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娱选秀节目中导师专业性危机与流量时代的选择
01内娱选秀节目中导师专业性危机
► 严浩翔事件引发的思考
近日,一则#严浩翔当导师遭选手内涵#的话题在某音热榜上引起了广泛关注。视频中,新晋流量明星严浩翔坐在《中国新说唱》的导师席上,然而对面的选手阿尔曼却以讽刺的语气调侃道:“您不仅适合当评委,更应该担任总导演。”现场氛围顿时紧张起来,评论区也炸开了锅,有网友直言:“这哪里是选秀节目,分明是流量的狂欢!”
这并非内娱选秀节目首次出现此类“魔幻剧情”。从孟美岐对周传雄的点评,到伊一给毛不易的低分,再到王源对江美琪的质疑,越来越多的“德不配位”的导师在不断消耗观众对选秀节目的耐心。如今,我们不禁要问:在流量至上的时代,内娱导师的专业门槛究竟何去何从?
► 其他类似事件实例
► 孟美岐点评周传雄
这种现象并非孤例。近年来,内娱选秀节目频频上演“魔幻剧情”。孟美岐曾对周传雄的点评引发争议,节目中,孟美岐以“风格不搭”为由拒绝与周传雄组队,而周传雄正是以创作《黄昏》和《寂寞沙洲冷》等经典情歌闻名的“情歌教父”。更有网友翻出她的过往黑历史,如主演电影《诛仙1》时荣获金扫帚最令人失望女演员奖,演技被批评为“眼神空洞如AI”。
► 伊一给出争议评分
而在《无限歌谣季》中,伊一的这一评分也引发了广泛的争议。她曾因缺乏音乐背景,对资深歌手指手画脚,甚至在薛之谦自弹自唱《哑巴》赢得全场喝彩时,专注于他的袜子,并以不专业的态度评价选手。这种“跨界评委”现象,实质上是综艺节目过度竞争的结果,也暴露出娱乐圈中“手滑”现象背后更深层的问题。
► 导师选拔标准的质变
2025年,《中国新说唱》公布了新一季的导师阵容,其中严浩翔的名字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作为时代少年团的rap担当,他在16岁时就已发行了单曲,并在18岁时荣获新人奖,可谓在偶像圈内名声显赫。然而,深入探究他的音乐作品后,我们发现除了粉丝喜爱的歌曲外,他并未能创作出广受大众欢迎的代表作。更令人尴尬的是,严浩翔曾被揭露多首歌曲涉嫌抄袭,但至今尚未给出合理的解释。
曾经,天王刘德华被问及是否愿意担任综艺节目导师时,他坦言自己“不敢”,担心会误导年轻人。这种谦逊态度与某些“流量导师”的傲慢形成了鲜明对比。如今,内娱的导师选拔标准每况愈下,这背后的推手是资本的逐利本性。节目制作方为了追求话题度,经纪公司为了增加曝光量,粉丝们则渴望偶像能展现出“权威感”,而这一切都建立在牺牲专业性和尊严的基础上。
然而,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事实已经证明,仅仅依赖流量来维持的热度是短暂的。《中国新说唱》的收视率持续下滑,而《天赐的声音》的口碑也急剧下滑,这都反映出观众对于专业性的追求是永恒的。就如同那英所言,“隔行如隔山”,真正的导师,不仅需要卓越的技艺,更应具备高尚的品德,成为双重标杆。
网址:内娱选秀节目中导师专业性危机与流量时代的选择 https://mxgxt.com/news/view/1612983
相关内容
内娱选秀节目中导师专业性危机与流量时代的选择观察丨选秀节目接踵而来,流量“导师”们如何扛起综艺大旗?
中国选秀专业户调查:流水的节目 铁打的选手
音乐选秀节目中明星导师的角色定位.pdf
内娱“导师”乱象:当流量凌驾于专业之上,行业如何回归正途?
选秀综艺导师迭代观察:从专业的点评者到“养成”的陪伴者
韩国SM公司将在中国办选秀节目?国内流量明星压力大
流量入场、推手上位,选秀评委越来越不“专业”
国内音乐选秀节目的思考
国内十余档舞蹈选秀节目混战 专业评委稀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