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女儿,自我》:家庭关系中的情感匮乏,是隐形“杀手”
当你和父母的关系出现问题时,你是否有这样的想法:我只是和他们关系不太好而已,这没什么大不了,日子还不是照样过?
在家庭教育领域有杰出贡献的精神分析师简.戈德伯格认为:在所有家庭关系中,母女关系最为特别,也最为复杂。
母女关系不同于母子、父子和父女关系,儿子虽然最初会对母亲有依恋,但是如果他是异性恋的话,他的身份认同最终会从母亲转向父亲;父女关系可能亲密而厚重,但女儿对父亲的身份认同终究不是完全的;但是母亲和女儿,在彼此的认同过程中,无须跨越性别界限,她们在成长过程中的分离更为复杂和艰难。
为了让大家更了解母女关系的重要和紧密,简.戈德伯格写了一本专门介绍母女关系的书《母亲,女儿,自我》。
简.戈德伯格是精神分析领域的权威专家,她曾被美国传记研究所评为“十年来最受人尊敬的女性”。为了表彰她在家庭教育领域做出的杰出贡献,一个名叫“拯救一对父母,帮助一个孩子”的组织,在2002年为她颁发了“改变命运奖”。
在《母亲,女儿,自我》这本书里,简.戈德伯格用自己与母亲和女儿建立关系的过程,以及她40多年来在精神分析工作中遇到的患者作为案例,向我们讲述了一个重要的事实:与母亲关系的匮乏,是我们身心健康的一个隐形“杀手”。
1.匮乏的母女关系引发心理障碍
简.戈德伯格选择成为精神分析师,有一部分是受母亲玛德琳的影响。玛德琳和母亲的关系不太好,应该说是非常差。
玛德琳的母亲,也就是简的外祖母,在经济大萧条时期,被生活所迫进入职场,她凭借自己对商业的敏锐嗅觉和自身坚毅的品质,在多个方面的事业都取得成功,也领着家人熬过了大萧条时期。
玛德琳的母亲给人的印象就是:不管她想要做什么,她都能做好,且做到卓越。她做起事情来无所顾忌,带着几分俗气和夸张。但她却是一个不称职的妈妈。
对玛德琳来说,她觉得母亲想要自己死掉!
相信每一个专注追求职场成功的女性,在受到家庭羁绊时,多少都会对子女有同样的感受,这里的“死”并不是身体层面的死去,而是一种“精神意义”上的死去。
玛德琳一辈子都在憎恨自己的母亲,她内心清楚一个事实:只要愿意,母亲可以做成功任何事情,她也可以成为一个更好的母亲;但是她却选择做一个无爱的妈妈,将全部精力都拿去追求事业的成功。
玛德琳感受到了母亲对她的恨意,她也以同样的恨意回报母亲。每次她们两个通电话,都充满了空洞、冷漠和疏离。甚至玛德琳重病在床时,母亲来看她,她都拒绝母亲进入房间,仿佛是报复母亲在她小时候需要照顾时对她的无视。
除了和母亲关系不好之外,玛德琳的生活似乎一切都很完美,有丈夫,有孩子,有事业。如果一定要说不足的话,玛德琳也有一个烦恼:她怀疑自己是女同性恋。
玛德琳对身边的女性总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关注她们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为她们打来的每一通电话而欣喜,也会为没有收到她们的电话而失落。
玛德琳也怀疑过自己对女性的情感是否不太正常,可是当她遇到喜欢的男友时,她放下了这个怀疑,她结婚,生子,对身边女性的情感似乎冷淡了一些。可当她和丈夫的关系到了瓶颈期之后,她又开始去追逐身边的女性。
玛德琳孜孜不倦地追求着她遇到的女人,去她们上班的地方,加入她们的喜好,自告奋勇地帮她们做各种琐事。她们中有一个做服装生意的,玛德琳从她那里花巨资购买了大量礼服,这些衣服有些她这辈子都没有穿过;她们中还有一个做古董家具的,玛德琳从她那里购入了大量的古董家具,甚至重新装修了房子。
而这些女人对玛德琳似乎并不感兴趣,她们跟她的关系都仅限于聊天和一些礼节上的来往。对于别人的冷漠,玛德琳总是最大限度地妥协自己去迁就她们,用她们的方式与她们相处。
一直到玛德琳有了孩子之后,她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发现自己总有一些不对劲的地方,为了更好地照顾孩子,她开始向精神分析师求助,进行心理治疗。
在专业的精神分析师的帮助下,玛德琳重新审视了自己和母亲的关系,也终于明白了自己对女性的情感并不是性取向有问题,而是在内心中,她在寻找另一位母亲,一位更好的母亲。
首先出现在玛德琳生命中的女性,是一个无爱的妈妈。在放弃追求母亲的爱之后,玛德琳则通过不断接近那些忙碌到无法回应她热情的职业女性 ,来反复重现她与母亲之间早年的经历,她一再地体验从那些女性的角色那里感受到的挫折和匮乏,就像她的母亲带给她的那样。
就像作者所说的那样,我们和母亲的关系,塑造了我们人生的剩余部分,也塑造了我们和世界的关系。
