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的打压式教育,究竟还要毁掉多少人?

发布时间:2025-08-19 06:14
你打压孩子
TA不会停止爱你
但TA会停止爱自己
毁掉一个孩子最好的方法
就是让他用你喜欢的方式长大

现代社会有一部分人看着非常的活泼开朗,但是私底下相处之后才会发现这类人实则非常的自卑,就像有一颗玻璃心,一碰就碎。

而这自卑的心理却大多来自于孩子的原生家庭。

众所周知,打压式教育在中国非常的普遍,家长希望通过对孩子的打压来刺激孩子不断的进步。

却不知在无数次的打压中,让孩子失去自信心,甚至影响了孩子的一生。


“棍棒之下”真的出孝子吗?

我们之前讲到过,中国有两种典型的父母,一种是“控制性父母”,另一种是“苛求型父母”。

姜文,迄今获得 33 项国内外电影大奖、27项大奖提名。

即使已经获得这样他人难以超越的成就,姜文仍然内心藏有伤痛。

这份伤痛,根源上来自于他的苛求型父母。

在《十三邀的》访谈中,姜文充满遗憾地提到他的母亲,他说:

「我一生也没能得到母亲的一句夸奖,这是我人生中最遗憾最难过的事。」

当年,姜文考上了中戏,兴奋地告诉母亲,母亲也只是看了看,并没有很开心的样子,甚至“啪”的一声扔在一边,说:“你那衣服还没有洗呢,别给我聊这个。”


后来,给母亲买房子,她也没有表现得多高兴,还不去住。

母亲总是爱说别人拍的电影不错,却不爱看他的电影。

这就是苛求型的父母,总是对孩子的努力视而不见。

无论孩子做得有多好,获得多少成绩,却总也不得到肯定和赞许,最终在孩子心底留下伤痕。


而控制型家长,则是一味地要求孩子顺从孩子顺从自己的意愿。

跟孩子互动的方式也往往是充满了命令、规定,仿佛不这么做世界就会失控。

董卿的父母就是典型的控制型父母。

说起她,大家的第一感觉就是著名节目主持人,央视春晚的“老熟人”,但她背后的故事很少有人注意。


董卿曾经在节目之中提到了她的父亲:

「他的严厉程度超乎想象,不让我照镜子,不让妈妈给我买新衣服,不能参加任何的文体活动,从高一到高三,寒暑假必须到外面去打工。」

这种严格的教育方式,让已经 46 岁的董卿到现在还经常会出现自卑情绪。

董卿坦言:

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成长影响是巨大的,在父亲的这种教育方式下,我变得很自卑,我要比别人做的好太多,这样心里才能踏实。如果一旦比别人差,或者是只好一丁点,那我就会对自己表示怀疑,所以我要拿命去搏。
我一直处于一个极不自信的状态,我要做得比别人好很多,我心里才会觉得踏实。

中国有一句俗话,叫“棍棒底下出孝子”,但并不是所有孩子都是像董卿一样,这种打压式教育,很容易取得相反的效果,导致孩子长大之后误入歧途。


打压式教育对孩子有哪些影响?

1、摧毁孩子的自尊心

在打压教育下成长的孩子,会时刻处于紧张与焦虑之中,而且非常容易陷入自责。成绩不理想,他们会无比失落,觉得自己笨;长大之后,有了点小失误, 他们会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伤害了他人,他们会意志消沉,甚至自我诅咒。

久而久之,为了避免自责,孩子会将不犯错误视为第一要事,从而拒绝接触新的东西,拒绝进入更广阔的生活领域。这样的孩子,也很容易出现抑郁、焦躁等诸多不良心理问题。

2、社交障碍

在长大以后,孩子可能会变得非常的孤僻,觉得人际关系是不可靠的,是无法带来自己安全感的,甚至亲密关系也无法带来安全感。所以有些人会拒绝亲密,拒绝比较亲密的这样的朋友关系、伴侣关系的互动。

这个逻辑会延伸到他的一切人际关系中去。为了与他人持续保有情感联结,他会不自觉地透过照顾他人的需要,来取悦与讨好他人,以获得好评,或者拥有归属感。

3、讨好型人格

因为总是顺从父母的要求,所以会变得没有主见。就算有自己的想法,但在面临自己做决定时,也常放弃自己的立场,听从父母的安排。孩子同时也会成长为一个能敏锐察觉他人感受、懂得主动照顾他人需求,却总是忽略自己感受和需要的人。

孩子会发展出这样一种心理逻辑:要想得到别人的爱,就必须去讨好别人,放弃自己的利益。

你既然不能打压,那该如何教育孩子呢?父母不宣扬子女的过错,则子女对自己的名誉就愈看重,他们觉得自己是有名誉的人,因而会更小心地维持别人对自己的好评;
若是当众宣布他们的过失,使其无地自容,他们便会失望,而制裁他们的工具也就没有了,他们会觉得自己的名誉受到了打击,而他们设法维持别人好评的心思也就愈加淡薄。
——英国哲学家洛克

无数哲学家和儿童心理学家都表示,父母越是打压孩子,否定孩子,孩子就越是容易看低自己,从而破罐子破摔,他们会以逆反或自暴自弃的方式“回报”于你。

相反,如果父母不宣扬孩子的过分,为他们保留体面,他们自己也会更加珍惜自己,并且用心经营自己的良好形象。


当然不打压、不贬低并不代表就是需要不分是非的一味肯定,对于不同性格的孩子家长要“因材施教”。

有些孩子天生调皮捣蛋,做错了事情你需要与他沟通,达成协议,并且商量一个万一再犯错的惩罚措施,好让孩子知道,做错事要负责任。

对于自卑内向的孩子来说,父母应该更多地鼓励孩子,寻找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多多表扬孩子做得好的地方,偶尔犯错也不要责骂,而是鼓励他们下次会更好。


写在最后

“棍棒”下教育出的孩子,有可能会很少犯错,但一生都在如履薄冰,生活异常艰辛。

因此对于父母来说,教育子女要做到恩威并施、言传身教,多和孩子相处,用科学的方法来育儿。

父母抛掉一味地控制和苛责,孩子才能健康地活出自己的人生。

网址:“中国传统”的打压式教育,究竟还要毁掉多少人? https://mxgxt.com/news/view/1693545

相关内容

传统音乐文化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传承与创新研究
中国画的“师徒相承”何以从主流教育到毁人不倦
星二代教育争议:顶级资源VS传统应试,哪种模式更优越?
[中国教育报]艺术教育能圆多少明星梦?
基于高校音乐教育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研究
柳岩首次公开回应母亲打压式教育,这背后究竟隐藏了什么?
中式教育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BT男团究竟刷掉多少大主播?韩涵、小予神晒聊天记录,要组队碾压
中国的传统婚礼仪式讲究有哪些
传统教育的互联网变革:教育IP化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