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三姐”文化与广西戏曲创作
彩调剧《刘三姐》
《刘三姐》是广西戏曲界于1958年创作首演的彩调剧艺术经典,经由电影艺术的转化,迅速在海内外获得广泛传扬,历经一个甲子,至今脍炙人口。随着时代变迁,《刘三姐》被更加多样的艺术形式、文化创意形式,反复创作改编,共同形成久演不衰、久唱不歇、久传不止的文化现象。“刘三姐”因此成为当之无愧的广西艺术文化品牌、成为独树一帜的中国文化形象品牌。
“刘三姐”文化的卓然独立和深入人心,来源于年轻的彩调剧在剧种个性化发展中的经典成就,来源于时尚的电影等现代艺术在面对民族文化遗产时的创造转化,来源于和谐的广西各民族对歌舞戏剧艺术的丰富展示,来源于深厚的岭南地域文化在世代相守中的深厚蕴积,更来源于钟灵毓秀的中国山川自然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持续维护。因此,那些留存在人们记忆中的“刘三姐”,兼具了人与人本之天然的自由歌唱、民族与族群发自心灵的自我表达、文化与自然之美相得益彰的自觉绽放,成为现代中国保持人性纯美与社会真善而生机勃然、历久弥新的国家形象典型。
“刘三姐”文化的经典性,与广西深厚的人文底蕴与现代创造密切相关:
一、“刘三姐”是岭南多元民族和族群文化共同塑造的地域经典形象。流播于岭南广大区域的“歌仙”传说,是唐宋以来伴随岭南社会开发而不断突显出来的文化现象。屈大均《广东新语》写道:“新兴女子有刘三妹者,相传为始造歌之人,生唐中宗年间,年十二,淹通经史,善为歌。……三妹解音律,游戏得道,尝往来两粤溪峒间,诸蛮种类最繁,所过之处,咸解其言语。遇某种人,即依某种声音作歌,与之唱和,某种人奉之为式。……三妹今称歌仙,凡作歌者,毋论齐民与狼、傜、僮人、山子等类,歌成,必先供一本祝者藏之。”呈现在文献中的“刘三姐”,是古老的百粤民族在漫长的文化交融进程中,通过音声唱和、游戏共赏的独特方式,而被尊奉的理想人格形象。那种突破民族间语言障碍、文化冲突,不需攻占杀伐、不需挟私斗狠的民族交流形式,最终熔铸成和谐而独特的岭南礼俗,用奉为范式的音声表演艺术,焕发起人性的理解与沟通,消弭了民族族群的隔阂与差异,共同形成了千百年来独具岭南特色的文化表达形式。即如文献所说的,那种随着山川气脉走向而出现的“登山而歌”,往往是“粤民及傜、僮诸种人围而观之,男女数十百层”,余音通达天地,歌声此消彼长,构成了岭南独特的人文景观。正缘于此,在东起广东客家、潮汕,西至广西壮族、北起五岭山脉、南至南海海滨的广大区域中,刘三妹、刘三姐、刘三妈、刘三姑、刘三太等等尊称,如出一辙地彰显着歌仙“刘三姐”共通的文化意象;而至今流播于汉族、壮族、仫佬族等岭南民族中的刘三姐歌谣、史诗传说及其相关礼俗,相沿不绝地彰显了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中华文化的集体经验,以及借由文化艺术来实现民族间和谐交往的中国智慧。
二、“刘三姐”是当代多元的艺术形式深度重塑的文化经典个案。岭南“刘三姐”文化的深厚基础,最终在广西这个有着浓郁的音声歌舞文化的省区,孕育出了以彩调剧《刘三姐》为代表的经典个案。彩调剧《刘三姐》的创作虽然保留着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对于阶级关系的解读立场,充满了具有“革命”气质的民间社会斗争精神,但是那种通过歌唱来实现生命自由的艺术思辨,却深刻地体现着歌仙传说长久以来所秉持的文化表达。剧作中的音乐形象异彩大放,启迪着此后多个演出版本的创作主题,在与时推移中不断地彰显出题材本身的文化魅力。1961年拍摄的电影《刘三姐》在彩调剧基础上,强化民间歌舞剧的创意走向,用青春的形象和旖旎的实景,将岭南的歌仙定格为广西的“刘三姐”,在亮丽的桂林山水间张扬彩调剧在民间文学表达中的机趣天然、在音乐旋律上的流畅优美,由此实现了题材的广西化、主题的中国化、风格的民族化,也完成了“刘三姐”经典品质的跨体裁转化。电影在海内外公映后,在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引发共鸣与热捧,“刘三姐”成为彰显中国崭新形象的独特载体,实现了艺术表达的国际化。此外1978年被拍摄成戏曲舞台艺术片的《刘三姐》,由彩调剧表演艺术家傅锦华主演,原汁原味地展现着彩调剧在探索“民间歌舞剧”时所具有的艺术韵味,用镜头语言让彩调剧获得更加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在这些成功创作的基础上,中国歌剧舞剧院创作的民族歌剧《刘三姐》(2018)、南宁市艺术剧院创作的舞剧《刘三姐》(2019),面向舞台艺术的国家高度,发挥艺术体裁的独特手法,创造多样的艺术精品。特别是2004年创作的《印象·刘三姐》,依托漓江山水,将山光水色与音声唱叹交织起来,在诗画实景中凸显广西自然风光与人文视听印象,形成强大的空间震撼和审美冲击,开启了山水实景印象的独特创造形式,为今天正在推进的国家文旅融合战略做了示范价值的探索。这些多元的艺术形式,均来自彩调剧经典作品,同时也拓展着“刘三姐”文化中的民间文学、地方声歌、民族舞蹈、山水自然等诸多构成内容空间,让“刘三姐”成为解读经典、重塑经典、超越经典的文化个案。
