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部关注母女关系的好电影推荐
(一) 《独家记忆》(2018)
原名:Snapshots
导演:[美]梅勒妮·梅隆(Melanie Mayron, 1952—),导演,编剧,演员,关注LGBTQ,导演作品《独家记忆》(Snapshots, 2018),三代女人(母女)之间的故事,最终祖母与孙女都与自己的性取向实现了和解,成功出柜,是很好的家庭片也是很好的女性片。她也导演了另一部讲母女和解的电影《怪诞星期五》。
简介:这是一部非常温暖的电影,画面明亮,有大量阳光灿烂的、可以截图做桌面场景,内容非常温和,几乎没有激烈的冲突,三代女人间的互动虽然存在口角,但一直都满溢爱意,很适合全家观看。祖母非常有个性,非常独立,几乎符合常人对“理想姥姥”的诸多期待。
电影《妈妈的记忆》中,祖母与女主说“性格会隔代遗传”,我们常说“隔代亲”。对于这一现象,我想,核心问题大概还是要回到第一抚养者(多数时候为母亲)对人的重大影响意义上。女儿在幼年时代只可能以母亲为榜样、期待从母亲获得理解与支持,当期待落空,很容易对母亲有怨恨,因为母亲是带自己来到这世界上的人,女儿会更多地期待母亲为自己负责;当女儿长大、长为母亲,会自然地将曾经对母亲的感受投射到下一代身上,这种投射会使人在不自觉间将“我的女儿”塑造成“我的妈”。相对来说,祖孙之间彼此的期待更低,所以会自然地更包容,这种包容也会使第三代女孩产生“我还是更喜欢姥姥”、“我想将姥姥当成我的榜样”的想法,进一步影响第三代的发展。
电影18分钟左右展现的两对夫妻之间的交流很有意思。两位男性没话找话,便喝着啤酒贬损各自的妻子,说自己的妻子话太多、烦透了;两位女性则从诗歌、哲学开始聊到任何自己对社会的深刻思考,仅仅靠着灵魂的共鸣就进入到了男人无法想象的极乐的状态。在我看来,这正体现了父权社会中男性社交与女性社交的常态:男人努力掩饰自己的真实感受,通过吹牛或是贬损别人来抬高自己,妄图获得别人的尊重与承认,自己却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孤独什么、痛苦什么;女人知道自己需要灵魂的共鸣,需要好好说话,所以只要有机会,她们就会奋力一搏,努力展现出自己的真实,如果对方亦是同频之人,双方的灵魂就会在短时间内获得极大的滋养。
(二) 《青春变形记》(2002)
原名:Turning Red
导演:[中]石之予(Domee Shi, 1989-),导演,编剧,演员,生于重庆,编导了此电影。另外,她编导的8分钟贴片短片《包宝宝》(Bao, 2018)讲的是一个被丈夫忽视的普通主妇与她自己所包的包子的故事,获得了奥斯卡电影金像奖最佳动画短片奖。
简介:本片讲了一个13岁的华裔少女成长的故事,涉及三代母女间的和解、婚姻、爱情、友情、追星等许多话题,但与《激情克利夫兰》、《前妻俱乐部》等女性成长的故事类似,都将最终的救赎性力量落在“友情”上,这让我在想到“成长”主题时首先想到这部影片。更难得的是,因为友情的存在,Meilin用非常快的速度就掌握了与内心的野兽和平共处的方法,实现了对具象化为母亲、祖母等形象的传统的超越。
在故事的结尾,当所有人都拥有选择时,老一代女性选择用自己熟悉的方式继续封印内心的野兽,但她们选择尊重Meilin,接纳她想要与“绝色熊猫”共存的愿望,虽然“再次封印”似乎体现了女性对于自身欲望的阉割,但她们在整个仪式过程中是完全清醒、独立、自主的,她们并不是毫无知觉的引颈就戮的羔羊,而是根据自己已有的生命体验以及当下所拥有的资源之后做出了最适合自己的选择,从这一点,我们也需要像祖母接纳Meilin一样,尝试接纳我们的母亲与祖母,看见她们身上的主体性,“Agree with disagreement”,同时意识到,对于每个具体的人的现实生活而言,最大的力量来源或许可以不是母亲,而是自己的朋友们,特别是最亲密的几位女性朋友。
Meilin的闺蜜团帮助Meilin接纳了自我,这种接纳又帮助Meilin看见并理解了母亲,理解了母亲内心的小孩,理解了母亲身上与自己相同的那一面。当她不再期待被母亲接纳,她接纳了母亲,母亲接纳了自己,最终也接纳了她。
或许每一个渴望与母亲和解的女孩都可以从中获得启发,先尝试多交一些并无血缘关系的女性朋友,或许这可以整个儿地改变我们的生命体验。
另一部电影《双腿生风》(Du vent dans mes mollets, 英译“The Dandelions”, 2012)的逻辑与此片略有类似,都是小女孩在拥有友爱的滋养之后与母亲实现和解的故事。
(三) 《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1990)
原名:Oranges Are the Only Fruit
