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青少年用体育运动促进心理健康
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近年来,心理健康尤其是青少年群体的心理健康,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体育运动不仅能提升青少年的身体素质,促进身体健康,也和心理健康息息相关。为什么体育运动能调节心理状态?体育运动怎样影响情绪?不同运动类型会有哪些区别?记者采访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主任医师殷莉。
殷莉介绍,科学研究表明,身体运动可以刺激青少年的肌肉状态和大脑,激活情绪,最终在人的神经系统、运动系统、内分泌系统中构建良性循环。
参加体育运动对心理健康有积极促进作用。运动不仅能够激发和促进青少年的认知能力、反应速度等,还能促使身体释放多巴胺等神经递质,提升情绪状态,进而对心理产生积极影响。运动中,肾上腺素分泌量会持续增加,这对于缓解抑郁情绪也有帮助。
青少年开展体育运动,有助于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与责任心。通过体育运动,孩子们能够学会面对困难,形成更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对他们的意志力、抗压能力是很好的锻炼。
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也很重要,不同运动类型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不同。
有氧运动可以改善心境和情绪,力量训练可以增强自信心。跑步、游泳、骑自行车等是可以改善人们心肺功能的耐力性锻炼,每次运动30分钟以上,可以有效提升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足球、篮球、排球等团体运动,可以帮助青少年获得更多的社交支持和情感联系。竞争激烈的对抗性运动项目,则能增强青少年的应变水平和抗压能力。
面对不同负面情绪,体育运动的调节作用也会不同。焦虑不安时,可以选择瑜伽、游泳等抗压运动,让肌肉放松,有助于平静神经系统;愤怒焦躁时,可以选择消耗性强、节奏稍快的体育锻炼,包括羽毛球、乒乓球等;抑郁悲观时,参加集体性的体育项目、跑步等有氧运动,可以较好缓解青少年状态。
值得注意的是,过多的锻炼并不总是更好,要把握好体育运动的频率和时间。青少年每周锻炼三到五次,每次锻炼时间45分钟左右较适宜。
《 人民日报 》( 2024年10月11日 11 版)
(责编:李慧博、孙娜)作者:本报记者 游仪
本文分享自人民网科普频道,更多精彩内容,请下载科普中国客户端。
网址:让青少年用体育运动促进心理健康 https://mxgxt.com/news/view/49754
相关内容
全国学生心理健康监测平台建设启动青少年运动如何科学防护
践行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以专业之力汇聚关爱洪流 我爱我·蜀心安心理健康月系列活动即将启动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二〇二四年版)
圆桌谈“心” 中美青年共话机遇与挑战
盛夏时节,专家支招青少年儿童科学运动
多方携手,维护学生健康
做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青海:推进老年教育 丰富晚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