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论文赏析八篇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电影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第1篇
一、网络思维下的故事情节,天马行空
由于该影片集合了多部动画作品的元素,一方面为了结合影片本身的风格;另一方面又必须符合动画人物原有的基本特征,在故事情节的设计上就必须更加谨慎和巧妙。在“十冷”大电影影片中,故事情节以时间为主线索,无名主人公为了拯救世界修改时间,而后时空整体混乱,引发了一场修正时间顺序的故事。时间的混乱,将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类型的动画带来了平行时空,所有人物的生活都被影片创作者们以一种网络思维的方式重构故事内容。互联网时代,网络媒介将内容生产者和消费者[2]相连接,通过互动反馈,内容生产者可以及时了解受众的喜好,对故事内容的重构也更加符合受众的心理需求,充分表达受众的观点,促使影片内容更具吸引力,既迎合了网民的思维模式,又给予了创作者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海量吐槽,新潮接地气
吐槽最早起源于日本漫才,意指挑毛病、找缺点以及揭老底的行为。[3]2012年后,该词被广泛使用于网络,并成为网络热词。影片的无名主人公以吐槽能量为攻击特性,只要不断吐槽就能够收集能量。本影片中,将吐槽作为影片的重要元素,大量出现吐槽的情节。例如,学生吐槽四六级,时光鸡作为上班族吐槽工作,年轻人吐槽单身,无名主人公吐槽时光鸡啰唆、弹幕等直接吐槽;另一方面,侧面暗示性的吐槽情节也颇多。例如,地球毁灭之日选在2012年12月21日,意在讽刺末日谣言;后人类要排队进入宇宙终点站,意在吐槽人太多;匹诺曹和白雪公主之间的多处对话被吐槽秀恩爱以及琼瑶剧的矫情等等。整部影片中,海量的吐槽情节并不是影片情节发展的重点,但却占据了影片绝大部分内容。这些与社会各类人群现实生活接近的众多槽点,从受众的角度表达了他们的心声,促使高度娱乐化的“十冷”受到众多粉丝的追捧。
三、娱乐至上,但主题含义深远
第2篇
1.青年人是微电影创作的主要力量兴起于草根的微电影以突破性的姿态改变了以往传统电影只靠专业人士制作的单一模式,其创作主体不论是专业团队还是草根阶级,大都以青年人为主。微电影是以新媒体为主要传播媒介、以青年人为创作主体的艺术形式,崇尚随性表达,在年轻人中甚为流行。高校将微电影创作引入影视艺术实践教学,学生会积极地参与其中。微电影的微时长,意味着内容有限,要想吸引观众的注意就要靠创意,而青年学生又极具创造性,拥有用之不竭的奇思妙想。微电影创作可以吸引青年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拍摄不同题材,反映不同主题思想的微电影作品,通过自己独特视角去表现眼中的美好世界。
2.微门槛、低成本便于大学生参与个人拍摄微电影并不需要专业的摄录设备,这为学生进行微电影创作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专业实践设备资源不再成为学生作品创作的障碍,网络、手机、相机、DV等移动媒体在大学生群体中基本普及,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创作。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会长、中国传媒大学传媒艺术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胡智锋教授认为,微电影的兴起与发展成为影视教育人才培养新的有利的载体和手段,微电影短小、精致、低成本的特点有利于融入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之中,成为新的人才培养手段和模式。
3.微周期制作可以较快检验教学成效微电影虽微但却浓缩了正规电影的所有结构,包括剧本创作、前期拍摄、录音、音乐、舞美、灯光以及后期制作等过程。通过微电影创作进行实践教学,有利于高校影视艺术专业在短时间内检验各个专业课程教学的实际效果,能较快地体现教学成果。由于微电影篇幅短小以及投资拍摄周期短等特性,决定了其非常适合大学生参与其创作活动,它可以使得学生综合能力与素质得到全面的提升和锻炼。同时,表演、摄影、编导、设计等艺术类不同的专业学生也可以共同参与和创作。对实践教学而言,这种相对低成本和时长短小的影片制作,有助于让学生对影视作品的生产传播形成快捷、完整的认知。
二、微电影在影视艺术实践教学中的实际运用
1.让学生在微电影创作中体验影视制作的完整流程微电影创作需要具备完整的策划和系统的制作体系、作品本身具有完整故事情节,是团队协作的产物,微电影的浓缩特质有助于开展全流程实践教学。由于其低成本、微周期的特点,微电影创作往往只需要极少数人的参与,因此制作者必须熟悉并参与到作品创作的各个环节上。在影视艺术实践教学中,我们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微电影创作,鼓励学生与有经验的学长合作来进行学习,掌握影视创作的全部过程。学生从最初的剧本创作、前期拍摄到后期合成,每个步骤都亲身参与,通过微电影创作来体验影视制作的完整流程,提升学生在影视艺术领域的综合能力,使学生能真正成为影视制作领域的通才、全才。
2.以微电影创作为纽带,使学生通力合作、加强交流微电影作品涉及的题材和行业较为广泛,构思巧妙,形式多样,学生围绕兴趣爱好拍摄不同题材、反映不同主题思想的微电影作品,从而提升并完善自身的创作水平。微电影创作甚至可以吸引不同国籍、不同院校、不同专业的学生在一起通力合作。事实上,微电影已经超越了影视专业的范围。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家穆德远认为,电影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就是其载体发生了变化,如今的电影不仅通过院线、屏幕传播,而且通过手机、电脑进行传播,这是当前多媒体发展的必然趋势,微电影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既有影视的元素,又有新闻、艺术的元素。可以说,微电影在各个学科交叉、交融中不断发展,因此各专业学生都能够参与微电影创作、拍摄。
3.鼓励学生参赛,将学生作业变为作品影视艺术实践课程教学大多是以提交作品的方式来进行课程考核的,将学生的微电影创作与参加各种影视作品大赛结合起来,鼓励学生用微电影形式探索多样化的原创影像,培养自身创作能力和实践能力,让学生能更多地了解国际影视创作的发展趋势和我国当代大学生的专业追求。从2012年起,武汉工程科技学院先后参加了两届由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中国文化信息协会、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传媒研究中心、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主办,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韩国清州大学协办的“国际大学生微电影盛典”,在首届盛典上,我院09级学生作品《你是我的眼》获得纪实类三等奖,还成功入围“半岛国际纪录片节”。国际大学生微电影大赛让教学成果真正有机会参与国际交流,与世界共享,也鼓舞和带动了更多的同学积极参与到微电影创作中来,同时让老师对微电影在实践教学中的重要性有了新的思考和探索。在第二届比赛中,我院有4部作品在比赛中获奖,其中10级学生作品《外教夫妇和他们的九个孩子》荣获最佳短片单项奖、《鱼》荣获动画动漫类二等奖,另有2部作品荣获纪实类三等奖,大赛组委会根据学生投递微电影作品的数量和质量还为我院颁发了本次微电影盛典评选活动的组织奖。微电影作品参赛实现了从学生作业到学生作品的转变,是学生实践教学重要成果的提升,对老师的教学水平、责任心和管理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将日常实践教学与比赛相结合,让学生针对比赛主题量身定做、集中精力进行创作,将学生实践教学作业变成国内外影像节的作品,才能进一步加强世界各国大学生在微电影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4.延伸实践教学,打造有影响力的微电影品牌在实现微电影的教育价值的过程中,除了参加相关影视作品比赛外,还可以结合高校自身实际情况,打造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微电影制作社团、举办具有品牌效应的微电影比赛或微电影学术论坛,使自身实践教学的成果能得到进一步延伸,这样做不仅可以使本校的学生感受到微电影的巨大魅力,还能够让更多的教育工作者意识到微电影也可以具有重大的教育价值,通过微电影制作社团、微电影比赛和微电影学术论坛的影响,能在实践工作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影视技术创新能力,同时借助微电影社团和学术论坛的交流与培训也让专业教师掌握影视前沿应用技术,让专业教师能在理论和实践上相结合并胜任实践教学,培养出具有影视创作实践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第3篇
2002年这个千年难遇的好年头,对于香港电影来说,却是一个厄运年,本土票房收入达到了有史以来的最冰点。贺岁片被《魔戒首部曲》拔得头筹,暑期档被《蜘蛛侠》《未来报告》《黑衣人2》等好莱坞影片抢占花魁。无论黄金档期还是淡期,港片都破纪录地被外国影片全线压制。截止到2002年8月20日,香港本地电影上映不足40部,暑期票房总收入只有7500多万港币,相比2001年同期17000多万港币的票房下跌了56%。票房前10名中,港片只占4个,不仅比例是近年来最少的一次,而且没有一部进入前三名,绝大部分港产片都只是昙花一现。香港电影本土市场已经如履薄冰,到了关系生存的严峻时刻。
表12002年7月1日—9月1日,香港本土电影票房数据
片名上映周数票房累计(单位:万港币)票房冠军周数
《我左眼见到鬼》(银河映像)520001
《绝世宝贝》(一百年)418522
《天脉传奇》(浩瀚)411031
《这个夏天有异性》(寰亚)4946
《悭钱家族》(寰宇)5842
《幽灵人间2:鬼味人间》(寰亚)3528
《枕边凶灵》2258
《香港有个好莱坞》337
《心慌方》(安乐)316
注释:
①表1、表2、表3、表4数据均来自(汉电影网站),4表均由笔者编选制作。
表22001年7月1日—9月1日,香港本土电影票房数据
片名上映周数票房累计(单位:万港币)票房冠军周数
《少林足球》(星辉海外有限公司)1060443
《瘦身男女》(一百年)74033
《全职杀手》(天幕)425501
《同居密友》(电影动力)41819
《蜀山》(中国星)31162
《愿望树》(东方)2740
《吧啦吧啦樱花》(嘉禾)3675
《买凶拍人》(嘉禾)3171
《七号差馆》(东方)1150
就表1、表2来看,虽然同样的暑期档(7月1日—9月1日),两个年度进入每周十大卖座排行榜内的港片数量基本一致,但票房成绩却相差很远。如此大幅度的票房滑落是史无前例的。2002年之前,好莱坞电影在许多国家囊括了50%到90%比例不等的市场份额,但独独在香港颇受冷遇,票房占有率不及香港本土电影的1/3。据统计,1970年至2001年31年间的香港电影市场,好莱坞电影的平均票房收入从未压倒过港片,占有量少于总票房的三成。在每一年的票房“十大”或“二十大”影片中,港产片也都是占尽优势。1981年斯皮尔伯格的《夺宝奇兵》(RaidersoftheLostArk)打不过香港影片《人吓人》、《投奔怒海》,票房排名第16位;1989年真人与动画结合的美国影片《谁陷害了兔子罗杰》(WhoFramedRogerRabbit?),香港票房不及王晶《赌神》的1/3。即使在1993年以后政治因素一定程度影响香港电影产量的情况下,虽然好莱坞在港境遇略有改善,但票房占有率也绝对达不到50%。
为什么2002年暑期会走到有史以来的最低谷呢?或许2001年暑期市场的火爆,是因为没有相应的外国劲敌所致?为廓清这层疑义,我们可以考量以下数据:
表32002年7月1日—9月1日,外国影片在港票房数据(前五位)
片名上映周数票房累计(单位:万港币)
《蜘蛛侠》(Spider-Man)72900
《未来报告》(MinorityReport)52253
《黑衣人》(MenInBlack2)42052
《精灵鼠小弟2》(StuartLittle2)3925
《星际宝贝》(Lilo&Stitch)5859
表42001年7月1日—9月1日,外国影片在港票房数据(前五位)
片名上映周数票房累计(单位:万港币)
《珍珠港》(PearlHarbor)62421
《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41841
《盗墓者罗拉》(TombRaider)41625
《尖峰时刻2》(RushHour2)41329
《侏罗纪公园3》(JurassicPark3)21007
两个年度登香港暑期市场的好莱坞电影,基本水准、国际声誉、市场竞争力都旗鼓相当,这从大都在3000万港币内上下浮动的票房数据中可清晰得到印证。但为何本土市场会落得如此迥然不同的境遇呢?
