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石壕吏》的战争背景是什么?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情况?
石壕吏的背景是安史之乱中,朝廷军队和安庆绪的叛军拉锯阶段发生的。我国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用他自己亲身经历和高超的艺术手法生动形象的表现了动乱中人民的苦难。
安禄山的儿子安庆绪弑父篡位后,叛军内部发生了分裂,唐朝中央军趁此机会一举收复了长安和大片失地。
不久之后,安庆绪更是退出洛阳,窜入相州(也就是今天的河南省安阳市)。虽然安庆绪众叛亲离,仍然占据60郡县,兵甲粮资也是相当丰富,势力不可小觑。
公元758年9月,唐将郭子仪,李光弼,王思礼等九节度使率兵二十万讨伐安庆绪,11月围攻相州。759年2月史思明派兵救援安庆绪;同年3月3日,在叛军的内外夹击下唐军大败。
唐军战马万匹只剩下3000不到,20万唐军几乎丧失殆尽,所幸郭子仪带着他的朔方军退到河阳,保卫东京。
洛阳收复后,杜甫动身前往洛阳,一路上相当稳定,洛阳也逐渐恢复了正常的秩序。
可是相州唐军大败后,洛阳地区又骚动起来,很多洛阳百姓纷纷逃入山谷,杜甫也在这个时候离开洛阳回到华州。
在杜甫返回华州的路上,他所见到的一切与两个月前迥然不同了,各地到处呈现出紊乱和不安。
他经过新安,石壕,潼关所接触的都是些老翁老妪,征夫怨妇的愁眉苦脸,在官吏残酷的剥削下承受着无处诉说的苦难。
于是杜甫把他看到的,听到的,亲身经历的凝结成了《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六首诗。
杜甫用他现实主义的手法把安史之乱给人们带来的伤痛淋漓尽致的呈现在人们面前。
杜甫在路上看到了一个老人,儿子和孙子都阵亡了,如今也要被征去当兵,年老的妻子卧在路旁痛哭,她知道自己的丈夫这一去不会有再回来的希望。
还有刚刚结婚的少妇,晚上刚刚结婚,第2天早晨丈夫就被征去守河阳,少妇自己觉得嫁给征夫,还不如被丢弃在路旁呢。
杜甫更是描写了从相州战败归来的士兵,回到家中,看到田园荒芜,当年的邻居不是死了化为泥尘,便是四散逃亡,不知死活。
当士兵背起锄头要去耕种荒芜的田园时,县里的官吏听说他回来了,又把这个士兵叫回去在本县服役。
杜甫的这些名作让后人也可以一窥安史之乱给当事人带来的深重苦难,给后世的人们研究那段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因此杜甫写的诗也被称为诗史,杜甫本人也被后人尊称为诗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网址:杜甫《石壕吏》的战争背景是什么?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情况? https://mxgxt.com/news/view/442141
相关内容
杜甫《新安吏》:为战争编织的善意谎言杜甫忧民情怀的巅峰——从《新安吏》到《又呈吴郎》
原创唐朝最具争议的武将,被李白崇拜遭杜甫鄙视,最后因杜甫遗臭千年
北京人艺《杜甫》上海首演成功,冯远征演诗圣带观众游历“诗之江湖”
2024全省旅游发展大会·精品舞台艺术剧目展演——豫剧《杜甫·大河之子》
乐华老板杜华犀利回怼旗下艺人,背后反映了怎样的公司文化?
《杜甫三别:离愁别绪的深刻描绘》
浅析李白杜甫高适三人的关系
杜甫:李太白,难道你的良心不会痛吗
关于电影反映的印度社会背景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