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丨泄露周海媚病历被行拘!病人隐私岂是医生炫耀资本

12月12日晚,著名演员周海媚离世的消息得到确认。同时,疑似周海媚生前送往医院抢救的电子病历在网上流传,上面含有周海媚个人资料、就诊时间等信息。12月14日,顺义公安分局发布通报称,符某某利用在医院工作的便利,出于炫耀的目的,将病患的个人病历拍照发至微信群,导致信息扩散,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目前,符某某已被依法行政拘留。

周海媚是知名演员,年仅57岁离世,自然会引发网友关注。这种关注既有对明星离世的惋惜、对她经受病痛折磨的怜惜,也不排除部分网友有对明星隐私的好奇。符某某关注明星病情可以理解,甚至以医生身份查看明星病历也无可厚非,但是知道了周海媚的名人身份,抱着大多数人接触不到明星病历的心态,“炫耀”自己掌握了“内幕消息”,擅自拍照、发布上传,显然偏离了正常轨道,违背了职业道德。
周海媚去世,对家属和粉丝而言,是莫大的悲痛;隐私信息被公之于众,更是二次伤害。斯人已逝,隐私与尊严仍受法律保护。明星虽为公众人物,有时难免要让渡部分个人隐私,但不意味着他们没有隐私权,看客再好奇也不能突破下限。利用偷拍等手段侵犯明星隐私,已经为人所不齿;借职务之便散播患者隐私,更是不可理喻。根据《医师法》《执业医师法》相关规定,保护患者隐私和个人信息,是医师在执业活动中应当履行的义务。保护患者隐私,是职业操守的底线之一,无论对方是不是名人。符某某晒周海媚病历,“炫耀”的不是资本而是无知,是对职业道德的践踏,也是底线的失守。医生泄露患者隐私,将面临暂停执业活动、吊销执业证书、行业“禁入”等不同程度的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符某某被行拘完全是咎由自取。
近年来,曝光名人和明星隐私现象越来越普遍,让当事人头痛,也成为隐私保护的社会之痛。今年9月,主持人杨迪曾发文称自己被“开盒”,缘于个人信息被曝,很多人打骚扰电话让他不堪其扰,不得不换手机号。值得警惕的是,不少明星隐私外泄是“内鬼”所为,如航司客服、高铁站员工利用职务便利,查询及出售演艺明星的行程信息或居民身份证号码等个人信息。周海媚病历遭泄露,再次为个人信息保护敲响警钟。
公民隐私权不容践踏,患者隐私更不可暴露在众人目光的审视下。符某某被行拘,也是在给其他“内鬼”一个警告,包括明星在内的任何人的隐私,都不是用来炫耀的资本,更不是用来牟利的资源。窥探他人隐私的病,要好好治一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