二、香港电影产业:多重危机
这种滑坡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下半期。港片一直以应接不暇的姿态展现于东南亚、韩日及欧美市场,不仅票房一路飙升,而且还成功构建出全球华语电影的市场网络。但高速增长的票房背后,却根基不稳。从1993年以来,香港电影市场开始出现较大跌幅,直至1999年。其间不仅每年跌幅依次为7.58%、15.06%、19.34%、12.65%、21.4%、22.34%、22.34%,[1](P8)而且1999年票房与1992年相比跌了近一半。其后以《少林足球》为代表略有回升,但2002年却又跌到最冰点。这种连续多年跌落又瞬间回光返照的市场状况,隐藏着莫大的危机:
(1)资本危机金融风暴以后,东南亚电影市场严重萎缩,以往源源不断流入香港影坛的台湾、马来西亚等资金锐减八成。以往平均每部港片制作费有1500万港币,年产200部,所需资金为30亿港币,而现在年产120部资金总共才8亿港币,平均每部暴跌至700万。制片人只能采取大幅度降低成本、粗制滥造的生产方式,继而又带来恶性循环。
(2)行业危机观众的欣赏口味不断现代化,喜剧片、动作片等类型已受一定程度的唾弃。大规模工厂流水线式粗制滥造的劣质影片也趟浑了整个香港电影产业,港片在不知不觉中被打入水准低下、市场萎缩、观众不买账,进而无法再生产的恶性圈套中。从业人员从高峰期的五万多人锐减到2002年的数千人。另外,全行业没有一套完整的会计制度控制电影成本,庞大超支为正常现象,一旦市场出现滑落,便很难适应。整个电影行业呈现出严峻的生存危机。
(3)卖埠危机没有完整的卖埠市场网络,这是香港电影的致命弱点。除了像嘉禾集团这样规模巨大、又不断有电影发行、并有足够资源发掘外埠市场的少数大公司之外,绝大多数香港电影投资者都局限于东南亚市场。当这些市场萎缩,多数小公司开拍新片就没有可能,即使能开拍,也只能以低成本制作的方式,降低质量。同时港产电影越是不景气,人才越是外流,台前幕后的优秀人才纷纷到海外,再回来帮助外国电影分占港片市场,令本土电影卖埠市场雪上加霜。
危机的产生,源于最本质的香港电影产业制度。
具体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大公司主宰的垂直统合模式
电影生产投资大、赚钱快。但单部电影公映寿命较短,不仅赚的是小钱,而且还有发行放映部门的利益分成。所以为保证票房收益,必须选择合适的档期在多条院线同时上映,这就需要建立电影流通的畅销渠道。目前香港电影产业已形成由大公司垂直统合的运作模式,也即:从制作、发行到放映,甚至后期电影产品的开发等所有环节,均由大公司一手包办。大公司以实力投资拍摄,丰富创作;自行建立影院,掌握发行;并且收购一系列影院形成强大的独立院线系统,保证影片畅销无阻。
这种大公司主宰的产业经营模式,不是现代市场体制自觉选择的结果,但的确具有一定的稳固性。最典型的就是“邵氏”公司,从20世纪50年代与“国际电影懋业有限公司”两雄对峙,发展为60年代国语片主导力量,再到70年代开创国、粤语电影并行的集团式局面,一直鹤立鸡群;直到“嘉禾电影公司”成立并启用李小龙和许冠文主演一系列的真功夫片和市民喜剧片,才遇到相应的对手。80年代,以高卖座纪录起步的“新艺城电影公司”,和接手邵氏电影院线的“德宝电影公司”,与以《杀手壕》《炮弹飞车》等影片推向国际国内发展的嘉禾公司并列成为香港制片界鼎足三势力。90年代,向华强兄弟“永盛电影公司”因《赌神》《逃学威龙》《鹿鼎记》等高票房电影而最具影响力。另有在港经营“东方院线”、在台经营“国片院线”的“东方电影公司”,以及原有“长城”“凤凰”“新联”和新成立的“中原影业公司”合并成的中资机构“银都机构有限公司”。香港电影史上诸如李小龙《精武门》、成龙《警察故事》等绝大多数有较高艺术水准和独特创意构思的大制作,开创时代潮流的影片和导演,基本都出自大公司,它们的成就基本上显现了香港电影的成就。
这种垂直统合的产业经营模式,决定了香港电影采用院线制排片,不可避免垄断的出现。首先,院线制能最大程度地保证票房。全港拥有三条以上的电影院线,每条院线基本上都超过20家影院,并渗透到每一个有黄金卖点的商业角落。这样在推向市场时,就能形成排山倒海的集团式效应,最大程度地保证观影人次和商业票房。其次,院线制排片有优先权。拥有院线所有权的大公司电影可获得优先排映权,并一般占据着整年的黄金档期,剩下的淡期才会让给被认为能赚钱的独立制片公司的影片。再次,院线制排片有严格的档期观念。一般农历新年、圣诞、暑期等黄金档都会让给成龙、周星驰等巨星作品或者老少皆宜的合家欢喜剧片,其他稍微不重要的档期也都排映明星主打的动作、喜剧、枪战等类型片,最差档期安排的也必须是有一定票房号召力、至少保证回收成本的影片。
院线制也决定了严格的票房机制。上世纪60年代,香港西片院线商就开始建立行内互通票房机制,每天以手写或英文打字印刷成单张,供各戏院、行家参考。70年代初,《娱乐影讯》的出现,使得电影票房开始有了完整的数据纪录,兼有外语片、港产片数字,稍后又出现十大票房排行,比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同类数据更为完整,为香港电影建立了良好的票房制度。90年代初,香港电影开始以电脑联网系统售票和出版票房,走向了精确化。每条院线都有极强的自觉性,不会产生诸如国内影院偷漏瞒报票房的事情,因为发行公司有一整套严格的查核程序,而且多条院线竞争也很激烈。
(二)海外市场的强烈依存性
香港被誉为“东方好莱坞”,从1923年黎民伟制作第一部香港本土的剧情长片《胭脂》开始就已经确立了海外市场为本位的观念。只有依赖海外电影市场才能保有生存空间,是香港电影独一无二的产业特征。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香港电影虽然制作技术和质量都比不过当时华语电影中心上海,但凭借粤语方言的优势在南洋大受欢迎。此后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一直是香港电影的生存命脉。五六十年代,邵氏和电懋两家公司在东南亚有完善的发行网和院线,令香港达到全盛,年产300多部。当时流行的“卖片花”制度,即预先出售电影制成后的版权或上映权以筹集资金拍戏,也极大地推动香港电影以工厂流水线方式粗劣生产。70年代,李小龙真功夫电影带动了欧洲、美洲及非洲等市场,海外市场由原先的20多个国家迅即增长到80多个国家。同时海外市场的消费刺激也促使嘉禾公司采取重质不重量的制片策略,又资助独立公司拍片来满足不同院线需求,这种做法直接推动了独立制片人制度的兴起,更成为日后香港电影生产的主要模式。80年代中期以后,香港电影生存依赖的主要还是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韩国等亚洲市场,并所占出口比重越来越大,特别是台湾市场几乎与本地市场占有同等地位,因为台湾政府出于政治考虑一律给予港片国产片待遇。海外市场的红火也带动了本地市场,港产片在本地收入不断超越外国影片。90年代,金融危机等众多因素导致东南亚、韩日等市场的萎缩,着实给香港电影带来了危机。于是电影生产更多地受制于海外市场,特别是台湾市场,因为台湾卖埠足以支撑港产片创作。
从有完整票房纪录的1971年开始至今,外埠市场都占港产片总收入的2/3以上,外埠市场决定了香港电影的走向和起跌。海外市场的依存性太强,直接导致了香港电影明星制的建立、题材类型的创作等特点,以及港产影片海外销售的“华人网络”,同时也产生了负面效应,直接形成了不重视剧作、只重数量不重质量这两个致命的产业经营弱点。
(三)随意性较强的导演中心制生产模式
海外市场需求的庞大和口味的杂陈,促使香港电影产业很大程度上沦落为商业利益驱动下的一条影像机械工业流水线,很大程度决定了香港电影生产的随意性,也决定了香港电影不科学不规范的产业化轨迹。它不可能像好莱坞电影那样采取严格的“制片人中心”制度,由既懂电影又懂市场的制片人依据扎实的剧本来选择合适的创作班子,而是采用了随意性较强的导演中心制生产模式。
在香港电影的整个创作过程非常简单随意,导演成为创作的核心元素。一个拍片计划通常始于导演的一个意念,几个人随意一聊剧本就差不多了,然后再由专业编剧形成完整的文学剧本。甚至在还没有成型剧本的情况下,导演就开始寻找投资,一般稍有名气的导演只要有创意、故事、明星,很多时候当天就可以拍板确切的资金投入。再遇上徐克、王晶、成龙、洪金宝这样有票房影响力的导演或监制,资金就更不成问题。接下来就可以开始拍摄,剧本是否完整严谨已经不重要了,导演可以随意地操刀,反正只要拍出来,海外卖埠就万事大吉了。“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在短平快的生产节奏中,许多知名导演难免也有马失前蹄的时候,因此这种随意性较强的导演中心制生产模式很多情况下也粗制滥造出低劣影片,最后积少成多地形成港产电影创作的恶性循环。
应该说,在产业化轨道上,导演中心制生产模式是畸形产物。香港电影需要有既懂市场,又能判断剧本好坏、导演能力、市场路线和投资额度的优秀制片人。著名导演吴思远说,导演中心制下的电影业成功是偶然的,而制片人中心制下的电影业成功才是必然的。
三、香港电影产业:发展策略
产业制度先天存在的种种劣势,早就彰显出香港电影产业亟待拯救的必然趋势。但发展策略究竟如何定位?我们不妨考察以下三部影片的运作实况。
2000年李安执导的影片《卧虎藏龙》,尝试集合了来自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北京华亿亚联影视文化有限责任公司和英国联华影视公司等国内外巨额资金,“国际资金联盟”的投资方式使它顺利进入多个国家的主流商业电影发行渠道,而奥斯卡则进一步为其国际市场的畅通无阻提供了催化剂。
2002年暑期,杨紫琼、鲍德熹主创的《天脉传奇》继续国际融资道路,高达2000万美元的巨额投资得到应有的回报。上映四星期,香港票房攀升至1100万港币,新加坡、马来西亚也有千万元票房进账,特别在国内形势大好,公映首场票房超过30万,五天票房达1000万,超过前三地票房的总和,之后接着一路飙升,9月初逼近2500万。
