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做了一件事:凤姐见了忙着救场,贾母见了大骂宝钗!
《红楼梦》第五十四回,贾府迎来了又一个元宵节,这一天晚上,宁荣二府的人集聚一堂庆祝佳节,热闹非凡。
期间,原文详细地描写了一段贾琏、贾珍给众人斟酒的画面。
二人遂起身,小厮们忙将一把新暖银壶递在贾琏手内,随了贾珍趋至里面。
贾珍先至李婶席上,躬身取下杯来,回身,贾琏忙斟了一盏,然后便至薛姨妈席上,也斟了。
二人忙起身笑说:“二位爷请坐着罢了,何必多礼。”于是除邢、王二夫人,满席都离了席,俱垂手旁侍。贾珍等至贾母榻前,因榻矮,二人便屈膝跪了。
贾珍在先捧杯,贾琏在后捧壶。虽止二人奉酒,那贾环弟兄等,却也是排班按序,一溜随着他二人进来,见他二人跪下,也都一溜跪下。
从这一段简短的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何谓大家族的礼仪规矩?何谓钟鸣鼎食之家的做派?难怪,刘姥姥在大观园时,会对王熙凤由衷的说道:我最喜欢你们这一大家子的行事—礼出大家。
正如这一段所描写的。在这一场宴席上,因为薛姨妈、李婶娘是客。所以贾琏、贾珍首先给她们斟酒,这体现的是贾府的待客之道。
就连持壶、捧杯这样的细节,在此也是十分讲究的。贾珍,即是贾府的族长,也是贾府第四代“王”字辈中最年长的一个,所以,捧杯的是他,次兄贾琏则手拿酒壶跟在后面。
对于这一段描写,作者究竟想要告诉我们什么呢?
相信有一点大家都能体会出,那就是作者想从这一段描写中,让我们感受一下贾府这个钟鸣鼎食之家的规矩。只是除此之外,还有一点,却容易让我们忽视。
那就是对比。
对比,是写作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将它用在小说中,也并不奇怪。那么在此,贾珍、贾琏二人给众人斟酒的描写,是为了同什么对比呢?
这个答案,就藏在后文中。
当贾珍、贾琏给众人斟完酒时,史湘云悄悄地推宝玉,你也去给众人斟一杯。只是这个时候,宝玉并没有紧接着去,而是选择过一会儿再去。
在这个期间,宝玉回到了怡红院,原本想慰问一下孤单的袭人,只是当他听见鸳鸯的声音后,识趣的走开了。
当他再一次回到宴会上时,才开始给众人斟酒。而这,便是高潮的开始。
贾宝玉,这个含玉而生的荣国府宝二爷,是贾母的命根子,也是贾母最疼爱的孙子。他虽然厌恶世人所追求的仕途经济学,但在待客之道上,却显得颇有几分大家族的风范,这也是贾母如此宠爱他的原因之一。
面对宝玉提出给众人斟酒,贾母非常高兴,并特意嘱咐他几句。
宝玉便要了一壶暖酒,也从李婶、薛姨妈斟起,二人也让坐。
贾母便说:“他小,让他斟去,大家倒要干过这杯。”说着,便自己干了。
邢、王二夫人也忙干了,让她二人。薛、李也只得干了。
贾母又命宝玉道:“连你姐姐妹妹一齐斟上,不许乱斟,都要叫她干了。”
宝玉给众人斟酒,也是从薛姨妈、李婶娘开始,然后是贾母、邢、王二夫人,可谓一丝不乱。
而当宝玉给邢、王二夫人斟完酒后,贾母特意嘱咐他,连你姐姐妹妹一齐斟上,不许乱斟。
在贾府之中,谁是宝玉的姐姐呢?很显然,只有薛宝钗和贾迎春,其余都是妹妹。
而在这些妹妹之中,黛玉第二,探春第三、史湘云第四、惜春第五。
因此,按贾母的意思,宝玉给众姐妹斟酒,应该是按照这样的顺序进行的。
只是当宝玉来到黛玉的面前时,意外发生了。
1、林黛玉当众喂酒贾宝玉。
宝玉听说,答应着,一一按次斟了。至黛玉前,偏她不饮,拿起杯来,放在宝玉唇边,宝玉一气饮干。黛玉笑说:“多谢。”宝玉替她斟上一杯。
从这一段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宝玉给黛玉斟酒之前,林妹妹的酒杯中原本是有酒的。
按规矩,面对宝玉斟酒,她应该提前饮干这杯酒才是。只是不知道为何?她并没有。
对于这一幕,我们该做何解释呢?是因为在这次宴会上,黛玉喝多了,原本身体羸弱的她,不胜酒力了吗?还是宴会之上众人所喝的酒,是不适合她喝的呢?
