工作性质决定的,和他们高尚不高尚没有关系。如果你非要颠倒过来,科学家每天上节目,明星每天在家里做研究,最后的结果就是科学家没时间做出成果,明星也不可能拍出电视电影广告。

其实,做这种无益的比较才是偷换概念,当然很可能就是比较者比较无脑而已。他既没当过明星,也没做过科学家,然后就开始想像科学家明星化、明星科学家化,是不是傻?

(2)

背景不对等

再说说“电影和科学成就”:

你会发现这两个比较背景根本不在一个维度上。我们从来就没有见过电影人和科学人共同角逐哪个奖金的,这说明设置奖项的人群并不傻。

比如,我们不会说,米其林大厨和奥运会冠军谁更有价值,也不会问,艺术和科学哪个更重要一样。因为这些比较项都太宏观太模糊,简单的相提并论,根本无法将它们统一在一个维度上。

具体看来,明星的价格有自己的评价体系,明星与观众、赞助商形成一个独立的价值闭环。同理,科学成就的评价也有自己的体系,发表论文、获得科学奖项,往往也是在自己的圈子里先有较高的认同,等到记者去报道时,反而只能用很通俗的方式让大众了解一个大概而已了。比如,屠呦呦获奖,大众往往只知其人,而不知其背后巨大的团队和艰辛的攻坚背景。如果把科学家放在明星的价值体系里,让观众、赞助商去评价,这本身就违背了科学研究工作的性质。

关于不同维度无法比较,我想起一个有趣的例子:

多年前有一次,有个公立学校请我去做讲座。讲完以后,学校的老师说,杨老师,我们申报讲座费用是需要填您的信息的,请您配合提供。我还以为是一些身份证、银行卡号一类的信息,当即表示没有问题。

对方问,杨老师,您的职称是什么?

我立刻蒙住,新东方老现哪有职称呀,我就说,我们没有职称。

对方惊讶地追问,就是您在新东方老师里的评级是什么呢?

我说,哦,这个还是有评级的,集团培训师。

对方又说,不是,我指的是高级教师、特级教师一类的。

我当时真想告诉他,我就是新东方特高级教师,你满意了吧!

这种请人而不了解人的工作态度的确不专业,但也可以看出,不同维度、体系的人事物,是无法比较的。

同理,你可以比较①同一个知识点②哪个老师讲得③对你来说④更清晰明了。但无法笼统地说,哪个老师就比哪个老师好。因为在这组貌似简单的比较里,影响的元素有你的认知水平、全班其他同学的平均水平、老师的讲解状态、讲解内容的难度等多个维度。

讲到这里,你应该明白我前面所讲的道理:一个对等明确合理的比较是非常困难的。以及,不要轻易地做比较。

此处,学习理科的同学更容易理解,在实验中,控制变量,才能让比较准确合理,得到的数据更加科学可信。这种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在人文学科中同样适用。

-2-

发泄情绪还是解决问题

我们今天讨论的网文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它只能发泄情绪,而无益于解决问题本身。

看完这篇文章并怒不可遏之后,又能如何呢?当这篇文章激怒你之后而又没有给出任何解决方案,其居心如何呢?虽然我对黄晓明和Angelababy完全无感,可是,把所有愤慨的矛头指向他们,用意何在呢?

仔细想想,生了半天气,于事无补呀。好,你以后不去看电影看电视看广告,那电影业电视业广告业会倒闭么。好,你以后要去崇拜科学家好了,那你还是要先有一点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就是准确的找到问题和解决问题。

好了,请问,明星赚钱比科学家多,是问题吗,如果有,问题在哪里,怎样解决?

这个问题就需要分点讨论了。

首先,明星赚钱多如果合情合理合法,就没有错。

合情,大家都需要休闲娱乐,所以明星产出的娱乐内容有巨大的市场;合理,有人看就有付费、有关注就有商机,于是就可以赚更多钱;合法,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进行商业活动没有触犯法律。那么,这种行为就应该得到保护、尊重。

其次,赚钱比科学家多,问题不是出在明星身上。

明星的价值是靠市场来衡量,而科学家的收入则是国家行政体制来保障。所以,明星拿钱多可能不是问题的关键,关键在于为什么科学家拿钱少。据我所知,国外的一些教授学者、科学家,都与大型公司企业有合作,甚至自己就有公司,虽然没有富可敌国,但人家完全可以蒙声发大财。

