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秘闻:“渣男”徐志摩的爱情纠葛

发布时间:2024-12-19 05:59

公元1931 年11 月19 日上午10 点半左右,山东济南党家庄上空大雾弥漫,突然一声炸响,一架从南京开往北京的邮机撞在当地的开山顶上。正、副驾驶员身亡,搭乘这架飞机的诗人徐志摩同时遇难,年仅36 岁。

  徐志摩随着飞腾的烈焰走了,他得到了解脱,但却把悲痛和震惊留给了文坛,留给了热爱他的亲朋好友。这其中有三位女性,她们有着不同的身份,与徐志摩有着难以解脱的感情纠葛。我们可以通过徐志摩颇富戏剧性的爱情生活的变化,从一个方面揭示这个浪漫诗人的性格和思想风貌。

徐志摩

  一、笑解烦恼结

  徐志摩1897 年出生于浙江省海宁县硖石镇,父亲徐申如是硖石镇商会会长,除经营祖传的酱园外,又开工厂,办钱庄,在杭州、上海等地均有产业,是当地有名的富户。作为徐门的长孙独子,徐志摩从小就生活在锦衣玉食之中。他聪明、活泼,在杭州一中读书时,就爱好文学。1915 年夏他高中毕业,考入上海浸信会学院,就在这时,父亲为他选择了妻子。他反抗、顶撞,均无济于事。这年10 月,被迫与张幼仪女士结婚。徐志摩时年18 岁,张幼仪仅16 岁。张幼仪是上海宝山县巨富张润之之女,她的哥哥张嘉璈是当时的中国银行总经理,另一个哥哥张君励则是政界显赫人物。

徐志摩和张幼仪

  徐家虽富,但政治地位不高,徐父正是想通过联姻,攀附豪门,以便其爱子平步青云。曾任浙江都督、中国交通总长之职的汤寿潜被徐申如请出来当证婚人,婚礼铺张、隆重,成为硖石镇的一大盛事。但是一对不相识,不相知的青年人被人拥进洞房,却无法产生真正的爱情。他们的心灵是锁着的,无法进行交流。没有激情,没有欢笑,唯有默默无言,俯首相对。婚后不久,徐志摩就收拾行装,去上海读书,毫无新婚燕尔依恋不舍之情。

  徐志摩先后在上海浸信会学院、天津北洋大学、北京大学求学。他十分敬佩梁启超的文章道德,在北京经同乡蒋百里、妻兄张君励的引荐,正式拜梁启超为师,从此这位戊戌年间的风云人物就成了徐志摩精神上的导师。1918年8 月徐志摩赴美留学,先在克拉克大学历史系学习,一年后又转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经济系,取得硕士学位后,他又迷恋起英国哲学家罗素的政治哲学理论,于是1920 年9 月横渡大西洋,到英国留学,先后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剑桥大学学习。

  英国浓厚的资产阶级气息,剑桥一带旖旎的自然风光,陶冶了他的情操,滋养了他的思想,同时也促发了他的诗情。他说那段时间自己像是“吹着了一阵奇异的风”,“照着了什么奇异的月色”,“我的诗情真有些像是山洪爆发,不分方向的乱冲”(《猛虎集·序》)。也就在这期间,爱神丘比特的神箭射中了他。在伦敦国际联盟协会的一次聚会上,徐志摩结识了林长民、林徽因父女。林长民曾在北洋政府中任过司法总长,与梁启超同属研究系的中坚。林徽因时年17,长得“人艳如花”,聪颖活泼。

  两个年轻人一见钟情,很快由相识而相亲,花前月下,情意缠绵。真相知,才有真爱情,心灵碰撞才能产生爱的火花。不久张幼仪也来到了英国,徐志摩与她租一间小屋居住,但仍是相敬如宾,没有爱的激情。张幼仪精明练达,长得也不俗,她不能忍受这种貌合神离的夫妻生活,不久就独自到德国柏林留学去了。与林徽因热恋中的徐志摩不久就正式向张幼仪提出了离婚要求。