就如史湘云举办的螃蟹宴上,所描写的黛玉喝酒的一幕。
林黛玉因不大吃酒,又不吃螃蟹,自命人掇了一个绣墩倚栏杆坐着,拿着钓竿钓鱼。
…
黛玉放下钓竿,走至座间,拿起那乌银梅花自斟壶来,捡了一个小小的海棠冻石蕉叶杯。丫鬟看见,知她要饮酒,忙着走上来斟。
黛玉道:“你们只管吃去,让我自己斟才有趣儿。”说着便斟了半盏,看时,却是黄酒,因说道:“我吃了一点子螃蟹,觉得心口微微的疼,须得热热的吃口烧酒。”宝玉忙道:“有烧酒。”便命将那合欢花浸的酒烫一壶来。黛玉也只吃了一口,便放下了。
只是,无论黛玉杯中的酒,是否是出于这样的原因而导致她没有喝,都不能成为,她当众将杯中的酒喂给宝玉的理由。
因为这是贾府众人集聚一堂的家族宴会,还有薛、李这两个外客在。并且,在宝玉给众人斟酒之前,他的哥哥贾珍、贾琏刚刚按规矩斟了酒;除此之外,宝玉给众姐妹斟酒的时候,贾母也是明确嘱咐过他,不许乱斟。
宝玉给众姐妹斟酒,为何要多此一举?因为宝玉不同贾府的其他子弟,因为他,从小同姐妹们一块儿长大,他们之间关系亲密。
所以在平常、私底下,难免会有逾越的表现,但今日不同,今日的家族宴会是庄重的。
或许,如此一分析,我们便能明白,黛玉当众喂宝玉酒这件事,影响有多恶劣?
因为它不仅破坏了这场宴会的主题,钟鸣鼎食之家的贾府应该具有的礼仪规矩;同样,它也破坏了其本身书香门第之家该有的素养;而宝玉顺从地喝下她手中的这杯酒,更暴露出了他们二人不寻常的关系。
宝黛二人如此亲密的举动,想来,即便是放在当今的家庭聚会中,双方父母也是难以接受的;何况他们是处于封建社会,处于哪个男女有别的时代。
所以,当黛玉给宝玉喂酒这一幕出现后,众人都惊呆了,现场一片沉默。毫无疑问,那一向不喜欢林妹妹的王夫人自然更加厌恶她;而薛、李这两个外客,或许显得非常尴尬,因为面对这样的一幕,她们做什么都是不合适的。
而在这样一片寂静的场面下,王熙凤出场了,其实准确地说,她是出面来救场的。
2、王熙凤的救场。
在贾府之中,喜欢林妹妹的人其实并不多,除了贾母、贾宝玉外,就属凤姐了。她与林妹妹性情相投,又是亲眼看见林妹妹长大的,所以面对黛玉当众喂酒宝玉,在场面极度尴尬的时候,她出现了。
凤姐儿便笑道:“宝玉,别喝冷酒,仔细手颤,明儿写不得字,拉不得弓。”
宝玉忙道:“没有吃冷酒。”
凤姐儿笑道:“我知道没有,不过白嘱咐你。”
凤姐为何告诫宝玉别喝冷酒?是因为他真的喝了冷酒吗?并不是,因为紧接着,宝玉就说出了答案。她之所以如此说,不过是为了给他们这样的举动找一个借口。因为林妹妹天生体弱多病,药不离身,这是众所周知的。只是单纯的宝玉,完全理解不出她的言外之意,不会接话罢了。
3、无法淡定的贾母,大骂薛宝钗。
贾母,即是贾府之中最年长的老太太,也是黛玉在这个世界上唯一的亲人;同时,在宝玉给众人斟酒的时候,还是她特意嘱咐的。
但是,偏偏这个破坏规矩的、弄得众人如此尴尬的始作俑者,正是她宠爱的外孙女。
她能淡定吗?当然不能。所以她不得不有所表示,但她所采取的法子,却让人难以理解,因为她用的是声东击西,以毒攻毒!
