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丝经济:流量时代下的忧愁馈赠

发布时间:2024-12-16 19:07

源|财经网(caijingwangwx)

作者|陈亦燃 编辑|光音

6月10日下午3点到17日下午3点,微博的热搜消失了。

热搜消失的一周里,有人直言:“没热搜就不用看那些辣眼睛的糊咖营销,还挺好。”但热搜回归两周后的六月底,夜里榜单前30条中的12条,仍是和明星有关的内容。微博依然是粉丝追星的重镇,明星的营销和粉丝的应援依然在微博上进行着,热搜下线的一个星期仿佛并不存在。

并非所有人都敞开怀抱拥抱粉丝的应援。5月,就有明星貌似不堪忍受粉丝带来的困扰,公开表示“我不需要应援”。 但来自明星本人、本应被奉为圭臬的“指示”并没有什么效果,粉丝们再次买光了一本专访这位明星的杂志,用真金白银的订单表明了立场: 他们会一直为偶像应援,并继续供养偶像的商业价值。

粉丝似乎成了流量明星的西西弗斯之困?明星对粉丝的影响力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不,或许是因为在明星的意志与粉丝的行动之间,还存在着一些相当重要的环节。在这些中间地带,存在着明星和粉丝关系的解释,以及粉丝经济良性存续的解决方案。

官后、粉群和站子——粉丝追星的地标和中介站

2019年8月14日,某模特大赛的开幕式原定在上海梅龙镇广场举行,并邀请了王一博作嘉宾。但开场前,主办方宣布活动因“不可抗力因素”临时取消。根据粉丝的描述,取消原因极有可能是——人太多了。

来源:微博@vivi酱也是小公主

无论是线下还是线上,大规模的粉丝动员(做数据、集资、刷票房等)都必须依赖官方粉丝后援会(以下简称“官后”)等粉丝组织的运转。

据曾参与某顶流男星官后运营的何加介绍,官后是明星工作室认可的粉丝代表组织。官后一般下辖运营组、网宣组、数据组等若干小组,一方面对接明星工作室,在明星有作品发布、代言官宣等动态时,提前获取消息安排应援;另一方面对接各层级的粉群,为粉丝谋取签名照、翻牌儿(指明星亲自下场和粉丝互动)等福利。

官后之外,还有“站子”。站子也围绕偶像的行程开展活动,拥有诸如娱记、机场、影视公司之类的行业资源。“站姐”(站子的组织者)可以被视为官后体系之外的粉圈意见领袖。

官后和明星工作室合作的模式,既规范了粉丝群体的行为,又为明星提供了统一的应援声量,局面本应是双赢的。但过去几年,粉丝群体的举止屡屡逾越“公序良俗”的界限、挑战主流社会认知,引发了人们对粉圈文化的大讨论。对在社交平台上不打文字而用字母缩写进行交流的粉丝,普通网民常常觉得无法理解。

究竟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一切还得从流量和数据说起。

2018年8月,蔡徐坤宣传新歌的一则微博收获了破亿的转发。央视在次年2月的报道中指出, 粉丝数据站会买上百个号“抡博”,粉丝群会分享可以刷榜的应用程序,制造注水的新媒体数据。最终,微博不得不调整了博文数据的显示方式:当转评超过100万时,均只显示为100万。

2019年7月中旬,有网友在豆瓣“自由吃瓜基地”小组提问: “周杰伦微博数据那么差,为什么演唱会门票还难买啊?”此帖直接引发了周杰伦的粉丝下场做数据。至7月21日凌晨,周杰伦终于在流量明星遍地的超话榜单里登顶。而此前一直力保超话第一的蔡徐坤粉丝团宣布退出榜单竞争。

整个过程中最有意思的画面是,微博上不少围观的“路人”也站到了周杰伦这一方。

到了今年,肖战4月25日上线的单曲《光点》 在QQ音乐上售出了近3150万张,销售额高达9400多万人民币。粉丝南南就购买了300张《光点》,在她所在的粉群中,这属于“中游水平”。而几段小学老师组织学生跳舞、做#光点舞挑战#的应援视频则彻底引发了舆论的海啸。党报也评论称,学校是知识的殿堂,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地方,不是为明星应援的粉丝加工厂。