三、“刘三姐”是彩调剧六代艺术传承相续打磨的戏曲艺术高峰。彩调剧《刘三姐》的艺术形象与歌舞内容,是“刘三姐”文化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在60多年的时间中,傅锦华、马若云(第一代)、侯玉华(第二代)、唐佩珠(第三代)、吴似梅(第四代)、王予嘉(第五代)、赵华湘(第六代)等六代主演,不断地为这部经典戏曲剧作葆有浓郁的青春气息,也始终维护着这部作品在剧种舞台表演艺术领域的经典地位。最被人关注的即是,傅锦华在黄婉秋主演的电影《刘三姐》中作为配唱,而在她主演的电影《刘三姐》中则用黄兴宁配唱,这种在戏曲电影中的声与像的“错位”、彩调剧与歌舞剧的“错位”,正鲜明地展示着彩调剧这个乡土剧种的成长历程和传承轨迹。世代的歌舞传唱,世代的时尚更新,世代的艺术扩容,让这部作品见证着彩调戏从传统的调子戏,到融入民族歌舞、时尚韵律的现代彩调戏的不断变化和发展,甚至在当代又以熟悉的曲调旋律来创作陈慧主演的《新刘三姐》,实现着“刘三姐”从古典意蕴向现实生活质感的蜕变。而在这种不断增衍变化的“刘三姐”艺术中,彩调剧《刘三姐》的舞台艺术进一步臻于艺术高峰,广西民族民间生活气息熏染下的歌、舞、诗、戏,不断地减弱那些时代留在艺术中的痕迹,宜古宜今,亦雅亦俗,更加凸显出戏以人传、曲以人传的艺术本色。
四、“刘三姐”是中国戏曲体系持续延展并凝结而成的国家形象、民族声音。“刘三姐”是中国乃至世界共享的文化名片,从彩调剧到电影,再到多个艺术样式,刘三姐的形象与题材已经在时代变迁中具有了超越现实的符号象征意味,已经成了用优美的歌唱和善良人性来传达生活理想的载体。在经典的《刘三姐》舞台艺术高峰之上,广西壮族自治区戏剧院通过《新刘三姐》的创作,凸显“刘三姐”文化对于当代生活和新时代理想的涵摄与延展。今天舞台上的“新”,当然是保持戏曲本体而进行的时代生活再现,那种岭南农村、民族族群的现实状态最容易像今天众多的现实题材创作那样,流于一般性的政策图解,但是《新刘三姐》却尽量避开这种创作误区,依然用歌唱的美、山歌的美、人性的美,来审视八桂大地这块文化空间中人们的去留与生活。山水依然,而游子回归,剧作中主人公最终走向的是中国人文的情感故园与精神驻地。这是该剧迥异于当前现实题材创作的所在。《新刘三姐》将当代社会生活中的诸多重大现象,例如新农村建设、城市创业等等,全部融汇成现代青年男女对于真实感情的表达,用情感的推移来呈现生活的变奏、精神的蜕变和生命的升华,这也印证了乡土戏曲“以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的文化根本要义。因此,这部作品推崇情感表达,张扬人性美好,肯定草根立场,表达诗性人生,崇尚民族共同意识,彰显国家现代立场,形成与众不同的戏曲舞台面貌,以优雅的艺术化、轻松的娱乐化来建构现代舞台,成为追步《刘三姐》艺术宗旨的又一部跟进之作,也是“刘三姐”文化实现现代转化的又一个精彩个案。该剧当然更应该用《刘三姐》60年的创作经验和传承规律,不断打磨,让人能够看到企及经典的发展空间。
纵观“刘三姐”文化内涵的演变与拓展,可以看到一部优秀的戏曲经典构成了这个文化现象的重心所在,而在这个文化现象不断地发展变化进程中,戏曲艺术经典与时俱进,深度地吸纳着多元的时代文化艺术内容,进一步深化着戏曲艺术的经典品质。无疑,广西壮族自治区戏剧院积极的剧种发展策略与良性的艺术传承,为彩调剧从《刘三姐》到《新刘三姐》、为“刘三姐”文化从戏曲审美到广泛的社会接纳做出了重要的推动。代表性的艺术家、优秀的剧院团、独具个性的剧种艺术,乃至长盛不衰的“刘三姐”文化现象,真正地展示出了中国戏曲、中国多元民族文化的真正魅力。
网址:“刘三姐”文化与广西戏曲创作 https://mxgxt.com/news/view/522799
相关内容
“刘三姐”文化与广西戏曲创作漫谈游戏音乐文化(三):明星般的作曲家们
文化中国行|时隔15年再度惊艳上海,专家:沈铁梅为当代戏曲作出三大贡献
新时代戏曲创作如何“数字化”?国家大剧院举办研讨会热议戏曲“守正创新”
刘震云、东西、葛亮与马来西亚读者畅谈文学创作
广场舞的演变与进化——湖北广场舞文化观察
“刘三姐”身世的四十年纷争
博物馆里话端午 走进戏曲百戏博物馆看《西厢记》文化展
拓展戏曲创作空间 作品孵化计划启动
广告人刘恋为《浪姐3》初舞台做PPT,北大学霸杀入娱圈赢在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