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在中国年轻作家都是冲出来的,不是培养出来的
1《米兰讲座》
最近在图书馆偶然发现了一本余华最新访谈录:《米兰讲座》。《米兰讲座》收录了余华在国外接受各个国家的报纸、杂志、广播电台的采访记录以及在米兰国立大学的讲座文稿。
这些采访记录和讲座文稿详实地记载了余华对于自身多年写作经历的总结,对于世界文坛的看法,对于各个国家文学的感受,还有他对于自身作品的写作过程的讲述、思考与反思。准确地说,《米兰讲座》是一部理论性与实践性完美结合的文学访谈性文本。
余华虽然在国内的影响力从来没有中断过,但也不是特别激烈。而是一种持续的涌动。但他在国际上的影响可能比国内更大。他的作品被翻译成40多种语言在欧美日韩以及俄罗斯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版。这便造成了他经常被国外的各个部门和大学邀请,去海外多个地区讲学和游历。
他的作品尤其是《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兄弟》《在细雨中呼喊》《第七天》等也被广泛地在国际上进行传播。因此,我们也可以说余华是中国当代作家中在国际文坛上声誉与影响力极其深远,作品被传播极其广泛的作家之一。
余华是在文革中度过自己初高中岁月的,也是第一批接受西方文学思潮影响的中国作家,他作品中的现代性和批判性曾经让他成为中国先锋派作家的主要代表人物被大众广泛接受。他在写作上一贯低调务实的风格也为他赢得了极佳的口碑。作为1960年出生1980年就开始写作的中国作家,出生于浙江海盐一个小城镇曾经长达五年时间从事牙医职业的余华身上,始终保留着一种为小人物发声的写作精神。
尤其是,余华是和迟子建、莫言、苏童、贾平凹等作家一起成长起来的中国当代作家。他曾经毫不讳言地说,作为文革后第一代从事写作的作家,他们遇上了文化思潮解冻、文学创作人才极其匮乏的那段时期。因此他们很好地获得了主流文学期刊的高度关注和重视。因为那个时候正是各种文学刊物大量需要作品的时期,他们的自由投稿也能被第一时间得到关注。他们不像后期文学繁荣之后的写作者那样,要在大量的自由投稿中被大海捞针。
因此余华说:“我现在回忆过去的35年,发现自己是很幸运的作家,重要的火车我都赶上了,重要的地方我也都去了。”
2谈作家
正是因为经历了物质和精神都极其匮乏的那个时期,在精神解放和经济繁荣的闸水被彻底放开的时候,余华作为中国文革后第一批投身文学创作的人才,他们的才华得到了绽放的机遇,他们自身的文学积淀便在这机遇中被彻底地激发了出来。
在谈及中国当代文学中最被低估和最被高估的作家之时,余华认为郭沫若是中国当代作家中最被高估的作家,而沈从文则是中国当代作家中最被低估的作家。虽然,随着时间的流逝沈从文已经被重新挖掘了出来,并获得了其在文学上应有的地位,其作品也被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同时,余华也认可鲁迅是中国现代作家中最好的作家。他思想的光芒、文字的深邃与凝练,视野的广博与壮阔都是后无来者的。在中国当代作家中王安忆则是余华比较喜欢和认可的女作家之一。
在谈及自身的写作经历时,余华认为川端康成是自己在文学写作上的第一个老师,他对细部的丰富性描写以及其开放的写作手法都给余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卡夫卡则是余华的第二位写作老师,他的出现让余华避免了完全陷入川端康成的写作模式中去。尤其是卡夫卡的短篇小说《乡村医生》,让余华开始重视现代派在写作技巧上的运用。威廉&福克纳则教会了余华对心理描写的把握,那就是用人物的动作和行为去写人物的心理变化。即没有心理描写有时候便是最好的心理描写。这一点被余华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中得到了验证。
《圣经》曾经一度是余华最好的文学读物之一,也被余华看作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文学作品。尤其是英国新教版的《圣经》,其中文译本被余华推崇备至。
3谈作品
《在细雨中呼喊》是余华在1991年写的一部小说,它也是余华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书中写了从1960年到1980年之间20年的故事,从“文革”生活开始,一直写到改革开放初期。
当谈及这个书名的由来时余华说,因为细雨中的景象总是灰蒙蒙的,总是压抑的,而呼喊是生命的表达,是人性对精神压抑的暴动。我们只能用粗暴的言行来表达自己人性的存在,虽然十分可悲,但我们中国人就是这样生活过来的。
