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年的时间做90后艺术家访谈 展示他们的面貌与记忆

发布时间:2024-07-04 00:56

[ “这就像是一次相对全面的艺术家普查。”鲍栋说,他在北京、上海、成都、重庆、武汉等城市,与90位年轻艺术家面对面交流,向他们提出90个问题,试图描绘、梳理这一代际艺术家的群体面貌和时代特征。 ]

用社会学的思路和工作方式,策划一场中国1990年前后出生的艺术家群展,是北京当代艺博会艺术总监鲍栋为之忙碌一年多的艺术项目。

在中文语境下,“90后”是一个宽泛的词,既指生于90年代的特殊代际群体,也笼统地归纳并叙述着一代中国年轻人。生于1979年的鲍栋记得自己年轻时,父母那一辈总会说,“你们70后没吃过苦,没经历过事情,没责任心。”简单粗暴的定义与理解,在他看来是片面且不真实的。

今天,当他以艺术批评家和策展人身份去看风起云涌的90前后一代年轻艺术家时,不想再带着偏见。

“生于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的这批艺术家,已经走到了时代的聚光灯下。他们可以成为影响当下甚至未来审美趋向的文化生产者。”他对这一代艺术家很感兴趣,在已有的当代艺术叙述中,“90后”艺术家群体被不断书写、塑造。但他很警惕:媒介刻画定义的“90后”,人们真的认得清他们的面貌吗?

带着所有疑问,一年前,北京当代艺博会开启了一场名为“90×90×90:中国青年艺术家调查”的项目。

“这就像是一次相对全面的艺术家普查。”鲍栋说,他在北京、上海、成都、重庆、武汉等城市,与90位年轻艺术家面对面交流,向他们提出90个问题,范畴包括成长环境、日常生活、价值观与创作理念,试图描绘、梳理这一代际艺术家的群体面貌和时代特征。

正在北京时代美术馆展览的《返场时代》,是“90×90×90”项目中具有代表性的案例研究,32位参展的“90后”艺术家是对“90×90×90”项目阶段性的呈现与梳理。

入席“90后”内心剧场

展览现场,有架上绘画、互动装置、影像、行为艺术,不同的视觉与语言,在不同的坐标和维度上展演。

1990年生于湖南长沙的艺术家童昆鸟,呈现出一个3米宽、10米长的艺术装置《内耗小队》。他从农村和城市收集大量废弃物,塑料模特的头、丢弃的玩具、旧牌照、塑料娃娃断裂的胳膊、扇子……组合为一个不断运动的机械装置,仿佛异时空的群魔乱舞,暗喻当代社会是一个嘈杂的竞技场。

1990年生于上海的胡为一,新媒体创作中有对社会现实和城市景观的关注,作品《花之奇观》质疑人类中心主义视角下的历史叙事;1990年生于哈尔滨的费亦宁,将虚构与真实材料拼贴在一起,呈现自然、神话和技术之间盘根错节的状态;1993年生于潮州的蔡坚,在绘画和装置中呈现自己对波普艺术和流行文化的研究;1993年生于沈阳的王梓全,关注互联网及虚拟世界,通过对于游戏引擎及工程开发测试软件等的使用,探索虚拟和现实的阈值。

“今天的年轻一代,他们内部的差异远远大过代际差异。”鲍栋说,他用一年时间去做艺术家访谈,与他们在酒吧、咖啡馆或是工作室漫谈,90个问题的深度对话,常常聊到一个半小时。

年轻艺术家的背景各不相同。有人是艺二代,受父母熏陶,很早就有艺术理想;有人从海外名校留学归国,东西方文化的艺术养料,塑造他们看世界的方法;有人虽没有上过艺术院校,却能以非凡的视角表达自我。比如2002年生于北京的摄影艺术家Kiiss Shao,简历里没有任何信息,他的镜头对准人们所不熟悉的北京锐舞派对。暗夜里肆意起舞的青年男女,在Kiiss Shao的镜头前展示出最直接且真实的一面,那种欢乐、放肆与疼痛感是一代人的青春,也是不可磨灭的时代记忆片段。

鲍栋把展览比喻为“90后的内心剧场”。他邀请观众走进这一批处于时代剧场幕间的年轻人之中,看他们真实、激荡的观点,也从中看到这个时代鲜活多元的面貌。

一代人的艺术

“如今,我们面对着一个全球化逐渐退行、新技术不断迭代、美学趣味及其背后的主体意识瞬息万变的时代。尤其在中国,在激变年代出生并成长的中国艺术家,从一开始就面对的是一个新世界。他们已经或将要打开的是一种新的创作。”鲍栋说,过去的35年,无论中国还是全球都在急速变化。所谓“返场”,是站在上一个时代谢幕的语境下去看“90后”艺术家。

“我们在看完一幕精彩的大戏之后,都会期待再来一段表演。我在想,用‘返场’这个词,描述当下的时代状态。”他认为,如今人们面对的是一个被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Eric Hobsbawm)称为“短二十世纪”的时代谢幕。他想探寻一个问题:新时代的艺术家,他们的艺术究竟是延续还是创新,是终结还是重启,是落幕之后的余兴安可,是大时代之间的幕间插曲,抑或是下个时代来临前的开场序曲?

“他们是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对信息高度敏感,很熟悉新媒体技术,因此这一代艺术家对新媒体的创新使用,为他们的艺术表达增加了更多可能性。”鲍栋介绍,“未来原住民”单元展示年轻艺术家探索科技如何影响社会日常生活,以及他们如何观察到变化,进而转化为艺术语言。

出生在互联网时代的年轻一代,拥有更多选择,视野更开阔,能通过网络接洽到诸多画廊等机构和平台。鲍栋认为,他们也会在社会普遍的焦虑情绪下陷入内卷。很多年轻艺术家刚进艺术圈,就开始直面艺术市场,考虑作品价格,思考自我商业价值。

在不确定的时代,很多艺术家经历着强烈的情感与感悟,他们选择用作品来表达自我。时代美术馆执行馆长、《返场时代》展览监制刘威威认为,“90后”艺术家正处于创作的高峰期,他们的思维更加沉淀,经历了个人生活的变化,顺应时代浪潮的变化,有更多反思与观察,此时的作品质量也更加完整。“我们的目标是,在这个关键阶段,充分展示这一代人的艺术成就”。

责任编辑:

网址:用一年的时间做90后艺术家访谈 展示他们的面貌与记忆 https://mxgxt.com/news/view/16005

相关内容

中国90后艺术家作品集结亮相
中国“90后”艺术群体出场,“返场时代”展览亮相北京时代美术馆
聚焦中国90后艺术群体 “返场时代”亮相时代美术馆
时代聚光灯下 90后艺术叙事
“黑土地·生命与记忆”展再现图画家九儿“泥土味”的艺术世界
退休不褪色,他们用画笔展示家乡的青山绿水
壹美美术馆新推三项展览 展现当代艺术家的青年魅力
90后小伙巧用面团塑出《山海经》神兽
李公明︱一周书记:当代艺术中的“呼/吸”与……社会疗伤
舞画联袂 《杨家岭的春天》展现文艺经典新风貌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