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审美的回归之路
“把流光溢彩的凤冠带回家”“为什么一约再约都买不到”……以“明孝端皇后九龙九凤冠”为原型设计的冰箱贴,自2024年7月下旬推出后,成为国家博物馆文创系列中的现象级“爆款”。据国家博物馆披露,截至11月27日,两款(金属、木质)冰箱贴共计销售超53万件,成为国博近20年来当之无愧的“销冠”。
国家博物馆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累计推出各类文创产品200余款,涉及350余个品类,包括凤冠系列、机甲拼插玩具、国博护照、AR考古盲盒、马面裙、冷泡茶、节日礼盒等多款备受大众喜爱的产品,满足观众在观展之余“把博物馆带回家”的美好愿望。据悉,首批3000件“木质凤冠冰箱贴”一天半内就销售一空,短短4个月就售出17.5万余件,再次推出的“AR金属凤冠冰箱贴”,开售当天2小时即售出2300件,上市2个月售出35.5万余件。不论是预约参观国博的观众起大早排队领号,还是消费者通过指定的电商平台掐点抢购或预约求购,“一贴难求”的现象持续了数月。受此触动,国博又陆续开发了笔记本、化妆镜、徽章、毛绒玩具、音乐铃、钥匙扣、马面裙、雪糕、咖啡等10余款凤冠系列产品,均获得消费者青睐。
在国博“古代中国”展厅,出土于明十三陵定陵地宫的明万历孝端皇后佩戴的“九龙九凤冠”,金翠交辉,富丽堂皇,本就是展品中的明星文物。取材于传统文化经典元素的国风IP文创,以高度还原、设计巧妙、做工精细等特质,成功契合了消费者的审美取向,并从以“Z世代”为代表的青年群体向更广泛的人群扩散,也成为文博场馆、艺术机构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创产业优势的重要路径,带动中式美学渗透到寻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源于劳作的契刻之美
“虽然我看不懂中文,但这个中国文字的形状,就像是一个特殊的符号,传递着某种寓意,当我看到它总是出现在中国新年的各类庆祝活动中,我就猜到,它一定象征着新的开始、活力和希望。”定居在新西兰首都惠灵顿的欧裔居民西蒙(Simon)从未到访过中国,但对中国文化尤其中国美食印象深刻,在当地一年一度举办的中国新年庆祝活动中,他对源于中国甲骨文的春字标识(LOGO)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每逢春节就在海外各国掀起中国版新年庆典热潮的“欢乐春节”活动,迄今已经举办了近20届,覆盖全球近200个国家。其中,“欢乐春节”活动以特别的“春”字标识,博得了海外各界的好感与好奇。原来,这一设计灵感正是源自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甲骨文“春”字:甲骨文的这一字形,从四木、三木、二木、一木不等,从日,屯声。“木、日”表意,以“屯”表音,属于形声字,意即春阳普照、万木滋荣,象征着春天的温暖和生命的复苏,也反映出古人对自然规律的观察与理解。
作为中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充分彰显了先民运刀如笔的契刻技艺,为后人留下了早前的记忆与珍贵的史料,更遗留下这一份独特的中国远古时期审美资料。
“早期先民在劳动过程中发明并运用甲骨文的特点,是用刀用笔爽利劲拔,无一不带有劳作的天性,笔画瘦硬方直,线条挺拔遒劲,不仅体现出文字固有的力度和结构,更展现出独特的形式美,就因为,甲骨文充分展示出远古时期象形文字‘画成其物,随体诘诎’‘以形表意’的特性,如山、水、火、鹿、马、虎、象等,形象生动,妙趣横生,这种象形性,使文字本身具有了图画般的美感,更源于早期先民对自然模仿的追求,是中国美学的萌芽形态。”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金融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孙璋告诉记者。
