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儿与少年·同心季》:符合观众诉求的才是“真花学”

发布时间:2025-08-20 17:14

【流媒体网】摘要:《花少7》全员佛系,温情治愈重塑团魂。

  时隔一年,《花儿与少年·同心季》重装出发,再度走进了观众的视线,一开播,各种相关话题毫无悬念的承包了微博热搜,从观众的反馈来看,节目组确实有好好吸取上一季的教训,嘉宾主打全员佛系无“刺头”,力求像第五季一样,用温情治愈的团魂打造出内容的长尾价值。当“花学”走到今天,它真正的灵魂究竟是什么?或许早已经不再是矛盾与抓马,而是人与人相处时最真诚、最动人的点点滴滴。

  全员“体面人”,巧妙搭配产生“化学反应”

  作为内娱明星旅行类真人秀的开拓者,《花儿与少年》一直主打异域风情,通过不同国家各有特色的人文地理,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从第5季开始,节目组敏锐地体察到,在当下,出境游的信息差已经被发达的自媒体内容拉平,大热景点哪怕在遥远的另一半球,仍旧会让人感到审美疲劳,挖掘小众且冷门的目的地,才有重新抓住用户注意力的可能。

  所以,本季一开篇,节目组就来到了神秘的非洲岛国马达加斯加,与国内迥然不同的热带雨林气候,丰沛茂盛的植被,可爱活泼的野生动物,共同构建了这个特殊国家,为了让观众能够尽情欣赏不常见的美景,节目组还拍摄了不少令人观之心旷神怡的空镜,令不少网友称赞“好看到以为是旅游宣传片的程度”。

  当然,再美轮美奂的风景,在一档旅行综艺里,也只能是最强“辅助”,作为一场追寻“诗与远方”的精神出走,这个“远方”的迷人程度,完全取决于明星艺人们在节目中呈现出的感受与状态,每个观众都希望看到嘉宾们共同去解决旅行过程中发生的摩擦、遇见的问题,再一点点拉近彼此心灵的距离,放松地去享受每一个不期而遇的意外。

  吸取了《花少6》没有“选对人”导致口碑大翻车的教训,本季节目组明显在码盘艺人这一环节上做出了更多的努力,几乎每一位嘉宾都在保持了“活人感”的同时,又懂得换位思考、替他人着想,所以哪怕不是心有灵犀的“熟人局”,也让团队在一开局就具备了松弛舒适的氛围。

  说起内娱歌手里的“先天综艺圣体”,那英绝对是当仁不让,作为东北人的她,耿直热情、自带喜感,每次参加综艺都能留下不少互联网热梗。《花少7》则让大家看到了她爽朗背后细腻的一面,作为团队中的大姐,她毫无前辈架子,可以无缝融入进弟弟妹妹中,既乐意照顾别人又不介意被别人照顾,关键时刻,还能挺身而出做决定,例如,在大家犹豫不决的时候选择pass了夜游的行程,避免了过度劳累之后带来的种种问题。

  陈数则是鲜少参加综艺节目,长久以来只在影视剧中用角色与观众沟通,让大家格外好奇生活中的她是什么样子的,这种“神秘感”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比一些天天穿梭于各类综艺,已经把自己挖掘得淋漓尽致的艺人更能抓住网友们的眼球。从目前已经播出的内容来看,她的性格与网友想象中的人设基本一致,优雅、智慧、冷静,接到了需要做菜的任务后,迅速把责任揽到了自己肩上,为团队开了个好头。

  龚俊作为第一任导游,可以说是本季花少团不可或缺的“主心骨”,上一季节目之所以一开局就陷入混乱,跟荣梓杉、邓恩熙年纪太小、缺乏经验,很难撑起这个位置,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而龚俊则在高压下近乎完美地执行了导游的任务,不仅能够提前做好攻略、统筹全局,且情绪稳定、不内耗,大家奔波了二十几个小时急着吃饭,结果点了需要现串的烧烤,这种想想都非常崩溃的场景,他也能嗦口面,淡定的琢磨解决办法,很好的安抚了所有人。

  和e人龚俊相反,张晚意是一款“卡皮巴拉”型的i人,看似什么都不太在意,安静到没什么情绪起伏,却总能出其不意地来上一句冷幽默,例如已经大规模出圈的“金句”,“我们是一起分一根冰棍,不是一起嗦一根冰棍”,或许这也算是一种非典型的“综艺咖”天赋。

  马思纯和李沁都给人一种随和、温暖的感觉,有着很好的集体意识,愿意配合其他人,在团队中起到了关键的承上启下作用。张雅琪作为花少团中唯一的“半素人”,看起来性格不如第五季的赵昭仪讨喜,不过她擅长外语,也乐于帮助大家,态度十分积极,说不定在未来能够攒出自己的观众缘。

