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啤酒烤串”到“草药特调”,解码年轻人的健康消费新账单
播放流水
Flowid
5dff8ce7bc25adb9f69b0f34a9196543
播放内核
Kernel
mp4/origin (1.33.5)
mystery
mystery
t:0.00 pg:0 s:lt
夜市,曾是烧烤、啤酒与喧嚣的代名词。而今,一股清新的草药香正悄然改写着夜市的剧本。融合了古老智慧与现代活力的“中医药夜市”正在全国兴起,它们不仅成为年轻人的新晋潮流打卡地,更折射出一场深刻的健康消费观念变革。
养生,一场盛大的“社交派对”
7月初,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省中医院)中医药文化夜市于西院区火热开市。资深医师化身“夜市摊主”,连续3晚为前来就诊的群众把脉问诊。
除诊疗服务外,互动体验区更成了年轻人的“打卡地”。在中药材炮制体验区,医生手中的竹匾飞速转动,加水后的中药粉在离心力作用下,渐渐聚成圆润的水丸。不少年轻人聚精会神地看着医生操作,还跃跃欲试准备上手亲自感受。
人手一杯的,不再是奶茶,而是医生现场精心调配的健脾轻身饮、菊花茯苓气泡水、陈皮洛神花饮……一杯杯色泽清亮、口感独特的中式饮品,正在成为年轻人手中的“养生新宠”。据多地夜市管理方粗略统计,这类特色饮品的消费者中,80%是35岁以下的年轻人。从核桃灸、耳穴压豆等中医特色技术体验,到中药版酸梅汤、中药冰淇淋等“新中式”养生产品,这场“出摊”又“出圈”的夜市让中医药文化以更丰富的形式融入当下。
这场场景革命的魅力在于,它成功地将“健康”从一个严肃的医疗命题,转化为一种有趣、可参与、可分享的社交体验。无论是“Bambooboo国潮中医馆”推出的“本草元气仔”系列毛绒玩偶,让消费者像“抓药”一样挑选可爱的“灵小芝”和“丹丹君”;还是各地夜市推出的中医药主题剧本杀、经络拍打教学,都标志着健康消费已不再局限于购买产品,而是拓展为一种文化认同和生活方式的表达。养生,正在从一门“功课”变成一场“派对”。
可乐加党参:年轻人的“朋克养生”局
“一边熬夜一边敷最贵的眼霜,可乐加党参,啤酒配枸杞”,这便是当代年轻人中流行的“朋克养生法”。中医药夜市的火爆,以及“中药配万物”(如中药奶茶、中药咖啡)风潮的兴起,正是这一消费心理的集中体现。
但“中药配万物”,真的能养生吗?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治未病副主任医师张昕在接受大众新闻采访时表示,“有一定调理效果,但不要过度跟风”。她认为,年轻人“朋克养生”的趋势是传统养生智慧与现代生活方式的一个融合和碰撞。看似矛盾的两个词放在一起,实际上是当代年轻人面对生活压力、健康焦虑的一种折中选择,如在奶茶中添加养生的中药食材,从而产生一种自我安慰的养生消费心理。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中药饮品”具有一定养生价值的。只要合理搭配,可以起到调理身体的作用。然而,并非所有的中药奶茶都是健康的,更不能为了追求口感或是某些噱头随意搭配。比如红豆薏米水可以祛湿,若再加上具有补气作用的五指毛桃(也被称为南黄芪),这种搭配虽然在理论上可以,但其实缺乏严谨的医学依据。张昕称“中医强调无论是食品还是药品都有偏性,每味药材都有特定的药味,随意地组合可能会产生不良的作用,所以从搭配上要结合个体体质,注意选用药食同源的药物。”
“中药配万物”的风潮也证明了国潮文化正在重塑消费认同。然而,中药餐饮领域仍存在安全风险和乱象。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养生食品,张昕认为,“千人一方”的养生食品在购买时要注意“君臣佐使”的成分配比,通过正规中医机构大夫的“望闻问切”判断个人体质,结合四季时宜,购买有质量保证的正规生产厂商和有专用标识的保健食品。
