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佛教、三夷教与唐朝政治的关系
在唐朝宗教与社会密不可分,影响着国家的礼仪祭祀和百姓的日常生活。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唐代,是佛教、道教兴盛发展的重要时期。佛教和道教是大家都很熟悉的宗教,它们不断发展变化,传承至今。与此同时,三夷教也传入了中原。三夷教听起来很陌生,仿佛笼罩着神秘的色彩。这些宗教的流行程度、信众数量、与中央王朝的关系,各不相同。接下来,我们结合历史事件、社会生活来观察宗教与唐朝各阶层的互动关系。首先来看中国的本土宗教——道教。唐代可以说是道教的辉煌时期。经过东汉的创立,魏晋南北朝的充实改造,在唐代,道教已经趋于成熟。为什么道教在这一时期成为全民性的宗教,并且位列儒、释、道之首?李唐王朝的推动作用至关重要。
唐朝建国后,皇帝自称为老子后裔,尊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下诏在京城和地方各州建立玄元皇帝庙。这里面包括两个要点和一个目的:要点一,从统治者的角度确立道教至高的地位;要点二,为道教的传播和发展提供场所。目的是什么?唐初崇尚道教的政治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通过尊奉老子来神化李唐王朝,抬高皇族地位。换而言之,就是利用宗教来的满足政治需求。大臣百官中也有不少人信奉道教,向往长生不老。尉迟敬德晚年笃信仙方,在家修炼金丹,服食云母粉;李德裕在大山名川中求得丹砂丸,长期服用。上层社会服食道教丹药现象蔚然成风,私下修炼的人也很多。暗中结交道士,最后自愿弃官隐居的,也大有人在。在如此风气下,道观逐渐成为文人士大夫文化活动与社交活动的重要舞台。
佛教的本土化:武则天与“净光天女”佛教与道教从来源上看完全不同,研究角度和方法也有所差异。道教有一个要点,就是“本土宗教”,它是在汉文化土壤中生长,一出现就与中原地区的现实状况紧密结合。佛教则不同,它是外来宗教,首先要解决“落地”问题。怎么立足?怎么获得信众?就是要走向人间。一种宗教进入中国,想要长盛不衰,就要实现“中国化”。其中重要的两个难题是王权问题和伦理问题。第一个问题关乎生存,因为在中古时期,皇权始终是绝对主导,如何界定皇权和神权的关系,直接关系到皇帝对这种宗教的态度。佛教能走向人间,得到各阶层的认同,就是因为较好地处理了这两个问题,政治上为统治者所用,生活中逐渐世俗化,不与传统儒家思想直接对抗、交锋,满足民众渴望进入天国的需求。唐初,佛教的地位并不高,被排在道教、儒学之后,发展很缓慢。改变这一局面的重要人物是武则天。她的成长、崛起与佛教有着怎样的渊源?首先,武则天的母亲杨氏笃信佛教,对她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三夷教的传入与流行:祆教、景教、摩尼教之东渐和佛教相比,同为外来宗教的三夷教则显得小众,受到“冷遇”。三夷教是指祆教、景教和摩尼教,它们由外来移民传入,信奉者大部分是外来民族。进入中原后,三教表现出不同的传播特色,并受到当时政治势力的扶持或限制。尽管始终未能成为主流宗教,信众较少,但序教、景教、摩尼教的传入和发展是唐代多元化信仰格局的体现。首先,我们来揭开三夷教的神秘面纱,了解它们的来源、教义和特色等。祆教是公元前6世纪由波斯人琐罗亚斯德创立的宗教,所以也可以称为琐罗亚斯德教。该教主张善恶二元论,以波斯古经《阿维斯塔》为经典,崇拜阿胡拉·玛兹达,他是至高之神。其祭礼过程是在露天的祭台上燃放圣火,通过崇拜圣火与神沟通,所以也称为拜火教。陈垣先生在《火祆教入中国考》中谈道:“善神清静而光明,恶魔污浊而黑暗,人宜弃恶就善,弃黑暗而就光明,以火以光表至善之神,崇拜之,故名拜火教。
因拜光而又拜日月星辰,中国人以为其拜天,故名之曰火祆。”“祆”字右边看似“天”字,因此如陈垣先生所说,中国人以为祆教拜天。唐代时,信奉佛教的胡商经丝绸之路来中原经商、定居,长安、洛阳的坊市中有了宗教信仰者的身影。胡商信仰者们还经常举行一些具有幻术的活动,比如“每岁商胡祈福,烹猪羊,琵琶鼓笛,酣歌醉舞”,之后一个祆教祭司拿出一把锋利无比、寒光闪闪的刀刺向自己的腹部,刀从背后穿出,鲜血直流。现场围观群众惊恐大乱,他再喷水在伤口上,念咒语,身体恢复原状,展现了西域的幻术。大家可以想象,这个祭祀表演热闹非凡,有具有异域风情的舞蹈,还有神奇而令人惊悚的魔术。但是,这并不符合传统的儒家教化风俗,所以宗教的传播与信仰只允许发生在胡人之间,相关的宗教活动也被禁止公开进行。景教是西方基督教教派的一支,即聂斯脱利派,聂斯脱利是教派创始人的名字。该教公元5世纪产生于东罗马,因遭排挤,教徒多迁徙到波斯,受到波斯统治者的保护与支持。到阿拉伯征服波斯时,其教徒纷纷逃到中亚,该教又在中亚一带流行开来。景教在唐代的传播情况,可以参看《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这是备受重视的石刻史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网址:道教、佛教、三夷教与唐朝政治的关系 https://mxgxt.com/news/view/1665739
相关内容
为什么唐朝朝廷和皇室都推崇道教而不是佛教洪修平:隋唐儒佛道三教关系及其学术影响
季羡林:佛教与儒家和道教的关系
武夷岩茶与佛教的神秘联系
唐朝皇家女道士现象的探讨:宗教、政治与个人选择的交织
佛教和道教的关系
1988年以来的缅甸佛教与政治
泰国认同权威的政治文化与佛教思想
刘淑芬:佛教与中国古代政治社会的多元互动
日本神道教与佛教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