当说书的女先儿说出书的名字叫《凤求凰》,并简单地介绍几句这本书的内容时,贾母打断了她们的话,并说出了一番大道理。
贾母忙道:“怪道叫作《凤求鸾》。不用说,我已猜着了,自然是这王熙凤要求这雏鸾小姐为妻了。”女先儿笑道:“老祖宗原来听过这一回书。”
众人都道:“老太太什么没听过!便没听过,也猜着了。”
贾母笑道:“这些书都是一个套子,左不过是些佳人才子,最没趣儿。把人家女儿说得那样坏,还说是‘佳人’,编得连影儿也没有了。 开口都是书香门第,父亲不是尚书,就是宰相。生一个小姐,必是爱如珍宝。这小姐必是通文知礼,无所不晓,竟是个绝代佳人。只一见了一个清俊的男人,不管是亲是友,便想起终身大事来,父母也忘了,书礼也忘了,鬼不成鬼,贼不成贼,那一点儿是佳人?便是满腹文章,做出这些事来,也算不得是佳人了。比如男人,满腹文章去作贼,难道那王法就说他是才子,不入贼情一案了不成?可知那编书的是自己塞了自己的嘴。
再者,既说是世宦书香大家小姐,都知礼读书,连夫人都知书识礼,便是告老还家,自然这样大家人口不少,奶母、丫鬟、服侍小姐的人也不少,怎么这些书上,凡有这样的事,就只小姐和紧跟的一个丫鬟?你们白想想,那些人都是管什么的?可是前言不答后语?”
黛玉当众喂宝玉酒,贾母为何会说出这样一番话?她是真的在指责林妹妹“鬼不像鬼,贼不成贼”吗?
当然不是,因为年老的贾母,虽然看重贾府的礼仪规矩,但她更是一个护犊子的老母鸡,所以,对她最疼爱的林妹妹,她是不会忍心指责她的。
那在此,贾母究竟指的是谁呢?
其实这个答案,就在贾母所说的话语中。在贾母所说的这番话中,有两句话需要我们注意。
第一句:“只一见了一个清俊的男人,不管是亲是友,便想起终身大事来”。
第二句:既说是世宦书香大家小姐,都知礼读书,连夫人都知书识礼,便是告老还家,自然这样大家人口不少,奶母、丫鬟、服侍小姐的人也不少,怎么这些书上,凡有这样的事,就只小姐和紧跟的一个丫鬟?
林黛玉与贾宝玉二人,虽然从小一块长大,关系亲密。但是,她们之间,却从来没有提到过婚姻大事,尤其是林妹妹,连面对宝玉想要同她睡一个枕头都果断拒绝;连面对宝玉为她擦汗都出言训斥,可见,她虽与宝玉情深,但却始终坚守着男女之间的行为底线,不越雷池半步。
只是,若贾母所说的,不是说宝黛二人,那是说谁呢?
这个答案,就在贾宝玉前往梨香院看完薛宝钗的那一幕中。
《红楼梦》第八回,贾宝玉因为惦记着宝姐姐的身体,所以特意偷偷地跑到了梨香院看望她。只是没想到的是,他却走进了薛宝钗与丫鬟莺儿这一对主仆所设的圈套之中。
当薛宝钗好奇宝玉所戴的通灵宝玉,并取下来细看时,她却故意将通灵宝玉上的字念了两遍,而作为她的丫鬟莺儿,面对宝玉前来,竟然连给客人倒茶这基本的礼仪都忘了,而呆呆地站在一旁。
而这个时候,好戏便上场了。
宝钗看毕,又从新翻过正面来细看,口内念叨:“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念了两遍,乃回头向莺儿笑道:“你不去倒茶,也在这里发呆作什么?”