导演:[英]碧斑·绮珑(Beeban Tania Kidron, 1961—),亦译为“比班·基德龙”,女爵,导演,制片,编剧,摄影,也是数字世界中儿童权利的倡导者。她是5Rights基金会的主席,也是教育慈善机构Into Film(之前为FilmClub)的联合创始人,该慈善机构利用电影教育和激励5至19岁的公立学校儿童。本片是她最著名的导演作品。
作者:[英]珍妮特·温特森(Jeanette Winterson, 1959-),小说家、编剧、演员、制片人,我读过《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1985)原著。她的故事给我一种与卡特类似又不同的感受。这本书以圣经作线索,写出了一个女人的宏大史诗,每一个具体的句子都很“女孩气”,但整体又给人以波澜壮阔之感,会觉得她是个理想的“双性人”,又是一个天真而神圣的儿童。
简介:本片是编剧Jeanette Winterson的自传体作品,这个故事涉及母女关系、同性恋、女孩成长、宗教等多个话题。
在这个故事中,女主角Jess的母亲并非生母,但她像正常的生母一样深爱自己的女儿。她们之间有过非常严重的冲突,但最终还是达成了和解。与多数母女一样,母亲使女儿感到痛苦并非不爱女儿,而只是出于正常的人的局限性而已。
原著会给人一种混乱感,看完之后更可能只是记住了一些朦胧的感受,但电影则将曾经陪伴Jess长大的女人们生动地呈现出来,虽说作为困在小镇的女人,这些人各有各的局限性,但我还是感受到了女人的力量——陪伴小Jess长大的几位亲密的女人都以自己的方式爱着、温暖着Jess,使她在任何时候都不至于陷入全然的孤独。我想,正是因为Elsie、Cissy、Jewsbury等人的爱,Jess才会那样勇敢:Elsie给她空间让她恋爱,Cissy在她离家出走时收留她,在她想要与母亲和解时鼓励她,Jewsbury与她互相鼓励着相继离开…… 我想,这种既像母亲又像朋友的爱,正是每个女孩都值得追求的。
(四) 《客途秋恨》(1990)
英译:Song of the Exile
导演:[中]许鞍华(1947-),导演。这部作品是她的自传型电影,讲了她自己对于母亲从怨恨到接纳的过程。
简介:这个故事某种意义上与《辣妈辣妹》(Freaky Friday)有着类似的内核,即,当女儿有机会换位视角,站在与母亲类似的视角去感受世界,将有可能实现最大程度的理解与共情,更加深刻地理解一直存在于自己灵魂深处的传承——当女儿们觉得母亲不够好,在一段时间内总是很想要逃离,想要与母亲“反着来”,但往往是,走得越远,越能看到自己在感受世界的方式、决策风格等方面与母亲的共通之处。女儿们想要逃离的并不是外在的母亲,而是内在的“成为母亲”的欲望,想要成为母亲,又看见了母亲的痛苦,所以期待通过行为上的“出走”来创造与母亲不一样的人生。但幼年深刻的情感联结导致女儿们无论如何都想要爱母亲,想要理解、接纳母亲,她们要么想要拯救母亲,要么想要证明“如果我是你,我会做得更好”。事实证明,如果处境真的完全一样,没人能做得更好。理解“妈妈并不比我软弱也并不比我愚蠢更不比我缺乏爱的能力”之后,女儿将有可能更加接纳母亲,内心那些喋喋不休的质疑也会自然地烟消云散。
这个故事比较极端地展现了女性的“被排除在外”的感觉,其实,并非需要这种跨国的特殊情况,在许多情况下,女人都是终身被视为“外人”的。在十几年的未成年时光,女人与父母同住,但大家都认为“女儿终要嫁出去”,所以原生家庭并未真的将女儿视为“自己人”,而是随时做好了要驱逐她的准备;成年结婚之后,女人远嫁到完全陌生的地方,即使说着类似的语言,往往也会存在方言差异,不管怎样,女人与自己曾经的朋友圈割裂,在夫家永远是“外姓人”,那个家也并不属于她。
(五) 《小妈妈》(2021)
原名:Petite Maman
导演:[法]瑟琳·席安玛(Céline Sciamma,1978-),导演及编剧,女性的性别与身份的流动是她电影中惯常出现的主题。
简介:只有72分钟的小成本电影,展现了平等、无道德绑架的母女关系,以及母与女的和解,是我非常喜欢的母女题材作品之一。
影片开头,8岁的Nelly失去了姥姥,母亲Marion则失去了母亲。Nelly随父亲去老屋整理遗物,无意间穿越时间,遇到了同龄的Marion与年轻时的姥姥。通过与多年前曾与自己同龄的母亲的互动,Nelly更为深刻地理解了曾经在自己心目中只是“高大、能干、包容”的已经成年的Marion。她们不再是权力不对等的母女,而是两个朋友,成了可以对等地付出关怀、可以更加敞开心扉的人。
(六) 《你好,李焕英》(2021)
英译:Hi, Mom
导演:[中]贾玲(1982—),导演,相声演员,凭借着从小到大的喜剧天分和创新精神,多次在相声大赛中屡获殊荣。
