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得着,有话直说。
看到某明星在社交媒体说了句话、在采访中做了个表情,就能引发一阵热议,芝麻大点小事都能登上热搜,这件事“正常”吗?
分析这个问题,需要解决两件事:首先,弄明白“粉丝经济”的运作模式和传播规律,其次,弄明白流量明星与吃瓜群众的关系。
大家都知道,没有粉丝的明星就不是明星,没有流量的大咖就称不上大咖,明星与粉丝互动频繁,这是“粉丝经济”模式之下的必然产物。
明星靠得是流量,流量来源于粉丝,娱乐圈远比大众想象中的“封闭”,混圈的明星需要遵守“粉丝经济”的游戏规则,才能保持住自己当前的咖位与影响力。
就像“肖战事件”带来恶劣之后,很多人不仅反对“惹事”的肖战粉丝“小飞侠”,对肖战也路转黑、粉转黑,就是因为在大家的印象里,流量和粉丝的关系尤为密切,核心粉与明星运营团队之间的关系不言自明。
看起来,娱乐圈的“门槛”很低,实际上,这个圈子并没有大众“看到的”那般“开放”。
不混圈的吃瓜群众,可能不太清楚“粉丝经济”的运作模式:明星的炒作与粉丝的互动,产出了一系列话题,吃瓜群众看到这些话题,因为觉得有趣、有料、有争议才会关注,进而通过网络上和现实中的口口相传,引发巨大的影响力和关注度。
因此,我们中绝大多数人,本来不过是来“看热闹”的看客,结果最后却成了推动话题的主力。
毕竟,号称千万粉丝的流量大咖,也不可能仅靠粉丝群体,就能一下子掀起妇孺皆知的话题出来,正因为吃瓜群众的推动,这些娱乐圈内部“运作”出来的话题,才最终变成了公众话题。
明白了这个运作模式,大家或许会豁然开朗,其实,娱乐明星创作话题,粉丝群体扩展话题,吃瓜群众推波助澜,形成一个完整的传播链,最终,将明星所谓“芝麻大点事”推上热搜,大家都参与其中、自得其乐。
只是,个别娱乐事件带来的负面影响,还是要值得警惕。占用过多公共资源,引发恶劣的社会影响,话题的始作俑者——明星运营团队与核心粉丝群体,最终还是会得不偿失、引火烧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