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子怡离婚有感:独立女性也能结婚生子吗?

发布时间:2025-08-22 11:14

作者:阿若

昨天章子怡官宣离婚,评论区都在恭喜。

大家发现了吗?每当女明星发离婚声明,评论区必有一条:

姐姐好好搞事业。

还有很多网友留言:

姐姐独自美丽,照顾好自己。

有人辣评,章子怡的离婚声明才是独立女性的典范。

而不是写小作文要死要活还要钱,威胁男人不要离婚。

看到这里我忍不住感慨:

独立女性也太难当了。

来源:微博

虽然每当类似的事件发生,大家全是「不要男人要事业」,「不婚不育保平安」。但我发现,越靠近30岁,身边就有越多的朋友领证。

在月初那波国庆婚礼小高峰里,我还有一个小小的观察:

很多说好不结婚不生小孩的朋友,都悄悄结婚了。

带着很多困惑,我们采访了3位曾经说好「不婚不育」,如今狠狠打脸的朋友。

婚姻对他们来说,是意料之外还是无奈妥协。

今天这篇推文,我们一起来聆听最真实的答案。

01

结婚生子

就不是独立女性了吗?

静静今年32岁,在一家广告公司工作,收入很高。平时喜欢骑行跑马拉松,还养了一猫一狗。

她是很多年轻女孩都羡慕的、精神和物质世界都很富足的「独立女性」。

然而今年5月份,静静在巴厘岛办了婚礼。

“前几年,我在职场上很拼很猛,非常讨厌女孩子把「爱情」挂在嘴边。”

“这个世界给女性灌输了太多要去「爱」,而很少要求我们去冒险去竞争。”

但进入30岁之后,静静坦言,人们都说最好的爱是自己给自己的,现实却是:

无论你怎么爱自己,在很多个时刻,你还是想要「被爱」。

这种爱有别于父母朋友的爱,也不是小猫小狗的爱。而是渴望能和一个人产生交互、建立链接。

探索完自己的静静,开始渴望和另一个人去探索世界。

来源:pexels

另一方面,静静也开始被「独立女性」的标签困扰。

前段时间,她很喜欢的一位vlog博主@竹子宣布怀了二胎,澳洲的一位博主@子时当归也发布了自己婚后搬家的视频。评论区都炸开了锅,这些曾经被年轻女孩们视为精神寄托的独立女性,好像一夜之间“出走了”。

静静开始想,「独立女性」,是否又是对女性的另一种绑架呢?

因为我是「独立女性」,所以不能为情所困,不能结婚生子;

因为我是「独立女性」,所以不能展现脆弱,不能依赖他人。

独立女性,好像就是要和恋爱结婚划清界限。

静静说:

“当周围人都把我视为榜样的时候,我也很怕因为步入婚姻就跌下了神坛。”

来源:pexels

心理学中有个概念叫「假性独立」,静静这种因为身份认同和自我感受相冲突而产生的拧巴,便与此相关。

假性独立,是基于依恋关系理论发展起来的一种防御方式。指一个人为了避免体会自己需要别人帮助而引起的尴尬和羞耻感,便习惯性地拒绝任何人的帮助。

由于当前的社会文化过分强调竞争,当我们展现内心脆弱,向他人寻求帮助的时候,就好像是在变相地承认自己是个弱者。

而东亚社会,是一个人人争当「强者」的国度。

但人类作为社会性动物,哪怕是独立的人,我们也互相需要。

静静在和现在的伴侣恋爱之后才明白,自己一直以来的独立,不过是屏蔽内心需求的强撑。

真正的独立不仅仅是经济、人格、情感各个维度的高标准。

它还需要我们正视内在需求,充分了解自己,找到源源不断滋养自己的能量。

独立和亲密不是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它们并不互斥。

现在的静静,享受独立,也享受亲密。

02

对的人

会打破婚姻的恐惧

小鱼曾经对婚姻的恐惧,来自身边人和网络。

“头婚就是要头昏啊。”

办公室里40出头的姐姐这么跟小鱼说。

大家劝退的理由,小到对方不洗袜子不洗碗。大到房贷车贷,以及关于是否要孩子的分歧。

包括各类社会新闻,家暴、出轨、孩子抚养权的争夺、夫妻间的财务纠纷......

