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华山和地藏菩萨因缘,你必须知道的中元节知识!
“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每年农历七月“九华山”神光岭下,许多人三步一拜,从拂晓一直要拜到中午,在山下的甘露寺一直拜到肉身宝殿,他们都是从世界各地赶赴这里,敬香、祈祷的善信。
是谁让世界各地的人们不远千里,赶赴这里如此的虔诚膜拜?
他就是地藏菩萨,许多人对地藏菩萨的了解,大部分从寺庙或者西游记中,可是基础对他了解甚少,甚至因为他幽冥教主的身份,起了畏惧之心。
可当有些人亲身经历和体验过一些事情后,会想更了解地藏菩萨更多地藏菩萨的知识和事迹时,九华山是最好的一个地方,因为九华山和地藏菩萨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九华山是地藏菩萨的道场,也是中国有名的佛门圣地,和普陀山,峨眉山,五台山并称为中国四大菩萨道场之一。九华山关于地藏的传说,和其他三山不同,他是有一位转世地藏曾经在这里生活和修持过,正是这一位人物,让九华山和地藏菩萨有了联系。
九华山在盛唐时已经是天下知名,原因是李白在写下“云想衣裳花相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后,游历了山川,被九华山的奇幻山川吸引,留下了诗句”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从此九华山名声不胫而走。
同样是唐朝,在1300年前,一位佛系少年,离开了故乡古新罗国,慕名来到唐朝学习,学习的期间接触为佛法折服,在游历山川的时候,来到了九华山,被这里的秀丽山水所吸引,这位古新罗国一名金氏王子——金乔觉,在此落发为僧,他成了九华山开山祖师,他在此处潜心禅修,九十九岁那年圆寂,传说是一个真人应化转世为地藏菩萨。
那么为何民间会传说他是转世为地藏菩萨?
根据传说,金乔觉在圆寂后,吩咐弟子将他装入石函内,等等合适的机缘开启。令人想不到的是,三年过去后,当他的弟子开启石函。见到的是“颜色如生,兜罗手软,罗节有声,如撼金骨”的金乔觉。这让弟子们既惊讶又震动,他的事迹不胫而走。
而由于他的外貌和地藏菩萨很相似,而一直行持的是佛门古地藏一脉,并且法号也为“地藏”。所以人们认定他就是“地藏王菩萨”示现,为他建塔供奉,以此开始成了地藏王菩萨的道场。
据说农历七月三十这一天,是他的生日。后来这天也演变成地藏王菩萨成道的日子,金乔觉和地藏菩萨的传奇和事迹,经历了千百年的磨砺,却传承至今。
那么历史真的有金乔觉此人吗?
据史料记载,金乔觉不远千里从古新罗到唐朝的长安城学习,找天宝年间游历到九华山来修行,并且在九华山天台上,金乔觉还留下自己的足迹。也就是九华山知名的圣迹,地藏脚印。
到过九华山上观看过金乔觉留下的脚印的人,都会发现它超出常人的尺寸,这不禁会让人疑惑,真的是金乔觉的?或者是后人伪刻的?这位一千三百年前的那个新罗僧人,他真的存在过吗?
为此,曾经有专家进行了资料的查找,后来一篇叫九华山化城寺记中,找到和金乔觉相关的记载,也明确了他的身世和来历:时有僧地藏,则新罗王子、顶耸奇骨,躯长七尺,这后面有,落发、涉海,泛舟而徒。
写九华山化城寺记的叫费冠卿,他的生活年代和金乔觉相同。根据历史学者们结合古代新罗史料对照,认为金乔觉,就是新罗国的王子,落发为僧后,法号地藏,后于公元719年入大唐求学。他到了青阳九华山后,就驻留在当地。确认了金乔觉,历史上真有其人。
另外,专家们还在九华山千年古村中。找到了一个传说,印证了一段金乔觉投宿的历史,这个村里的人都姓吴,他们世代相传,在一千三百年前,家族的祖先吴用之,接待了一位来自异国的僧人
当时吴家的族老们,把僧人安置于家族祠堂里,并且吴家每天供给他吃喝,这样过去了一个多月,异国僧人说他就告辞上山,吴家的祖先还送他出村,异国僧人来到了一宿庵寄宿了一夜后,攀登上了九华山。
村里所说的僧人,就是当年的金乔觉吗?为了印证这个传说,村里的人还提供了给专家,在九华行祠那里有一行碑文,是当年金乔觉写的一首七律,叫做《酬惠米》:弃却金銮衲布衣,浮海修身到华西。原身自是酋王子,慕道相逢吴用之。未敢扣门求他语,昨叨送米续晨炊。而今飧食黄精饭,腹饱忘思前日饥
根据专家对这首诗的解读,酋王子就是金乔觉的对自己身份的谦称。就村里的人也没想到,当年他们款待的异国僧人,不但是新罗王族更是后来万众膜拜的地藏菩萨。
九华山的九十九峰终年云雾缭绕。1300年前,金乔觉到这里的时候,九华山处于原始状态。可他在这里修持了七十多年后,却一位僧人成了地藏王菩萨,从到菩萨他经历了什么?,他经历过什么?又改变了什么?