余华说,在自己的四部长篇小说中,《在细雨中呼喊》和《兄弟》其人物年龄和经历与自己的生活接近,但《活着》与《许三观卖血记》同样充满了自传的成分。
他认为,对于一个作家来说,每一步作品都是他的自传,也可以说都不是他的自传。因为作家的每一部作品里都倾注了作家的内心情感和生活感受,但他们毕竟是作家创造出来的人物,并不是作家本人。
余华认为,作为一个作家,最让自己自豪的成就是写作让自己拥有了两条人生道路,一条是现实的,一条是虚构的。他强调说有意思的是,当现实的人生道路越来越贫乏之时,虚构的人生道路就会越来越丰富。这也是他为什么写作的原因。让他欣慰的是写作虽然无法改变现实,但却可以改变读者对现实的看法。
余华的《兄弟》讲述了从1960年到2000年中国一代人的故事,余华认为这是一个西方人需要四百年才能经历的两个天壤之别的世界,可现在一个中国人只需要40年就经历了。
他说,四十年来,我们经历了从禁欲到宣泄这两个时期。这样的转变对西方人是不可想象的,前一个物质极其匮乏和意识形态极其狂热,后一个追求金钱时欲望急剧膨胀,两个都是狂热的。今日中国经济发展途径类似于过去一个时代的政治途径,两个时期存在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狂热,对于政治的狂热和对于金钱的狂热。
4谈风格
余华曾在谈及如何培养文学人才的时候说到:“在中国,年轻作家都是自己冲出来的,不是培养出来的。因为中国大学的文学教育不像美国的大学,美国优秀的作家和诗人在大学里教授写作,中国大学里主要是教授文学理论和文学史。”
谈及自己的一贯简洁的写作风格,余华说他最初写作的时候只能利用业余时间。那个时候他认识的字只有三千多个,这恰恰成就了自己写作的优点,让自己的叙述语言很简洁,成为自己的风格,这也是很多读者喜欢自己作品的原因。现在他掌握一万多字了,但还是保持简洁的叙述风格,因为这是他的标志。
余华认为,作家和读者之间的关系是由读者来决定的,因为读者拥有选择的权利,而作家只能被选择。人们经常说作家应该为读者写作,其实这是做不到的,因为读者各不相同,作家不知道如何去满足他们不相同的阅读需要。但有一点是可以做到的,那就是作家自己也是一个读者,作家在写作的时候应该满足自己这个读者的需要。
事实上,每一个作家在写作的时候,都同时具有两种身份,作者的身份和读者的身份,作者的身份让作家不断地往前写,而读者的身份则是在悄悄地帮助作者把握叙述的分寸。
余华认为,要让今天的作家和知识分子充分关心社会情形和老百姓的情形在理论上是不难做到的,可实际上并不容易。中国的知识分子太关心自己,可是很少去关心别人。
余华说:“我在中国的很多场合都反复地说过,一个人只有真正地关心别人,才能真正做到关心自己。我在中国的大学演讲时,总是希望今天的中国大学生应该去了解别人,了解别人是为了了解自己。我相信,一个人如果不关心别人,也不去了解别人,那就永远也无法知道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5谈爱情
在书中余华认为,爱情对于58岁的自己来说就是相依为命。他和妻子相依为命,他们是年轻的时候在北京认识后来结婚的。现在有一个25岁的儿子,在从事电影工作。他们经常会在晚饭后一起讨论一本书或者一部电影。
余华在生活中从来不看电视剧,因为太长了,他没有那么多时间去看。在写作的时候,余华需要将窗帘拉上,将自己封闭在房间里进行写作。否则思绪就进行不下去。余华写作的时候总是将自己关在房间里,只有门打开的时候才允许家人来打扰。
在采访中他还谈到一个细节,那就是他吃饭的时候都会吃得特别饱。虽然他知道这是一个坏习惯,可就是改变不了。因为他小时候经历过非常饥饿的一个时代。
网址:余华:在中国年轻作家都是冲出来的,不是培养出来的 https://mxgxt.com/news/view/524524
相关内容
昆明犬是由什么犬种培养出来的中国青少年女足训练中心评选出炉:培养未来足球明星的机遇
文学|余秀华新诗集《后山开花》分享会:我们都是被庄稼和野草滋养起来的清澈的灵魂
不愧是国家培养出来的,好帅!舟舟,让粉丝小心一点,真是一个大暖男!
中国仅存8年的大学,却培养出两位诺奖得主,它到底牛在哪?
西方作家对中国先锋作家余华的影响.docx
年龄越来越小,学历越来越低,偶像到底该如何培养
著名作家余华是哪国人他是不是换国籍了
余华曾说,他主要是受外国作家影响而成长起来的。在这些外国作家中,给他影响最大的主要有川端康成、卡夫卡、博尔赫斯等,而在中国作家中,则只有一人,他是()。
余华小说与外国文学在创作上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