关于「婚姻」,小鱼目之所及都是伤害和抱怨。

在听了很多人吐槽婚姻之后,她有一种割裂感。

她对外一律宣称,只谈恋爱不结婚。同时会先入为主地对异性带着某种偏见和警惕。

简单来说,就是一边骂男人,一边还想和他们谈恋爱。

而我们发现,这也是很多人的现状。

来源:《俗女养成记 》

心理学中有一组概念,叫「前缘」「后缘」

在关系中唤起渴望,促进发展和理想实现的部分,叫作前缘(leading edge)

在关系中唤起恐惧、导致防御和敌对,以及僵化关系模式浮现的部分,叫作后缘(leading edge)

心理咨询师崔庆龙曾在文章中写到,随着社会阶段的变化和经济因素的影响,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变得微妙而戒备,信任感减少,试探性增加,危险和敌意的预期变得频繁。

在后缘的心理预期下,人们始终在警觉着受伤的可能性,警惕着依赖和投入。

很多人都像小鱼一样,在身边人的提醒和各类社会新闻的影响下,在寻找伴侣时,会自动开启安全的筛查机制。

这种严苛的自我防护,避免了伤害,也过滤掉了人感知爱的能力。

来源:《俗女养成记》

小鱼慢慢卸下长久以来的防御姿态,是因为遇到了现在的另一半。

她发现,当两个人很相爱时,对婚姻的恐惧是会脱落的。

他会在听小鱼讲话时在备忘录里做笔记,听懂的积极反馈,听不懂的等小鱼解答;

他会经常跟着楼下的流浪猫散步,会在深秋给他们备好过冬的小窝;

他会和小鱼一起学钢琴学吉他,答应小鱼学跳《爱乐之城》的舞蹈。

关系初期的提防,被这些相处的细节消融。

正如崔庆龙提到的,实际上关系里需要的是适度的警惕和逐渐建立起来信任的过程,我们自身始终承担的责任是对所有事物的一般性警觉和深入了解的必要。

小鱼在采访结束时说:

「不婚不育」不是教条主义,它的本质是让人感到幸福。

结婚也好,不婚也罢,选择那个能让你发自内心喜悦的选项,就好。

03

是羁绊

也是牵挂

阿风开始有结婚的想法,是在父亲去世之后。

小时候的她很困惑,怎么外公去世,妈妈好像只难过了几天,就像没事人一样正常生活了。

长大后她明白了,那是因为妈妈在世上还有其他的牵挂。

她有孩子、有老公、有亲兄弟姐妹,虽然平时难免会有争吵,但这些血浓于水的羁绊在很多「失去」的时刻能把人牢牢托住。

曾经的阿风也向往来去自如的自由,但现在的她很怕。

怕一个人面对死亡,更怕父母死亡之后无依无靠的漂泊感。

阿风说,虽然身边也有很多不婚主义者,但这是近几年才大批量涌现的想法。

上一代女性中,很少有人真的这么做。哪怕很多人说以后可以组团去养老院,可以签署监护人,但目前来看,针对单身人士的养老设施和政策还远远不够完善。

很多人像阿风一样,更偏向于把婚姻看作是一种社会协作。两个人共同抵抗风险,不论是经济还是精神上,都能互相扶持。

阿风和伴侣是相亲认识的,适合大于喜欢。对于这样平淡的陪伴,阿风表示知足者常乐。

来源:《俗女养成记》

和3位受访者聊完,我们来聊聊心理学中常被提及的依恋理论( attachment theory)

该理论提到,依恋涉及特定的行为,如个体感到不安、害怕或威胁时,会想和依恋对象待在一起。它是寻求与某人的亲密、并当其在场时感觉安全的心理倾向。( Bowlby,1969)

换句话说,寻求和维持和他人的接触,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动力。物种以这样的方式趋利避害地让自己活下来。这是早期婴幼儿为了存活下来的本能。

所以从依恋的本能来看,人毕生都需要深度关系。

《颤栗与不安:克尔凯郭尔个体偶在集》中有这么一段话:

“结婚,你将为之后悔。不结婚,你也将为之后悔。结婚或不结婚,你还是将为之后悔。”

关于婚姻,人们总是期待自己做出最正确的选择,但生活本就充满了遗憾和残缺。

关于亲密关系,生活给每个人出的题不一样,答案也只能自己来解。

但我想,不论是什么答案,大家总会明白——

人生可以没有婚姻,但我们总需要真爱和陪伴。

网址:章子怡离婚有感:独立女性也能结婚生子吗? https://mxgxt.com/news/view/1702479

相关内容

汪峰章子怡被曝离婚真的吗?章子怡和汪峰什么时候离的婚离婚原因
章子怡汪峰已离婚是真的吗?章子怡和汪峰婚变原因扒皮
章子怡汪峰离婚是真的吗还是假的 章子怡汪峰感情史
46岁章子怡离婚后逆袭:自律人生才是最高级性感
章子怡婚姻配对,章子怡对象?
卓伟曝章子怡离婚原因,章子怡哥哥抓到前夫出轨,女方有大佬力捧
章子怡离婚,不是爽文
汪峰章子怡官宣离婚,儿子归章子怡,汪峰三婚三离4个孩子有3个妈
曝章子怡汪峰离婚新说法
卓伟曝料章子怡汪峰离婚内情,汪峰另有所爱,章子怡疑再遇伯乐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