还有近期公映的创亚洲电影先河的大制作、高水准三段式鬼片《三更》,集结了香港才气导演陈可辛、以《茅趸王》成名的韩国精英导演金如云(KimJee-Woon)和以《鬼妻》、《晚娘》等影片闻名全球的泰国王牌导演朗斯尼美毕达(NonzeeNimibutr),不仅以高票房成功攻克三地本土市场,而且还以“亚洲集团式”的态势胜利进军西方主流商业电影渠道。
如此显著骄人的成绩,着实可以为目前的香港电影产业发展提供一些启示:
(一)以争取国际融资和发展“多国资金联盟”作为产业调整的首要发展策略
目前香港电影业一蹶不振,主要是缺乏投资者。诚如著名导演陈可辛倡议的那样,香港可以联合多个国家共同制作影片,大家共组摄制队伍,分摊制作费用,独享本地发行的收益。这种方式既将单个公司投资电影的风险降低,而且充足的制作经费也能保证作品的质量,这样在票房方面就不会像以往那样风险太大。同时摄制组的“多国部队化”,也能更加促进各国电影业的交流,提高电影制作水平,甚至能发现更多更新的产业商机。另外,国际融资和“多国资金联盟”的运作模式,往往能保证影片的大投入和大制作,进而保证影片艺术质量的大幅度提升,同时大制作占市场比例高,往往可以左右市场,这对于香港电影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据记载,在整个香港电影发展史的各阶段,每每有大制作出现,大制作多,往往就代表兴盛期。从1970年至今的近30部最卖座电影的票房收入,大制作的影片数超过50%。而近几年来,投资超千万的香港电影轻易不敢开拍,也印证着香港电影市场的萎缩。因此争取国际合作的大制作影片,可以说是解决资本危机的最上上之选。
香港影业协会已计划将“香港电影融资论坛”建成永久组织,定期邀请全球近20个国家的电影公司和投资电影的基金公司的专业人士参加,希望协助香港电影界了解融资渠道和寻求国际资金。
(二)注重影片质量,从本质上解决行业危机
在最辉煌的20世纪80年代,亚洲各国尤其是东南亚都争相购买港产片,用港产片来作为支撑本国票房收入的主要支柱;但如今,港产片已经变成了“票房毒药”。两者间天壤之别的变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港产片整体粗制滥造和质量低劣,这种大批量生产的“七日鲜”、“十日鲜”媚俗影片,在争取海外市场的同时也在不自觉地受到市场的排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就积累成海外市场化整为零、港片无人光顾的恶性现象。
为从根本上解决香港电影行业危机,香港电影产业发展必须做到两点,即:坚决反对和屏弃粗制滥造、重量不重质的生产状况,首先从剧作开始注重、并大幅度地提高影片质量,要培养优秀制片人中心制度,以多部优质影片的个案信誉为契机来慢慢夺回港产片原有的海外市场。同时也要加强行业自身本土性文化观念和民族化身份认同意识,各大集团公司要自觉地规划产业化进程,积极整合有效的国际化运行策略,促使整体行业素质上升。
(三)建立起现代完整的、产业规划下的海内外市场买埠网络
市场是电影产业的生命。不像美国、印度、日本等世界主要电影制作中心都有很庞大的本土市场作为后盾,香港先天不足,人口不过日本的1/20,本土市场固然重要,但单靠本土市场实在是不足以支撑电影产业的蓬勃发展。
因此香港电影产业必须改变没有完整市场网络的致命劣势,在影片质量普遍提高的前提下,积极发展银幕营销、电视营销、家庭影院、网络营销和相关商品开发等“五位一体”的科学营销构架,在全球范围内建立起现代完整的、产业规划下的海内外市场买埠网络,保证本港电影的畅销无阻,从而更好地推动香港电影产业向正规化、市场化、全球化发展。
(四)法律法规、电影政策的进一步扶持
第4篇
1《魁拔3》成系列电影绝唱
本部《魁拔3:战神崛起》是“魁拔系列”规划的五部曲中的第三部。《魁拔》第一部电影《魁拔之十万火急》介绍了魁拔的世界观,在蛮吉和满大人两位独行族妖侠离家、参军、登船的一系列事件中展现了树族、龙族等地界妖侠。第二部《魁拔之大战元泱界》展示了天界系统及历代天神和魁拔的斗争史,当地界妖侠们搭乘的曲境一号到达涡流岛,妖侠们遭遇魁拔的追随者十二妖,魁拔的故事又被讲起,妖侠们的战斗力在混战中分出高下。在《魁拔3:战神崛起》中,见证魁拔崛起的是粼妖族的两位女性——粼妖女神海问香和粼妖血统的曲境一号舰长远浪。对于天生聪慧、好奇心强、急于施展功力证明自己的蛮吉来说,这两位女性的智慧和品质都让他感动至深,在成长的道路上得到了深刻的教育。粼妖族天性自由,听从自己内心的判断,树立了信念之后就会坚定地去践行。这样的性格让同族的海问香和远浪有着不同的人生抉择,即使有朝一日沙场相见也会坚守自己的抉择到底。由于粼妖强烈的信念感和使命感,她们临危不惧、慷慨坚定,对于完成自己的职守任务有强大的信心和高超的能力。对比高高在上、不把地界生死放在眼里的天界神族和地界贪慕虚荣、不切实际、靠打败魁拔证明自己的妖侠们,这两位粼妖的品格显得熠熠生辉。蛮吉跟随者妖侠们声称要打魁拔,但又并不甚清楚为什么要打魁拔。打魁拔对于幼小的蛮吉来说,就像大家一起热热闹闹去野营一样,只是一种游戏。在这个过程中,见识各类脉术、偷师学艺才是乐趣所在。蛮吉曾经以满大人为偶像,但又逐渐发现满大人并不是自己的对手。在成长的过程中,比起打魁拔,蛮吉更迫切想弄明白的是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妖侠。海问香的智慧、友善、执着;远浪的沉着、笃定、责任感是蛮吉在第三部中学习到的品质。正义能量的吸收也让观众们在已经知悉蛮吉即为魁拔这样的戏剧性设置之后为魁拔的正面成长有所期待。《魁拔3:战神崛起》中,舰长远浪已经看破蛮吉就是魁拔,但远浪只忠于自己的职守——人在舰在。她的个人目标并非打魁拔,加之对于蛮吉全面的观察,判断出蛮吉本性善良,于是决定对魁拔的真实身份做保密处理,这为后面的剧情埋下了重大悬念。本部影片制作水平又超越了前两部,制作工艺的纯熟已跃然画面。穿越曲境和蛮吉海问香召唤出脉兽的海底大战两段精彩的视觉场面,不管是镜头和场景的设计还是制作都有相当水平。更值得赞赏的是影片的3D立体效果。由于剧情多发生在自然空间中,适合立体效果的发挥。影片中大部分镜头都有3-5个层次。在曲境一号的海底穿越部分,场景纵深感强,立体效果更加细腻。即使是3D效果很难表现的中近景打斗场景,立体视觉感受依然流畅。剧情的重大推进加之制作的精进,使《魁拔3:战神崛起》理应受到观众更好的反馈。但上映之后,除了制作上的进步得到的肯定之外,《魁拔3:战神崛起》得到的整体评价却略低于前两部。除了《魁拔》的忠实粉丝外,大部分冲着剧情来的观众都表示,他们被第一部的世界观所吸引,却因第二部和第三部的拖沓叙事而失望。“魁拔系列”电影在规划之中本为五部曲,所以每一部的剧情都应放在整体中看待。如果把“魁拔系列”五部曲作为一个宏大的故事来看的话,每一部应该分别对应的是:开端、发展一、发展二、、结局/尾声。已经面世的前三部分别为开端和发展的前两个阶段,第三部已经具备一些的前奏了。更让人期待的第四部和第五部才应是系列电影的重头戏以及《魁拔》在中国动画史上著书立传的重要砝码。而就在国庆节之后,青青树动漫暂停《魁拔》动画电影项目开发的声明之后,这样的期待变得杳无边际。魔幻题材多部曲系列电影一般都以极受欢迎的原著为改编基础,以原著粉丝群体为目标受众,例如《魔戒》《霍比特人》《纳尼亚传奇》《哈利波特》《暮光之城》等,这类影片只要制作在一定水准之上,票房都会有基本的保证,若制作精良的话就一定“大赚”。甚至可以说,只要前两部做成招牌,后几部即使“灌水”也会赚得盆满钵满。魔幻题材影片的世界观展开和人物介绍都需要大量笔墨,但如果面向原著小说的粉丝,则仅需寥寥几笔就可以展开剧情。观众们进入影院享受视听奇观和回味阅读体验的需求代替了观看一个新奇故事的需求,所以这类影片的主要看点在于表演和效果方面。“魁拔系列”是大电影和漫画同时面世,系列片随后。在电影上映之前,大部分观众对《魁拔》的世界观一无所知。电影上映半年后,《魁拔之书》开始贩售,用来为《魁拔》的世界观做权威定义。之后,魁拔桌游和电视版动画面世,“魁拔系列”产品互为补充。虽然每个产品都有营收,但全线产品的目的都是为了培养粉丝,建立品牌,以期集中在电影上映时变现。从2011年到2014年,“魁拔”各渠道内容虽然已经铺开,但面世的顺序并不合理,市场培育的时间也非常有限。对于并不熟悉《魁拔》世界观和各组人物的观众,前两部都花费大量的精力去理解影片中应接不暇的术语,终于搞清楚这些术语之后,剧情的核心魁拔却只有浮光掠影的现身。以看故事为目的而走进影院的观众在一部电影的时间内只看到了节奏缓慢的叙事推进,没有得到跌宕起伏、情绪完整的观影体验,失望在所难免。无论是改编自畅销小说的欧美魔幻电影,还是改编自漫画或者系列电视动画的日本剧场版电影,粉丝培养与世界观普及都以更低成本在更漫长的周期中完成。优秀的IP在诞生五年甚至十年之后,得到市场检验才有机会进入门槛高、风险大的电影产业。《魁拔》欲在四年之内普及世界观、培养粉丝并在电影项目中变现,实属不可能完成的任务。2011年夏,《魁拔之十万火急》上映之前,整个国内动画圈勠力同心,对这部电影的上映和宣传不遗余力地奔走;青青树动漫的美术师、动画师们放下画笔走上街头,举牌向路人推荐此片。那个夏天几乎是整个动画圈对于自身命运的一次抗争:拍成电影,或许会好看。然而,《魁拔》似乎的确命数不偶,它带着整个中国动画行业的缺陷基因在艰难成长。蛮吉那还稚嫩的魁拔躯体里面是清澈正义的妖侠的灵魂。蛮吉的故事虽然不能讲下去,但他善良的灵魂一定会控制住魁拔基因中的恶,在元泱界立名正身。对于青青树动漫在声明中提到的与美国公司共同开发真人电影项目,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真人电影如有明星出演,确实会将大量的明星粉丝转化为观影人群。但作为魔幻题材的真人电影,题材和故事的吸引力也至关重要。即使不远的未来,《魁拔》真人电影能够出现在院线银幕上,依旧需要足够有人气的故事来支撑票房。动画电影虽停,若持续下去,电视版动画却需要更多的渠道发行来承担起观众培育的工作。希望青青树动漫所下的真人电影这步棋不是东施效颦,而是保证在公司生存的前提下,把IP的价值更多地发挥出来。
