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关于余华兄弟关系的研究.docx
国外关于余华兄弟关系的研究
《兄弟》自2009年1月由美国兰登书屋推出英文版以来,《****》、《纽约客》、《*****》、《洛杉矶时报》和《波士顿环球报》等美国主流媒体都给予好评,其中《****》周末版用6个版面介绍了《兄弟》和它的作者。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也在“新鲜空气”(FreshAir)这一美国著名的推荐新书节目中播出了美国评论家莫琳·科里根对《兄弟》的评论。他说:“无论从风格、历史跨度还是叙事技巧来看,《兄弟》都称得上是一部宏伟的作品。”[22]他对余华作品的褒扬在美国引起很大反响,让美国读者进一步去阅读、探讨余华的这部小说。2009年3月8日出版的《****书评》推出中国专题,其中也介绍了《兄弟》,说《兄弟》是一部反映20世纪末中国社会生活的小说,这个故事像美国电视剧《24小时》一样充满了狂风暴雨般的语言、肉体暴力以及情欲,具备这些元素的作品在西方应该能一鸣惊人。
较之国外对《兄弟》几乎是一边倒性的赞美,它在国内的接受则经历了冰火两重天。国内有评论家认为这部小说情节“失真”,语言“粗糙”,“根本不值一提”,是一部失败之作。[24]指出余华用血统论推定人类生活中的卑微与高贵,结果是“过去40年来中国人百感交集的复杂经验,被简化成了一场善与恶的斗争”。[25](P24)甚至出版了一部《给余华拔牙》的批评文集。但《兄弟》也受到著名评论家陈思和等人的青睐和高度评价,陈思和从巴赫金的怪诞现实主义概念出发,以“狂欢”和“民间”为着眼点,认为这是“一部奇书”、“惊世之作”,从美学概念上根本扭转了对该作品的解读。[26]
为什么国内外对余华《兄弟》的接受表现出如此大的差异?这可能同中西方对新闻媒体、文学作品的不同定位有关。西方强调其批判功能,余华《兄弟》中对发展中的中国社会、道德的批判,契合了西方人的阅读定势,因而受到他们的欢迎。而中国的批评家认为余华沉陷在脏、乱、臭、黑的世界里,是在向西方展现中国消极的一面。中国批评家的这种说法固然表现出维护民族尊严的凛然气节,但考虑到西方与中国对新闻媒体、文学作品功能的不同定位,我们不必过于苛求余华及其作品。外媒的评论也证明了这一点,比如《****书评》曾这样说道:“《兄弟》……企图记录一个历史时代,正如鲁迅作品在上世纪20-30年代的中国想要表达的一样。虽然他们的写作风格相差很大,但是余华承袭了鲁迅的文化精神。我们感觉到,他并不是在给外国人讲述这个故事,他似乎也不关心如何向世界上的其他国家描绘中国。”[23](P15)中国批评家敏感的东西,西方的批评家可能并没有考虑过。
统观余华作品在国外的研究,可以发现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外国人写的,这一类研究中介绍性的居多,而就某一个问题、从某一方面进行深入分析、探讨的较少,个别研究显示出东方主义的猎奇色彩。比如对《兄弟》的研究中,对其中提到的用钉子钉入脑袋**、砸碎宋平凡尸体的膝盖以放进棺材、厕所偷窥等细节津津乐道,而没有从中国的具体历史背景和社会发展出发,对这些现象进行多层面的剖析。二是海外的中国学者写的,这类研究中有一部分分析得很见功力,比如王斑在其著作《历史的崇高形象:二十世纪中国的美学与政治》中通过与鲁迅的比较,探讨了余华先锋创作中的怪诞。王斑认为:“鲁迅小说中的怪诞服从于讽刺的需要,没有逾越现实的语境,而余华的《世事如烟》直接把我们带进了一个难以名状的世界——一个世俗与荒诞、梦幻与现实、活人与死者难以区分的王国。”[27](P254)“梦对其中的人物来说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和重要意义,他们把每一个白天都变成梦境。”[27](P256)“在余华的故事中,世界是非理性的,生活是怪诞的”,“我们发现自己迷失在一个没有名字、没有意义、不知置身何处的世界里。”“由于迷失和不知置身何处,我们发现我们对常理世界的认识被颠覆和摧毁了……余华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种逼人而又混乱的怪诞。”[27](P257)再比如刘康在其长达30页的论文《短命的先锋:余华的转型》中详细论述了余华从凌空蹈虚的先锋创作到脚踏实地的现实主义书写,认为“20世纪80年代的余华是‘先锋小说的典型代表’,而他20世纪90年代的创作则有意避开精心建构的元小说形式,用‘直白的’、地地道道的现实主义方法创作小说,变成了一个畅销书作家。……仅仅五年的时间,余华就放弃了先锋试验,写出了《活着》和《许三观**记》这样两部完全是现实主义的作品。”[28](P90)刘康进而指出,“余华创作的转型不应该视为先锋小说在中国的失败,而应看作余华善于捕捉审美的转向和社会现实的发展变化,他不拘泥于任何一种文学趋向和文学形式。余华的这一转型帮助我们认识全球化时代中国先锋小说的辩证特征。”[28](P91)但也有很多中国留学生写的有关余华作品的学位论文仅用英语将中国批评界的观点介绍到国外,缺乏新颖、独到的见解。
网址:国外关于余华兄弟关系的研究.docx https://mxgxt.com/news/view/524519
相关内容
华谊兄弟传媒公司并购动因和绩效研究.doc论外国文学对余华创作影响
国内外关于粉丝经济的研究现状
关于网红的文献研究.docx
网络选秀类综艺节目中的“粉丝文化”研究.docx
网红直播带货广告效果研究.docx
华谊兄弟与《黑神话:悟空》有点关系,但不多
华晨宇于朦胧关系亲如兄弟 ?两人原来有这样的联系
余华和余秀华有啥关系吗小说
对于追星的研究报告.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