简介:详见《十部死亡题材的高分电影》。我最喜欢的是母亲反复说“我只要你健康、快乐就好”。如果天下母亲都有如此胸襟,都能在面对社交中的攀比时都能稳住自己,用“把压力转移给下一代”之外的方式去处理自己的不愉悦情绪,我想,会有更多女儿创造出不亚于贾玲的成就。
(七) 《日常对话》(2016)
英译:Small Talk
导演:黄惠侦(1978),主要作品为探索自己本人的人生的纪录片。
简介:纪录片《日常对话》是作者拍摄了许多年的与母亲之间生活点滴的整理。信息量非常大,母亲、女儿、第三代都是非常温柔、非常强大的人,全片没有一句类似于“控制狂之间相爱相杀”的那种drama,有深刻的交流,有沉默,有和解,有眼泪,有误会,但母女之间相互尊重,都为对方保留了足够的边界,让彼此成长得越来越好。
她的母亲是les,22岁时被迫结婚,被家暴,几年后丈夫性侵女儿,母亲带着两个女儿逃走,过了许多年胆战心惊的生活,但最后因为大女儿(导演本人)的努力,一家人实现了和解。
虽然30岁前一直过着非常辛苦的生活,但逃走之后,母亲交到了一些非常好的女友,这些女人也在许多方面帮到了母女三人。
母亲特别善良特别温柔,她的女儿、交过的女友们也都是这样的人。采访那些前女友的时候发现,她们都或多或少还爱着这个母亲,都认为她是非常好的女友,也是非常好的人。
(八) 《白色夹竹桃》(2002)
原名:White Oleander
编剧:[美]玛丽·艾格尼丝·多诺格(Mary Agnes Donoghue, 1943-),编剧,导演和制片人。她还曾编导同性婚姻主题的电影《珍妮的婚礼》(Jenny’s Wedding, 2015)。
作者:[美]珍妮特·菲绮(Janet Fitch, 1955-),作家,最著名作品便是这本书。台译版叫《白色夾竹桃》,简中版叫《白夹竹桃》,都是2001年出版,豆瓣评分都是9.1. 我已经加入到了待阅读列表。
简介:15岁的女孩Astrid从来都没有见过自己的生母,一直与母亲Ingrid相依为命。母亲是一个别人看来很“强大”的人,对女儿来说则是一个让她窒息的可怕的控制狂。Ingrid通过自己的方式影响了Astrid生命的前16年,让她一直活在对母亲的等待中,但是后来,一位非常有爱的养母让Astrid领悟到不带伤害的爱的可能性,这给了她与生母分离的勇气。她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叛逆与疯狂,活成了母亲最不想要她成为的样子,最终让两个人都更加明晰地看清了自己。故事的结尾,Ingrid放弃了对女儿的控制,成为了更好的艺术家,Astrid也开始接纳来自世界的爱,成为了更温和、有爱、也更有创造力的人。这与苏菲·玛索主演的《母女情深》(LOL(Laughing Out Loud), 2008)的结尾存在一定相似:母亲以某种方式更加深刻的理解了女儿,也因为理解女儿而更加理解了自己,最终二人都在精神上实现了独立,在此前提之下,物理距离是近是远反而不再重要。
(九) 《妈妈的记忆》(2007)
原名:La tête de maman
英译:In Mom’s Head
导演:[法]卡琳·塔蒂乌(Carine Tardieu, ),导演,编剧。她最受好评的作品是《双腿生风》(Du vent dans mes mollets, 英译“The Dandelions”, 2012),讲是一位9岁女孩因为交到了好朋友之后与母亲实现和解的故事,也涉及到女孩、母亲与姥姥三代人之间的冲突与和解。她是《妈妈的记忆》的导演与合作编剧。
简介:15岁少女露露无意中知晓了一直不快乐也不健康的母亲爱的不是父亲而是另一个人,她促成了母亲与老情人的见面。但电影的主题不是男女爱情,甚至也不在“母女情”,而是女孩的成长与自我接纳,或者说,任何“人”的自我接纳的过程。
几乎多数涉及“母女和解”的影片的叙述者或者说第一主角是“女儿”,这一方面再次印证了“第一抚养者”对于个体成长的重要意义,从另一个角度,母亲是女儿生命中最重要的榜样,女儿需要通过看见身为女性的母亲的美好与力量,才能消除掉自己内在的厌女情感,相信“身为女人”可以是美好的事情。
在这个作品中,Lulu的本名是Lucille, Lucille是个非常女性化的名字,而在与母亲近距离接触的前15年中,Lulu认为母亲是一个完全没有活力的人,认为母亲一直活在虚幻的对于已逝之人的缅怀中,没有真正的“为自己而活”,也没有快乐过。在这种背景之下,Lulu对于社会文化的“女人意味着软弱、无能、依附”的性别刻板印象产生了强烈的认同,为自己的女性身份感到羞耻,所以要求身边的人都以“Lulu”这样一个性别特征不明显的代号来称呼她。
一个意外让她知道,原来母亲也曾经有过爱情,曾经非常快乐。她想让母亲重新“成为活人”,所以安排了她与旧日恋人的重新见面。