2《铠甲勇士》与《新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之秘密计划》表现中规中矩
回望整个国庆档,票房表现维持水准的仅有《铠甲勇士之雅塔莱斯》与《新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之秘密计划》。《铠甲勇士》系列已被奥飞经营多年,作为一部动漫题材的真人特摄影视作品,项目制作的成本和周期较纯动画作品而言,都更好把控。《铠甲勇士》电视系列片无论是在奥飞旗下的嘉佳卡通卫视播出还是网络播出,都有优秀的收视率。与2010年第一部《铠甲勇士之帝皇侠》357万元的票房对比,长足进步已有目共睹。第一部电影虽然有较为坚实的系列片播出基础,但电影版本启用的主要演员与电视剧版不同,因此失去了大批电视剧版的观众。而五年之后推出的第二部电影,已有两季电视动画、网游、手游等多渠道的内容支持和铺天盖地的玩具销售固定粉丝群体。《铠甲勇士之雅塔莱斯》的成绩是奥飞成熟运营模式的体现,本系列再推新作品有可能成绩会超出第二部。电视动画系列片《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作为上世纪90年代的经典动画让大部分“80后”都有着温馨的记忆。《新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电视版动画于2013年年底在央视少儿频道开播,又培养了一批“00后”和“10后”的小粉丝。电影版《新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之秘密计划》把新旧电视动画粉丝成功转化为电影观众,加上央视动画联合中影集团的宣发优势,获得了全行业无法企及的强势排片。在国庆黄金周期间,《新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之秘密计划》不仅全国院线排片量占比在动画电影中仅次于《麦兜我和我妈妈》,在上映3周后北京地区仍有每天30场的排片量,最终票房成绩超过4千万元。
3市场残酷,动画人应更加警醒
第5篇
[论文摘要]电影海报兼具绘画和设计的特点,既能传达特定的观念和信息,又能提升电影的艺术品位和价值。在政治、经济、文化多元化发展的当今社会,图形作为一种用形象和色彩来直观地传播信息、观念以及交流思想的视觉语言,可以极大地拓展电影海报的表现空间,使其具有更深刻的内涵,从而在信息传达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电影海报是海报设计的一个种类,但是比一般的海报更富有情节性,具有传递电影信息、吸引观众注意、刺激电影票房收入的作用,因此也被称为电影的“名片”。电影海报设计是一种自我形式的推广,更是电影灵魂的直接表达,这种直观的信息传达有时甚至比电影更有说服力。
1895年12月28日,法国的卢米埃史弟在巴黎的一问餐厅里,向观众放映《火车到站》,当时还制作了题为《卢米埃电影》的海报,这大概是世界上最早的电影海报设计。由于电影海报兼具绘画和设计的特点,以及对电影宣传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后来的许多艺术家和设计师纷纷参与电影海报设计,他们将绘画和设计的各种风格相互融合,把多种表现形式、手段和技法综合运用,使电影海报设计很长一个时期内呈现出风格迥异、精彩纷呈的多元化发展格局。这些优秀的设计既传达了特定的观念和信息,又提升了电影的艺术品位和价值,同时,也使电影海报成为具有历史和艺术价值的收藏品。
随着社会的进步,政治、经济、文化都在多元化发展,东西方文化日益频繁的交流和融合,现代科技、文化、广告都给电影海报设计带来新的观念,设计师们也在不断尝试、突破常规,在注重电影信息传达的同时,力图使设计出的电影海报独具风格和富有创意,电影海报成为沟通思想、交流情感的媒介。图形,作为海报设计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在这种设计思潮中成为设计师设计的重点,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图形在电影海报中的功能
图形是一种用形象和色彩来直观地传播信息、观念以及交流思想的视觉语言,具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独特魅力,它能够超越国界、排除语言障碍并进入各个领域与人们进行沟通和交流,是被称为“世界语”的人类通用的视觉符号。因此,在电影海报设计中,图形具有吸引人们的注意力、易于理解以及将视线引向文案的诱导功能。将不同的图形通过创造性的组合能够产生新的图形语义,使电影海报具有更深刻的内涵,从而极大地拓展电影海报的表现空间,并在信息传达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二、电影海报中图形的具象和抽象表现
具象图形与抽象图形是海报设计最基本的表现方式,这种相对意义上的具象与抽象一直都在相互影响、并行发展着。在电影海报设计中,两者有着各自的优势和局限,因此在实际应用时,两种表现方式有时会同时出现或者以相互融合的形式出现,设计师通常是根据电影形式和内容的不同。以及观众层次的不同需要而灵活应用的。
1、具象图形
具象图形具有一种亲近有趣和感人的魅力,是人们乐于接受和喜爱的一种视觉语言形式。在电影海报设计中,具象图形能通过表现客观对象的具体形态来突出电影主题,同时也能表达出一定的意境,其富有美感的写实形象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求。电影海报运用具象图形来传达某种观念或信息,往往可以取得较好的宣传效果。如电影《佐罗传奇》的宣传海报设计,画面中佐罗的形象英俊潇洒,黑面具、黑帽子、黑斗篷、佩剑和长鞭,以及人物坚毅的面部表情和身体动态,准确地刻画出一位行踪不定、行侠仗义、除暴安良、劫富济贫的蒙面游侠。不仅增强了画面的表现力和吸引力,提高画面的被注意值,而且还使电影宣传更富有成效。
具象图形以其直观的形象性、真实的生活感以及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易于快速从心理上取得人们的信任,从视觉上激发人们对电影本身的兴趣和需求欲望,尤其是极具创意的写实图形,其被设计师主观放大的高度逼真的形象,超越了视觉的一般状态,会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心灵上的极大震撼。
由于电影海报设计中具象图形的表现空间十分宽广,所以它的作用不可估量,它以其独特的魅力,至今一直占据着电影海报视觉表现的主导地位。
2、抽象图形
抽象图形,是“从具体物象出发,不断反复地剔除物的细节,忽略、忘却它的原形,超越它的具体性,从整体意象上把握它的结构形态,也就是要予以抽象化”,是高度理念化的一种视觉表现,集中体现了客观科学技术和时代精神的形式美。
抽象图形的独创性可以使电影海报设计不受任何对象和表现技巧的束缚。不受时空的限制,它通常是通过对构图、形象、色彩的单纯化表现强化电影主题,并使主题更为强烈鲜明,更具有典型性和情感化的特征。如电影《黑暗中的舞者》的宣传海报设计,斑驳的黑色背景,散落的白色文字,突起的盲文。不需要具体的形象,简洁的画面给人们留下了足够的幻想空间:在想象的明亮和现实的滞重问隐约进发出塞尔玛的歌声,也许此时塞尔玛的灵魂正徘徊在无边的黑暗当中,但天堂的光线就在她的前方,她会在那里看见吉恩清澈的双眼,将在那里用她的天籁嗓音歌唱天堂里的颤音。
抽象图形具有宽泛的象征性,所以在电影海报设计中表现的范围也是广泛的,既可以表现社会政治、经济方面电影主题,又可以表现科技、文化、体育等电影主题。与具象图形的相互结合、互为渗透,可以对电影主题进行更深层次的表现,这种两者结合的画面,具有简洁、明快的效果和强烈的现代感、形式感和装饰性。
没有一种图形能够如抽象图形的千变万化和象征特性一样涵盖更多的内容。也正是由于这种宽泛的象征性,要识别和理解它需要依赖于人们的感受与文化程度。不同地域、民族、文化程度、生活经历、性格、欣赏习惯等因素都会使人们对于抽象图形产生不同的理解,因此,在选择与运用抽象图形进行电影海报设计时,必须以了解和掌握人们的文化心理、欣赏习惯为前提,加强针对性和适应性,避免因为视觉语言晦涩模糊出现的歧义性和负面效应,以利于抽象图形准确地表述电影主题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抽象图形在电影海报中的运用,打破了具象表现的单一模式,极大地拓展了电影海报的表现空间。
三、电影海报中图形设计的基本原则
首先,电影海报中的图形设计应该遵循“阅读最省力”的原则,形象要高度简洁、富于创意。直观形象性的图形阅读越省力,越能增强其被注意值,进而使人们对所要宣传的电影产生明确而又深刻的印象。
其次,电影海报中的图形要符合社会与大众的道德观念,在所传递的信息和社会形态的主流文化相吻合的基础上,画面形象应生动鲜明并给人以美的感受,使人们看后能够产生生理上的舒适感和心理上的亲近感,既设计中通常所说的感情的愉悦性。
再次,图形的形象要主次分明,主要形象应与设计诉求的目标相一致,为电影主题服务,不能喧宾夺主。单纯的追求形式美和自我意识的表现。或者不知所云,都会使人们的注意力分散、转移,从而导致电影海报偏离传递电影信息、吸引观众注意、刺激电影票房收入的目的。
第6篇
阅历/体验
第五代丰富而广阔的生活阅历,无疑成为其鲜明艺术风格得以形成的丰厚底蕴,也成为了其终生取之不尽的精神富矿。其对生活广度的体认,对于生活艰辛的感受,对于苦难的认同,皆具有非常的经验。于是在第五代导演的人生资历上,“苦难”成为了其重要的标识而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并且成为了其传奇性的经历:“凯歌插队”、“老谋子卖血”、“子牛为运粪船拉纤”……第五代在成就其艺术光辉的同时,也最终完成了作为一代人楷模的、历经苦难的、富有人格魅力的男子汉群像的造型。正是一个病态的时代,造就了拥有健康体魄的一个群体。然而不可否认的是,由于时代政治意识形态的束缚,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滞缓,第五代的个性意识都不同程度地被社会的群体意识所支配甚或代替,因之我们看到,他们在其拥有了丰富的生活阅历的同时,既有的体制与经验,却压抑了个性的极力舒展与自我的自由发挥。