所以,要解决明星赚钱比科学家多这个问题,恐怕不是让明星赚钱少就可以的。就好像,你想让分数低的同学别那么难堪,不应该让分数高的同学考低点,而是应该解决分数低的同学如何考高的问题。

让很明星赚钱少,貌似科学家依然很“穷”啊。如果我是一名科学家,我的想法很可能是:我不关心明星的事,我只关心我的科研事业,听说明星很有钱,但那和我没关系啊,我关心的是我能不能有物质上的保障,至少科研设备得有吧。

第三,明星和科学家的钱基本上是两笔钱。

明星并没有赚科学家的钱,科学家“穷”也不是因为明星把他们的钱赚走了。他们的钱是两码事,我们不能混为一谈,要就事论事。把无关的两件事扯到一起,甚至还要建立因果关系,永远都无法思路清晰地看待事物。

学哲学时总是讲“万事万物是联系的”,但在真实生活和思考中,我们恰恰缺少一种“就事论事”的态度、一种准确讨论的方法。

所谓就事论事,就是不盲目建立联系,而能够先把讨论对象明确拆分出来看待。

比如,有人说,登什么月啊,非洲还有那么多小孩吃不上饭呢。事实上,登月和人道救济金又不是一笔钱,而且两件事各有各的意义,不能盲目建立联系。还有人问,建什么高楼大厦啊,山区的孩子还没有房子住呢;修什么动车啊,山区还没有修好石子路呢……同理,大家看什么娱乐节目啊,国家的科研还没有出成果呢……你看,这样下去什么事情都不用做了,我们总是可以找出另外一件在道义上、格调上更有优势的事情。但如果这样“联系”下去,任何事情都没有清晰、独立的讨论和发展了。

那样的话,是不是可以问,我们还活什么呀,烈士们都已经为国家牺牲了。

-3-

明星真的那么好吗

这时候,你会愈发觉得网文的比较荒唐至极,被这种文章激怒简直是羞耻诶。

仔细想来,这篇文章的目的到底是什么,让我们厌恶明星么?有人说,对啊,现在很多年轻人不想成为科学家,只想参加选秀成为明星,误国误民啊。

对于这一点,作为一名老师和家长,我会告诉学生、孩子,成为任何一个行业的顶级优秀者,都非常非常困难。成为超一线明星,甚至比成为科学家还难。

(1)

机率

成为明星的机率有多少?全国每年参加艺术考试的、在横店等着试戏的如山如海,可真正跻身一线的明星,两只手也数个差不多。

但成为科研工作者,甚至成为科学家的数量呢。只要你在某个领域里成为教授学者,都可以称得上科研工作者。如果你供职于中科院等高级研究机构,就可以称得上职业为科学家。从这个角度来看,成为科学家的机率不比一线明星低。

(2)

环境

成为一个明星,其中所经历的是非、所付出的代价有时是超过常人、常理的想像的,以及成名后生活中的不自由,往往也不是任何一个人可以面对。

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固然需要一些天份,不过整体的竞争环境相对公平,只要你可以做出成果、发表论文,被同业者认可,就可以出人头地。从这个角度来讲,成为科学家的道路更加坚实稳定。

当然,风险和收益永远都是成正比的,这也是明星短时间内收益高的重要原因。

(3)

风险

明星一年不拍戏,关注度就会下降,收入就会锐减,他们往往是在焦虑中度日的;科学家一年不出成果,科研机构或者是国家还要供养其持续攻关,而且他们会在科学探索里感受到巨大的激情和成就。明星再成功的作品,过一个时代甚至几年几月几天就会被遗忘,但科学家的成果可以耀烁千古;明星再漂亮也会变老、也会被小鲜肉取代,但科学家的才智和经验却可能在年龄增长时不断累积。

成为一个明星,要家里有条件让你从小学习才艺,像钢琴、舞蹈,或者体育明星从小学习的马术、高尔夫,都不是普通家庭可以承受的。但成为科学家呢,你只要在义务教育阶段好好学习,有了好的学习习惯,到了高中、大学不断努力,向优秀者学习、向国际领先看齐,就有成功的可能。而且,你也知道,有些学习不好的明星,后来投资不当、择偶被骗、沉溺赌场,搞得家产罄尽,还得出来不停接烂片,这种事中国外国都不少。

