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明烜:“制器”观念在当代的新开展
一般认为,中国思想传统主要专注心性修养与政治实践二途,对物质生产关注不多,这种认识并不准确。“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广大精微之“道”并非高高在上、超脱人事,而是呈现、展开、落实于生民日用之“器”。中国哲学围绕“制器”话题进行了大量讨论,衍生出“制器尚象”“制器成物”“利用前民”“器以藏礼”等观念,“制器”成为一个有强大隐喻色彩和解释能力的理论体系。一方面,“制作”蕴含着贯通天人的思维模式,它不仅取法天地自然之规律来制定人文法度,亦始终以人为目的,重视对人的塑造与安顿;另一方面,“器”表现出开放包容的义理指向,它不仅是工具、器物,也可指向制度、伦理。从器用的视角,可玩味工具使用、心性修养、政治实践的同构性以及彼此涵摄的特征。从历史看,“制器”应是我们理解中国思想传统的重要理论维度。
当今世界,现代科技深刻地介入、塑造了人们的生活,反思技术发展和物质生产成为当代哲学的重要主题。近几十年来,技术哲学试图从存在、认知和实践等角度把握技术,思考人与物、人与技术的关系,致力于构建科技时代的技术伦理与价值秩序。中华文明作为一个博大精深的文明传统,亦应对关系人类生存的重大问题予以关注,立足自身文化立场,发掘传统思想资源,提出反思性、前瞻性的理论方案。“制器”观念中蕴含的问题意识,正与当代技术哲学的许多核心关切合辙;“制器”讨论中的复杂思想维度,亦有助于激发探索当代问题的思想和方法。
以往围绕“制器”观念的研究,主要表现出三方面理论进路:一是科技史视域中的传统科技思想梳理。自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之后,科技史写作往往将科技思想纳入其中,并将其放在历史发展脉络中予以分析、定位,有较大文献参考价值。不过,相关研究多将传统科技思想视为一个话题领域而非问题场域,较少将“制器”从概念上升为观念,从中国文化的整体性观照出发进行挖掘探讨的专论。二是哲学视域中的古代技术思想专题辨析。近二十年来,西方技术哲学著作的持续译介以及本土研究的蓬勃发展,使得从哲学进路讨论古代技术思想的专题研究愈发兴盛。此类研究主要围绕道器关系、工匠形象、造型工艺等话题展开探讨,不过,其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以儒家为子学的认识倾向,而于经学层面的材料利用以及思想分析相对较少。三是中西会通与比较视域中的“制作”观念探究。中国哲学中的“制作”问题是近年来学界的热点之一。一些学者以“生生”与“制造”之对比为核心,将二者分别视为东西方哲学思考的取象基点,由此分析东西方思想体系的精义及气质。一些学者聚焦“自然”与“发明”的关系,通过考察古代思想家对“作”的理解,剖析中国古代的创作观。相关讨论是近年来中国哲学研究领域的重要推进。
鉴于“制器”观念近年来受到学界更多关注,或可从以下方面继续展开进一步研究:第一,超越被动论证,凸显问题意识。相关研究应跳出方法界限和学科框架,将“制器”观念化、问题化,不仅把握其核心的问题意识和思维逻辑,还要把握其从物质世界出发,收摄心性修养、政治实践等理论维度的开放性和包容性。第二,超越单一视角,把握辩证关系。“制器”作为一个复杂的观念体系,可分疏出发生基础、操作主体、运作机制、原则规范、器物形态等多重理论层次。我们不应将这些理论层面视为清晰、稳固的定义和结论,而应该动态地、辩证地把握相关理论的生成过程,还原儒家内部、儒家与诸子之间的分歧与拮抗,展现“制器”传统中的思想张力。第三,超越笼统介绍,重视价值立场。近代以来,围绕中国古代“制器”实践、观念形成了不少歧见和刻板印象,今天的研究应该自觉立足文化立场,把握中国文化在“制器”理论中寄寓的价值内核。
技术时代,哲学何为?在围绕中国技术哲学的时代思考中,古老的“制器”观念成为新的学术增长点。我们对前沿科技与哲学的研究立足于“新”,然而从文明视域来看,开新无非返本——有质量的开新是一个自我理解的过程,因此总是要返回文明之根获取突破的力量。
(作者系中国政法大学哲学系副教授)
网址:吕明烜:“制器”观念在当代的新开展 https://mxgxt.com/news/view/530527
相关内容
抓住这场乐器盛会最后的免费观展机会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珠海航展期间全面展现我军武器装备跨越式发展成就
2019 DESIGN DREAM SHOW当代家居潮流观念展携手时空旅居人震撼来袭
旅美专栏作家瑛子观念摄影展在昆明开幕
春风新人奖得主吕晓宇:走在异域的人,写在未来的书
独家调查!当代人的消费观,有哪些新变化?
艺术家吕克·图伊曼斯中国首个大型个展开幕,展出近90件作品
《控制》曝光悬念海报 全明星阵容开启贺岁大幕
周公观娱丨给「明星代言」多念紧箍咒
吕大钧简介,后代,族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