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票能开“盲盒”吗?
近日,某热门音乐剧北京站演出公布卡司阵容,由于明星演员未能按原计划出演引发网友热议:未公布演员阵容,制作方提前售票,是不是“开盲盒”?
记者调查发现,“盲盒”票不光出现在音乐剧,舞剧《咏春》《只此青绿》《记忆深处》《红楼梦》等也大多采用“盲盒”开票。10月12日,引发热议的音乐剧制作方向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表示,“针对大体量演出,售票周期一般会提前半年,卡司制定需考虑各种情况,如果太早制定,遇到演员身体状态不佳就可能影响演出的整体质量,所以从该剧上海首演开始一直是在演出前一周制定并公布卡司。”
有观众认为,演出票是一种商品,应该标明卡司,明码标价,而不是期待“盲盒”开出隐藏款。但也有愿意为盲盒买单的观众认为,在未知全貌的情况下购票,也能带来相应的惊喜感。
演出票开“盲盒”,观众买单吗?
盲盒这个词,原本是一个潮玩概念,指消费者无法提前得知具体产品款式的玩具盒子,具有随机属性。近年来,作为潮玩的盲盒席卷市场,颇受年轻人青睐;盲盒的玩法,也从潮玩拓展到各个领域。
不熟悉音乐剧、舞剧市场的观众,或许会对“盲盒”售票的方式感到陌生。当演出票开“盲盒”,观众愿意买单吗?
有音乐剧制作人表示:“观众对卡司的关注从侧面体现出了从业者需要努力消除观众对不同卡司演出质量差异大的担忧。在音乐剧制作过程,中外主创团队花了很多精力来进行选角、排练,保障同一组角色的多名演员能有同样优异的表现和具备自己风格的阐释,包括替补都需要完成定期的角色排练,通过这样的顶级作品和体系发现并培养出更多高质量主演,才是行业长期发展的基础。”
2023年初,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舞绘千里江山图》第三次来上海,7场演出100%售票率,开出加座后,又迅速售罄。作为舞蹈圈的流量明星,唐诗逸近年领衔演出《记忆深处》《昭君》,所到之处座无虚席。海报写着“唐诗逸主演”,为什么进剧场了,又是另一组演员?这是外地某次演出发生的尴尬。原来售票时写着一段小提示——“演员要看具体安排”。
对盲盒售票的态度,观众态度不一。“喜欢剧目就要接受盲卡吗?”音乐剧迷兮兮长期生活在北京,经常往返京沪观看喜欢的音乐剧演员的演出,“音乐剧或舞剧演出是一种文化消费行为,应该提前告知观众,让观众有选择权。”她说,“要去赌哪一场有我最想看的明星演员,我可能不会这样选择。”
话剧、音乐剧、舞剧,都是舞台上只演一次的现场艺术。更有观众犀利点评,“如果演员的演出都没差别,那为什么还分A角、B角?”
“拿潮玩举例,盲盒里有普通款、雷款、隐藏款,不确定性太强。”在观众李歆看来,国内演出市场还处于观众培育期,音乐剧、话剧也好,舞剧也罢,总体来说质量参差不齐,而演出票动辄数百元、上千元,“如果都是盲盒售票,谁来保障观众的权益?当前演出市场明星效应显著,明星演员粉丝多、号召力大,很多观众都是冲着明星演员才买票”。
在兮兮看来,观众能接受的盲盒售票,其实有较为理想的先决条件。“比如国外的驻演,演职人员固定、人员关系透明,演出质量水准相当,买任何一场票,都有基本一致的观赏体验。”
为什么要卖“盲盒”票?
