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是这样一些演员——观众对他们在银幕下的生活方式和个性有着浓厚兴趣,这种兴趣可能会转化成可以测算的票房收入。起初电影公司忽视了「明星们」的重要性。
从广泛的社会历史角度对诸如电影技术、电影工业、政府在其中的作用等不同领域进行调查的各种著作。而传记,通常是面向影迷的各种影星的传记。
这些传记以非常个人化的方式讲述银幕历史,通常彰显明星们的个人能动性,甚至(或尤其)是他们与那些强大的体制所作的斗争中所体现的能动性,这种斗争包括奥利维娅·德哈维兰和詹姆斯·卡格尼等人发起的针对七年合约制的斗争(这场斗争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片厂制解体的表现),还有贝蒂·戴维斯等影星为能够掌控自己所演角色所作的不懈努力。
奥利维娅·德哈维兰
最近的史料研究表明,「明星现象」是在1820年代出现的,当时的一些剧院会用某些演员的名字来做演出宣传。当然这种做法并没有马上被照搬到好莱坞,在像印度电影业这样以同样方式、在世界各地同时发展的其他电影工业中也没有立即出现。
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是因为这种做法成本高昂,特别是付给明星们的薪酬要比给普通演员的高出不少。直到1909-1914前后,这种状况才有所改变。
詹姆斯·卡格尼(右)成名作《人民公敌》
早期的电影公司用明星来争取电影放映和市场发行方面的控制权;电影公司开始拍摄自己比较擅长的类型片,在电影场景和剪辑方面采用一些自己的规范,这些举措和明星一道让他们的电影成为标准化产品同时又具有不同于其他公司产品的特点。
正如盖恩斯所言,我们可以把明星制度看作电影公司的垄断策略受到明星们采用的垄断策略的挑战(这种挑战过去存在,现在也一直存在)的动态过程。这些策略都是要控制明星自己的形象,尤为重要的是,要控制从中获得的收入,但采取的方法都是遵从电影产业本身的模式的。盖恩斯作了如下总结:
德·科尔多瓦在1909年前后出现的「写真人物」和「明星」之间做了区分……「明星」是直到1914年才出现的……「写真人物」所具有的那种严格的专业性和一个新的维度——演员的私生活——结合在了一起,「明星」由此诞生……在1914年前后……影星的私生活成了与其银幕形象并行的叙事,并(同时)强化了他们的银幕形象。比如,美化演员家庭生活的八卦故事,实际上有力地支持了当时非常流行的家庭情节剧中的那种血亲意识形态。
《偷天陷阱》
这种体制依然在有效地运作,比如在电影《偷天陷阱》(1999)发行之时,各种关于凯瑟琳·泽塔·琼斯与迈克尔·道格拉斯和肖恩·康纳利的流言蜚语就是一个例子。从某种意义而言,这部电影就是靠「老牛吃嫩草」这种话语传播流通的。
好莱坞的明星们的经济状况颇为复杂,恐怕不能轻易界定为人力资源,或者商品,或资本——虽然他们同时具有这三种特点。但对于电影公司,正如托马斯·沙茨所言:
最主要的商品……是常规的明星类型片的模式……每个片场的诸多明星本身就是生产线,并以此形成各个电影公司的独特「公司风格」……那种标志性的明星题材[曾经]起了稳定市场和销售的作用。
约翰·韦恩(中)主演的《赤胆屠龙》
明星变成了电影调动市场的一种方式,当然这和类型片带给观众的愉悦息息相关:比如,一部「约翰·韦恩主演的西部片」,一部由「贝蒂·戴维斯主演的苦情戏」。
明星甚至可以出演「反类型」的角色,比如《弥天大谎》(1941)的广告是这么说的:「和以前的戴维斯风格截然不同,贝蒂·戴维斯在新片里不再杀人,也没有什么粗暴举动。」
制片人制度,包括明星类型片本身,都是要保证观众在银幕上获得的一定的愉悦,使包括电影的投资和影片效果都能达到一定水准。
现在我们依然用「卖座」这个说法表示明星的成功,尽管现在电影在(美国)本土和海外收益之间的关系较为复杂。比如,古特里奇在为《国际银幕》杂志所做的明星调查中,把他们的海外总票房、美国总票房以及国内首映第一周收入结合起来作为衡量标准,通过海外票房和美国本土票房的比例来确定其地位。
《弥天大谎》中的贝蒂·戴维斯(右)
有些论者把大明星看作一种「品牌」,并将其定义为一个可以让消费者在购买或观影之前确信产品质量的形象。而对于电影业来说,明星意味着「一个光靠他(她)们的大名就可以使电影大卖的表演者」。
人们对什么样的演员才算是「成功的明星」的一般性看法往往变化多端,很难精确界定。经济学家们(当然还有好莱坞的会计师们)曾试图去评估明星给电影带来的利润的具体数额。
像华莱士等论者就用相当复杂的计算方法分析各种影响电影利润的因素,他们认为这些因素包括父母对子女观影的意见、不同电影类型受欢迎的程度,以及启用某些影星所需的成本等等。他们计算的结果是:影星为热门电影带来的收入约占电影总收入的22%。
在更多的情况下,明星被认为是好莱坞和美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体制的密切关系中的关键性因素。比如1930年代,制造业产品的生产过剩导致北美地区的经济陷入危机,诸多为好莱坞电影投资的银行为了能够使商品从仓库走到消费者的手中,纷纷寻求产业协作。
《泰坦尼克号》时期的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
1930年代中期相继发生了两个重大变化:好莱坞的明星们开始向人们展示化妆和着装,以及其他与着装品位有关的物品;同时出现了紧密结合银幕文本来推销特定商品的做法……到了大萧条时期,好莱坞电影明星已经是美国的第三大新闻来源。
近期的两个事件说明这些领域发生了一些变化,但同时有些传统还在延续。
电影公司想把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的形象制作成玩具,作为《泰坦尼克号》的关联产品进行销售,但遭到了迪卡普里奥的拒绝,随后他将他的名字注册为商标。
汤姆·汉克斯(只是)在《玩具总动员2》中为伍迪配音,他拒绝让电影公司以他的形象制作玩具(他的相貌并没有出现在影片的玩具中),但是他接受了报纸和广播的采访,用他的整个明星形象和他的嗓音为电影造势。
《玩具总动员2》
在后片厂制时代,这种围绕着与大片相关的玩具销售以及明星声音所展开的斗争,一方面体现了电影营销的急剧扩张,同时也显示了在当代文化中「明星的身体细节」作为能指符号日益扩大的影响力。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