重逢的几个月并没有发生任何戏剧性的大事,两位中年人既没有吵着要重组家庭,也没有梦碎感,哭着闹着说“可惜我当时看错了人,你与我想象的根本不一样”。两个人只是像大人一样重新恋爱了一场,到了某一天,再像大人一样准备结束,各自回到自己的生活。此时的母亲已经病入膏肓,走路都已经变得困难,但她开始拥有了内在的力量,不惧怕爱、不惧怕爱别离,也不惧怕死亡,开始让身边的人感受到了温暖。
对于Lulu来说,最重要的是,她看见了母亲身上的“生”的力量,她开始爱“女人”这个群体以及身为女人的自己,她接受了自己的女性身份,接受了Lucille这个名字,也开始拥抱无法预测未来的爱情。
这是一个安静、舒缓但是能给人力量的电影。
(十) 《九三年夏天》(2017)
原名:Estiu 1993
英译:Summer 1993
导演:[西班牙]卡拉·西蒙(Carla Simón, 1986—),导演,编剧,制片人,演员,这部电影是她的自传性作品,自编自导。她还编导过母女题材的25分钟短片《我母亲给我儿子的信》(Carta a mi madre para mi hijo, 英译“Letter to My Mother for My Son” 2022)讲的是一个临产的女人追忆母亲的故事,我暂时没有找到资源。
简介:本片讲了失去母亲的8岁女孩Frida在被过继给舅舅、舅妈之后与新家庭逐步实现互相接纳的故事。
在故事的开头,失去双亲的Frida开始不再哭泣,她越来越多地抱着自己的玩偶,一方面是将期待获得的母爱投射到玩偶身上,另一方面也可以说,在失去母亲之后,Frida成为了自己的母亲,她开始变得坚强,外人看来则可能是“任性”。
在新妈妈的努力之下,Frida内心的坚冰终于慢慢融化,故事的结尾,Frida因为感受到幸福而开始大哭,新妈妈或许不完美理解Frida的眼泪,但她知道拥抱新女儿,这就已经足够好了。
新妈妈让我想到了Rosalie Alberta Rayner(1898-1935),她是那个著名的心理学家华生的助手与后来的妻子,提出了后来被否定了的“行为主义育儿法”,在一篇采访记录中,记者说,Rosalie并不像她自称的那样对孩子严苛,事实上,她总有温情流露的时刻。在看到那一段时,我想,之所以她的孩子们未来都不幸福,或许本质上不是因为母亲太严苛,而是因为母亲早逝。
在现在的我看来,Rosalie与Frida的新妈妈都是用在我们看来不够完美的方式育儿,结果造成了一些误会与伤害。但她们的共性在于,她们是真诚、自洽、言行合一的,她们真诚地相信自己的理论并将之应用到生活实践之中,理论或许会错,但爱是真的,是这份爱,而不是任何理论,拯救了女人们自己,也拯救了一个又一个Frida们。
其它涉及“母性/人性冲突”的电影
1. [美]凯伦·克罗纳(Karen Croner),编剧,编剧作品《亲情无价》(One True Thing, 1998)改编自《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安娜·昆德兰(Anna Quindlen)1994年的同名小说,讲了一位处于事业上升期的女性因为母亲身患癌症而不得不辞职回家照顾母亲的故事。女主曾经崇拜身为学校的父亲、轻视母亲,但在重新与家人建立联结的沟通中,她前所未有地理解了自己的父母,也实现了母与女的和解。我非常喜欢这部电影所展现出的身为主妇者的力量与对生活的敏锐洞察,以及透过女儿之眼看到的婚姻中的不公,但对于“生活本就是修修补补”这样的价值观所展现的对于性别暴力的妥协,我还是不太认同的,特别是,看到弹幕中出现“娶妻当如此”的说法,我感受到了愤怒。
2. [美]伍思薇(Alice Wu, 1970-),美籍华裔,编剧,导演,制片人,我看过她导演的作品《面子》(Saving Face, 2004),这部影片以她自己为原型,展现了女同性恋的爱情,也呈现了母女的和解——母亲也只是一个被吓坏了的小女孩而已。
3. [法]丽萨·阿祖洛斯(Lisa Azuelos, 1965-),导演,编剧,演员,编导了作品《母女情深》(LOL(Laughing Out Loud), 2008),电影的观感整体上不算特别好,但是平凡母女之间的互动很治愈,大家都是普通人,都会犯错,但如果可以多表达,许多事情都有变好的可能。最后的重点落在母亲对女儿说的“你帮我更好地成为(看清?)了我自己”上。母亲从女儿身上看见自己,那些对女儿的指责与声讨不过体现了她自己内心的冲突与斗争。她编导的电影《我的宝贝》(Mon Bébé, 2019)讲的是一位更年期的职业女性在面临“分离焦虑”时的反思与成长,她既是单亲母亲又是职业女性,在最后一个孩子要离家上大学时,她意识到要爱自己、成为自己。(暂时没有找到《我的宝贝》的资源,如果有朋友找到,欢迎分享)
