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书新一姐,带货方式太超前了……
作者 | 珞珈山人
编辑 | 文定
自成立以来,小红书在电商领域的探索已近十年,平台的核心价值始终根植于其繁荣的UGC生态。
但这个众所周知的“种草”高地,长期困顿于如何将这种强大的心智影响力转化为可持续的商业闭环。从2014年推出的自营跨境电商业务“福利社”,到2022年初上线的自营项目“小绿洲”,小红书竭力尝试在社区内嫁接传统电商模式,然而 2023年10月,“福利社”与“小绿洲”相继停止运营,这两次尝试很难称得上成功。
也是同一年,小红书提出要大力发展“买手电商”,将其作为新的战略重点。2年后,现象级博主@李嗲Lydiaaa崛起,一跃成为小红书“新一姐”,为这次探索带来了独特的阶段性成果——看似“拆台”的“反向带货”,却轻松创造出单场破千万的销售数据,大有引领新风尚的趋势。
从“自建交易场”转向“赋能交易者”,在电商这条河摸了十年石头的小红书,正在尝试从社区内部有机地生长出一种更原生的商业形态。 但这种模式究竟能不能成功?可以持续多久?依然需要时间来验证。
小红书买手电商探索:从董洁的审美策展,到李嗲的科学验证
从自营电商转向“买手电商” ,与其说小红书电商在战术收缩,不如说这是一次深刻的战略反思。
从成立之初,重资产环节就不是这家公司的长板,其真正的核心优势在于内容与社区——每天近300万条“求链接”、“求购买”的评论背后所蕴含的巨大商业需求。但怎么把这些流量变现,进行体系化、商业化的承接,始终是个问题。
实际上,早在@李嗲Lydiaaa 爆火之前,小红书就做过“买手电商”这个方向的尝试,譬如早期以董洁、章小蕙等明星和资深KOL为代表的那一批主播。彼时,驱动这套模式的引擎是品味和调性。
以董洁为例,她的直播间风格温和、节奏舒缓,更像一场生活方式分享会。凭借独特的个人气质,她成功售卖了大量高客单价的设计师品牌服饰,例如单价高达5000元左右的开衫也能迅速售罄,单场直播销售额一度超过3000万元 。
这类买手的核心价值,建立在个人化的审美与生活品味之上。换句话说,其本质与过去的时装杂志一致,通过塑造精致的幻梦给消费者以承诺,“只要你买了这些东西,你就会拥有高尚的品味”。
虽然随着消费降级以及反思消费主义的浪潮,年轻人们逐渐对这套叙事逻辑脱敏,但这种模式验证了小红书用户强大的高客单价消费能力,为小红书从“自建交易场”转向“赋能交易者”开了个好头。
而@李嗲Lydiaaa 的出现,则标志着“买手”生态的又一次进化。她构建信任的基础并非主观品味,而是客观、可验证的科学流程,直播间被塑造成一个“大学实验室”,充满了文献、仪器、现场拆机和第三方检测报告,彻底颠覆传统直播带货的范式 。
这位小红书“新一姐”最具标志性的方法论包括:使用UV相机直观展示防晒霜的防护效果与残留情况;“解剖式测评”脱毛仪,甚至现场手搓模型讲解原理;以及贯穿全场的“缺点环节” 。
和高喊着“买它”的传统主播不同,@李嗲Lydiaaa 会反复强调“先别下单,我还没说缺点!”,主动为消费者的冲动情绪降温 。这种以“真测试、讲原理、讲缺点”为核心的“科学验证”模式,不仅让她单场带货超2200万元,更重要的是,它将信任的基石从“对人的品味的信任”转移到了“对方法的信任”,为“买手”这一角色赋予了全新的内涵与更广阔的想象空间。
这种所谓的“劝退式带货”,反而击中了当下消费者的心。
“劝退式带货”何以成功
一场用户心理与社区生态的共振
要解释这套看似“劝退”的逻辑为什么能跑通,就得先回头看看直播电商的前辈们。
在过去,主播们用来捕获观众的“钩子”实际上并不丰富。无论是用剧本演绎“老板给家人们派福利”,还是冷着脸疯狂拼手速一样“上链接,下一样”,又或者声嘶力竭地高喊“姐妹们,买它”,归根结底,都是靠情绪“上头”来刺激冲动购物。
多年的野蛮生长后,相差无几的口播词已经给看客们的耳朵包了浆,煽动的话术和同质化的表演式带货,对消费者的刺激越来越小,一不小心还会激发审美疲劳和信任危机。
尤其对于以Z世代为核心用户群的平台而言,这一代消费者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消费心理。研究报告显示,Z世代极度渴望与品牌和影响者建立“真实的关系” ,并将“求真”和“向实”作为2025年的消费关键词,标志着消费者进入了“理性至上、品质觉醒”的阶段 。