截至7月1日 QQ音乐上的《光点》销量(图)

种种争议之下,肖战本人在5月10日发博称:“我不需要应援。”这条微博发布之后两天,一本专访肖战的杂志在当日的10时05分官宣发售(肖战的生日是10月5日)。和往常一样,粉丝们买买买的评论立刻涌进了评论区。

风险更大的环节则是集资。

在订购杂志、锁场包场做高电影票房时,粉群往往会集资。疫情之前,何加所在的粉群为偶像即将上映的电影做了4万多块的集资。该粉群有一百多人,也就是说,平均每个粉丝出资400多块。何加称,粉丝做集资的行为,明星工作室“肯定是知道的”,但她同时也强调:“这个东西(集资)是群体自治,工作室不管,也没有一个强监督,只有靠(粉丝群内部)的群体监督。”

粉丝为明星贡献数据却引发负面舆情的事件不一而足。流量明星的工作室期待高流量和高数据,同时,这个流量需要是干净无害的。但一部分粉丝、官后和站子的目标则是数据至上,双方的目标并非完全一致。

当有消费能力的粉丝通过粉群形成组织,他们就成了可以“与经纪公司、影视资本分庭抗礼的众筹资本”。在这个意义上,也就不难理解,应当引领粉丝价值观的流量明星为何有时“管制”和约束不住自己的粉丝。因为粉丝以组织化的形式追星,而媒介素质和消费能力超绝的后援会管理层、粉头、站姐(而非明星本人)则是粉丝追星时追从的权威。

尽管双方可能存在种种矛盾,但明星工作室并不会直接管理后援会。

官后申请微博“蓝V”账号时,需经明星工作室向微博方确认。但“官后和明星工作室不是'上下属'和'强管理'的关系。”某流量明星工作室的工作人员小风表示,工作室和官后保持着日常联系,后者会在工作室或者明星发博时接力,做转发等互动。“我们是一个平等的关系”。

后援会的日常运营繁杂琐碎,动辄需要几十人,而明星工作室还需要应对明星本人的日常行程,根本无暇兼顾。更重要的是,后援会是粉丝“圈地自萌”的追星组织,代表明星官方意志的工作室不会亲自下场号召粉丝做数据和氪金。真的如此的话,未免过于瓜田李下,同时也违背了粉丝追星的本意。

不久前发生的“喻言妈妈代管后援会”事件,就是明星和后援会两方矛盾最终爆发的体现。但它也证明了在两方的博弈中,究竟谁才是最终的话事人。

喻言是今夏选秀《青春有你2》最终成团的选手之一。因对原官后的管理层不满,6月13日喻言妈妈通过其官后宣布,将暂时代管后援会班长一职,并对后援会管理层进行重组。 这一举动打破了此前官后由资深粉丝管理的惯例。在新浪娱乐发起的一项投票中,有相当一部分网友表达了对明星家人代管后援会的质疑。

新浪娱乐发起的一则投票

“夏日限定”:流量有保质期吗?

2019年夏天,肖战和王一博因《陈情令》爆红,二人的CP被称为bjyx(博君一肖)。在粉圈,这样在暑期档以CP形式走红的成对明星被称为“夏日限定”。回看过去几年,《镇魂》里的朱一龙和白宇、《亲爱的,热爱的》里的杨紫和李现(当然杨紫此前已经有了很高的人气)、《陈情令》的肖战和王一博……这些CP确实都有“夏日限定”的痕迹。

影视CP走红成为“夏日限定”,离不开资本的助推。在GQ报道的的访谈《粉丝举报同人网站:“这次撕的是命运共同体”》里,学者林西总结道:

互联网资本进入文创产业后所产生的最大的逆转,就是挖掘年轻人的爱好,从他们身上解读出大数据的流向和流行趋势,征用背后的购买力。那征用的具体是什么呢?就是亚文化,就是粉圈,而且是几乎敲骨吸髓地征用了亚文化的资本。