4. [英]菲利达·劳埃德(Phyllida Lloyd, 1957-),导演,制片人,导演的歌舞电影《妈妈咪呀》(Mamma Mia, 2008)所展现的故事表面上是“女儿找爸爸”,其实本质上是在找一个与母亲和解的可能性。在人生的前20年,Sophie都认为母亲为自己操劳半生,所以自己有义务继承母亲辛苦打造的产业并为母亲养老,但真实的她与当年的母亲一样有着“看世界”的愿望。在故事的结尾,母亲拥有了比女儿更好的亲密关系对象,女儿的出走也自然地变得容易。电影最大的问题是回避了所有的问题,美化了男性也美化了女性所承受过的苦难。
5. [法]乌妮·勒孔特(Ounie Lecomte, 1966-),生于韩国,成长于法国的导演、编剧、演员。编导作品《愿你被爱》(Je vous souhaite d'être follement aimée, 英译为“Looking for Her”,2015)讲述了一位出生便与母亲分离的30多岁的女人寻找生母的故事。她是养父母唯一的孩子,但亲子关系不够好,在结婚生子几年后,与丈夫的感情也走到了尽头,准备离婚的时候,又发现自己意外怀孕了。在“意外怀孕”的时候,她想到自己的生母,想知道生母是如何怀孕、又如何决定放弃自己的。她对生母有过愤怒,但在交流之后,她与母亲达成了和解并成了好朋友。
6. [中]张艾嘉(1953—),台湾导演、编剧。编导电影《相爱相亲》(2017)展现了三代女性的故事,三代女性都面临着认同危机,所以看似是“各有不同的执念”,内核却同样是期待自己被重要之人承认,期待拥有稳定而健康的亲密关系,期待自己在世界上有自己独特的价值。。
7. [意大利]劳拉·碧思菩莉(Laura Bispuri),导演,编剧,演员,导演并与弗朗塞斯卡·马尼里(Francesca Manieri, 1979-)电影《我的女儿》(Figlia Mia, 英译“Daughter of Mine”, 2018)也由Laura导演,由Laura及Francesca合作编剧,讲了即将进入青春期(表现为10周岁生日)的女孩Victoria逐渐与自己的两个母亲实现和解的故事。虽然影片展现的生活场景很符合现实生活中女性的真实生活片段,但相对来说,养母Tina与生母Angelica的刻画都有点儿过于刻板印象。在我看来,真正的救赎需要的不仅是“Victoria愿意同时承认两个母亲,承认自己内在同时存在‘认真生活、爱别人’与‘接纳自己的身体欲望’两种需要”,更重要的是,她需要学会突破面具去看到真实:两个母亲都是挣扎在底层的、拥有许多不利己的普通女人,养母不仅是“圣母”,不仅有爱人的能力,也有被爱的需要,也有性需求;生母真正想要的也不是性,而是爱,爱与被爱。由此,我认为电影的结尾还可以更好一些。
8. [匈牙利]卡塔·韦伯(Kata Wéber, 1980-),编剧,演员,编写了一系列女性视角的电影剧本。编剧的《女人的碎片》(Pieces of a Woman, 2020)讲了年轻女性Martha与自己(内心的母亲)和解的故事。她的母亲算是普通人眼中的“控制狂”,因为生命最早期时承受过的物质与情感的匮乏,她在做母亲后努力做“完美母亲”,想要让自己的女儿“少走弯路”,结果却让女儿感受到了另一种匮乏:Martha感到自己的独特性与主体性不被看见、不被尊重,她感到自己不自由。为了让母亲看见自己的主体性,她做了一系列不被母亲认同的事情:身为中产白领(或金领)的她与底层蓝领结婚,选择冒险在家生育自己的头生女,只请一位助产妇协助,而非却医院享受更好的、更有保障的生育辅助。这种故意为之的“叛逆”导致她失去了自己的第一个女儿,但也是在治疗自己的创伤的过程中,她越来越学会了为自己做主。在故事的结尾,她拥有了新的女儿,但依然会像当年母亲控制自己一样控制女儿——成长是永无止境的,没有人会因为一个“顿悟”就突然变得“全知全能”。
9. [美]玛吉·吉伦哈尔(Maggie Gyllenhaal, 1977-),导演,编剧,演员,制片人,编导的作品《暗处的女儿》(The Lost Daughter, 2021)改编自埃莱娜·费兰特的小说,讲了一位母亲对“母性”的反思,有网友评论“后悔成为母亲,但我不敢说出口”。
几乎所有的母亲都面临着同样的困境,与之相应,在这个以“原子家庭”为主导的父权社会,几乎所有的男人也都并不幸福。当然,父权制下的大家庭中,多数女人都是“外人”,女人的处境也并不比原子家庭的“超级母亲”更好。
对此,我认为,所有的人在生命的前几年确实是需要来自成人的大量关爱的,这种关爱光是靠全职母亲或是全职父母远远不够,最好的方式依然是原始母系社会的“一小群孩子与一小群中老年女性一起玩耍”,这不代表着女人只能被束缚在血缘关系中。
现代社会的我们拥有了另一种可能性:一小群后天选择共同生活的女人一起生活,共同抚养子女。这将实现女人“追求自我”与“关爱下一代”的“鱼与熊掌兼得”。只有拥有这样的支持性的生活环境,对于女人来说,“人性”与“母性”的冲突才有化解的可能,母亲才有可能成为女儿的理想榜样,女儿们才不需要在“弑母”或“逃离”或“为了融入母亲而杀死自我”这些艰难选择中进行取舍。当母亲过得幸福,与母亲的融合、和解会成为很自然的事情。