莺儿嘻嘻笑道:“我听这两句话,倒像和姑娘的项圈上的两句话是一对儿。”
惹得宝玉心花怒放,好奇不已,忙嚷着要看宝姐姐的。她便当着宝玉的面,解开衣服,从内衣中取出她所戴的金项圈。
一面说,一面解了排扣,从里面大红袄上将那珠宝晶莹、黄金灿烂的璎珞掏将出来。宝玉忙托了锁看时,果然一面有四个篆字,两面八字,共成两句吉谶。亦曾按式画下形相:
不离不弃 芳龄永继
宝玉看了,也念了两遍,又念自己的两遍,因笑问:“姐姐,这八个字倒真与我的是一对。”
话虽是一对儿,但是不是真的谁能说得准?最关键的一点在于,宝钗戴的金项圈,意义非同小可。
正如她的母亲薛姨妈同王夫人所说:宝丫头的金,日后要捡有玉的来配娶;也正如她的哥哥情急之下所说的:从先妈和我说你有这金,要拣有玉的才可正配。
这不正吻合了贾母所说的《掰谎记》吗?
只是,黛玉当众喂宝玉酒,贾母却讽刺宝钗?这是为何?
因为此时的贾母非常清楚,黛玉行为的不检点已成事实,无法改变,这对她一向支持的“木石前盟”,可谓是一大打击;那如何改变这样的局面呢?想来,唯有揭露比黛玉行为更轻浮的宝钗,才能将这件事的影响降到最低点。
在贾母说了一番大道理外,她还特意同薛、礼二人声明了:
“这有个缘故:编这样书的,有一等妒人家富贵,或有求不遂心,所以编出来污秽人家。再一等他自己看了这些书,看魔了,他也想一个佳人,所以编了出来取乐。何尝他知道那世宦读书家的道理!别说他那书上那些世宦书礼大家,如今眼下真的拿我们这中等人家说起,也没有这样的事,别说是那些大家子。可知是诌掉了下巴的话。所以我们从不许说这些书,连丫头们也不懂这些话。这几年我老了,他们姊妹们住得远,我偶然闷了,说几句听听,她们一来,就忙叫歇了。”
李、薛二人都笑说:“这正是大家的规矩,连我们家也没这些杂话给孩子们听见。”
贾母所做的这番补充,显然是为宝黛二人做最直白的辩证。
最后,当宴会散去,众人围坐在一起的时候,贾母特意让黛玉坐在她身边,而让宝玉夹坐在邢、王二夫人之间,显然也是做给薛、李二人看的。
小结:
林黛玉出身于书香门第之家,虽然她对宝玉一片真情,但即便是在日常生活之中,她也依然恪守着与宝玉之间的行为底线;只是,在元宵节这一天,她亲自喂宝玉酒的轻浮举动,却显然与她昔日的风格格格不入。
或许是她一时疏忽,或许是她早已习惯,但不管怎样,她的这个举动,都让一直以来,疼爱她的、支持她的贾母和凤姐,非常难堪。
当然,贾母和凤姐对她的疼爱,是绝不会因为她的这一举动而发生改变的;所以,无论是凤姐还是贾母,都在极力为她澄清,为她挽回局面;比如贾母特意借《掰谎记》讽刺薛宝钗,比如凤姐特意搬出她与贾珍曾经的兄妹情意替他们二人开脱。
当元宵佳节即将结束,众人欢聚一堂,静静地看盛放在夜空之中的烟花时,或许,贾母特意将林妹妹搂在怀中的一幕,就是她对黛玉最无声的安慰!
责任编辑:
网址:林黛玉做了一件事:凤姐见了忙着救场,贾母见了大骂宝钗! https://mxgxt.com/news/view/361500
相关内容
贾母最疼贾宝玉和林黛玉,为何将凫餍裘予了宝琴,却没给宝黛呢?林黛玉讽刺薛宝钗的一句话,打了几百年来所有红学专家的脸
放眼偌大的贾府,王熙凤怎么单单喜欢林黛玉?黛玉也深有体会
宝钗和黛玉谁有教养?从这两件事就可看出
史湘云、薛宝钗、林黛玉都是表妹,为何贾琏独对黛玉“情有独钟”
贾母去世后,王夫人做下两件事,直接要了林黛玉的命
红楼梦:林黛玉情商不高?你看这3件事就明白了
《金陵十二钗正册》中的“玉带林中挂”,预示林黛玉怎样的命运?
林黛玉去世后,北静王上门祭奠,贾母看见后心里一喜:贾府有救了
《红楼梦》:为何众人称林黛玉为林姑娘,而将薛宝钗称为宝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