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太极拳的曲与直?怎么练好太极拳的曲与直?

发布时间:2024-12-29 03:04

  王宗岳的《太极拳论》开篇两句话就讲到:“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只要是练习太极拳的朋友,都耳熟能详,这篇经典著作中的内容字字珠玑,句句箴言,太极拳是一种实战技击功夫,在这里中也说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但是很多练习太极拳的朋友没有理解到,是那一句话呢?就是最后一句“随曲不伸”,很多人将这句话理解为曲中求直,也没有错,就是在肢体弯曲的同时其实也在伸直,搞不清楚这句话背后的意义,想学好太极拳基本上不可能的。


无过不及,随曲就伸

  “曲中求直”是太极大家武禹襄传出来的太极拳理论。这是太极拳身法、四肢的要求,也是太极拳推手技击中劲力、技法的要求。比如说起式时膝盖微屈,这里的微屈就是曲中求直的最好体现之一。如果练不好就会对膝盖造成损伤。膝盖微屈只是大腿和小腿连接的关节做弯曲的外形动作,并且夹角的角度不能过小,才能不让力压在膝盖上,这是曲,膝窝的大筋在同时进行崩弹,撑起身体的重量,这是直。有曲必有直,阴不离阳阳不离阴。膝盖弯曲了由膝窝大筋崩住,形成人体下节一个整体,从而将身体自重转移到了腰胯,只有这样才不能出现跪膝导致伤膝盖的问题,同时又能达到抻筋拔骨的效果。各位朋友自行体会明中举的这个例子,以一反三来思考全身关节的运动。


有曲必有直

  太极拳中每一招每一式都讲究曲中求直,对身体关节也要求曲中求直,有行气如九曲珠的太极拳核心理论的说法。曲中求直无处不在,又与崩弹松沉关系密切。大家都知道太极拳的运动路线一般多走圆形、弧形或螺旋形(包括大圆、小圆、椭圆、半圆或螺旋形)路线的。这和外家拳中讲的所走的两点之间直线最短的路线是完全不同的。外家拳多用直线来进攻对方,出拳踢腿等都是直来直去的,而太极拳运动,以练内在为主,由内及外的动作弧形,是以螺旋式,画弧式的运动为主的。大小螺旋缠绕地进退屈伸而形成为圆形的动作,是太极拳运动的特点之一,也是太极拳练法的精华所在。这对气血流传,畅通经络,增强体力,提高“缠绕粘随”、“引进落空”高级技巧,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要求运动中,“曲中求直”,就是以拳理的巧劲来战胜对方,而不在于手快力大,以柔化刚,不和对方硬碰硬撞。要用曲柔劲化去对方的刚劲,然后借对方重心不稳定之时,用掌直线推击对方。这就是太极拳运动处处是曲线,处处是直线,曲直两者是对立统一的,所以正确地认识到太极拳中曲与直的辩证关系,对于提高太极拳水平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曲中求直,行气如九曲珠

  如何练好太极拳的曲与直呢,明中简单的分享一些心得,在身法上,做到“一身备五弓”的要求,这就要求身法不能过于挺拔,要曲蓄有余,将展未展,时刻处于蓄势待发的状态。躯干是主弓,四肢的两手两腿是副弓。在主弓蓄住为前提的情况下,周身五张弓一开俱开一合俱合;一发倶发一蓄俱蓄。做到这一点,就是做到了身体躯干中的“曲中求直”。四肢怎么做到曲中直呢,定住胯膝踝,肩肘腕,像形意拳老理中讲的一堵墙一样,就做到了四肢的曲中求直了,从劲力发放中来说,蓄劲为曲,发劲为直,曲中求直,蓄而后发。才是劲力吞吐的高境界。蓄劲时全身放松,身备五弓,把自重沉到脚底板,这就是曲,发劲时从腿到腰到手,劲力、动作都是直的,力从脚起,主宰于腰,从手臂发出。这也就是“曲中求直”。大家一定要记得,劲力只有在发放的瞬间是直的,其他时候都是圆弧的,都是曲蓄的。
本文是明中个人的一些浅显的认识和理解,如果内容有不妥的地方,请各位前辈、拳友批评指正。希望大家练好太极拳的功法,掌握好太极拳功法的要领,身体越练越健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网址:什么是太极拳的曲与直?怎么练好太极拳的曲与直? https://mxgxt.com/news/view/564062

相关内容

跆拳道与太极拳哪个好
盘点明星与太极拳的不解之缘
【转】向恺然先生谈太极拳1
国学与太极拳:中国人必修的文武之道
在九曲桥畔打一套太极拳,如何?传统中医与文旅新地标撞出新花火
世传陈氏太极拳
20岁现在练八极拳还能行嘛??
陈式太极拳传人陈炳的父亲是谁
济南有个“武痴”:练八卦太极拳40年 每天六七个小时
杨华评论:太极韩飞龙能接班一龙成“超人气拳王”吗?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