  这一举动使亲友侧目,其父则大发雷霆。梁启超听到此消息,写信竭力反对:“呜呼志摩!天下岂有圆满之宇宙?”“若耽迷于不可必得之梦境,挫折数次,生意尽矣。”对梁启超执弟子礼甚恭的徐志摩,为了追求理想的人生,无法接受老师的劝告,他复信说:“我之甘冒世之不韪,竭全力以斗者,非特免凶惨之苦痛,实求良心之安顿,救人格之确立,求灵魂之救度耳。”“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唯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

  他把解除不合理的婚姻看作是“转夜为日,转地狱为天堂”的壮举,因而在致张幼仪的信中说:“真生命必自奋斗自求得来,真幸福亦必自奋斗自求得来,真恋爱亦必自奋斗自求得来!彼此前途无限,……彼此有改良社会之心,彼此有造福人类之心,其先自作榜样,勇决智断,彼此尊重人格,自由离婚,止绝苦痛,始兆幸福,皆在此矣。”1922 年3 月,经吴经熊、金岳霖作证,两人在柏林离婚。徐志摩在《笑解烦恼结——送幼仪》一诗中写道:“毕竟解散,烦恼难结,烦恼苦结。来,如今放开容颜喜笑,握手相劳;此去清风白日,自由道风景好。听身后一片声欢,争道解散了结儿,消除了烦恼!”

  挣脱了烦恼结的这两个年轻人,各自得到了精神上的解放。徐志摩可以去追求他理想的爱情,张幼仪也摆脱了无爱的苦恼,专心在柏林求学。他们之间书信不断,相互的理解反而加深。1925 年徐志摩重访欧洲时,经受了现代科学文明洗礼的张幼仪,再也不是任人摆布的弱女子,而是一个落落大方的坚强女性了。趁着学校放假的机会,她与徐志摩一起到意大利旅行。昔日无爱的夫妻,今日“握手相劳”,成了互相理解的友人。张幼仪回国后,徐申如以女儿视之。张幼仪继续住在徐家,抚养她与徐志摩生的儿子阿欢成人。

  后来她在上海当了中国女子银行副经理,并开设云裳服装公司,经营方面颇有魄力。徐志摩遇难后,她悲痛之余,立即请兄长张嘉铸带着儿子赶赴出事地点接灵,又尽心尽力地筹办徐志摩的丧事,以寄托一个有着特殊身份的女性的哀思。

  二、割不断的情丝

  留学美国期间,徐志摩沉浸在与林徽因的恋情之中。本来他以为张幼仪是他们恋情发展的唯一障碍,如今笑解烦恼结,有情人终该能成眷属了吧?

  孰不料恋爱之路漫长而曲折。正当他与张幼仪共解烦恼结时,林徽因却随父亲回国了。一腔恋情,也就只能化作缤纷的诗篇。康河柔美的景色挽不住诗人的心,1922 年8 月他乘船回国,急欲去追寻那叫人神魂颠倒的恋情。

十六岁的林徽因

  徐志摩来到了北京,担任松坡图书馆第二馆的英文秘书。他与林徽因又有机会朝夕相处,互诉衷肠了。不料,命运又一次与他作对,好事难成。原来梁启超与林长民这两位研究系的老友,不仅政治上志同道合,而且还要做儿女亲家。他们早就有一个默契,要将林家小姐许配给梁家大公子梁思成。

  聪颖的林徽因面临着两难抉择的局面:徐志摩风流潇洒,才华出众,梁思成沉稳好学,年轻有为。最后是梁家的社会声望,以及梁思成沉稳的性格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林家小姐将彩球抛向了梁大公子。当林徽因婉转地把这些告诉徐志摩时,诗人惊得目瞪口呆,美妙的理想又一次落了空。他懊丧、迷惘,但又不敢有任何非礼之举。朝思暮想的人生伴侣,将要成为自己最为敬重的老师梁启超的儿媳妇,这杯人生苦酒他只有独自饮下。

