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吃透一条产业链:演唱会行业

发布时间:2025-11-07 00:45

01,产业链全景图

02,演唱会收入总拆解

以头部的艺人为例,举办一场演唱会的收入主要有如下的分配:其中主要的分成方即为主办方和艺人,各自可以得到43%左右,剩下的就如票务平台、承办方进行分割。

03,上游产业链

艺人、歌手、乐队:艺人是演出行业上游的核心参与方。

歌手们的代表作是其音乐才华的集中体现,风格多元的歌曲为精彩的演唱会奠定基础。

舞美、内容策划:代表舞团——O-Dog舞蹈室,成立于2016年,创始人是石帅和经伟,都是内地顶流视觉编舞师,展次担任各大主流媒体平台热播综艺节目的舞蹈编导,也是多位一线艺人如易烊千玺、王一博、鹿晗、王嘉尔等的作品编舞师。

代表内容策划团队——周佑洋团队,专注于解析并放大歌手独有的音乐属性,曾担任李宗盛、五月天、林俊杰等演唱会制作人,从概念构思开始,参与完成所有制作环节,为观众呈现了多场精彩的演唱会盛宴。

演出主办方:主办方主要承担演出项目的票房风险,也是连接艺人、场馆、票务及观众之间的关键角色,参与主体多元,包括专业演出承办公司、经纪公司等。

演唱会行业参与者众多,但缺乏具有决定性影响力的主办方,行业呈现地域性强、分散化的特点。大型主办方以其丰富的艺人资源、产业链合作和筹办经验,赢得内容方信任获得举办权,中小型主办方则依靠跨城市的主办能力和场馆资源,吸引中小艺人进行巡回演出。

演唱会筹办而言,演唱会主办机构通常负责演唱会整个筹办过程的整体协调及策划,主要工作有取得表演艺人的演唱会及节目权、预订演唱会场地、安排内容制作、宣传及推广演唱会、安排演唱会赞助、投资演唱会、编制预算、票务、安排艺人的住宿、统筹其他后勤工作安排,以及购买技术制作及创意解决方案服务。

04,中游产业链

票务平台:票务平台连接演出主办方与观众,负责演出门票印刷、销售等流程,确保票务系统高效运作,并且约收取票价的3%~20%比例作为服务费收入(一般演唱会收取比例较低,小型演出或展览收取比例较高且差异性大)。

我国票务平台现在已形成一级专业票务平台为主、二级票务平台为辅,演出机构、演出场馆票务共存的多元化格局。

主办方通常会将,70?0%的票分发给一级票务平台定价发售或者场馆自有渠道直接发售,将剩余,20?0%的票分发给二级票务平台,根据市场调整价格,冷门打折,热门溢价,以此实现利益最大化。

一级专业票务机构通常采用单一定价模式,多与主办方签订独家合作协议,提供出票、验票、核票及进馆查验服务,以保障票的真实性,且多为自营。

二级票务平台则通过市场化的动态定价机制和专业化的运营管理,搭建用户与票源方之间的桥梁,成为调节演出市场的重要杠杆。

演出场馆方:场馆方提供演出场地、设施和基础服务。以鸟巢为例,对外报价是450万元一天,有长期合作关系的折扣价可以做到300多万。为了滩薄成本,很多演唱会会安排多个场次。

品牌赞助方:赞助方为演出活动提供资金支持,获取推广机会,赞助商可以借助演唱会的品牌和人气,将自己的品牌与演唱会的积极形象联系起来,提升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和美誉度。

对品牌方来说通过演唱会的品牌曝光和宣传,赞助商能够吸引更多消费者关注其产品或服务,从而直接促进销售。例如洋河?梦之蓝,M6,,,冠名刘德华演唱会,可能会吸引演唱会观众中喜爱白酒的消费者购买其产品,提升产品销量。

全国演出市场迅速恢复,演出市场类型丰富。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23,年,2000人以上大中型演唱会、音乐节票房收入,201.71,亿元,较,19,年增长,373.60%;小剧场和演艺新空间也呈现蓬勃发展态势,23,年票房收入,48.03,亿元,较,19,年增长,463.13%;全国旅游演艺票房收入,166.36,亿元,与,19,年同比增长,125.45%。