而第六代则与第五代有着迥然相异的人生经历,他们成长于经济复苏的开放时代,尽管他们没有了第五代丰富的生活阅历,然而其对生命的体验却大为深刻,如果说第五代在生命之轴的横向上具有很大拓展,那么第六代则在生命之轴的纵向上不断掘进。因此在观念上,第六代不认同第五代“苦难成就艺术”的人生阅历,并公开表示自己的不以为然:“我们的文化中有这样一种对''''苦难''''的崇拜,而且似乎是获得话语权的一种资本。因而有人便习惯性地要去占有''''苦难'''',将自己经历过的自认为风暴,而别人,下一代经历过的又算什么?至多只是一点坎坷。在他们的''''苦难''''与''''经历''''面前,我们只有闭嘴。''''苦难''''成了一种霸权,并因此衍生出一种价值判断。”“好像只有这种经历才叫经历,他们吃过的苦才叫苦。”[1](P167)于是他们要发出自己的声音,而这种要求,又与其青少年时期的人生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
如果对第六代的成长经历稍作了解,我们就会发现,在生命的早期,他们中有相当一部分在小时候不约而同地曾受到病魔的折磨,而这正好与他们后来的创作发生了密切关系:“我的片子和我的人生经历很有关系。我自己生过一场大病,这一点对我很重要,虽然不是一件好事,但得完这场病以后,我突然对一些事情看得很开。当你几乎看到你的归宿的时候,很多东西就没有必要斤斤计较了。当时我躺在病床上的时候,突然觉得亲情是最重要的,其他事情都很无聊。我是一个宿命的人。这种情绪在作品中是不自然带出来的,有时候不找着这种感觉,你就觉得影片没劲。”[1](P214-215)“支气管扩张尽管不是大病,但是很吓人。隔一两年复发,然后吐血,大口大口的吐血,呼吸很困难。”“我差不多十三四岁的时候开始第一次发作,然后每隔两年就发作一次。这个发作期有七、八年的样子,在我的少年和青年时代转换的阶段我其实一直有病,我很庆幸有这种病,它没有真实的危险,但是它给你一个死亡的幻觉,你真是大口的吐血,然后你窒息,然后觉得不行了。我现在是很不怕血的,我太知道血是什么东西了,一痰盂一痰盂的吐。那会儿就很孤独,我大学没考上,就看书,也不管功课。”[1](P152)
即使没有经历过大病的贾樟柯,却在现实生活中看到了太多的生与死,也在自己的影片中探讨着生命哲学的问题:“在自然的生、老、病、死背后,蕴含着生命的感伤,花总会凋零,人总有别无选择的时候。无论如何,这部电影的主题是人,我想通过它去挖掘和展现人民之中蕴藏着的进步的力量;电影讲述了群众的一段经历,那也是我时刻怀念的一段经历。”
而姜文对死亡的体验,则来源于他本人35年人生的总的思考:“我从小就对历史感兴趣。我想拍《鬼子来了》,其实是想对自己35年来做一个总结,对恐惧、对爱、对死亡的感受。是什么引起的恐惧?为了摆脱这个恐惧,是远离死亡,还是接近死亡?这些都是我35年来脑子里和心里的感受。我想把它表达出来,正好有这么个故事,往里面一装,合适。”[1](P67)
正是这种对于生命的感受与对死亡的体验,构成了第六代作品关于死亡问题的思考与表达。而从生命哲学的向度来看,“生”只是生物学上的一种偶然因素促成,并非生命的本质,而只有死,只有任何生命的必然死亡,才表达了生命的本质。正是这种对生命的深刻体验,不仅弥补了其生活阅历的狭窄,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促成了其艺术表达观念与形式的飞跃。这种奇异经历,促使他们的影片将生命问题上升到哲学的层面去思考:“其实,人死不死没多大关系,死是很抽象的。人活着不是跟死人一样么,你是想象自己活着。这些意思现在看来在影片中很隐晦。”[7]
也正因为如此,所以第六代的电影也就成为了其生活状态的一部分,成为了其生存的具象表征:“我觉得我的选择是我生活的一部分,我的生活状态就是这样的,像我的呼吸一样,要不然就不拍电影了。我选择了这样的生活,这种生活本身就包括表达这样的东西以及用这样一种方式来拍你的电影,这是我生活的一部分。”[12](P170)
“正版”/“盗版”
如果注意一下“第五代”与“第六代”成长的文化氛围与人文环境,我们就会发现两者很大的不同:
其一,文化素养的不同。“第五代”导演基本上是在农村或工厂度过了自己的青春期,所以其文化功底截然不同,他们还没有从学校毕业,就已奔向了“广阔天地”,因此他们的文化知识更多是通过自己的广泛阅读而获得;“第六代”则不仅完成了系统的基础学习,并且有相当一部分人喜欢绘画,且或多或少地从事过诗歌或文学创作(这种因不同文化背景上的差异而造成的影响,我们将在后边进一步分析论述);
其二,观影经验不同。作为电影人,向国外同行观摩学习应该是进行创作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然而在“第五代”成长的时代,或因为观看外国影片是一种特权,或因为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对世界影视动态了解甚少,因此无论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第五代”都不具备“第六代”的观影条件。到了“第六代”导演成长的环境,随着中国大陆地区政治氛围的不断宽松,随着影像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经济发展之初盗版的大量出现,为“第六代”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资源,使他们更多地接触到了欧洲的艺术电影、除好莱坞之外大量的美国电影,以及亚洲电影。甚至在学校时,王小帅就已系统地研究了费里尼,娄烨系统地研究过安东尼奥尼,而这两位导演却是他们最不喜欢的导演。盗版本来是一个法律问题,然而在中国大陆当时特殊的条件下,却成为了成就第六代导演文化底蕴的温床。
所谓“观千剑而识器”,正是这种优渥的观影条件,为其艺术积淀提供了大量的素养,以至于从自己艺术的出发点与人生的起跑线上,他们就已自觉地向大师学习,甚至在“第六代”重要人物胡雪杨早期影片《童年往事》中,我们看到了库布里克《闪灵》的风格,也许新生代的导演们,正是通过这种独特的方式,向给予其艺术灵感的电影大师致敬。
其三,“第五代”开始接触的理论也许是革命的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然而第六代的理论背景则要复杂得多。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正是国外各种理论思潮在中国大陆走马灯似的风行之时:人道主义、存在主义、女权主义、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精神分析理论、符号学理论……各种理论对这一代人的成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如王超所言,他独自在家的时候,接触了巴赞的长镜头理论、胡塞尔的现象学等理论。甚至他们在电影学院毕业时,就已系统地研究了大师们的影片。“我从两本《世界电影》里面,把安东尼奥尼的剧本撕下来,把费里尼的《道路》的剧本撕下来了,然后把那一些我认为重要的电影理论文章撕下来了。”[1](P156)并且坦陈,其影片中:“有的只是这些普通人的生存状态!我只是想展示一种生存状态的存在: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就象萨特说的那样。”[1](P156)
其四,第五代基本上是运用胶片拍摄,而第六代却在运用胶片拍摄的同时,还在运用DV进行创作,以至于一些导演由衷地发出了“感谢DV”的欢呼。运用胶片拍摄,无形中使其对影像的把握与表达更加深入。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第五代的影片一般都是在正统的体制下制作、通过正常的渠道发行、在正规的场合放映,而第六代则恰恰相反,他们在体制之外拍摄制作,绝大多数通过录像带或影碟在非正式场合小范围内放映。
文学/视像
在第五代导演的成长经历中,有一点非常值得重视,即其文化素养更多的来源于文学,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在中国电影史上,可能从来都没有一些导演像第五代一样表现出对文学浓厚的兴趣,如果进行统计学上的归纳,我们就会发现第五代导演的影视作品,基本上都改编自文学作品。甚至有一段时间,大量翻阅文学杂志成为张艺谋拍摄之余的重要爱好,长期从这种翻阅中找寻可被改编、拍摄的文学作品。另一方面,一些作家因为其作品被第五代导演改编为电影而一夜之间迅速走红;其二,第五代的电影美学观更大程度上类似于文学的审美观念,他们在改编文学作品的同时,无形中必然受到文学特质的影响;另外在第五代导演的心目中,几乎一致认为电影仍然是一种综合艺术;其三,在影片的组织结构中十分重视故事讲述的方式、情节设置的技巧以及意境氛围的营造,而这正是第五代鲜明风格得以确立的重要标志及第六代的相当一部分作品让人不忍卒视的原因之一;其四,文学的鉴赏主要是通过“阅读”行为得以完成的,人在阅读时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的思维状态,因此文学可以促进思维的深化,然而另一方面,过度重视文学的特质,无形中会忽略视像语言的特质,也许这正是第五代导演走向分化与衰微的原因之一。