从书法艺术角度看来,甲骨文具备了书法的用笔、结字、章法三大基本要素。总体看,甲骨文书法线条刚硬瘦劲,曲直粗细兼备,笔画多方折,布局自然,疏密分明,作为中国书法的幼年,孕育着独特的审美韵味。并且,纵观众多甲骨文典藏资料,或劲健雄浑,或工整规矩,或疏朗清秀,或丰腴古拙,展现出中国书法远古时期丰富多彩的艺术风格。
“正因为它源于生活、劳作和早期的祭祀活动,情景交融的和谐之美随处可见,而情、景正是中国古典美学的独立范畴,看起来文字线条单一,多为直线、折线状,还带有刀锋的痕迹,但往往包含着文字的对称、均衡、比例、尺度、明暗、虚实、主从等关系,流露出早期宗教祭祀文化所信奉的道义,也与人们在劳作中展现出来的舞蹈特性与自然需求相关,极具生气和生命力,为中国美学开创出独特的风貌。”孙璋说。
对生命的观察与模仿
“今年的春晚吉祥物,看起来就像一个蛇娃娃,萌动可爱,又不失古韵。”多位文创工作者告诉记者,春晚本身就是年度文化盛事,与生肖文化直接相关的吉祥物,如同近年来在海外相当走俏的“欢乐春节”生肖吉祥物一样,赋予中国生肖文化源源不断的鲜活载体,更烘托出春节固有的年俗特质。正如2023年“欢乐春节”活动率先推出的生肖吉祥物——吉祥兔,福袋、元宝、祥云纹等元素构建的中式审美,导致该物料一度成为当地参会嘉宾的团宠与“抢手货”。
12月2日,随着春节日益临近,设计灵感、整体造型同样参考了传统甲骨文字的春晚吉祥物“巳升升”对外发布,结合蛇年春晚“巳巳如意,生生不息”的主题,这只蛇形吉祥物既憨态可掬又极富古意的模样,呈现出扑面而来的生机与活力,引发了一大波热议和关注。
经设计团队权威解读,“巳升升”的头部轮廓与脸颊上的螺旋形状,源于陕西扶风法门寺唐代地宫出土的银质鎏金如意,既增添了吉祥物的神秘色彩,又透露出生动、俏皮的本性。有趣的是,头部有一只蝙蝠形状的饰物,尾巴还点缀着寿字盘长结,这通体的设计寓意着“福从头起,尾随如意”。此外,“巳升升”可爱的大眼睛,取自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青铜蛇形器的歧羽纹、臣字目,臣字目纹样广泛出现在中原地区的青铜器和玉器上,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有力物证,也赋予这一吉祥物以特别的内涵。在其身上,还分布着景泰蓝工艺刻画的缠枝纹和花丝镶嵌工艺勾勒的海棠、玉兰、桃花、牡丹等春日花卉图景,指代“生生不息、春回大地”。
值得一提的是,“巳升升”以青绿色为主色调,采用了鹦哥绿、品绿、吐绶蓝、青金石、荷花白、柑黄、龙膏烛的配色,显得既明亮又温暖,对中国传统色彩的灵活运用,散发着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视觉印象。
“甲骨文中的‘巳’字,有两种字形,其中一种与‘子’相似,通过简洁的线条勾勒出形象,形如婴儿,体现出汉字的象形特质与简洁美感,这一形象的表达方式,既传递出文字的原始含义,也刻画出古人对生命、形态的观察与模仿。”孙璋如是说。另在《说文解字》中,“巳”字象征着阳气已出、阴气已藏、万物见、成文章,反映了古人对自然规律和生命循环的深刻理解,也赋予“巳”字特有的象征意义及古人对于形式美的执着追求,充分展现出古人的智慧与审美情趣。
中式审美的复兴之路
海外高校的中国留学生频频穿上华美的汉服出席毕业典礼、2024年仅前两个月新汉服主要生产基地之一的山东曹县马面裙销售额近5.5亿元、受入境免签政策带动全球旅行博主热议“city不city”“China Travel”话题、《黑神话:悟空》游戏一经上市就引爆全球游戏市场并持续带动山西文旅消费、“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式审美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折射在了方方面面,被越来越多的年轻消费人群融入日常生活。