  从此这对年轻人的恋情就变成了友情。但是友情和恋情之间没有一条不可逾越的边界,如果不加克制,往往容易“越界”。徐志摩在理智上明白林徽因的名分已定,自己不该再有非分之想,但感情上总是难以摆脱这位才貌出众的林小姐。这种痴情在1924 年春末夏初印度诗人泰戈尔访华之际。差一点又燃起了爱情之火。泰戈尔访华,徐志摩担任联络、翻译之职,林徽因也是接待人员之一。他们一起排演泰戈尔的戏,一起出席泰戈尔的演讲会,频繁的接触,又使徐志摩的心弦震荡起来。

  梁启超为了防止意外,又不至使徐志摩伤心,就决定让梁思成、林徽因一起赴美留学,不完成学业不准完婚,他要用空间和时间的距离,来消解徐志摩心中那团热得烫人的恋情。徐志摩不久就遇到了陆小曼,他与林徽因这段恋情也就终止了。但是他们之间的友情却是至死不渝。后来林徽因患肺病在北京西山疗养,徐志摩常去陪她闲谈、散步,以慰她病中的寂寥。1931 年11 月19 日他之所以不听友人劝阻,要搭乘那架邮机回北京,也是为了赶回来帮助林徽因筹划一个学术讲座。飞机出事后,梁思成赶往出事地点,林徽因与徐志摩的其他一些友人在北平主持公祭。4 年以后,她写了《纪念志摩去世四周年》一文,“山中金尽,天上星散,同情还永远是宇宙间不尽的黄金”,这些文字表达了深切的怀念哀悼之情。

  三、此情绵绵无尽时

  正当徐志摩失恋痛苦之机,他遇到了北京名媛陆小曼,两颗心很快就互相吸引。陆小曼能歌善舞,又擅丹青,艳丽的姿容,更是名满京城。但当他们相识时,陆小曼早由父母包办,成了王赓的夫人。王赓为美国西点军校毕业生,是美国前总统艾森豪威尔的同班同学,学成回国后,当过哈尔滨市公安局长,后来又升任孙传芳五省联军总参谋。生性爱交际、爱热闹的陆小曼,与这样一位矜持刻板、一心只想仕途升迁的军人,无法产生真正的爱情。谁也想不到,这位社交场中环顾生辉的明星,竟然过着“一种忍泪假笑的生活”。

  徐志摩的出现,使得这两个寂寞的灵魂得到了慰藉和滋润。他们从相识到相知,很快升腾起一股难以遏制的爱的火苗,徐志摩认定了陆小曼就是他在茫茫人海中寻找的那位可人的终身伴侣。从1924 年秋开始,他们的爱情经历了艰难的历程。陆小曼要摆脱无爱的婚姻,但是她的父母认为这有辱门庭,大加反对,王赓更是讥刺在前,拔枪威胁在后,要想飞出用金丝编织的笼子实在不易。徐志摩的父亲认为北京有的是名门淑女,为什么自己的儿子偏偏要找一个有夫之妇,同样采取断然反对的态度。但是尽管陆母防范甚严,社会舆论的压力也十分严峻,都没有动摇他们为理想人生而奋斗的决心。“感情是我的指南,冲动是我的风”,徐志摩就是以这种浪漫的气质不顾一切地追求着。

  经过他们的积极努力和斗争,也多亏了胡适、刘海粟等朋友的帮忙,王赓从痛苦中悟出了强拧的瓜不甜,僵持局面于人于己都不利,终于同意解除与陆小曼的夫妇关系。1926 年秋天,徐志摩和陆小曼在北京举行了隆重的婚礼。胡适为介绍人,梁启超则以证婚人的身份讲话,他希望徐志摩力戒浮躁,用情要专,要求陆小曼认真做人,克尽妇道。尽管老先生教训的语气和措词过于严厉,当时使这对新人有些下不了台,但是事实证明,这些教训是字字中的的。

陆小曼

  婚后他们居住在上海,经过磨难而得到的爱情格外甜美。但是爱情之树需要不断培育,才能永远鲜活。“我有你什么都不要了。文章、事业、荣耀,我都不要了。诗、美术、哲学,我都想丢了。有你我什么都有了……”,徐志摩的这些爱情至上的誓言,只能看作诗人浪漫冲动之言,事实上,他丢不掉他的诗和他的事业。1925 年徐志摩自费出版了他的第一个诗集《志摩的诗》,赢得了很大的声誉。