“治未病”:刻在骨子里的养生DNA
健康消费热潮的根本驱动力,源于一场深刻的观念跃迁——从“救火式”的被动治疗,转向“保养式”的主动预防。这恰恰与中医“治未病”的核心理念不谋而合。
“治未病”,即“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主张通过调养身体,将疾病扼杀在摇篮中。这一古老智慧,为当下年轻人从冲动消费向理性健康投资的转型提供了完美蓝图。张昕医生表示,如今主动来医院咨询养生方案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各大机构推出的针对不同人群的周期性健康管理产品包也备受欢迎。事实证明,合理的预防性消费,远比疾病发生后的“救火式”治疗更经济、更有效。
科技的进步则为这一理念的落地提供了新路径。张昕表示,AI的介入使很多养生手段更适用于家庭化,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用药品,还是养生保健的手法、器械等,都要遵循中医养生的整体平衡观,要求人不要对抗自然,而是和自然达到高度契合,比如夏天可以提前预防祛湿,而不是保湿。在职场上,可以利用工作的间隙打打拳、做一做吐纳,保持身心愉悦。在家里,除了多食健康食品,还可以用一些类似于手环的健康产品,通过科技监控睡眠质量、心率及身体焦虑的程度。
从单一选项到多元组合
健康消费的新图景
如今,年轻人的健康消费清单,早已不是一道单选题。中医药夜市的“出圈”,只是这幅多元化图景中最亮眼的一笔。
一句“国家喊你减肥”,“体重管理年”拉开全民甩脂的大幕。城市健身房里挥汗如雨的身影、轻食外卖订单的激增、智能体脂秤的普及……人们开始像搭配每日穿着一样,自由“混搭”自己的健康方案:上午用Keep做一组帕梅拉,下午喝一杯中药铺的酸梅汤,晚上则用智能手环监测睡眠质量。
这恰恰说明,健康消费正以多元形态渗透人们的生活。与老一辈的传统养生观念不同,年轻人不再满足于简单的“多喝热水”或“吃补品”,而是力求将健康理念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传统养生智慧与现代科技手段不再是相互对立,而是成为了工具箱里可以随时取用的选项。无论是核桃灸、耳穴压豆这类传统体验,还是有专用标识的保健食品,亦或是高科技的健康监测设备,消费者正依据自身需求,主动构建起一套个性化的健康管理体系。
归根结底,这场消费热潮的背后,是人们对更高生活质量的向往,更是国家经济转型和社会文化变迁的一个缩影。无论形式如何新潮,产品如何迭代,消费者最终投票的,永远是那些真正有效、安全、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健康产品和服务。
(大众新闻记者 许光宇 韩雨婷 姜凯宁 张誉耀 黄鑫 实习生 苏羽佳 策划 单青 吕原)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网址:从“啤酒烤串”到“草药特调”,解码年轻人的健康消费新账单 https://mxgxt.com/news/view/1619227
相关内容
从年轻人“囤健康”看消费潜力男人长啤酒肚,跟酒有关?营养师:喝酒吃炸鸡、烤串才是主要原因
锅圈首届617社区啤酒节启航:从“舌尖经济”到“夜间经济”,撬动夏日消费狂欢
新型消费——健康饮品概念股梳理
2024轻健康消费年度榜单公布:哪些品牌在重塑健康时代格局?
这个夏天,“啤酒+”带动夜经济调查数据显示:甘肃现存5117家啤酒相关企业,存量居全国第二
2025燕京啤酒510 BigDay启幕,解码全域营销新范式
拜耳持续加码,赛诺菲考虑剥离!药企到底应不应该卖健康消费品
年轻人为何愿意为健康养生买单?揭秘新消费趋势!
年轻消费者看颜值、重健康,还喜欢蹲直播!今年中国快消品市场呈现出哪些新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