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肥对土壤不同粒级团聚体中胡敏素数量和红外光谱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4-12-19 08:10

《土壤资源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安全——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一届二次理事扩大会议暨学术会议论文集》 2009年

作者本人免费下载 | 收藏 |

论文排版

施肥对土壤不同粒级团聚体中胡敏素数量和红外光谱的影响

李凯   窦森   开通知网号

【摘要】:团聚体是土壤结构的基本单元,有机质是维持土壤肥力的基础物质,二者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本文利用团聚体分组方法与Pallo修改法相结合,首次对施肥条件下团聚体中胡敏素(HM)的组成和红外光谱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团聚体中HM的3个组分,以HMr含量最高。HMi和HMc含量随粒级的变化复杂。HMi、HMc和HMr的富集率随着团聚体粒级的增加而增加。随着团聚体粒级的减小,团聚体内HMi的2920/1720比值减小,脂族结构减少。施肥后2~0.25mm粒级团聚体HMi、HMc和HMr的富集率均增加,HMi的2920/1720比值增加,脂族性增强。<0.053mm粒级团聚体的HMi和HMr的富集率均减少,HMc的2920/1720比值增加,分子的脂族性增强。

下载App查看全文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个人查重>> 个人AIGC检测>> 文献综述>>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凯;窦森;不同类型土壤胡敏素组成的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08年03期 2 肖彦春;李凯;窦森;黑土底土加入大比例玉米秸秆后胡敏素组分的变化[J];水土保持学报;2007年03期 3 窦森;于水强;张晋京;不同CO_2浓度对玉米秸秆分解期间土壤腐殖质形成的影响[J];土壤学报;2007年03期 4 高春丽;刘小虎;韩晓日;于成广;阴红彬;长期定位不同施肥处理的棕壤腐殖酸性质的研究[J];土壤通报;2006年01期 5 窦森;肖彦春;张晋京;土壤胡敏素各组分数量及结构特征初步研究[J];土壤学报;2006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卫君;惠超;邓天池;陈雨欣;宋世龙;马阿娟;生物炭对砂壤土团聚体及其碳、氮分布的影响[J];中国土壤与肥料;2022年12期 2 胡国强;李凯;王铁成;山地暗棕壤不同剖面深度的团聚体分布[J];科学技术创新;2021年22期 3 王展;陈春羽;苏沛瑶;邢云飞;邹洪涛;张玉龙;辽宁地区农田土壤中微塑料丰度及其在团聚体中的分布特征[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24年04期 4 肖雁;韦慧;马占龙;冷暖;邓羽松;电解质添加对南亚热带赤红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中英文);2024年02期 5 张茜;马仁明;贾燕锋;范昊明;楚智婷;冻融对典型黑土团聚体输移破碎特征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24年05期 6 郭旭鑫;赵海超;李璠;尚耀昌;黄智鸿;刘松涛;刘晨;卢海博;于静彤;农作模式对冀西北坝上寒旱区土壤不同粒径团聚体氮形态及氮库管理指数的影响[J];河北农业科学;2024年02期 7 陈静;卜东升;张书玮;陈江龙;王本;刘毅;张翠丽;不同连作年限棉田土壤团聚体组成及稳定性调研[J];农业工程技术;2024年19期 8 郑子潇;王丹阳;胡保安;吴会峰;韩海荣;程小琴;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有机碳和团聚体稳定性对间伐的响应[J];生态学杂志;2023年04期 9 张逸飞;汪零;徐玲;王军光;降雨驱动下红壤团聚体的溅蚀特征及周转过程[J];水土保持研究;2023年04期 10 杨继芬;李永梅;李春培;芦美;赵吉霞;大豆玉米间作提高红壤团聚体中真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2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凯;窦森;施肥对土壤不同粒级团聚体中胡敏素数量和红外光谱的影响[A];土壤资源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安全——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一届二次理事扩大会议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陈辉;窦森;长期施用玉米秸杆对黑土团聚体中腐殖质组成和性质的影响[A];土壤资源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安全——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一届二次理事扩大会议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郝翔翔;窦森;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黑土团聚体及其腐殖质数量特征[A];土壤资源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安全——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一届二次理事扩大会议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陈大可;唐磊;彭勃;华厦;俞舒展;黏性泥沙成团起动切应力[A];第二十一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C];2024年 