  “预制菜”矛盾难得人心,“情绪价值”才是终极吸引力

  说到“花儿与少年”这个可以在内娱“载入史册”的经典综艺IP,我们总是难免要提到在社交平台上经久不衰的“花学”。2015年,《花儿与少年第二季》首次打破了综艺节目里明星社交时“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假面,几位艺人暗流汹涌的互动展现出了赤裸裸的人性纠缠,很适合网友反反复复做群体社交心理的拉片研究,从此嘉宾“扯头花”开始成为了大量国综的核心卖点。

  但凡事有利便有弊,用矛盾吸引眼球,也很容易遭到反噬,对于大部分艺人而言,拥有牺牲自身形象美誉度的黑红流量,无异于赔本赚吆喝,让经营多年的良好形象一朝崩塌,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到后续接戏。对于节目组来说,也很容易被观众指责用“恶剪”来蓄意构建冲突,传递消极的价值取向挑战政策红线。

  所以,在把“X学”逻辑渗透到整个市场之后,“花少与少年”自己反而放弃了“矛盾叙事”,第三季主打其乐融融路线,却叫好不叫座,IP顺势进入了漫长的冷冻调整期。

  直到第五季,“北斗七行”的爆火,让所有人看到了“花学”的全新可能,节目不再强调分歧与对立,而是通过“熟人局”构建了一个零压力的社交“乌托邦”,摩擦可以包容,不满可以商讨,每个人都乐于为其他人提供情绪价值,每个人也都可以在群体里疗愈心灵、达成与自我的和解,这种理想化的相处模式甚至被网友们戏称为“反内耗宣传片”。

  “花学”之所以会发生这种翻天覆地的改变,一是因为市场上以“扯头花”为噱头的综艺越来越多,面对着各种仿佛“预制菜”的矛盾,观众的情绪阈值被显著提高,开始感受到审美疲劳。二则是因为,在普通人生活压力越来越大的当下,大部分观众追看综艺是为了寻求一种情绪的按摩与心灵的治愈,大量的争吵和矛盾很容易让观众看得“乳腺不通”,从而半路弃综。

  可惜的是,第五季的成功虽然为IP探索出了一条全新的康庄大道,《花少6》却又意外的走到了歧路上,其实客观的来看,第六季的花少团虽然没有达到网友们预期中的和谐完美,却也不至于像第二季一样大家把不满都甩到了明面上,最多算是发生了一些小摩擦,节目组也并没有刻意向全员撕逼的方向引导。

  但近年来,综艺内容的创作解释权被观众抢夺的情况越来越明显,用户无法在一个不够温情美好的团队中获取情绪价值,只能转向吐槽与宣泄,“花学课件”再度卷土重来,以“NPD人格”、“男宝巨婴”等在社交平台上备受关注的热门话题引发了网友的共鸣与探讨。

  《花少7》在吸取了前两季的经验与教训后,在选角上变得更加小心和精准,旅行还未开始,就已经开始给嘉宾们狂打“预防针”,意在维护欢乐愉悦的主基调。果不其然,第一期刚播出,全员高情商的“七老童心”就被网友纷纷点赞,表示“这一季所有人都正常”,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节目组的“矫枉过正”,艺人对网友评判的忌惮,也让这一季的花少团过分的束手束脚、过于客气,没有完全展露出鲜明的自我个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团队本该拥有的浑然天成的群像魅力。

  而纵观当前市场上的同类旅行综艺,该赛道也确实走进了“风声鹤唳”,过度追求安全的阶段,很多节目甚至为了这种“安全”,牺牲了一部分可看性与话题度。不过《花少7》才刚刚开始,“七老童心”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之后,能不能超越旅综团魂天花板“北斗七行”,还需要我们拭目以待。

责任编辑:凌美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流媒体网”的文章,版权均属流媒体网所有,转载需注明出处。非本站出处的文章为转载,观点供业内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收集整理,仅供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网址:《花儿与少年·同心季》:符合观众诉求的才是“真花学” https://mxgxt.com/news/view/1697879

相关内容

《花儿与少年·丝路季》:重塑“花学”
花儿与少年第六季
花儿与少年第四季
花儿与少年·丝路季
花儿与少年第一季
花儿与少年第二季
《花儿与少年6》:“花学”卷土重来
网传《花儿与少年》最新季阵容,堪比偶像来了第一季,必爆!
如何评价《花儿与少年》第三季?
花儿与少年第三季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