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与道家及道教关系再探讨

发布时间:2025-08-10 12:32

杜甫与道家及道教关系再探讨

甫传》亦称“(杜甫)王屋山、东蒙山的求仙访道是暂时受了李白的影响”。
另一种观点则以郭沫若先生为代表。其著《李白与杜甫·杜甫的宗教信仰》中专门反驳萧、冯之说,认为“杜甫对于道教有很深厚的因缘,他虽然不曾象李白那样,领受《道lù@①》成为真正的道士,但他信仰的虔诚却有过之而无不及。他的求仙访道的志愿,对于丹砂和灵芝的迷信,由壮而老,与年俱进,至死不衰。无论怎么说,万万不能认为‘暂时受了李白的影响’,有如‘昙花一现’的。”
对比两派说法,分歧焦点不在于杜甫头脑中是否存在过某些道德观念意识,而在于这种意识的深厚持续程度。即到底是暂时受李白影响,“一时的热情冲动”(陈贻xīn@②《杜甫评传》),还是持续终生,甚至超过李白笃信不悟。
由于《李白与杜甫》产生于特定时代背景下,立论多有偏颇,故而颇遭非议,有关杜甫与道教关系的意见也较少为人认同。但平心而论,剔除郭氏书中明显带有时代与个人色彩的偏激之词,其意见亦并非毫无可取之处。郭老认为杜甫信道至死不衰、超过身为道士的李白这一说法固然还可商榷,但由此所表现出的不拘于表面形式而着眼于内在实质的独特视角却是值得肯定的。在李杜研究方面多有这类今人费解而又习以为常的现象,比如二人同样酷嗜美酒,然而后世往往津津乐道于“李白斗酒诗百篇”(杜甫名句)以诗仙为酒仙,而诗圣则很难进入著名酒徒之列。而在对道教关系上也同样如此。人们从不怀疑李白头脑中的道教信仰,也很少注意他最后是否清醒,这大概是因其领受道lù@①,成了“名符其实”的道士吧!基于这一思维定式,杜甫只是短暂地求仙访道,在行动上没有李白那样激烈狂热,因“苦乏大药资”也并无真正的炼丹实践。尤其是没有受lù@①之举,故而其思想深处道家成分如何也就被忽略不计或完全否认了。
正由于此,我们认为郭沫若的基本观点即认为杜甫对于道教有很深厚的因缘,不是暂时受李白影响,有如昙花一现,而是由壮到老、与年俱进、至死不衰,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成立的。它有着相当的事实依据,不能简单否定。郭老当年为了证明其说,列举了大量证据,说明杜甫在早年与李白相识之前即已有仙道之志,离开李白之后,某些仙道之念仍不时萦系于心,直至临终。
如果说尚有可议者,郭老未及将道教成分作具体分析,笼统地视作迷信,也未将其与老庄道家思想作区别,并指出其在杜甫不同生活阶段的消长,以及对丰富杜甫思想的积极影响。可以说是时代的局限。其后曹慕樊先生对

上一页第2页下一页

下载原格式 txt 文档(共 12 页)

微信  

网址:杜甫与道家及道教关系再探讨 https://mxgxt.com/news/view/1665742

相关内容

杜荀鹤和杜甫之间有关系吗?是什么关系?
杜甫和杜牧是什么关系唐代诗人杜甫和杜牧有没有关系
两个牛人的碰撞,李白和杜甫究竟是什么关系?
浅析李白杜甫高适三人的关系
杜牧和杜甫是哪种关系
李土司家族与道教关系初探
“诗圣”杜甫和唐朝王室是何关系?真相是什么
杜甫:李太白,难道你的良心不会痛吗
黄庭坚对杜甫的继承与创新
陆少游和杜少甫是什么关系啊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