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鸟巢的璀璨灯光下,Jack走入了JJ20FinalLap世界巡回演唱会的现场。这是他14年来追星旅程中的第13场林俊杰演唱会。尽管这次没有门票,但Jack依旧关注着林俊杰的一切动态,生怕错过任何与偶像有关的线下活动。Jack的故事,正是当下众多粉丝追星热情的缩影。
随着时代的发展,粉丝们对与偶像见面的渴望早已超越了演唱会这一单一形式。签售会、见面会,甚至是粉丝自发组织的商场大屏应援活动,成为了他们与偶像近距离接触的新方式。这些活动不仅展示了“粉丝经济”的巨大潜力,也为商场带来了新的客流和销售增长点。2016年1月,上海新天地的SMG旗舰店外,Jack为了抢购林俊杰主理的潮牌新品,早早就排起了长队。他为了一件单价1089元的外套不惜付出,心中明白这不仅是衣物,更是对偶像支持的象征。
如今,明星艺人开设个人品牌、参与线下活动已成为常态,而商场也敏锐捕捉到了这一趋势。据不完全统计,仅在2025年7月的下半月,就有超过30场明星线下活动在各大商场举行。这些活动涵盖了奢侈品预览会、运动品牌见面会、明星定制“一日店长”活动等多种形式,显示出粉丝经济已悄然融入商业体的血脉之中。
对于Jack这样的资深粉丝而言,追星的方式也在悄然变化。他通过官方APP、社交媒体、粉丝群等渠道获取活动信息,参加活动的关键在于能否带来独特的体验。他会提前规划时间、研究商场布局,只为找到最佳参与位置。在参与活动的门槛方面,Jack保持着理性消费的态度,心理预期在500元到1000元之间。
商场对粉丝群体的迎合,不仅体现在活动数量上,更在于活动质量和对粉丝需求的精准把握。南昌T16购物中心的工作人员表示,他们举办粉丝活动的初衷,一方面是看中了粉丝群体的线下引流和宣传能力,另一方面也考虑明星的社会影响力和粉丝粘性,以确保与商场客群定位的匹配。为了吸引更多粉丝参与,商场往往采取低门槛策略,并联动场内商户推出粉丝专属套餐或折扣,从而增加会员转化。
这些措施的效果显著。在汪苏泷演唱会期间,T16购物中心联合官方应援会举办的独家应援活动,带动了客流量和餐饮销售额的双位数增长,商场与明星后援会的紧密合作,进一步推动了粉丝活动的成功举办。薛之谦后援会组织人员小懒透露,他们与广州悦汇城商场合作举办的谦友音乐会,通过定向人群裂变和丰富的活动物料,成功吸引了大量粉丝参与。
然而,粉丝经济并非万能钥匙。随着消费者对商场场景需求的不断升级,商场面临的挑战也日益严峻。如何将瞬时高人气与客流转化为持续热度,避免昙花一现?如何让商场成为粉丝低门槛追星的常态化场域?这些都是商场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粉丝经济的底层逻辑,实际上是对“体验价值”的极致追求。当粉丝们愿意为一场见面会跨越城市,为一件联名商品支付溢价时,他们消费的早已不仅是商品本身,而是一种情感归属。
商场若能抓住这一趋势,不仅能实现客流与销售额的短期爆发,更能借此机会优化品牌调性,打造更具记忆点的消费场景。未来,商场需要将明星活动与自身定位深度融合,让粉丝在追星的同时,也能发现商场的独特价值。唯有如此,才能让粉丝经济真正成为消费生态的一部分,实现商业价值与情感价值的双重沉淀。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