10. [中]阮凤仪(Feng-I Fiona Roan, 约1985),导演,编剧,导演并与李冰合作编剧了电影《美国女孩》(American Girl, 2021)讲了一位因为身患癌症而带着女儿的母亲因为SARS这个契机与女儿重新互相认识的故事,涉及“母女间的和解”、“移民”、“文化冲突”等主题。我不够认同这个电影的原因与不认同许多中国文艺作品的原因类似:要么没有救赎,要么给一句抽象的“爱就是一切的答案”,但这个抽象的“爱”并不能温暖到具体的人,我们更需要学会的是“好好听别人说话”,需要学着共情,需要学着理解“我不需要为别人的生命负责,我只需要理解我爱的人,多听这些人说话,多多练习欣赏、练习给予别人正反馈”。
其它母女题材的电影
11. [美]凯丽·费雪(Carrie Fisher, 1956-2016),演员,编剧,制片人,编剧的电影《来自边缘的明信片》(Postcards from the Edge, 1990)讲述了一位被成瘾问题困扰的女儿摆脱母亲阴影的故事,基于她自己的真实经历创作而来。在这个故事的结尾,母女对话,各自讲出了自己的顾虑与恐惧,母亲承认自己对女儿有嫉妒,这解决了长久以来女儿不敢张扬自己的天性去唱歌的问题:她害怕自己成为名歌星之后就失去来自母亲的爱。天下母女几乎都有类似的问题,害怕“做自己”与做“母亲的女儿”之间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害怕如果一方太强,另一方的自我概念会受影响……所有这些问题,如果都可以表达出来,我们终究可以找到更好的相爱并和平共处的解决方式。
12. [美]阿莉森·安黛丝(Allison Anders, 1954-),导演,编剧,制片人,演员,编导电影《旅客》(Gas Food Lodging, 1992)讲述了一对小镇姐妹的生活,以及她们与作为单亲妈妈的母亲之间的互动。原著是Richard Wayne Peck (1934–2018)所作的“Don't Look and It Won't Hurt”。在故事的结尾,母亲Nora与Shade都留在了小镇,拥有了自己的男伴,Trudi在遭遇了意外怀孕生产这个创伤性事件之后,却意外地拥有了一个离开小镇去见识新世界的机会,她选择与一位女性朋友一起留在新世界,虽然还会面临许多问题,还会遭遇更多的意外,但是,就像《裁缝》的女主在意外被放逐之后终于拥有了自由一样,我相信Trudi未来也会比Shade拥有更多的可能性。我不太认同的点在于,故事过分美化了男人对女人的爱,夸大了男性对女性的影响。
13. [中]马俪文(原名马晓颖,1971—),导演,编剧,作家。编导作品《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2002) 根据当代女作家张洁的同名长篇散文改编,展现了母女之间的情感。剧情简介:50岁的女儿追忆已逝的母亲,回想在母亲经历脑萎缩的最后时光,自己极力与死神争夺母亲,结果母亲还是永远地离开了自己。这个母亲一直迁就女儿的不忍,《最后一课》的母亲则要求子女理解自己,成全自己的尊严,两部电影对比观看,可以让我们更加看清自己与身边亲人之间互动中存在的问题。
14. [法]朱莉·波图赛利(Julie Bertuccelli, 1968-),导演,编剧,编导的电影《让爱飞翔》(Depuis qu'Otar est parti..., 英译“Since Otar Left” 2003)讲的是三代女人(两对母女)的故事。Marina在得知去巴黎务工的弟弟Otar意外身故后,决定向母亲Eka隐瞒这一消息,并请女儿Ada定期假冒Otar的身份写信给Eka。七个月之后,Eka决定去巴黎找儿子,最终在儿子旧日邻居那里得知了真相。她理解了Marina与Ada的谎言后,决定用“Otar去美国了”这个更大的谎言来间接表达对女儿与孙女的理解与感谢,但她没有说出更多的真心话。最终Eka与Marina选择回到曾是斯大林故乡的地方,Ada留在了巴黎。贯穿全剧的“谎言”涉及彼时彼地的历史,从“隐喻”的角度是对历史的极好影射,但是,从母女关系的角度,我想,难得的是三位女人一直互相珍爱、互相包容,但如果可以有更好的沟通,或许Ada有可能更早展翅飞翔。
15. [美]玛丽·珞捷思(Mary Rodgers, 1031-),编剧,音乐人,编剧电影《怪诞星期五》(Freaky Friday, 1976)被反复翻拍,2003版的中译名为“辣妈辣妹”,主演为童星出身的Lindsay Lohan。本片讲了高中生Anna与其母亲Tess因为意外而互换身体,从而实现和解的故事。身为单亲母亲的Tess除了Anna之外还有个小儿子Harry。通过只能在奇幻世界中才能发生的“交换灵魂”,母女在一天内体验了对方的人生,最终自然地实现了和解。电影以喜剧的形式展现了母女从“相爱相杀”到切身体验了一把对方的真实生命后实现自然和解的过程,对于我们来说,“完全与别人互换身体”目前仍然是不可能的事情,但至少我们可以多听,不去随意评判自己爱的人,而是在倾听中真正地理解我们爱的人,理解母亲的同时,我们也会更理解自己。