5 林苏期;玉米豆科间作对玉米根系及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A];第二十届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23年 6 刘晓欢;郑婷婷;李意文;李文;多金属氧簇-氨基酸自组装构建黏性团聚体[A];中国化学会第十七届全国胶体与界面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第三卷)[C];2019年 7 曾志远;林道辉;水中Ca~(2+)对氧化石墨烯的团聚-沉降行为和团聚构型的影响[A];第二届全国环境纳米技术及生物效应学术研讨会会议手册[C];2018年 8 吴珺;王垚;魏飞;碳纳米管团聚体的水相分散性能[A];中国颗粒学会2002年年会暨海峡两岸颗粒技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2年 9 史奕;鲁彩艳;陈欣;不同利用方式下黑土团聚体水稳定性与有机质关系[A];中国地壤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文集(面向农业与环境的土壤科学专题篇)[C];2004年 10 史奕;陈欣;宋玉芳;沈善敏;黑土轻组分C的积累分布变化及其与团聚体水稳性的关系[A];中国土地资源态势与持续利用研究[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东悦;基于单细胞表面的人工细胞壁构筑与功能化[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年 2 胡波;酸雨背景下三峡库区黄壤团聚体稳定性动态变化及影响因素[D];北京林业大学;2018年 3 吴新亮;几种典型地带性土壤团聚体稳定机制及坡面侵蚀响应[D];华中农业大学;2018年 4 冷延慧;长期施肥对棕壤、黑土团聚体组成及其稳定性的影响[D];沈阳农业大学;2008年 5 李凤巧;作物及施肥对土壤团聚体和微生物种群的影响及团聚体形成的微生物学机制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8年 6 贺永翔;过渡区非规则团聚体的碰撞动力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9年 7 薛斌;秸秆还田下稻-油轮作土壤中团聚体的胶结物特点与稳定性[D];华中农业大学;2020年 8 沈倩;不同粒径土壤团聚体中镉、铜和铅的分布与吸附-解吸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2022年 9 王芳;水稻土团聚体颗粒组对外源污染物(镉、铜和菲)的吸附—解吸特性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10 温云杰;有机培肥过程中有机碳对红壤旱地团聚体形成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2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坤;紫云英与化肥配施下黏粒矿物的组成及其与团聚体稳定性的关系[D];华中农业大学;2022年 2 张雪姣;团聚体组合方式对土壤水力性质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21年 3 周江香;长期施肥对旱作塿土耕层土壤及团聚体有机碳和全氮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8年 4 康倩;土地利用变化对漳江口红树林沉积物有机碳组分及重金属分布影响[D];厦门大学;2019年 5 陆遥遥;滇池南岸设施农田表层土壤结构和有机碳累积特征研究[D];云南大学;2018年 6 王雪洁;秸秆还田条件下麦玉两熟轮耕农田团聚体碳排放效应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9年 7 李露;黑土团聚体有机碳分布对耕作与径流的响应[D];东北林业大学;2019年 8 李焱;轮作与施肥模式对植烟土壤团聚体中碳、氮分布与转化的影响规律[D];西南大学;2019年 9 周艳;有机无机培肥对宁夏旱作区农田土壤与作物产量的影响[D];宁夏大学;2019年 10 周方亮;紫云英和秸秆还田下团聚体稳定性及有机碳的分布特征[D];华中农业大学;2019年

网址:施肥对土壤不同粒级团聚体中胡敏素数量和红外光谱的影响 https://mxgxt.com/news/view/318484

相关内容

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黑土团聚体组成及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郭守敬望远镜发布光谱数据突破2000万条 解读宇宙再升级
探究文化生长的土壤
霜冻和霜是一回事吗?应对霜冻看这7招!
“秦昊减肥食谱”走红 营养师:你可能并不需要减肥
花椒树怎么移栽= 爱问知识人
羟基化桐油衍生的阳离子聚氨酯水分散体的合成和性能研究
微博明星们的减肥食谱,比微商的减肥药还不靠谱
酵素能减肥、养生、排毒、降三高,真这么神奇?
导轨摆臂式表层月壤采样机构的研究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