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伯庸长篇小说《大医》获骏马奖
7月31日,第十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公布结果,5部“长篇小说奖”、5部“中短篇小说奖”、5部“报告文学奖”、5部“诗歌奖”、5部“散文奖”和5名“翻译奖”诞生。
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简称骏马奖)创立于1981年,每四年评选一次,是由中国作家协会、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共同主办的少数民族文学的国家级文学奖,与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并列为中国作家协会四大全国性文学奖项。
其中,满族作家马伯庸的长篇小说《大医》位列本届骏马奖的“长篇小说奖”。获奖后,马伯庸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很荣幸,再接再厉!”
马伯庸长篇小说《大医》获骏马奖
《大医》首发于《收获》长篇小说2022秋卷,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和博集天卷分《破晓篇》《日出篇》上下两部出版。这是马伯庸少有的近代题材,篇幅前所未有之长,但深受读者喜爱,《破晓篇》上市才一周就破了1000万元销售额。
小说讲述了清末民初中国第一批红十字会医生在乱世中奔走救亡的故事。一个在日俄战争中死里逃生的东北少年、一个在伦敦公使馆里跑腿的广东少年、一个不肯安享富贵的上海少女,在1910年这一个关键节点,同时踏入了中国红十字会总医院,开始了他们纠葛一生的医海生涯。
《大医》首发于《收获》长篇小说2022秋卷
《大医》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和博集天卷分《破晓篇》《日出篇》上下两部出版
小说的诞生也与上海这座城市有着深深的关联。2017年,马伯庸去上海华山医院做职工文化讲座,参观了那座像古董一样的院史馆。后来他知道,这座楼叫哈佛楼,是慈禧太后批建的,建成于1910年。华山医院原来也不叫华山医院,而叫中国红十字会总医院,它是中国红十字会兴建的第一家医院,也是中国人自建的第一家现代医院。院史馆里的每一份老照片、旧文献,都能勾连起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大事件和大人物。
“关于中国近现代的医疗故事,公众了解得实在太少了。这些大医的事迹,只停留在学术专著和一些回忆录里,乏人问津。大部分人并不知道,在那个艰苦的时代,曾存在这样一批人,怀着强国、保种的理想,默默地支撑着国家和民族的健康事业。”马伯庸曾在创作谈里写,他忽然有了一种责任感,希望有更多的人了解到医界先辈的情怀、功绩和他们所付出的牺牲,也更能体会医疗工作者的不易和伟大。
马伯庸
马伯庸也是人民文学奖、朱自清散文奖、茅盾新人奖得主。代表作有《两京十五日》《显微镜下的大明》《长安十二时辰》《古董局中局》《三国机密》《风起陇西》《草原动物园》《七侯笔录》《龙与地下铁》《马伯庸笑翻中国简史》《三国配角演义》等。
责任编辑:
网址:马伯庸长篇小说《大医》获骏马奖 https://mxgxt.com/news/view/21595
相关内容
马伯庸,明日履职南大教授作家马伯庸将被聘为南京大学文学院兼职教授
马伯庸再添新职:将被聘为南京大学文学院兼职教授
马伯庸南大开讲“历史小说中的‘考据与虚构’”
马伯庸受聘南京大学文学院兼职教授
《当代》颁奖:王蒙获年度致敬作家奖,毕飞宇等获长篇小说奖
马伯庸:从美食进入,书写岭南的故事
马伯庸走进中国人民大学,畅聊“在历史缝隙中寻找可能性”
2023人民文学奖颁出 北京80后公安作家吕铮《打击队》获长篇小说奖
马伯庸受聘南大文学院兼职教授 寄语学子永葆好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