当然,也有一些观众并不排斥盲盒售票。“盲盒开了后,尽管不是我最期待的卡司,但竟然有意外收获,演员对角色的诠释让我惊喜。”有杭州观众表示。
“盲盒”开票在长档期音乐剧演出中早有先例。2011年,《妈妈咪呀!》《猫》等大型音乐剧在沪演出数十场,同样没有提前公布演员阵容。
近三四年来,随着音乐剧市场蓬勃发展,铁杆粉丝追明星现象日益突出。同一部音乐剧,明星场一抢而空,其他场次举步维艰,观众跟着演员跑,这是作曲家三宝观察到的市场现实。“欧美音乐剧观众很少冲着某个演员进剧院。国内观众跟着演员走,能吸引很多人进剧院。他们喜欢音乐剧这种表演方式后,也许会去看别的戏,慢慢积累一些固定观众。观众需要培养,听制作人说,现在观众一年一变。”三宝经历国内音乐剧市场二十多年起伏,从萌芽到壮大,如今成为市场显学,他觉得一切有待时间检验。
这与演艺大世界某剧场工作人员的感受一致。“爆款舞剧巡演,一地只有几场,机会难得。”该工作人员表示,尽管一些演出是盲盒售票,但经常看戏的观众有自己的信息来源,可以从粉丝群、黄牛甚至演员本人那里提前知道出场阵容。“还有些人会押宝,比如首场、尾场、百场纪念演出或者重大时间节点,明星演员上场概率大得多。这同样适用于《永不消逝的电波》《朱鹮》等热门巡演剧目。”
制作人赵女士参与创制多部国内外热门音乐剧。她认为,经典音乐剧除了吸引爱好者,更大购票群体来自平时不太进剧场的观众,“他们可能一年只看两三次大剧,不像每周刷剧的粉丝那样对角色人选‘敏感’。对普通人而言,买票进剧场的最大动力来自音乐剧本身的吸引力。”周六晚场的出票率高于周五晚场,“相比演员,普通观众对时间选择更为‘敏感’。”
归根结底看演出质量
演员对票房真的有决定性影响吗?每个剧目有不同观演定位,无法一概而论。戏曲看“角儿”,名角因为身体健康等原因无法上场,取消演出或退票,从去年年末到今年年初都较为常见。今年国庆上海京剧院《杨门女将》原主演因身体原因无法登台。9月22日,上海京剧院宣布,从天津请来天津京剧院实验团团长王艳救场。消息一出,戏迷在微信群奔走相告。观众不仅没有退票,反而又推动了一波购票热潮。
日前,文化和旅游部、公安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型营业性演出活动规范管理促进演出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的通知》,要求演出举办单位应当建立大型演出活动退票机制,设定合理的梯次退票收费标准,保障购票人的正当退票权利。记者检索发现,即将在沪举办的周杰伦2023“嘉年华”世界巡回演唱会就提供退票渠道。而话剧、音乐剧等演出,在一般情形下仍不提供退票服务。
音乐剧、舞剧盲盒售票,让记者联想到同为“盲盒”的“中图网加油包”。此前,因涿州水灾库房泡水,不少网友购买了99元的“中图网加油包”,以示对这家受灾出版企业的支持。在收到书籍后,网友发现多人“加油包”中都含有一本《书虫》,因书籍品类、质量未达预期,有网友便在网上“吐槽”,质疑中图网将滞销书加印卖给下单支持的网友。消费者购买“盲盒”,其实是让渡了部分选择权,这是“盲盒”行为引发争议的原因。
豆瓣网友评价
归根结底,还是回到“人保戏”还是“戏保人”的问题。从演出市场的培育来看,如果各组卡司水平演出水准相当,也能减少“盲盒”购票产生的落差感。兮兮说,期待已久的热门音乐剧终于来北京了,明星演员不出演很遗憾,但她还是会买票看演出,“当然,这不意味着我不‘挑卡’。培育一个健康而持久的演出市场,是比刷新票房数据更值得努力的方向。”
网址:演出票能开“盲盒”吗? https://mxgxt.com/news/view/221757
相关内容
盲盒旅行剧竟然真的可以开盲盒吗?刘学义,期待你在音综上的表现AI明星盲盒
林茂的爱拿得出手,盲盒式求婚…
买盲盒=买智商税?盲盒背后的营销策略你知道多少?
618明星营销再出新,天猫全明星计划用惊喜盲盒创造“星”惊喜
《盲盒旅行局》定档9月7日 官宣16位豪华明星阵容
《盲盒旅行局》定档0907 全明星旅行打卡地方传统特色
《盲盒旅行局》0914优酷爆笑上新 田嘉瑞硬控武艺夏之光上台
潮玩+艺术+IP+盲盒+情绪价值+行为经济学=60亿估值
泡泡玛特60亿估值=潮玩+艺术+IP+盲盒+情绪价值+行为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