演出市场人均观演频次提升,中高收入群体成为消费者主力军。2023年,观众观看大型演唱会需求有效增加,年均观看,2,场及以上大型演唱会分段的比重不断上升。从收入水平上看,月收入,5,000,到,10,000,的观众数量占比最高,达,41.7%,中高收入群体成为演唱会及音乐节的重要支柱。

05,下游产业链

演出市场要素的一大(即大型演唱会音乐节)一小(即小剧场新空间)共同发力,推动关联消费显著增长。2023年以来大型演唱会和户外音乐节演出热度持续上升,仅2023年上半年,我国大型演唱会、音乐节票房收入达到24.97亿元,观众人数达到482.33万人次。

我国居民精神需求与日俱增,相应演出市场规模明显扩容。2023H1,全国演出市场强势上行,供给需求旺盛,票房演出收入合计,167.93亿元,同比增长673.49%,,市场非常活跃。虽然,23H1,全国演出市场总体修复态势强劲,但是其规模占文娱教育的比例仅为,1%,与,20,年前水平有一定差距,成长空间广阔。

消费者洞察:iiMedia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对演唱会观众进行调研,调研数据显示,受访者中仅有5.9%的人群完全没有看过演唱会。并且有过演唱会观看经验的被访者中,82.4%的群体在2023年的观看比例有所增加。

iiMedia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从观看方式来看,有61.9%的受访者选择与朋友一起观看,其次是与家人(56.3%)以及与恋人(41.6%)一起观看。

演唱会衍生经济:iiMedia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61.3%的受访者在观看演唱会后的次日离开演唱会所在城市,也有26.7%的观众选择在当地逗留一周以内。近年出行便捷度的提升不仅倒推夜经济的发展,还推动了演唱会,文旅的发展。

iiMediaResearch(艾媒咨询)数数据显示,演唱会观众参与演唱会过程中产生的额外消费集中在住宿(61.3%)、餐饮(68.7%)、交通(69.7%)上。

06,发展趋势

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当前演唱会市场供需两旺。根据道略音乐产业数据,2024上半年,全国共演出1182场,其中3000座及以上的演唱会共874场,与2023上半年相比增长了330.5%;全国演唱会观众达1192万人次,其中3000座以上演出共吸引观众1168.6万人次,与2023上半年相比增长了333%;全国演唱会票房总收入达101.4亿元,其中3000座以上演唱会票房共100.8亿元,与2023上半年相比增长了83.7亿元。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中国居民观看演唱会的预算集中在1000-3000元,随着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以及文化娱乐活动的同步恢复,未来中国居民的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将同步增加,其中演唱会是消费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

跨界合作与国际化发展:演唱会行业将不再局限于单一的音乐表演形式,而是积极寻求与其他文化、旅游、科技等领域的深度融合。线下演出市场的复苏,不仅能带来可观的门票收入,还可以在短时间内聚集海量客流,带动当地文旅产业的发展。演艺,旅游的文旅资源组合形式开始被越来越多的城市所采纳,丰富了城市消费新业态。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和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演唱会行业将迎来更多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机会。这不仅能够促进国内外艺人和观众之间的深度互动,还将有助于推动中国演唱会品牌走向世界舞台。

技术创新推动行业发展:演唱会行业将受益于5G、VR/AR、云计算、AI等技术的快速发展,这些技术为线上演唱会提供了更加稳定、高速的网络环境和更加沉浸式的视听体验。此外,音响灯光技术、互动体验技术以及数据分析与精准营销方面的进步,将为行业带来了新的变化。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网址:一天吃透一条产业链:演唱会行业 https://mxgxt.com/news/view/1832578

相关内容

一天吃透一条产业链(影视行业分成方案)
一场演唱会撬动一座城 照亮千亿级产业链
演唱会市场火爆,演唱会拉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发展 粉丝经济行业分析
揭秘演唱会产业链:天价门票背后藏着什么真相?
演唱会经常抢不到票?产业链一说清楚就都懂了!
周笔畅独门生意经 打造演唱会周边产业链
罗刹海市、六公主辣评,揭开了一条贪吃蛇般的产业链
明星唱片销售产业链分析
5分钟搞懂一条产业链:拆解上中下游,从产业链看中国MCN行业现状
演唱会经济火爆 产业链上市公司业绩向好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