一千多年过去,关于金乔觉有关的遗迹,因为地藏菩萨的缘故,神话的成分增多,因此让人扑所迷离。不过我们能发现,至今大部分的地藏菩萨像,都会闵公和道明像相侍,而在九华山,就存在着一个,关于他们和地藏菩萨袈裟借地的传说。
相传九华山有一位闵员外,他乐善好施经常周济百姓,一天山上一位苦行僧化缘借地,当时他答应了一袈裟之地,没想到这位苦行僧,把袈裟向天空一洒,罩住了九十九个山头,闵公长老看到他如此高明,就把这片的山全部用来供养他。这就是当地流传的袈裟借地的传说。
后来闵公父子相继侍奉在金乔觉的左右。而在九华山二圣殿还有另外一个传说。
千年前,金乔觉二位舅舅来到九华山,找他回去继承王位。可他不肯和他们回去,无奈舅舅们留在了九华山,从此他们就留在了九华山,在也没有回到故土,陪伴这矢志向佛,心坚如铁的金乔觉磨炼身心自观身行。
在公元756年的一天,青阳县诸葛节和朋友上山游玩。来到了东崖发现一位老僧,闭目禅修在石洞中。身边啥都没有,老僧的苦修他们大为震动,不久捐资建立了化城寺。让金乔觉有了自己的道场,
苦修了四十年的金乔觉大切大悟后出山,同时他立下了 “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的济世宏愿。据历史记载,自筹建化城寺以来,僧侣就按着祖规开山修渠、种稻种茶、自给自足、造福了一方百姓,同时有被百姓们爱戴。
公元794年,农历的七月三十日,九十九岁的金乔觉,忽然召集了众人,嘱咐圆寂后,入石函三年,嘱咐完毕端坐圆寂。当时出现了群鸟哀啼,寺中扣钟无声坠地的景象。
金乔觉圆寂三年后,僧徒们开启石函。石函的金乔觉颜面如生,骨节有声,根据佛经上所说,菩萨钩锁百骸鸣,知其为圣人降世。
种种的过往重现,人们惊讶的发现,原来金乔觉就是地藏菩萨应化转世,便开始为他建塔供奉,由此金乔觉就是地藏菩萨,九华山成了地藏菩萨的道场,以大宏源和发宏愿著名。而为何佛门称地藏菩萨为大愿地藏王菩萨呢?
佛门认为这个世间分成了六道,六道中的众生皆有不同的苦,可最苦的就是还是在地狱道的众生,而地藏菩萨所承担就是对地狱道的教化,因为他以救度地狱众生为主,并且大愿是地狱不空誓不成佛,所以他也被称为是幽冥教主,而且他也是末法时代,非常重要的一位菩萨。因为在地藏菩萨本愿经中,就提到他受在佛门大会中,接受了释迦牟尼的再三嘱咐,要在佛涅槃后,弥勒佛未出世之前,护持和救度六道众生,才始愿成佛。
历史上中国翻译的地藏菩萨有关的佛门经典有三部,
(一)《占察善恶业报经》两卷 隋朝菩提灯译
(二)《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十卷 唐朝的玄奘三藏译
(三)《地藏菩萨本愿经》两卷 唐朝的实叉难陀译
而其中最知名的就是十三章的《地藏菩萨本愿经》,这部经典对于了解地藏菩萨至关重要,也是一本佛门的入门经典,也是一部佛门的孝经。其中提到了许多佛门的知识,这本经典和许多相关的佛门文化和历史还有关,例如佛门的中元节,十斋日等说法都和这部经验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特别是地藏经中,四个非常著名的记载,其中光目女救母,还有婆罗门女救母,都是令人感动的孝女事迹,而这些事迹还有经文中的第七第八章的记载,结合成了独特的中元节和盂兰节过节方式,这种方式结合中国古代的祭祖文化,到了明朝《地藏菩萨本愿经》成了大众信仰,为世人所接受和传承至今。
而地藏菩萨曾经发愿,每一个众生,都会遇上地藏菩萨,并且在他们可能落入地狱的时候,地藏菩萨会因缘来救度,但是必须你要用善良的心去接纳和发现。要不就会错过了地藏菩萨的慈悲关怀,更重要的就是会误入歧途。
而地藏菩萨也是慈悲的象征,同时他也是一位觉悟的菩萨,不过因为他的慈悲心和大愿,他没有成佛而已,对于众生他非常的眷顾,和金乔觉一样,八十多岁的他在禅修,曾经身边有一个小童僧为侣。可后来,小童僧却因为思念故乡,放弃了修行要还俗回家。
金乔觉知道他的心里想法后,默默的帮他收拾行李,还不顾自己八十岁的高龄,送徒下山,在依依不舍的留下了情真意切一首诗词《送童子下山》。
“空门寂寞尔思家,礼别云房下九华。爱向竹栏骑竹马,懒于金地聚金沙。添瓶尽底休照月,烹茗瓯中罢弄花,好去不需频下泪,老僧相伴有云霞。”
这一如地藏菩萨对于众生的慈悲和眷顾,希望终于有一天他会沿着心路,找到归家觉悟的路。
网址:九华山和地藏菩萨因缘,你必须知道的中元节知识! https://mxgxt.com/news/view/471004
相关内容
九华山,不仅有数百座寺庙,更有科学都无法解释的“肉身菩萨”学处|地藏菩萨的功德
地藏菩萨本愿经全文(地藏经全文完整版)
西游地藏王为何不受灵山重视,连四大菩萨都不是?
怎么知道自己跟佛菩萨,有没有缘分呢?
戴上紧箍儿也不听话,为何菩萨还要让唐僧给猴子戴?菩萨:必须戴
梦见给地藏王菩萨烧香
地藏菩萨与阎罗王之间有无上下级的关联? 爱问知识人
不被承认的菩萨,地藏王与如来不可调和的矛盾?
地藏菩萨和阎罗王有什么职位的关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