反观第六代导演,可以说表现出了对视像的重视。第六代导演在正式接触电影之前,几乎都不同程度地接受过美术训练;章明“1982年毕业于西南师大美术系油画专业”;张元“自幼学习绘画”;王小帅、路学长“1981-1985年,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娄烨1983年“毕业于上海美术学校”。贾樟柯从小也写诗、画画;即使既无绘画条件也无绘画经验如王超,在其最初的传统阅读经验中,诗歌、电影文学剧本、电影理论文章成为了其重要阅读内容,而进行诗歌创作与影评写作,也一度成为其乐此不疲的重要工作,诗歌的跳跃性与意象性,肯定与传统的文学阅读经验不同,……正是这种绘画、诗歌艺术的系统训练,加强了其对色彩、线条、块面、节奏等视像艺术造型语言的掌握。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在绘画艺术方面有多么大的造诣,只是想说明,从中可以看出第六代从一开始就力图通过视像来认知和把握世界的努力。也许这正是第六代导演的作品形成其独特风格的又一重要原因,即他们从一开始便可以自觉地借助于视像思维而获得对世界的一种特殊的把握方式,即视像的把握;与此同时也获得了对自身感受的一种特殊的表达方式,即视像表达。这种视像把握与视像表达,成为了第六代最佳的叙述表达方式:
到现在我才明白我为什么在学画的时候要写小说,因为绘画它满足不了我的那种叙事的需要,所以我要写小说啊。因为你从小到大,县城里面那个生存环境很粗糙、很恶劣,甚至包括我自己看到过很多死亡。这种生命经验它逼着你要去讲你自己的故事,我有这个需要,有这个叙事的欲望。电影就是让我觉得找到了一个比小说还要好的叙事方法。[1](P352)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第六代的艺术探索也许更接近于视像艺术的本质,或者说他们更懂得如何运用视像去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没有矫饰,没有中介,直指本体,这也许是对世界的一种本质还原,或者说意味着一种全新的美学原则的崛起!而这种新的美学原则,被评论家誉为“影像本体(Ontologyofthelmage)”,而这一“影像本体”,与中国传统的影视美学观念是迥异其趣的。提出这一观点者,对其含义进行了具体阐释:
影象本体:暂时借用一下符号学中的一些术语,我们可以说中国电影长久以来将图像作为能指或者参照物。在传统的中国电影中,画面的设计通常是为了蕴含其他更深的意义。而在最近的大多数新导演的电影中,影象只是一个所指,它通常只是一幅视觉作品,你看到的画面只代表这画面本身。[1](P7)
正因为如此,于是我们看到,在第六代那里,剧本不再显得那么重要,至少不再会为寻找剧本而绞尽脑汁。即使剧本本身,也由导演亲自操持,这无形中减少了编剧与导演传递、剧本与影片转化之间的信息误读与损耗。甚至只写出拍摄大纲,让演员临场发挥,或者边拍边改,也成为第六代重要的艺术创作方式。比如张元在拍摄前“有一个比较详细的大纲,但是拍摄的时候即兴的变动很多。”甚至在有些导演的观念中,常规下作为重要拍摄依据的分镜头剧本,到他们那里却成为了拍摄的障碍:
我拍电影从来不按照分镜头来,我也不相信这个方案。我觉得大部分分镜头剧本都是后来按照拍好的画面扒下来的。我是睁着眼睛能看见电影,然后能把它写下来。我看到这个镜头是这样,那个镜头是那样,我会把它都拍下来,再去剪。比如,我愿意把我们的谈话全部拍摄下来,可能你没有控制好的瞬间正是我想要的。就是你刚想歪过头,放下手,但是又犹豫了一下,头又回过来。我觉得这是你,我要电影里面拍这个。[1](P61-62)
而贾樟柯走得更极端,如他在拍摄《嘟嘟》时,“不但没有分镜头剧本,而且连剧本都没有,基本上是到了现场,告诉演员大概应该说些什么。有时候只是我或是谁的一个建议,比如:北师大的操场很有意思,于是大家就去了那里,然后想一想这里可能会有什么故事发生,就开始现场编故事,然后拍摄。”[2]这种方式,不仅可以使影片更好地表达导演的观念与思想,同时也使得导演更加深入地把握视像艺术的本质,这也许是第六代导演群体的理论贡献。当然,这种方式显露出来的弊端,相信他们会自然调整的。
除此之外,他们几乎有意地破坏与颠覆影片的文学性,如“在王小帅和娄烨开始制作电影的初期,他们就打破了传统的电影形式。他们打碎故事的叙述性,割裂剧情的连贯性,甚至肢解了音效和构图。这些革新延续到他们拍摄的一系列电影中——例如《冬春的日子》、《极度寒冷》和《苏州河》中的画外音。而他们早期开创的这种手法,在何建军独立完成的作品中获得了更大的发展。”[1](P7)正是这一代人的共同努力,从而为使电影尽量地脱离其对文学艺术的依赖,日益显示出其作为独立艺术门类的特色做出了重要贡献。
与文学艺术“阅读”的鉴赏方式不同,视像艺术的鉴赏是在“观看”中进行的。在“观看”中,由于对象的具象性特点,所以更容易为人们所接受。然而这种接受,在其直观的以视像把握认识、表达感受的同时,却往往容易影响到人思想的深刻与思维的深化。另一方面,第六代也还不能说是彻底地摒弃了文学的一代,他们只不过是正在由文学向视像转型的路上艰难跋涉的一代,所有的未来,也许只有通过其不断的探索才能得以展示。
然而,毋庸讳言,无论是通过文学还是通过绘画,最终都将无法借助于视像艺术本身来更加确切的表达自己的艺术理想与艺术观念,因此尽管“第五代”与“第六代”在各自的时代做出了自己独特的艺术探索与艺术实践,并且在其可能的条件下达到了自己的艺术巅峰,然而由于文学艺术或绘画艺术自身的局限,无论是“第五代”还是“第六代”的作品,都无法取得视像艺术的最高成就,因之也就无法达到中国电影艺术的真正高峰,而中国电影艺术的真正复兴与高峰,要等到生活阅历极大丰富与生命体验极度深刻,真正掌握了视像艺术的本质与规律、自觉地运用视像艺术思维及遵循视像艺术规律进行创作的新一代电影人的出现。
普通/边缘
作为第五代导演塑造的艺术形象,即使普通人,也是现实生活中比较符合绝大多数成员期待视阈的普通人的类型。即使败尽家财、气死老子的纨kù@①(《活着》中的男主人公),其本性也是善良的,甚至在命运悲剧与时代悲剧的双重挤压下,最终成为了极度安分守己的良民。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即使被逼为妾(《大红灯笼高高挂》),或落草为寇(《盗马贼》),无论富贵与贫穷、通达与蹇迫,他们仍然有自己的理想与追求,至少在他们身上可以观照出人性的美好与人生的无奈。
在第六代导演的作品中,这一切传统的审美观念被彻底抛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正如在短短的十年间中国人的社会身份被迅速变化的市场经济所重新标识,在第六代的作品中无论电影的观念还是内容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除了普通人的形象继续出现在他们的影片中外(当然即使这些普通人,也重在真实地反映他们的生存状态),还出现了我们在以前作品中很少见到的形象,这些形象,多是社会的边缘人和弱势群体。于是,一夜之间,“同志”隆重登场,“小姐”盛装表演,“民工兄弟”露出了困惑的眼神,贩子正在如鱼得水,而那些另类艺术家、“手工艺人”(小偷)、性无能者、被遗弃者……以毫不掩饰的面目在我们面前晃来晃去。第六代导演正是以这种独特的方式,第一次通过视像艺术,将我们经验及视线之外人群的生存状态毫不修饰地展现在了我们面前,而在王超的《安阳婴儿》中,对这种生存状态进行了集中的展示:“应当说,这是一部作者电影,它以几乎(除了影片结尾处的肩扛镜头之外)完全静止的镜头,冷静地''''凝视''''古城里无奈地生活着的人们,中国平民社会生活的多种因素聚集在这里:下岗工人、警察、、黑社会、婴儿、监狱等。这里有的只是这些普通人的生存状态!我只是想展示一种生存状态的存在……”[1](P165)在这些导演看来,“他们的身份并不重要,关键是他们的生命状态,这是我们唯一强调的。”[1](P25)正是这种边缘生活状态的真实展示,对弱势群体话语表达的尽力争取,不仅形成了第六代艺术关注人生、正视现实的勇气与力量,特别是这种视阈一旦同极端纪实的风格相结合,便具有了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从而使其作品在获得葱郁勃发的艺术生命力的同时,也宣布了中国视像艺术中新现实主义美学的崛起。
回忆/寻找
如果对两代导演及其作品进行主题学的比较,我们就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即第五代影片中一般侧重于回忆,而第六代影片则一般侧重于寻找。如对“我”爷爷阳刚之美的回忆(《红高粱》)、“我”的采风经历的回忆(《黄土地》),直到《老井》、《孩子王》、《边走边唱》、《霸王别姬》、《一个都不能少》……小到失落的个人情感、走失的学龄儿童,大到逝去的民族精神、人生的终极真理,都可以构成回忆的对象。直至在《我的父亲母亲》中,更是将“追忆逝水年华”的回忆主题发挥得淋漓尽致。当然,在第五代导演的影片中也不乏寻找的主题,但是这种寻找的主题总是被强烈的怀旧色彩所笼罩甚或淹没,因此在其作品中,回忆不仅成为其重要的精神底蕴,同时也成为了拉近艺术与现实距离的行之有效的一种叙事策略。
就文化意蕴而言,“回忆”既是为了弥补现实缺憾的一种人生策略,同时也是由于个体心理衰老而有意无意逃避现实的一种自然信号,而寻找则是青少年积极向外探索、不断开拓进取的必然选择。
如果从形上的角度看,“寻找”是人类所创造的一切文学艺术永恒的主题,也是人类精神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的必由之路,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如果没有人类孜孜不倦的“寻找”,就不会有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在第六代的影片中,“寻找”不约而同地成为了若隐若现、反复纠缠、挥之不去的意象。寻找美好的童年,寻找失落的亲情,寻找遗失的物件,寻找生活的真实,寻找生命的真谛……所有这一切真实地记录了20世纪60年代出生的一代人的心路历程:没有话语权,没有代言者,甚至没有相对清晰的文化形象,但他们不惧生活的诱惑与挑战,不忘对生存的状态展示,不停对生命的本质思考,因而可以在困境中创造奇迹,在绝望时成功突围,成就自己的风格与事业。