具体而言,在一些比较知名的小说及其衍生的IP中,CP式的角色已经拥有了粉丝的喜爱。 而资本察觉并征用了这样的情感,投资、生产出一部部改编影视剧作品,将粉丝对角色的喜爱转移到饰演角色的明星身上。一旦粉丝完成了移情,他们就会自觉为偶像氪金。书粉、原著粉肯定要找一个人同行,只不过最后那个明星恰好扮演了“他/她”。

耽美小说粉丝齐安颇为笃定地说:“下一对夏日限定是陈飞宇和罗云熙。”“这是从选角的时候就注定了的事情。”

另一方面,艺人并非只有通过“夏日限定”才能成为流量明星。借鉴日本AKB48和杰尼斯的养成模式, 借鉴韩国Mnet选秀节目《PRODUCE 101》的101模式,都推出了为数不少的流量明星。

当一个艺人借由粉丝的应援与喜爱,通过公司的种种包装来到台前成为流量。资本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动员粉丝去消费他/她的作品和商代。在微博上,就有网友讨论,某流量明星这几个月接的代言太多了。随后就有人评论:“再不赚钱,2020年的限定夏天就要来了”。

品牌们频繁启用流量明星作为代言人,同时也为带货的明星“创设”了更多的头衔。粉圈对此早有批评,一些粉丝就用“批发”和“特供”来形容品牌代言的怪象。

豆瓣吃瓜圣地“鹅组”讨论明星代言的帖子

“人民日报评论 ”曾在一篇讨论饭圈文化的文章中称:“由喜欢而形成的自发行为,成为我们这个时代走向富裕、开放、多元的生动注脚。”

但近年来, 明星对粉丝出格行为的沉默、粉群中意见领袖话语权的增长、资本方日益增多的营销、个体粉丝种种失序激进的行为……却成了这个注脚中令人忧愁的存在。

2015年,何加还是一名普通的女大学生,加入官后也是因为刚好对方缺人而自己有有空。五年过去,她成为一名朝九晚五的上班族,她曾经运营的官后人已经换了好几拨。她也退至粉群,成了一名普通的粉丝。

作为本次采访中追星最久的粉丝。当被问及“为什么还在追星?”她说:“习惯了吧。他挺好的,值得一直喜欢下去。”

“那如果有一天发现没那么好了呢?”

“就是如果嘛,也是常事。我庆幸我们可以继续一起走下去。”

*应受访者要求,何加、南南、小风、齐安均为化名。

参考资料:

1.《野兽采访:粉丝与偶像丨我该如何竭力去爱你?》,界面新闻,2018/2/1.

2.《专访亨利·詹金斯:粉丝的权利与边界在哪儿?》,三联生活周刊,2020/3/20.

3.《饭圈“借贷追星”盛行:有人打工还钱被骗,集资“话术陷阱”怎么防?》,21世纪经济报道,2020/6/4.

4.《粉丝举报同人网站:“这次撕的是命运共同体”》,GQ报道,2020/3/20.

5.《浏览量、点赞数动辄成百万上千万 谁在为注水数据推波助澜》,央视新闻,2019/02/24.

6《饭圈的“嗨”动力,究竟来自哪里?》,人民日报评论,2019/10/10.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网址:粉丝经济:流量时代下的忧愁馈赠 https://mxgxt.com/news/view/227731

相关内容

粉丝经济=卖情怀?流量时代该如何玩转粉丝经济?
2020广州市考面试热点:探索流量为王时代下的粉丝经济
量化管理明星流量:粉丝经济的下一步
粉丝经济时代,你为什么不敢用流量明星?
数据?流量?——从微博视角看粉丝经济
粉丝经济时代下,这样才能维持粉丝关注!
粉丝经济时代:揭秘娱乐圈女星粉丝量TOP10背后的魅力与实力
万亿“红人经济”告别流量买卖时代
人民时评:推动“粉丝经济”行稳致远
粉丝经济时代:社交媒体十大营销经典案例(4页)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