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作品、只有热搜:综艺红人能火多久?
关注
综艺,正从艺人展示个人魅力的“附属舞台”,变为素人踏入娱乐圈的“上升通道”。
《令人心动的offer7》中的飞行嘉宾孙乐言,是通过恋爱综艺积累人气,继而借由杂志拍摄、商业代言等方式迈入娱乐圈。像她们这样,通过非选秀类综艺节目完成从素人到娱乐圈新人转变的不是少数。

这一现象背后是一种新的走红逻辑:话题度与曝光量,正与影视、音乐作品一起,成为艺人的“代表作”。当“上过什么综艺”比“演过什么角色”更能定义一位新人时,我们不禁要问:这些依靠综艺红利进圈的艺人,要如何在综艺的热度冷却后自处?
一、综艺素人,越看越上头
同一档综艺,有人一夜爆红,有人默默无闻,走红与否,全凭运气?答案或许是否定的。
选秀类综艺往往通过才艺展示环节,让选手凭借专业技能脱颖而出。而非选秀类综艺的走红逻辑则截然不同——关键在于嘉宾在互动中自然流露的个人特质,如高情商、真诚或勇气。这些内在品质需要借助具体情境(游戏环节、互动环节)才能被观众真切感知,无法像歌舞才艺那样直接展示。
这种差异常常让人误以为,非选秀类综艺中素人的走红是个纯玄学问题。但仔细观察便会发现,那些成功出圈的素人,往往都在整季节目中展现了极高的个人辨识度和话题讨论度,其走红之路看似偶然,实则必然。

《再见爱人4》中的嘉宾麦琳,是话题度带来辨识度的典型。节目初期,她的存在感远不如频繁活跃在大众视野中的黄圣依和杨子。随着“熏鸡事件”“我配拥有一杯咖啡吗”等名场面的诞生,观众立马注意到了麦琳在节目中展现的“过度付出型人格”与令人窒息的沟通方式,“麦琳窒息式沟通”“熏鸡事件”等话题接连登上热搜,麦琳本人也从节目背景板一跃成为舆论焦点。
《爱的修学旅行》中的孙丞潇,则是辨识度带来话题度的代表。他与金莎的“姐弟恋”本身自带关注和争议,而他初登场时紧张到同手同脚的表现,及其各种“直球式”发言,更加深了外界对他“清澈的愚蠢”的印象。社交媒体上关于他“一天班也不想上”的讨论,更让这段关系持续发酵,使他通过话题与个人形象的深度绑定成功“出道”。

当然,仅靠辨识度和话题度还不足以实现真正的破圈。素人通过非选秀类综艺走红的关键在于引起观众的强烈共情。
麦琳虽然因言行引发争议,但她展现的过度付出与情感索取,让许多观众在婚姻困境中找到共鸣;孙丞潇疑似“吃软饭”的形象,则触动了年轻人对纯粹爱情的向往,以及“不想上班”的普遍心声。
他们没有作品,但他们代替作品,充当了观众的情绪载体。
这是一套与以往完全不同的走红逻辑,其核心从“创作作品”转向了“唤起情绪”。在这种模式下,综艺节目不仅仅是展示才艺或提供娱乐的舞台,更是一个情绪放大器。素人嘉宾的真实反应,在其中被无限放大,成为公众讨论的“谈资”和情绪宣泄的“载体”。
最终,决定素人嘉宾能否走红的,不是他们自身的才艺实力,而是能否输出强烈的个人特质,持续挑动大众情绪神经。
二、破圈之后,何去何从?
综艺流量的爆发往往迅速而短暂。一位素人可能凭借一档节目瞬间成为话题焦点,也可能在节目播出短短几月后便查无此人。
这是因为素人通过综艺走红,依赖的是以曝光和话题为核心的“热度逻辑”;而要在娱乐圈实现长远发展,则需回归以专业能力和代表作为基础的“作品逻辑”,因为作品带来更持久的热度。艺人借助综艺起步后,若想真正站稳脚跟,通常面临两条路径:要么持续通过综艺曝光维持热度,要么努力转型,积累具有代表性的专业作品。
不久前,凭借综艺走红的“南北CP”在2025年微博视界大会影视CP赛道投票中创下断层第一,这两位进入娱乐圈后的职业发展路径,就非常具有代表性。

“南北CP”之“北”郭文韬,是持续通过综艺曝光维持热度的典型。
郭文韬凭借在首季《密室大逃脱》《明星大侦探》等推理类综艺中的出色表现迅速走红。此后,他不仅以助理或常驻嘉宾身份持续参与多季推理节目的录制,稳固了个人热度,成功实现了从“爆红”到“长红”的稳健转型;更逐步拓展演艺领域,先后加盟旅游类综艺《跳进地理书的旅行》第一、二季以及情感观察类节目《我家那小子·好好生活季》,将影响力从推理圈延伸至更广泛的大众视野,有效实现了个人热度的“破圈”传播。
“南北CP”之“南”蒲熠星,则是综艺音乐演艺多线发展的代表。
他一方面与郭文韬在《名侦探学院》《密室大逃脱大神版》中频繁搭档,维持“南北CP”的热度;另一方面,他积极投身音乐创作,不仅陆续发行《宇宙信封》《卓别林》《夏日离别练习》等多首单曲,还参加银河左岸音乐节、热浪飞行音乐节、腾讯音乐娱乐盛典等多项音乐活动,构建起了自己“综艺红人”之外的音乐人身份;此外,还通过参演《古相思曲》《破茧2》等热门影视作品,为向“多栖艺人”转型奠定基础。

由此可见,素人在不同发展阶段需要不同的核心竞争力。在通过综艺走红的初期,高辨识度和强话题度是破圈关键,才艺占比相对次要;但在进入娱乐圈,寻求长期发展的阶段,才艺技能的重要性便凸显出来了。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才艺”不仅限于歌舞表演,也包含语言表达、逻辑思维、综艺感等多元能力。
郭文韬以推理综艺为起点,借助持续曝光和类型拓展,巩固观众基本盘;蒲熠星则尝试多栖发展,在综艺、音乐、影视等领域同步发力,逐步建立起多栖艺人的身份标签。从“被看见”到“被记住”,通过综艺拿到娱乐圈入场券的素人们,最终还是需要找到各自的专业,才能完成从素人到艺人的转化。
综艺虽然重构了艺人的成名路径,让素人跳过漫长的积累期,直接站上流量高地,但它并未改变演艺行业的本质。综艺热度消退后,真正能让一个人在行业中扎根的,还是持续创造作品或者维持热度的能力。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网址:没有作品、只有热搜:综艺红人能火多久? https://mxgxt.com/news/view/1900470
相关内容
杨天真成明星炒作第一人?明星没有作品光靠话题能火多久?这几位明星受“综艺之神”眷顾,多年没作品,却能综艺“撑热度”
没有官宣,杨幂也能秒上热搜!新综艺有好多期待点
综艺入局“剧本杀”,还能火多久?
7月热播艺人商业价值榜 张艺兴登顶 女星榜单只有她没作品
“歌手不唱歌、演员没作品,”全靠“综艺”撑热度的明星都有谁
“歌手不唱歌、演员没作品,”全靠“综艺”撑起热度的明星都有谁?
宋丹丹“尴尬”上热搜,内娱苦综艺“无聊”久矣?
“歌手不唱歌,演员没作品”,全靠“综艺”撑热度都有谁?
“歌手不唱歌、演员没作品,”全靠“综艺”撑热度的明星都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