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娱乐圈的炒作事件

发布时间:2025-07-20 04:08

(搜狐号:久旱逢甘霖)

炒作是社会商业活动中一种必不可少的营销方式,它的初始性是让事件或人物达到轰动性的社会效应,但最终目的是实现利益最大化的商业价值,现代很多人很多人眼红明星们的巨额财富。遂通过炒作来让自己变红。这让很多人都感到很厌恶,多数人对此是持鄙视态度的,但是,你知道吗?民国时的中国电影明星们就开始炒作自己了。

《燕子盗》上映前,片方在报纸上炒作了不少话题。

1939年底,艺华影业公司的新片《燕子盗》上映,影片讲的是

北京城发生的盗窃案,每次盗窃完毕,现场都会留下一只燕子,颇有点《美少女战士》里玫瑰之于夜礼服假面的意思。当时为了提高影片知名度,上映前,报纸上就不断刊登广告,以新闻的形式"严重警告本市居民":上海发现大盗,身怀绝技,请市民小心。甚至还夸张悬赏5万元捉拿盗贼,只因盗贼盗窃了价值20万以上的饰品,且技法高超,还留有燕子标记一只。一时间满城风雨,人人都在议论此事,直到影片上映大家才惊觉,原来只是片方的炒作而已。

捧新人

李丽华

同样的伎俩还用在了捧新人上。当时艺华影业公司为捧红新人李丽华,连续好几天在报纸上刊登她寻找遗失钻戒的广告,紧接着又登出某马戏团招领钻戒的启事,过几天再上演李丽华道谢并为难童捐出200元的戏码。实际上这些都是莫须有的事情,不过大众倒是好奇这位天天出现在报纸上的李丽华到底是何方神圣,待到由她出演的《三笑》上映时,自然人头涌动。

炒作整容

白杨

被誉为"四大名旦"的白杨初登上海影坛之前,明星影片公司也在报纸上策划了一连串炒作事件。首先用"北平小姐"的名号大肆宣传,让上海观众好奇;接着又以整容当话题为白杨打造热度,说白杨要修补"凹鼻梁凸嘴唇面部雀斑"等等。几番热炒,观众当然十分想要见见这个经过整容后越来越美丽的白杨了。等到白杨主演的电影《十字街头》放映时,公司更是制作了9层楼高的电影海报放置在上海市中心。影片精彩,炒作得当,白杨自然一夜成名了。

部分素材来自网络,喜欢的记得点关注呦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网址:民国时娱乐圈的炒作事件 https://mxgxt.com/news/view/1592688

相关内容

盘点2013上半年娱乐圈10大明星绯闻炒作事件
娱乐圈绯闻炒作
娱乐圈揭秘:明星私生活与炒作事件的背后
谢可寅韩东君事件:娱乐圈的丑闻还是炒作?
炒作娱乐圈饭圈事件!“水军”崔某、薛某慧等人落网!
炒作明星隐私,娱乐圈何时收敛
娱乐圈风波不断:离婚、炒作、逃役事件接连引爆
2013娱乐圈明星绯闻炒作事件盘点
娱乐圈“炒作”何以难绝
娱乐圈炒作现象研究72.ppt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