  他的第二个诗集《翡冷翠的一夜》中的大部分诗篇,也是写于与陆小曼结婚以前。1926 年以后,他先后在光华大学、东吴大学教书,并且主编《新月》杂志,为了增加收入,后来又在南京中央大学兼课,每周三次风尘仆仆地往返于沪宁线上。同时,随着大革命的失败,他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政治理想归于破灭,而风起云涌的工农革命运动又使他感到恐惧。他在惆怅和疲于奔命的忙碌中度过每一个日子,他感到生活“简直到了枯窘的深处”,笔下枯涩,诗情不再像过去那样汩汩地流淌,1927 年他只写出了一首诗。陆小曼爱排场,爱交际,大上海纸醉金迷的生活很快就把她吞没了。

  她每天忙于各种应酬、交际、跳舞、演戏、赴宴,成了她的日常课程。徐申如不满意儿子的这桩婚姻,经济上断绝了对他们的接济。徐志摩在几个大学兼课,进项相当可观,但是碰着这么一位花钱如流水的太太,他们家却往往入不敷出。更糟的是陆小曼还染上了鸦片瘾。对此徐志摩虽则多次进行了劝说,但他爱面子,又要表现出“绅士风度”,因此更多的是迁就,这就使这位社交场中的明星越发沉湎在烟枪明灭和灯红酒绿之中。如此因循往复下去,徐志摩感到恐慌,在胡适等朋友们的劝说下,他终于下决心冲出那个使人窒息、使人堕落的环境,到北京大学去教书。

  陆小曼以病休为由,不肯同行,徐志摩只好在1931 年2 月只身来到北京。他借住在胡适家,在北京大学教书,又在女子大学兼职,两处共有近600 元的收入,每月寄500元给陆小曼,以应付她的房子、车子、厨子等的开销。徐志摩身在北京,心牵上海,苦口婆心地规劝陆小曼改变生活习惯,到北京来养息身体,并希望她在绘画上的才能得以发挥。“上海的环境我实在不能再受。再窝下去,我一定毁;我毁,于别人亦无好处,于你更无光鲜。因此忍痛离开;母病妻弱,我岂无心?所望你明白,能助我自救;同时你亦从此振拔,脱离瘤疾,彼此回复隆康活泼,相爱互助,真是海阔天空,何求不得?”(1931 年3 月19日致陆小曼信)一封封情深意切的书信飞向上海,有规劝,有思念,但陆小曼总是以病体为借口,不肯离开上海。

  胡适认为陆小曼已经严重地妨碍了徐志摩的事业,要他拿出过去解除烦恼结的勇气,求得解脱,徐志摩深爱着陆小曼,他不愿意考虑友人的建议,他总是相信陆小曼有朝一日能回心转意,振拔起来。这一年中,他多次往返于京沪两地。为了节省旅费,他就设法去弄那些免费的飞机票,谁知正是这种不用花钱的飞机,使他化为一缕青烟。

  陆小曼听到噩耗,悔恨交加,她恨天、恨地,更恨自己。她扶棺痛哭,表示从今后要重新做人。后来她带病编辑了徐志摩的诗集《云游》,并与赵家壁合编了《徐志摩全集》,以此来告慰逝去的亲人。

网址:名人秘闻:“渣男”徐志摩的爱情纠葛 https://mxgxt.com/news/view/315548

相关内容

名人秘闻:“渣男”徐志摩的爱情纠葛
徐志摩,是个“渣男”吗?
徐志摩到底是多情还是“渣男”?
徐志摩和张幼仪、林徽因、陆小曼之间的感情纠葛
民国四大渣男,徐志摩只够资格垫底
揭秘49岁黄磊的绯闻爱情,与多位女星发生纠葛,精彩不输徐志摩
徐志摩:看他和三个女人的故事,有才华的渣男总是容易被原谅
揭秘49岁黄磊的绯闻情史,与多位女星发生纠葛,精彩不输徐志摩
黄磊的绯闻情史曝光!与众多女星纠葛,精彩不输徐志摩
揭秘49岁黄磊的绯闻情史,与多位女星发生纠葛,精彩程度不输徐志摩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