以及,很多艺考、体育学生,没有在行业内出头,过往的训练最多成为某种才艺特长,代价却是失去了正常学习文化课的道路。但科学研究即使没有出成果,仍然有稳定的生活和工作,甚至,能够证明某个研究方向走不通,也是巨大的成就。所以,知识投资风险小,长期收益大;而关注度投资(成为明星)风险大,当然更追求短期收益。

(4)

个人体验

这些写网文的人,引导大众发泄怒火后,完全不知道、也说不出如何面对和解决问题。作为读者的我们,要能够清醒地判断是非。

我自己虽然只是一名老师,但被同业朋友戏谑叫几声“名师”“明星教师”,微博上好说也有真假十万粉丝。我深知,成为一个明星,不过只是人生的一种选择而已。

被大众认识,既是荣耀、也是责任,既有利益、又有义务。比如我在微博微信里就基本不发个人生活有关的事情,因为关注者都是学生、家长、老师,他们需要的是考试提分和业务提升。就连健身、打球的照片,都很少发。要知道,当我还是一个新教师时,在网上有一个人说我不好,我都睡不着觉。

所以,我也深知,那些几百万、几千万粉丝数的明星,一定有更大量级的孤独和焦虑,这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面对的。试想一下,在街上有人多看你一眼,你可能都会敏感地问一句:你瞅啥,再瞅我削你。但在网上,每天都有成百上千上万的人对你评头论足、嘲讽讥刺甚至恶语相向,你睡得着、你熬得过么。

所以,如果有人建议我的孩子去当明星,我就会告诉孩子:我尊重你的选择,但这个世界上拥有快乐、幸福、权力的方法还有很多很多,成为明星不是唯一的选择,甚至不是聪明的选择之一。

注意:成为一个明星,你一辈子都要扮演别人,可能永远都无法成为你自己。

-4-

弱者逻辑和强者思维

进一步总结,这种见不得别人好的发泄文,是典型的弱者逻辑。本质上就是,看到别人赚钱就指责,看到人家成功就愤怒。你信不信,如果有天有个科学家又出名又有钱,他还是要跳出来指责人家不安心搞科研。

这种弱者往往也是思考上的懒惰者,他根本没有想过,这些愤怒于事无补。你能让电影电视广告业从此倒闭么,还是你可以成为科学家?弱者总是抱怨、愤怒,而不会把精力用在改变自己和适应时代上,然后发现要抱怨和愤怒的事情越来越多,接着就会被时代越甩越远,于是他们就会更加抱怨和愤怒,进入了恶性循环。 

而强者则可以冷静理智地看到事件背后的合理之处,从中推出有利自己成长的方法论,让变化为己所用,而不让自己为情绪所控。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将总结出比较人事物时的一些重要思路和方法:

1、比较要明确对等:比较双方的定义、比较的对象、比较发生的背景;

2、比较不停留在发泄情绪,而要尽力得出方法论;

3、理解不同对象的存在本身都具有各自的合理性;

4、不为情绪所控、让变化为己所用,才能成为强者。

掌握以上方法,在生活、写作虽然做出比较时,你就会有更加清晰的思路、合理的方法,在逻辑上展现强大的说服力。

这些方法在高考写作中的应用,我们会在秋季课上展开详讲。

你可以试一个高考题目:2015浙江 文章和人品

古人说:“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性情偏急则为文局促,品性澄淡则下笔悠远。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应该是一致的。

金代元问好《论诗绝句》却认为“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艺术家笔下的高雅不能证明其为人的脱俗。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有可能是背离的。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写一篇文章阐明你的观点。

对于文章和人品,你如何分析评论呢,在留言区写下你的观点和解析流程。我将展示留言中精彩漂亮的论证,并在课上详解。

议论文精彩课程

秋季课表即可获得对应季课表

我相信,人生的改变源于视野,旅程的美好一生所获。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网址:明星和科学家谁更有价值——网文逻辑的破解 https://mxgxt.com/news/view/584830

相关内容

明星和科学家谁更有价值——网文逻辑的破解
当张小平遇见范冰冰:科学家和明星,谁更有价值?
明星的收入大大超过科学家符合市场逻辑吗?
科学家与明星:谁更值得关注
丁磊解读网易企业文化、业务逻辑和发展方向
理解明星投资背后的经济逻辑
《中庸》儒家思想的逻辑框架与当代价值
华为重磅消息不断,近期为何接连找明星代言?专家解读背后的品牌逻辑
娱评:“抗日神剧”的市场逻辑和价值是非
独家解析:明星艺人代言费背后的市场逻辑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