一直秉承传递东方文化、“以茶会友”理念的新中式茶饮——霸王茶姬,近年来悄然走红,尤其受到年轻消费者青睐。2024年前10个月,霸王茶姬新开近2600家门店,超过其2023年全年开店数量,门店数量从2021年的420家激增至目前的6000多家,相当于平均每天新开5家门店。除推出“茶香起·火龙吟”项目致敬广东揭阳国家级非遗技艺“烟花火龙”,还联名设计师推出限定套餐,如“红蓝焕变”系列卡包、耳机包、牛仔包、梭织毯等,与其招牌饮品搭配售卖,导致该限量联名套餐在部分门店一经上架便立即售罄,部分周边产品在二级市场的溢价甚至超过268%。值得一提的是,不论是产品命名,还是包装设计,该品牌都积极融入国风元素,如“伯牙绝弦”“桂馥兰香”等,以及与三星堆文化元素的结合,已不再是单纯的古代复刻,而是更具有品牌自省的精心筹备。当然,在定价上的中等定位,符合年轻学生群体的消费水平,可谓“目标客户明确,产品定价精准”。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力的增强,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需求在逐渐增强,反映出根深蒂固的本土文化情结、对本土文化价值的愈发重视、文化自信的逐步觉醒。近年来,《国家宝藏》《如果国宝会说话》等文博类电视节目持续热播,河南卫视《唐宫夜宴》《端午奇妙游》等节目火遍全网,都是传统文化复兴之路上的重要推手。
“中国的审美传统源远流长、积淀深厚,从城市规划到建筑营造,从生态环境到生活器物,从锦织霓裳到丹青书画,无论是楚汉的浪漫主义、魏晋的人文风骨,还是隋唐的雍容壮阔、宋元的韵外之致,都能看到艺术的美感、高雅的趣味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内向外,展现出中国人追求气韵与意境的文心匠意。”数年前,在题为《提倡中国审美 复兴中国审美》的致辞中,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认为,中国审美贵在通过用艺术审美形式养成内心的和谐,在实践中感受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世界的交融,进而达到澄怀味象的审美境界,这一审美传统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对于“成人”也即人的身心健康发展的理想建构。
眼下,年轻的消费群体正是中式审美复兴之路上的重要推手。这一更加注重精神归属的群体,对个性化、有故事背景的文化产品情有独钟,融合了传统元素与现代审美的文创产品高度契合其审美取向。这同步促使着海内外设计师寻求足以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与现代审美的设计风格及载体,使之拥有连接传统与当下、中国与西方、消费与文化的“讲故事”能力。
国家博物馆以明孝端皇后凤冠为灵感设计的原创凤冠冰箱贴。
设计灵感源于甲骨文“春”字的欢乐春节标识(LOGO)。 方华 摄
2025蛇年春晚吉祥物从中华传统文化中寻找设计灵感,整体造型参考甲骨文中的“巳”字,憨态可掬又富有古意。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责任编辑:袁浩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金融时报。金融时报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金融时报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网址:中式审美的回归之路 https://mxgxt.com/news/view/375389
相关内容
二十年舞台经典回归 《我爱桃花》带来新中式审美李子柒“回归” 传统文化之美是不变的“顶流”
她真的特别符合中式审美,肤白貌美大长腿,谁懂
快写人物|朱婷:回归中国女排的路,她走了三年
那些中概股回归A股之后处境如何:有的路途坎坷前途未卜,有的伺机而动终成典范
杨子说不到1年将回归家庭 重新审视明星生活平衡
在反思中回归诗性精神
于“漂留”中探寻艺术的出走与回归
2024消费趋势:消费回归价值和意义,回归货真价实的时代
审美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