与母亲糟糕的关系所带来的伤痛和匮乏感,不仅会引发心理障碍,在身体健康方面也有着无穷的隐患。
2.匮乏的母女关系引发身体疾病
作为一名精神分析师,简.戈德伯格有着各种各样的患者,有一部分患者是身患癌症的病人,这些人中有一个叫做玛莎的患者较为典型。
玛莎在被确认癌症之后不久,就找到简做精神分析的治疗,她想知道癌症是否与自己的心理状态有关,她怀疑自己和母亲“有毒”的关系导致了她的疾病。
玛莎认为自己的母亲是一个情感强烈而内敛的女人。她的母亲在民权运动上的态度积极而开放,是一位民权运动积极分子。
玛莎的母亲对她弟弟更慈爱一些,对玛莎她总是说:“别再折磨我了!”。母亲总是会在玛莎没有扮演“好女孩”的时候,或者是她对母亲对弟弟的爱嫉妒到发狂的时候说这句话。
经过几年“有毒”的训练,玛莎学会了把自己的情绪深埋在体内,将自己扮演成完美的女孩。
对于玛莎,母亲总是理所当然地认为,玛莎的事情都会水到渠成,不需要为她操任何的心。玛莎总能感受到母亲的态度是:“你可以自己完成。你弟弟比你更弱小,更黏人,他比你更需要我。”
在母亲这样的态度之下,玛莎发现了一个漏洞:生病。只要玛莎生病,就能获得母亲的关爱,生病让玛莎在母亲那里变得更重要。
当玛莎将生病发展成一种应对母亲的固定模式,她的计划就成了深埋在潜意识中的机器,有了自主意识,脱离了她的控制。也就是在她想要获得母亲认同的时候,她总能马上就生病,根本不需要她做任何准备。
玛莎的弟弟也是一名民权运动积极分子,他曾多次因为参加某些运动被捕。就算弟弟在坐牢,母亲也会觉得她得到了自己所期望的——一个英雄的儿子,一个正义的儿子,一个可以为了正义事业而牺牲生命的儿子。她为儿子感到骄傲无比。
而玛莎就对这些运动不感兴趣,当弟弟因为被捕而无法做某些民权运动的事情时,玛莎也很难去替他完成。这些也让母亲对玛莎产生不满,为了得到母亲的认同,弟弟被捕之后,玛莎就患上了血性结肠炎,并在后来的数年时间里反复发作。
然而仅仅这些疾病还是不够玛莎应对她和弟弟之间的冲突。一场新的民权运动提出了释放弟弟的诉求,但是需要玛莎帮忙去做一些工作。可是当时玛莎已经有了一份全职工作,并且还在学习全日制的硕士课程。
玛莎的生活和弟弟的需求有了巨大的冲突,在她不知道是否应该让步的时候,她的身体为她做出了选择,她需要一场疾病,她需要某种恐怖的疾病以帮助她摆脱目前的困境,那种疾病只能是癌症。
玛莎只是一个渴望从情感上遥不可及的母亲那里获得关爱的孩子。为了应对母爱的贫瘠,玛莎伪装出了对弟弟的认同,活成了她眼中母亲期待的样子,抛弃了真实的自己。
其实,玛莎的母亲对两个孩子的爱都是匮乏的,弟弟为了得到母亲的认同和关爱而反复入狱,玛莎为了满足母亲的期待而反复生病。玛莎和弟弟的生活都是一种移位的生活,他们无法去做真实的自己,为了满足母亲而独自体会着自我分离的无助。
3.总结
母爱是伟大的,它像水一样滋润着我们的生命,但有时候又像山一样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读完这本书之后,我也不断反思自己和母亲的关系。小时候我没有在母亲身边长大,只是在长大了之后,和她的生活有过一些交集。这些交集中,不乏有很多冲突和矛盾。
不管我们之间如何冲突,虽然她从来没有说过,但是我总能从她身上感受到的是:她希望我过得更好,希望我能自己照顾自己,希望我能成为她的骄傲。这些年来,我也一直在为这些事情努力着,生活也不断向好。
这就是母亲对孩子的影响。母子连心,不管母亲说或者不说,孩子总能感受到母亲的心思和期待,有些可能是母亲自己也察觉不到。
《母亲,女儿,自我》这本书向我们展示了母女关系的重要性。作为母亲,我们如何去表达爱?作为孩子,我们如何学会与至亲和谐共处?这些问题,是我们很多人需要穷其一生不断探索的人生课题。
网址:《母亲,女儿,自我》:家庭关系中的情感匮乏,是隐形“杀手” https://mxgxt.com/news/view/247292
相关内容
娱乐圈婆媳关系揭秘:那些如母女般亲密的明星家庭(演艺界的儿媳关系曝光:明星家庭像母女一样亲密)母子关系最和谐 我们应当如何关爱自己的母亲 图
娱乐圈婆媳关系揭秘:那些如母女般亲密的明星家庭
单亲家庭的幼儿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doc
中国古代家庭文化之亲子之情
在外女强人,在家小公主,婆媳关系亲如母女,真是娱乐圈里的榜样
【揭秘娱乐圈母子关系】:明星杨合除的“强势母控”之路
《小夫妻》以颠覆式家庭关系建构,开辟家庭情感剧全新赛道
女粉丝苦追刘德华 父亲投海自杀
电影鉴赏:论电影《黑天鹅》中母女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