于是,“寻找”便在第六代导演的作品中凸显了出来:“《苏州河》不是关于一个生命的双重生活式的寓言,而是一个寻找失落的爱情的现代人的精神漂流记。是马达的尤里西斯生命之旅。”“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影片更多的是形而上的生命体验,而我的影片还是贯穿在寻找之中。”“我是上海人。我把我对上海这个城市的全部热爱、感触都融化在马达寻找牡丹的过程中,”[1](P257)“站台,是起点也是终点,我们总是不断地期待、寻找、迈向一个什么地方。”而在娄烨的《苏州河》中,“寻找”则成为了贯穿始终的话题:美美在影片开头和结尾都在不断地问摄影师:如果我走了,你会找我吗?会像马达一样找我吗?会一直找到死吗?牡丹在投入苏州河之前说的最后一句话是“我要变成一条美人鱼回来找你!”而马达为了去寻找她,不断地穿过这个城市。在这部影片里,生活与艺术、情感与观念、演员与观众之间的联系与分别,正是通过不断寻找的过程获得了新的表述。
目前学界对于第五代导演已经有了比较深入、基本定性的研究,而对于第六代导演,因为其正在发展过程中,即使出现分化,也还没有十分明晰的特征及运行轨迹。即使以上对第五代与第六代导演出生时代、成长背景、政治身份、文化底蕴及其作品的艺术定性、题材范围、叙事风格、文化策略等方面的动态观察,尚有一些方面探讨得还不够深入,如“胶片/DV”、“专业/非专业”、“戏剧化/生活化”等问题;此外还有许多方面,仍有继续探讨的必要,如“主流/非主流”、“正解/误读”等。所有这些比较,将会是极为有意义和富于建设性的。正是以上这些不同的文化策略,使得第五代与第六代的艺术创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并成为了20世纪后半期中国文化与艺术史上两道亮丽的风景线。
【参考文献】
[1]程青松,黄鸥.我的摄影机不撒谎[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2.
[2]顾峥.我们一起来拍部电影吧——回望“青年实验电影小组”[A].吴文光.现场:(一)[C].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221.
第7篇
[论文摘要]电影海报兼具绘画和设计的特点,既能传达特定的观念和信息,又能提升电影的艺术品位和价值。在政治、经济、文化多元化发展的当今社会,图形作为一种用形象和色彩来直观地传播信息、观念以及交流思想的视觉语言,可以极大地拓展电影海报的表现空间,使其具有更深刻的内涵,从而在信息传达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电影海报是海报设计的一个种类,但是比一般的海报更富有情节性,具有传递电影信息、吸引观众注意、刺激电影票房收入的作用,因此也被称为电影的“名片”。电影海报设计是一种自我形式的推广,更是电影灵魂的直接表达,这种直观的信息传达有时甚至比电影更有说服力。
1895年12月28日,法国的卢米埃史弟在巴黎的一问餐厅里,向观众放映《火车到站》,当时还制作了题为《卢米埃电影》的海报,这大概是世界上最早的电影海报设计。由于电影海报兼具绘画和设计的特点,以及对电影宣传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后来的许多艺术家和设计师纷纷参与电影海报设计,他们将绘画和设计的各种风格相互融合,把多种表现形式、手段和技法综合运用,使电影海报设计很长一个时期内呈现出风格迥异、精彩纷呈的多元化发展格局。这些优秀的设计既传达了特定的观念和信息,又提升了电影的艺术品位和价值,同时,也使电影海报成为具有历史和艺术价值的收藏品。
随着社会的进步,政治、经济、文化都在多元化发展,东西方文化日益频繁的交流和融合,现代科技、文化、广告都给电影海报设计带来新的观念,设计师们也在不断尝试、突破常规,在注重电影信息传达的同时,力图使设计出的电影海报独具风格和富有创意,电影海报成为沟通思想、交流情感的媒介。图形,作为海报设计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在这种设计思潮中成为设计师设计的重点,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图形在电影海报中的功能
图形是一种用形象和色彩来直观地传播信息、观念以及交流思想的视觉语言,具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独特魅力,它能够超越国界、排除语言障碍并进入各个领域与人们进行沟通和交流,是被称为“世界语”的人类通用的视觉符号。因此,在电影海报设计中,图形具有吸引人们的注意力、易于理解以及将视线引向文案的诱导功能。将不同的图形通过创造性的组合能够产生新的图形语义,使电影海报具有更深刻的内涵,从而极大地拓展电影海报的表现空间,并在信息传达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二、电影海报中图形的具象和抽象表现
具象图形与抽象图形是海报设计最基本的表现方式,这种相对意义上的具象与抽象一直都在相互影响、并行发展着。在电影海报设计中,两者有着各自的优势和局限,因此在实际应用时,两种表现方式有时会同时出现或者以相互融合的形式出现,设计师通常是根据电影形式和内容的不同。以及观众层次的不同需要而灵活应用的。
1、具象图形
具象图形具有一种亲近有趣和感人的魅力,是人们乐于接受和喜爱的一种视觉语言形式。在电影海报设计中,具象图形能通过表现客观对象的具体形态来突出电影主题,同时也能表达出一定的意境,其富有美感的写实形象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求。电影海报运用具象图形来传达某种观念或信息,往往可以取得较好的宣传效果。如电影《佐罗传奇》的宣传海报设计,画面中佐罗的形象英俊潇洒,黑面具、黑帽子、黑斗篷、佩剑和长鞭,以及人物坚毅的面部表情和身体动态,准确地刻画出一位行踪不定、行侠仗义、除暴安良、劫富济贫的蒙面游侠。不仅增强了画面的表现力和吸引力,提高画面的被注意值,而且还使电影宣传更富有成效。
具象图形以其直观的形象性、真实的生活感以及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易于快速从心理上取得人们的信任,从视觉上激发人们对电影本身的兴趣和需求欲望,尤其是极具创意的写实图形,其被设计师主观放大的高度逼真的形象,超越了视觉的一般状态,会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心灵上的极大震撼。由于电影海报设计中具象图形的表现空间十分宽广,所以它的作用不可估量,它以其独特的魅力,至今一直占据着电影海报视觉表现的主导地位。
2、抽象图形
抽象图形,是“从具体物象出发,不断反复地剔除物的细节,忽略、忘却它的原形,超越它的具体性,从整体意象上把握它的结构形态,也就是要予以抽象化”,是高度理念化的一种视觉表现,集中体现了客观科学技术和时代精神的形式美。
抽象图形的独创性可以使电影海报设计不受任何对象和表现技巧的束缚。不受时空的限制,它通常是通过对构图、形象、色彩的单纯化表现强化电影主题,并使主题更为强烈鲜明,更具有典型性和情感化的特征。如电影《黑暗中的舞者》的宣传海报设计,斑驳的黑色背景,散落的白色文字,突起的盲文。不需要具体的形象,简洁的画面给人们留下了足够的幻想空间:在想象的明亮和现实的滞重问隐约进发出塞尔玛的歌声,也许此时塞尔玛的灵魂正徘徊在无边的黑暗当中,但天堂的光线就在她的前方,她会在那里看见吉恩清澈的双眼,将在那里用她的天籁嗓音歌唱天堂里的颤音。
抽象图形具有宽泛的象征性,所以在电影海报设计中表现的范围也是广泛的,既可以表现社会政治、经济方面电影主题,又可以表现科技、文化、体育等电影主题。与具象图形的相互结合、互为渗透,可以对电影主题进行更深层次的表现,这种两者结合的画面,具有简洁、明快的效果和强烈的现代感、形式感和装饰性。
没有一种图形能够如抽象图形的千变万化和象征特性一样涵盖更多的内容。也正是由于这种宽泛的象征性,要识别和理解它需要依赖于人们的感受与文化程度。不同地域、民族、文化程度、生活经历、性格、欣赏习惯等因素都会使人们对于抽象图形产生不同的理解,因此,在选择与运用抽象图形进行电影海报设计时,必须以了解和掌握人们的文化心理、欣赏习惯为前提,加强针对性和适应性,避免因为视觉语言晦涩模糊出现的歧义性和负面效应,以利于抽象图形准确地表述电影主题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抽象图形在电影海报中的运用,打破了具象表现的单一模式,极大地拓展了电影海报的表现空间。
三、电影海报中图形设计的基本原则
首先,电影海报中的图形设计应该遵循“阅读最省力”的原则,形象要高度简洁、富于创意。直观形象性的图形阅读越省力,越能增强其被注意值,进而使人们对所要宣传的电影产生明确而又深刻的印象。
其次,电影海报中的图形要符合社会与大众的道德观念,在所传递的信息和社会形态的主流文化相吻合的基础上,画面形象应生动鲜明并给人以美的感受,使人们看后能够产生生理上的舒适感和心理上的亲近感,既设计中通常所说的感情的愉悦性。
再次,图形的形象要主次分明,主要形象应与设计诉求的目标相一致,为电影主题服务,不能喧宾夺主。单纯的追求形式美和自我意识的表现。或者不知所云,都会使人们的注意力分散、转移,从而导致电影海报偏离传递电影信息、吸引观众注意、刺激电影票房收入的目的。
第8篇
(一)我国电影产业近几年来的票房收入状况
2003年我国票房收入10.5亿元左右。2003年,国产影片总票房已首次超过了进口影片的票房,把全国的前十名国产影片与进口片的前十名相比较,国产片票房超出进口片2100多万元。中国电影产业的总收入在2004年达到了36亿元,在这36亿人民币的总收入中,只有15亿元是电影票房收入。2005年底,电影局公布的2005年中国电影数据,中国电影产业总收入达到48亿元,票房收入为20亿——绝对数字增长了三分之一,票房在总收入中所占比例原地踏步。迄今全国已发展37条院线,加入院线的影院达1300多家,拥有的银幕超过2500块。
w
n
