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剧“世遗”十五载,粤港澳大湾区传承与发展活动成功举行
12月16日,值粤剧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十五周年之际,粤港澳大湾区粤剧传承与发展活动暨粤剧南派武打技艺展演在广州举行。
此次活动由广东省艺术研究所携手广东粤剧院联合主办,旨在全方位展示当代粤剧事业发展新貌,深度呈现粤剧“世遗”十五年来传承硕果及南派武打技艺精髓。
首发粤剧“世遗”15周年专题片
活动当日,粤剧“世遗”15周年专题片首发分享会率先开启。广东省艺术研究所研究中心主任、一级艺术研究员李满,就专题片主旨及创作历程深入阐释,“该片精准聚焦粤剧传承脉络,以严谨史料、生动影像记录粤剧发展变迁,为文化传承构建可视化载体,助力粤剧知识体系完备构建与广泛传播。”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文华表演奖、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丁凡表示,粤剧“世遗”15周年专题片充分展现了粤剧“世遗”十五年来的变化、发展与传承工作,凸显了粤港澳三地在此过程中的共同努力。
广东省戏剧家协会专职副主席林金洲表示,要出人出戏出精品,必须加强人才培养与剧目创作,共同推动粤剧事业的繁荣发展。
此外,活动还围绕“南派技艺”与“传承”的主题,邀请主演进行了精彩的分享。香港粤剧名伶谢晓莹向观众介绍粤剧南派表演程式“搜宫”的运用,以及武旦的创造性运用,并展示了叫头、扎大架、舞台官话等技艺。湛江粤剧团郑建平向观众介绍了粤剧《武松打虎》中武松一角的行当——短打小武。随后,湛江粤剧团优秀演员朱林溪、周军为观众带来粤剧《武松打虎》中的精彩片段,并展现了南派手桥、伏虎等技艺。
搭起粤剧传承发展桥梁
16日当晚,“粤剧南派武打技艺专场展演”名家荟萃,此次展演也是广东省艺术研究所与湛江市艺术研究室联合开展“南派武打技艺传承与发展研究项目”的专题成果展示。粤剧南派艺术作为粤剧传统表演体系中独树一帜的流派,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与地域艺术特色,项目团队在研究层面深入剖析南派粤剧武打技艺的历史渊源、风格特征、演变轨迹与美学内涵,于传承传播层面,对传统南派武打技艺进行创新性编创与现代性诠释,从动作设计、角色塑造、舞台调度等,多维度探索其在当代审美语境下的传承发展路径。
开场的《武松大闹狮子楼》以刚猛劲道的 “手桥”“梅花桩” 等技艺,融合创新高难度“奔腾”动作,尽显南派武打的刚劲雄浑;《虎踞缘》之〈兰英搜府〉将传统锣鼓、身段、走位与桌台“水波浪”、叫头、大架等最能代表南派艺术的元素交织,演绎南派典雅古韵;《武松打虎》系此次项目的专项成果展示,以南派手桥、高台照镜、高台蛮子等动作精准诠释角色神韵;《史可法沉江》将南派传统表演程式与音乐锣鼓板腔有机整合,文戏武唱;《困谷》在舞动马鞭枪戟间展现南派功架的飒爽英姿。
主办方表示,这不仅是一场艺术展示,更是粤剧非遗传承的使命担当。南派武打技艺展演系统地挖掘整理传统技艺,为其传承培育土壤,也为粤剧艺术理论体系的推进建构夯实基础。广东省艺术研究所联合广东粤剧院,凝聚粤港澳大湾区多地粤剧力量,以活动为纽带,为粤剧的传承发展架起桥梁,在世界文明多元共生格局中,彰显粤剧独特的魅力与时代价值。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周存 通讯员 郭君彦 杨佳
部分图片由广东粤剧院薛才焕拍摄
责任编辑:
网址:粤剧“世遗”十五载,粤港澳大湾区传承与发展活动成功举行 https://mxgxt.com/news/view/266878
相关内容
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艺术展演在广州启动,本届新增戏曲展演舞蹈粤军风采绽放!粤港澳大湾区优秀舞蹈作品巡礼活动在深圳举行
粤港澳大湾区艺文界交流会将举行,共同探讨区内文化艺术发展趋势
粤港澳大湾区短剧影视产业基地
大腕云集!“金色大地”2024粤港澳大湾区流行音乐周开幕
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音乐周颁奖典礼在穗举行
东风Honda明星产品亮相粤港澳大湾区车展
多向奔赴,领潮而行!2024粤港澳大湾区文采会精彩启幕
第九届羊城粤剧节盛况空前 广州交出粤剧传承新答卷
广州交出粤剧传承新答卷 | 粤剧传承,何以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