16. [美]妮基·瑞德(Nikki Reed, 1988-),演员,编剧,在14岁的寒假,她用了6天就完成了半自传体电影《十三岁》(Thirteen, 2003)的剧本,并参演了这部作品,一举成名拥有财富自由之后,她搬出了母亲的家,虽然也在继续演艺事业,但她没有终止自己的学业。可以说,写作并参演此剧的过程正是她自我救赎的过程。在这部电影中,女主角Tracy的母亲Mel与丈夫离异多年,独自抚养Tracy与Mason,Tracy在13岁前一直是一个乖乖女,后来碰到了“酷女孩”Evie,她在Evie身上看到了“不压抑”的可能性,与她在一段时间内成为了最好的朋友,开始了自己的“叛逆之旅”,在故事的结尾,作为作者对自己理想状态的表达,Mel对Tracy说“我爱你,我想要你一起在我身边长大”,这给了片中人Tracy救赎,对于作者Nikki来说,她与自己的母亲或许并未和解,但她看见了自己在本质上并不是一个“坏女孩”,她只是想获得来自母亲(或母亲的替代者)的理解、接纳与爱,以此,她获得了自我接纳。这部电影的导演是[美]凯瑟琳·哈德威克(Catherine Hardwicke, 1955-)。
17. [法]朱莉·洛普-库瓦(Julie Lopes-Curval, 约1970-),导演,导演作品《秘密日记》(Mères et filles, 2009)以30岁的女儿的角度慢慢挖掘出了母亲与姥姥50年前的过往,展现了三代女人之间的理解与和解,亦展现了性别暴力对女性的伤害,因为视角的原因,一桩50年前的谋杀案(丈夫杀死妻子)被描绘得波澜不惊,但又很好地体现了《致命爱人》中亲密关系暴力逐渐侵蚀女人的自尊与自信,并导致女性最终自杀或被杀的整个过程,即是非常好的母女题材的影片,也是“婚姻”题材的很棒的作品。
18. [英]安德烈娅·阿诺德(Andrea Arnold, 1961-),又名“Dawn Lodge” (UK),独立导演兼前电视演员,80年代在达特福德本地的电视台工作,是少儿节目中的演员,后开始拍电影。她钟情于女性题材,善于用镜头表现女性心理的瞬间嬗变,是近年来英国电影界的中坚人物。她编导的26分钟短片《黄蜂》(Wasp, 2003)讲述了独自抚养4个孩子的单亲妈妈的困境,获得了奥斯卡最佳真人短片奖。编导的电影《鱼缸》(Fish Tank, 2009)讲述了一名底层的15岁女孩Mia的成长故事,她的母亲很年轻,独自抚养着两个女儿。故事开始时,Mia失去了自己唯一的同龄朋友,母亲带回来一个男友Connor,Mia与母亲的关系降到冰点,Connor趁此机会诱奸了Mia。在故事的结尾,Mia看见了身为“大叔”的Connor的虚伪与懦弱,在成年人身上找不到任何救赎的可能,最终于另一个男孩离开开始闯世界。未来的生活还会有许多问题,但她还是顽强地生长着。如果运气不好,Mia有可能重蹈母亲的人生,在年轻时怀孕,最后成为一个愤怒、绝望、渴望爱的单亲母亲。但如果侥幸或者更好的社会支持,她将有可能与自己和解,最终更为理解母亲并实现与母亲的和解。
19. [美]帕特丽夏·卡多索(Patricia Cardoso, ),哥伦比亚裔,导演,导演的电影《真女有形》(Real Women Have Curves, 2002)展现了对于容貌焦虑的反思。她导演的电影《爱管闲事的妈妈》(Meddling Mom, 2013)讲了一位控制女儿又为自己的控制欲而有负罪感的母亲与其女儿之间发生的故事。(暂时没有找到《Meddling Mom》的资源,如果有朋友找到,欢迎分享)
20. [澳大利亚]乔瑟琳·沐尔皓丝(Jocelyn Moorhouse, 1960-),导演,编导,制片人,演员,编导的电影《裁缝》(The Dressmaker, 2015)改编自Rosalie Ham的同名小说,讲了一位打小被霸凌、被迫离开家乡的女孩多年后回到故乡,实现自我救赎的故事。35岁的Tilly幼时因为群体暴力而被迫离开母亲Molly远走异乡,被暴力的痛苦导致她压抑了许多对历史的记忆,但痛苦与困惑不会因为压抑而消除,特别的,她需要来自母亲的爱。在故事的结尾,Tilly确认了母亲对自己的深情,以及导致母亲不得不与自己分离的社会问题,选择用并不太算暴力的方式对系统做了一次小小的反抗,最终带着母亲的祝福,以完整的灵魂再次踏上新的旅程。我不认同一些网友说的“Tilly是因为失去一切才被迫反抗”,反而,在我看来,正是母亲的爱给了她爱世界的勇气,以及反抗系统的勇气——这种反抗未必意味着暴力。电影的结局让许多人拍手称快,但在我看来,在解构一切、破坏一切之外,我们还可以做更好的事情,比如,用心去爱身边某个人的灵魂,让自己的朋友不再为自己的容貌或衣着而焦虑,放松地做自己、更爱自己真实的样子。
