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至去年,再迟钝的奢侈品牌也终于明白过来了,这个世界变了。他们固有的世界观崩塌了。他们原本的设想是:我的产品是给那些有经济能力的中年人准备的,他们买一块表是传给儿子的;她们买包包是看重端庄稳重大气的;他们穿衣风格是彰显成功人士气质的。
所以奢侈品设计的东西要满足他们,喜欢设计和个性?那我每年弄几个亲民的副线给你过过瘾。28原则下,维持住主线消费者才是关键。
但现在的情况是,年轻人反而成为奢侈品消费的主力,他们性格多变,喜爱明星,消费力十足,最重要的是,严重依赖社交网络。
在2016年,几乎每个奢侈品牌都在社交网站上开设公众号,这些奢侈品牌大号的运营模式同质化严重,去年写过《你会转发奢侈品牌公众号上那些东西吗?》,曾经提到过:
“文案创作方面,任何奢侈品牌公众号的路数都非常相同,注意品牌和产品的定位诉求,找准核心价值和个性。在开始要先吸引受众的注意,在最后强化品牌名称、标识和品牌理念。”
而这些公众号的推广和转化能力也一般:
“ 这些官微的推广能力非常一般,相对于20000+的阅读量,转发的仅仅只有不到50,除去公司员工和利益相关者,转发者渺渺,换言之,品牌可以通过他的知名度聚集一部分关注度,但很难让他们帮助其推广。”
这样的尴尬源于他们的推广和年轻消费者想要的信息存在错位,社交网络爱好者实在不大愿意接受从上至下的品牌文化传播,而更愿意接受消费者的平行传播。换言之,各种硬广告、硬软文我们看不下去,而“INS上一个网红穿这个衣服好漂亮”这个信息我才会接受。
等奢侈品牌开始了解这些门道之后,他们的传播方式就简单明了了,我概括为:
以明星KOL以及事件营销为主的短期营销模式。
明星和KOL虽然职能不同,但都是给品牌提供“流量”——Angelababy、鹿晗、吴亦凡和著名KOL们的粉丝;“事件营销”博眼球,推出各种合作款和跨界款——LV&SUPREME、和H&M合作的众多大牌、范思哲咸鸭蛋、香奈儿牌婴儿奶粉、巴宝莉牌泡面、古驰牌咸菜、蒂芙尼牌酸奶、宝格丽黄油;短期营销——通过快闪,限量等方式赚一笔就走。
例如:Burberry到了中国玩微商
写到这里,突然发现这就是国内的高票房电影的运作思路,演员找小鲜肉(流量明星)、剧本找大IP(事件营销)、票房全靠前期宣传(赚一笔就走)。认认真真磨剧本找演员拍戏,是赚不到钱的啦。
虽然没有数据显示这些短期营销给品牌带来多少利润,但在淘宝上,“明星同款”的销量有明显的提升,山寨货卖的好,正品也不会太差,但品牌是否随着“事件”“明星”的走红而走红,这还是一个未知数。
拿最近火热的LV与潮牌SUPREME合作的案例来看,在搜索指数上,消息发布当天,SUPREME搜索量猛增近60%,并且之后一直保持,而LV搜索量并无明显上涨。
百度指数对比
尽管微信指数两者差距缩小,但考虑到在手机上输入LV和supreme不一样的复杂程度,这个数据还是能说明潮牌和大牌联名,关注度增加的是潮牌。
微信指数对比
同样的是KOL和奢侈品牌合作,增加曝光量的反而是KOL,从品牌来说,把网红的粉丝转化为自己的粉丝,难度还是不小。
这样的结果对品牌来说并不是不能接受,在品牌看来,增加曝光量、和流量明星合作,是有一定风险的,过于讨好年轻人,可能会得罪原来那批老顾客。积家和papi酱合作就是这样,老表迷觉得积家跌粉了。
所以尽管要赚钱、要生存,但目前品牌和网红的合作还是有所控制的,无论是网红还是潮牌,都是短期合作,所有传播仅限于线上,在线下平面媒体和专柜则基本看不到,合作款采取限量、快闪等方式销售。
年轻人善变,而流量明星的负面消息往往也不少,所以品牌和他们合作并不是全抛一颗心,往往还有着试探、侦查的意味。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新兴市场,奢侈品牌开始用一些不同于以往“高大上”的营销手段,成功了兴许能产生奇效,不成功,也不妨碍回来继续做主流。
投票
睿智生活的风雅荟聚,感谢您为自己发声!
您还不能错过: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