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泰国首富谢氏家族的庞大商业版图中,中国生物制药无疑是最耀眼的一颗星。
近期,这家制药巨头发布了2023年上半年财报,收入高达158.7亿元,净利润约30亿元,同比大涨1.4倍。如此亮眼的业绩,背后是90后谢氏姐弟——董事长谢其润和CEO谢承润的卓越领导力与前瞻布局。
业绩飙升,创新与仿制的双轮驱动
谢氏姐弟将业绩增长归因于“仿制药重回增长,创新产品进入收获期”。
上半年,化药仿制药收入达到97.4亿元,而创新产品(创新药及生物类似药)收入则达到61.3亿元,同比增长14.8%,占总收入的比重提升至38.6%。尤其在肿瘤、外科/阵痛、肝病和呼吸四大领域,分别实现了53.6亿元、25.8亿元、20.3亿元和17.8亿元的收入。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上半年公司共有4款创新药获批,成为国内获批创新药最多的企业。如:5月获批的PD-L1贝莫苏拜单抗注射液,以及6月获批的枸櫞酸依奉阿克胶囊和新药“利拉鲁肽”,皆为高价值产品,填补了国内市场的空白。截至6月末,公司在研创新产品已达76个,仿制药产品也有65个,强大的研发管线昭示着无限的潜力。
重注研发,从首仿王者到创新引领者
回溯中生制药的发展历程,其起初以仿制药业务为主。
然而,随着一系列重大医改政策的出台,恰逢谢其润接任董事长之际,公司毅然启动了“仿创结合,以创为主”的转型战略。自2016年成为国内首家研发投入突破10亿元的制药公司以来,中生制药每年的研发总开支持续增长,去年已高达47亿元,占总收入比18%,其中超过七成用于创新药及生物药的研发。
如今,公司的创新产品数量已由2015年的两个攀升至今年上半年的15个,创新收入占比也从一成提升至近四成。
谢氏姐弟坚信,创新是企业的灵魂,每年滚动上市十款以上仿制药的同时,持续布局首仿、难仿产品,旨在以多样化的产品组合分散市场风险,提升患者可及性。
国际化布局,年轻掌门人的远见与魄力
面对集采冲击与市值波动,外界曾对年轻的谢氏姐弟能否胜任产生疑虑。
他们以行动回应了质疑。自2022年起,姐弟俩提出“组织整合、全面创新、国际化、数字化”四大战略,果断剥离非核心业务,聚焦重点领域。如以2.9亿元出售正大通用药业,剥离普药业务;以2.1亿元出售商业流通业务公司;今年2月,又作价18.2亿元出售正大青岛,进一步优化产品线。
同时,中生制药积极拓展国际合作,如与勃林格殷格翰携手,共同在中国内地研发和商业化肿瘤药物管线。
谢承润表示:“未来几年新产品将密集上市,业绩双位数增长将会延续。”这一系列举措,不仅提升了公司的国际竞争力,也展现了谢氏姐弟的全局视野与决断力。
正在90后姐弟的领航下,乘风破浪,驶向新的辉煌。故事嵌套:或许,谢其润、谢承润的名字尚不为大众所熟知,但正是这对年轻的姐弟档,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坚定的创新信念和果敢的国际化战略,成功驾驭着中生制药这艘巨轮,穿越医药行业的风云变幻。
他们的故事,恰似一部现实版的《药界风云》,讲述了如何在传承与创新间找到最佳平衡,如何在全球化浪潮中勇立潮头。这部“剧集”仍在热播,我们有理由期待,谢氏姐弟将带领中生制药书写更多令人瞩目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