21. [法]帕斯卡莱·普扎杜(Pascale Pouzadoux, 1970-),导演,编剧,演员,她编导了电影《最后一课》(La dernière leçon, The Final Lesson, 2015),涉及死亡、母女关系等。原著作者为:[法]妮珂儿·夏特蕾(Noëlle Châtelet, 1944-),巴黎笛卡尔大学人文学科讲师、作家。本片展现了92岁的Madeleine与女儿Diane之间的互动,以及二人各自与各自儿子间的少量互动。最有启发性的点在于,当身为母亲者拥有不止“母亲”这一个身份,当她们可以完全地为自己而活,并因此获得正反馈,自然地,她们就会更加尊重自己的下一代,下一代也会自然地尊重、依恋自己的母亲。详见《十部死亡题材的高分电影》。
22. [美]格蕾塔·葛韦格(Greta Gerwig, 1983-), 演员/编剧/导演/配音/制片人,编导了母女题材的《伯德小姐》(Lady Bird, 2017),讲了一个18岁女孩的成长。一段经典对话是,母亲说:“我只是希望你成为最好的你”,女儿回复:“如果这就已经是最好的我呢?”许多人会说母亲最重要的事情是“学会好好说话”,但在我看来,这位母亲以及多数母亲都拥有足够的共情能力,她们需要的是接纳自我。Christine的母亲是因为自己受到了来自世界的太多负反馈,自我价值感过低,才会心怀太多的恐惧,并将这些恐惧投射到了作为自己生命的延续的女儿身上,想着“如果我有女儿的条件,我期待**就更好了”,但女儿与母亲有着不一样的人生,这种期待导致了母女间无止境的冲突。电影的结尾用一封信来实现和解,但在现实生活中,只要母亲没有与自己和解,母女间的冲突就不会停止。更有效的和解是母亲与女孩都在家庭之外重构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
23. [中]申瑜(1977-),导演,编剧,关注女性与儿童处境。导演并参与编剧的电影《兔子暴力》(2020)展现了三位普通女高中生的生存困境,以及女主角水青与自幼分离的母亲曲婷重逢后几天内发生的一系列事件。许多网友给这部电影打了极低了分数,我却看到了两个温柔的女人之间的互动——两个女人都像兔子一样弱势,但在被逼迫到无路可走时,为了维护母女间温柔的情感,人也可以做出“不像自己”的事情来。这部电影被称为“母女版的末路狂花”。
24. [法]丽贝卡·兹罗托斯基(Rebecca Zlotowski, 1980-),编剧,导演,演员,生于巴黎,毕业于巴黎高等师范学院法国文学系,后进入法国高等电影学校修习剧本创作。2010年,《美丽的刺》入选戛纳影展影评人周,获路易德吕克首部电影奖,女主角蕾雅瑟杜亦获凯撒奖最具潜质女演员奖提名。2013年,以第二部长片《大电站》(《爱欲来袭时》)获得戛纳影展一种注目单元的法兰索瓦查莱斯奖。紫洛托斯基从首部作品至今,皆以女性为主体,擅长细致描绘不同样态的女性之间,亲密而敌对的共生关系,对人与人之间的爱欲纠缠勾勒绵密。她编导了母女题材的电影《别人的孩子》(Les enfants des autres, 英译“Other People’s Children”, 2022),这讲的是一位继母与继女的故事。我暂时没有找到资源。
25. [中]杨荔钠(1972—),导演,编剧,制片,演员,是中国新生代民间纪录片代表人物之一,《老头》是她的第一部纪录片。电影作品:《妈妈!》(Song of Spring, 又名“春歌”, 2022)讲的是85岁母亲与65岁女儿的故事,是难得的关心中老年女性的华语作品,展现了女性的力量、女人间的互相扶持。我不认同这个作品的原因也是在于缺乏“救赎”,母女俩一生都在为那个已逝之人赎罪,至死都没有说出类似于“这不是我的错,我需要为自己而活”这样的话来。与之同系列的《春潮》(2016)讲了三代母女的故事,将时代变迁与家庭内部的代际变化互相映照,与“春歌”一样,母女直到最后也算不上真的和解了,但给人希望的地方似乎在于,第二代与第三代女人之间的关系要比上一代更好。
网址:十部关注母女关系的好电影推荐 https://mxgxt.com/news/view/298868
相关内容
十部刘德华最经典的电影推荐迪士尼出品的十大经典电影 最好看的10部迪士尼电影推荐
《获奖》 推荐好剧 催泪电影推荐 我的观影心得 每日电影推荐 电影
职场励志电影推荐必看的十部
身材最好的韩国女明星金惠秀五部大尺度电影推荐
电影推荐:十年陪伴
电影鉴赏:论电影《黑天鹅》中母女关系
10部女人必看的职场成长剧 关于女性职场的励志电视剧推荐
职场与人性的故事:三部电影推荐
一人一部关于20世纪最大的烂尾工程的产生,我推荐这部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