换句话说,年轻人不喜欢“上头”了,你越努力让他们“上头”,他们越觉得你下头。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李嗲Lydiaaa 的“缺点环节”,反而成了一股清流。当整个行业都在夸大优点时,她主动、系统地揭示缺点,这种行为本身就传递出强烈的“与消费者站在一起”的信号。
她锚定的不是对个人品味的崇拜,或者在赛博空间里飘渺的共情,而是用数据和理性堆砌起来的深度信任,这才是这才是她的必杀技——真诚。
而小红书的社群氛围,又天然为这种模式提供了良好土壤。在这个“种草”文化盛行的平台,用户们本身就倾向于分享拔草经验、避雷、评测,然后求链接,一个把这些环节包圆了的直播间,搭配上@李嗲Lydiaaa 表现出的“严谨、客观”的人设,属实是长在了集美们的心巴上。
在这套语境下,“买手”的角色演变为其粉丝社群的“信任代理”,核心价值在于代替消费者去完成信息筛选、产品研究、性能测试等一系列繁琐、专业的工作。而粉丝们基于对这个“买手”的专业能力及人品的信任,购买其测评推荐的产品。
买手电商的潜在困境
基建短板与信任悖论
@李嗲Lydiaaa 的成功,看起来似乎为小红书的主播们揭示了一条新的发家之路。但要长期、可复制地走好这条路,无论小红书还是主播们,都还充满变数。
当初福利社和小绿洲的失败,就已经暴露过小红书电商“基建”的系统性短板。 在多个电商平台的关键环节,如今的小红书,依然存在进步空间。
举个简单的例子,无论天猫还是京东,消费者都能轻松地查看卖家的信用评级、店铺评价以及平台提供的相关保障情况,快递不见了有保险,出现纠纷有客服,出现质量问题,商家会受平台惩处,进一步影响其直接受益。
由平台方建立的这套系统,能给用户切实的“被保障”地感知,用户在下单购物的时候,并非只出于对某个“买手”、店家的信任,也是出于对平台能约束这些“买手”和店家的信任。这一点,不仅影响消费者的消费意愿,更影响平台声誉以及长期运营能力。
其次就是电商配套的物流与售后问题。小红书至少目前为止,依然缺乏深度介入物流环节的长期能力和积累,这是一个隐患。尽管商家使用的是第三方物流平台,但无论是退换货环节,还是对物流信息的及时查看跟进,以及对消费纠纷的介入和处理,都会影响用户对平台本身的使用意愿。
最重要的是,“买手”身份本身很容易出现信任悖论。 “买手电商”的根基是信任,这种信任来源于买手被感知的“独立性”和“客观性”。但商业化程度越深,“买手”越来越成功,越来越像一个“商家”时,信任感无疑会被稀释。
@李嗲Lydiaaa 的公信力建立在她“不偏不倚的客观实验者”人设上,如果她为了追求商业利益而高频度、大批量地推荐商品,或被用户感知到她可能因商业合作而对产品缺点避重就轻,无疑将导致一次动摇自身商业价值根基的“人设崩塌”。
这位“新一姐”的崛起,无疑为小红书的“买手电商”路线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但要延续甚至复制她的成功,小红书电商只怕还得多摸几块石头。
参考资料:
1.小红书买手到底是什么“神秘组织”? . 澎湃新闻
2.董洁成带货“黑马”,这会是小红书直播故事的新起点吗?. 界面新闻
3.边开直播边做实验,单场卖出2200万,小红书有了00后“一姐”. 电商在线
4.《2025中国消费趋势报告》发布 “求真”“向实”成为关键词.证券日报
网址:小红书新一姐,带货方式太超前了…… https://mxgxt.com/news/view/1602362
相关内容
小红书直播带货方法!捧出“新一姐”章小蕙,小红书直播带货终于上牌桌
有哪些小红书KOL带货模式? 玩转KOL带货模式!
董洁式带货,会是小红书电商的出路吗?
常见的小红书kol带货模式都有哪些?
董洁带货,救火小红书?
小红书 明星合作 方式
董洁靠直播翻红,成了小红书的“带货标杆”
Coach也在小红书上请网红推新款,一年带货上亿的网红比明星更受品牌欢迎
抖音带货效果紧追小红书,朱正廷、陈立农领衔口红带货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