(二)以票房收入为例分析我国电影产业的竞争力
我国电影产业总体竞争力不强。从上面的表格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出,2005年的中国电影市场肯定更加让人乐观。当然,票房水平与韩国相比,与我国的人口规模相比,仍然令人相当悲观。2003年以前,内地电影市场的盈利的比例60%来自好莱坞大片,30%来自香港电影,仅有10%来自国产电影。随着电影产业化改革的进一步深入,2004年、2005年国产电影继续取得了良好的票房成绩。除少数几部国产影片以外,多数国产影片的市场现状仍然是惨淡经营,能够上千万票房的影片屈指可数。应该说,200部国产电影的票房收入难以超越20部进口影片的票房收入。190多部的国产电影的票房收入不如4~5部国产大片的收入,这种严重的市场不平衡,一方面说明中国国产电影的制作与营销观念、水平、能力的不平衡,也说明中国电影产业国际竞争力不强,这对于中国电影市场的全面繁荣,仍然相当不利。
中国电影产业国际竞争力不强在于电影本身——电影市场产品仍然不够丰富。电影的题材范围比较狭窄,类型也比较单一,武侠、爱情占据了商业电影的绝大多数。具有市场影响力的电影导演、明星、制片人等仍然严重匮乏。导致中国电影产业活跃程度不足,市场规模也难以扩大。面向市场、面向群众的多样化电影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英雄》《七剑》《十面埋伏》等影片都以其充足的商业元素和娱乐元素受到青睐,丰富的想象力、强大的高科技手段和明星化阵容使得它们创造了一个个骄人的票房业绩。国产电影的海外竞争力不断增强。从上面表格的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国产电影在海外的票房收入是逐年上升,而且幅度挺大。这些海外票房成绩客观上提升了国产影片的海外影响力,有助于提高国产影片海外发行的议价能力,也有利于增加海外发行合作模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二、我国电影产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面临的挑战
入世给中国电影业带来了机遇的同时也形成了巨大的冲击。这不仅指在设备等硬件方面,更多的还在“软件”——电影从业人员素质、电影的管理机制、全国电影市场的宏观规划和电影产业的营销等方面。近年来,国内生产了一批优秀影片,体现了与国际接轨的尝试,在国际电影节上享有较高的声誉。但国产电影的总体现状却不容乐观,据业内人士估计,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每年仅有10%~20%的影片盈利,约一半亏损,而这一阴影至今仍未有散去的迹象,一大批影片由于缺乏吸引观众的手段而难觅“知音”;另外,由于资金短缺,一些年生产能力可以达到30部影片的制片厂,一年才拍摄七、八部影片,而且其中仅一两部是自己投资拍摄,其余则靠社会投资才得以完成;已有的片子在市场上资金难以回收,又没有新的资金来源,于是就少投产,进而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资源浪费。与此同时,引进的外国大片近年来又不断地冲击着中国电影市场。总之,国产电影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
(二)面临的机遇
从经济基础上看:由于中国的社会经济水平相对较低,因而电影的生产和管理成本远远低于西方电影,这种低成本生产和流通作为发展中国电影产业一种积极的经济策略。从文化上看:全球化环境下东方文化提供了一种参照性的“还乡”意义从而逐渐被西方人关注,中国电影因而具有一定的文化优势;中国大陆、香港、台湾、澳门以及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华语地区,日本、韩国等亚洲其他泛华文化地区,以及世界各国的华人群落等则构成了一个具有共同性的接受中国电影的文化交流空间,中国电影具有市场潜力的优势。从西方电影来看:近年来由于片面地走上数字虚拟化、大制作、单纯追求商业价值最大化的道路,电影的人文意味和社会公益品质都明显下降,为其他国家电影文化的乘虚而入带来了契机,中国电影也具备了时机优势。
从政策方面看:为进一步吸纳外资,2004年11月广电总局和商业部联合了《电影企业经营资格准入暂行规定》(43号令)和《中外合资、合作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企业管理规定》(44号令)两个文件,由此不难预测,今后势必将有更多的国际资本被引进来参与影视合资制作(包括由外资合股的电影院线组建),文化开放的空间势必越来越大,这就为中国电影产业在全球化市场上的主体性拓展带来更多的挑战和机遇。
三、对提升我国电影产业竞争力的几点思考
(一)积极培育和发展一个成熟的电影市场
国家应该制定一系列完善的电影法规、政策来保证电影市场健康有序地发展,提供进入电影产业的优惠条件和激励机制,规范电影市场,促进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政府主管部门应当更多地在法制框架内管理电影,多些宏观调控、少些具体干预,通过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遵循市场规律和电影规律,加快体制机制改革,重塑市场主体从而提高电影产业的市场竞争能力;采取多种措施,培养、选拔和使用一批适应世界电影艺术、电影市场需要的创作人才、管理人才、经营人才和研究人才,克服中国电影人才老化的瓶颈,推动中国电影人力资源的整体升级。鼓励电影产业的竞争性和多样化,努力培育几个具有先进的制作生产能力、完善的发行放映网络以及较强的后电影产品开发经营能力的现代电影企业集团,以使它们在市场上相互竞争,形成较为强劲的市场竞争力,以激活整个电影市场,从而使电影业成为系统的文化产业。
(二)高度重视消费主体和消费客体的作用
要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善于从蓬勃发展的社会实践中发现创作的主题,从平凡的社会生活中挖掘深刻的思想内涵,从群众多方面、多层次、多样性的精神本论文由整理提供
文化需求中明确创作的方向,努力创作出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优秀作品,特别是要高度重视少年儿童和农村题材作品的创作,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满足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中国电影的繁荣发展开辟更为广阔的空间;要做到以消费者为中心,不断改变影院的硬件和软件条件,提高服务设施和服务态度,如建立综合性影院和多元化、多层次的票价系统。
(三)不断加快电影产业相关产业链的发展
要利用电影产业其他产业之间都有着密切的千丝万缕的关系,以资本为纽带,为电影业的多元化经营开拓思路,打造真正意义上的大电影产业——不仅要开放电影产业,而且还开放媒介产业,以发展数字电视、新媒体为突破口,促进以电影产品更新换代为核心的大媒介产业链条的纵向和横向整合,像时代华纳、迪斯尼一样,逐步形成跨领域、跨媒介、跨行业、跨地域的综合媒介集团。要走信息产业和娱乐产业相结合的道路,形成有商业价值的品牌,特别要和信息传媒产业中的网络部分紧密相联系,使中国电影保持高度的新闻性、文化性与时尚性,成为“新闻富矿”、“大众话题”、“社会时尚”、“娱乐先锋”。
(四)不断改革电影发行和放映市场
要打破电影生产、发行、放映业目前存在的脱节和对立状态,应该继续鼓励和支持电影业各个环节相互渗透、共同发展、形成制片与发行、放映利益共同体,逐步实现“影、视、录一体化,制作、发行、放映一条龙”的目标。不断推进院线改革,培育现代市场体系,强化中国电影的发行能力。政府应该逐渐有限度地向外资开放发行领域,改变进口影片的垄断发行方式,鼓励形成多元投资的以发行为中心的大型投资—制作—发行一条龙的电影企业或者媒介集团,提高中国电影海外市场发行和多媒体渠道扩展的能力和水平,提高中国电影产业链条中的“腰”的硬度。
(五)不断加强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联系
要积极创造和培育国内市场,扩充市场容量。要抓住国际社会渴望了解中国的历史机遇,扩大中国电影的海外宣传力度,开发海外电影市场,积极争取电影二级市场,包括复映市场、电视播映、音像制品和其他附属产品的开发,同时注意把握国内电影与国际电影竞争的新趋势。
参考文献
[1]巴里·利特曼.大电影产业.尹鸿等译[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祁述裕.中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3]孙献韬,李多钰.中国电影百年[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
[4]孙安民.文化产业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
[5]张虹远.对外开放,对内放开——中国电影繁荣发展之路[J].中国电影市场,2005,(9).
[6]边涛.数字电影在中国呈燎原之势[J].综艺,2005,(11).
网址:电影论文赏析八篇 https://mxgxt.com/news/view/227946
相关内容
红色经典影视赏析论文影视作品分析范文(八篇)
影片分析范文(八篇)
影视作品赏析精讲范文6篇(全文)
影视作品分析范文(通用十八篇).docx
电影论文分析怎么写
电影作品解读论文
影视广告作品赏析影视广告的鉴赏与评论
体育赛事分析赏析八篇
电影作品分析电影鉴赏特点及意义.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