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只有体验到被爱,才能接受自己是个普通人
前几年朋友小文和我聊天时说过一句话,我一直记忆深刻——
「如果注定要平凡地度过这一生,那还不如死了呢?活着不就是要努力追求优秀吗?」
那个时候的小文,无法接受自己是个普通人。
虽然有些极端,这样的想法并不是个例。豆瓣有个小组叫「普通学」,7 万多人一起在里面,学习如何当个普通人。
他们多面临和小文之前一样的挣扎:从「成功学」的叙事中长大,也一度是「塔尖」上的那群孩子,在真正走入成年人的生活后,无法接受自己是个普通人的现实。
「普通学」是我们集体缺失的一堂课,我们熟悉怎样满足他人的期待,如何达到一个目标。但我们不知道,没人教过我们,作为一个普通人,该如何好好地生活。
于是我找到资深心理咨询师王雪岩老师:在她多年的临床观察中,无法接受自己是个普通人,是大多数来访者都要面临的心理困扰。
她还提出,做一个普通人,对心智成熟度的要求是非常高的。也因此,接受自己是个普通人,并非对现实的妥协和放弃,相反,这是一段自我成长的英雄之旅。
以下是王雪岩老师的自述:
01
一个人只有体验到被爱,才能接受自己是个普通人
如果一个人想做一个普通人而不能,我觉得他其实在表达:「我想成为我自己,但是我做不到」。在我们的临床工作里边,这几乎是每一个来访者,都需要处理的一个部分。
很多人觉得做普通人很容易,但这是一种误解,能享受做一个普通人,其实是一个特别高的要求,意味着这个人的人格健康度是非常高的。他有相当充分的能力,去接受自己本来的样子,去耐受外部世界带给他的挫折;他能够从自己的生活中获得价值体验,而不是只能从他人的目光中获得;他能够坚持自己的信念,而不是被其他人的期待和要求所左右等等。
这其实是人格非常独立的表现,一个很自信,内心安全稳定的人,才能做得到。
▷ 《机器人之梦》
而这份安全感来自于哪里呢?其实就是来自于他早年,有没有足够的「被爱」的体验。
比如一个孩子闯祸了,父母不会过多地去惩罚他,而是陪他一起去度过那个艰难的时刻。这个时候孩子就会感受到被爱,这种被爱的体验会成为他的底气,他就有充分的空间去探索这个世界,可以成为自己,而不会担心因为这些(错误)被父母抛弃,不会有太多的生存恐惧。他能感受到我好的部分,坏的部分,完整的自己都是被接受的。
如果这个孩子感受到是不被爱的,是被挑剔的,那么他就会非常恐惧,不断地察言观色——「我怎样才能保证自己不被抛弃?怎样才能不会被强烈地惩罚?」有些孩子会变得很乖巧,有些孩子会努力学习让自己变得很优秀,这些都是一种「生存策略」。
这部分不安会导致他极力排斥自己的某些部分,那些他认为不可接受的部分,可能是无能,也可能是不够漂亮等等。但这些部分也是真实存在的,他排除得越多,内在就会越空虚,整个人也就越不完整。因为这种不完整,这个人的生存反而会遇上更多的困难,他也会变得越来越焦虑。
当一个人越感觉自己糟糕的时候,其实越难以忍受自己是一个普通人。这种糟糕的体验不管对谁来讲都太难以承受了,很无能,很无力。这个时候就需要做一些处理,他可能把这些糟糕的体验投射出去,比如指责和贬低别人,也可能需要给自己制造一个虚幻的假象,那就是「我比谁都好,我不是普通人」,可能外在体现出来就是非常地傲慢和自大。
▷ 《心灵奇旅》
而一个真正爱自己的人,他是不需要去去战胜别人来凸显自己的。因为他内心那个爱的力量足够强,他也不需要努力去让别人看到自己的「闪光」,他本身就是有光的。
02
当孩子成为父母「要的那个孩子」,就失去了做普通人的机会
很多人没有办法接受自己成为普通人,很重要的一个来源是,我父母希望我优秀。当我优秀的时候,我父母是有面子的。
这是一类挺常见的现象,有些父母能接受自己是个普通人,但他们对孩子的期望是很高的。这可能是父母缓解内心焦虑的一种方式,当他内心无法耐受平庸、无助无能带来的这些焦虑,就会投射给身边亲近的人。如果孩子是优秀的,他们内心就会觉得安全,觉得未来有确定感。
这种期待常常以表扬的形式出现,一般来说我们会觉得表扬和鼓励孩子是好事,但其实在心理咨询中,我们是不太会去表扬来访者的,因为表扬其实是一个「超我」的要求。
当父母表扬孩子的时候,其实就是在告诉孩子,我期望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孩子在与父母的互动过程中,感受到了这部分,就会本能地去迎合父母的需要,因为他也希望用获得父母肯定的方式来获得内在的安全感。这些互动常常发生在潜意识中——
「我知道我父母要什么,我要成为父母要的那个孩子。」
▷ 《小欢喜》
但是这样的代价可能就是,他逐渐放弃了自己独立探索的那个部分,慢慢地失去自我,不知道怎么做一个「普通人」。
所以在咨询过程中,也会不断去鼓励我们的来访者,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这意味着我的人生不再只考虑我父母想要什么,而是我想要什么。我们能够祝福彼此拥有自己的人生。
只有一个独立的个体,才有可能从「普通人」这个定位中获得乐趣和力量。
03
普通人的「生存焦虑」
除了上面谈到的个体因素,我们也不能忽视社会原因。
从历史上来看,我们有科举制的传统,确确实实「优秀」是可以带来很大收益的,不管是个武状元还是文状元,不光可以让自己获得好的生活,还能惠及几代人。那个时候工商农业都不发达,现实中这的确是获得保障的一个很重要的来源。
这种生存的焦虑,它在我们的内心里是根深蒂固的。
然后经历战争年代,父辈们生活的时代也是很艰难的,生存焦虑就这样一代一代传递下来。直到今天,虽然条件好了很多,但实际上我们的生存焦虑普遍还是很高的,国家的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完善,我们还是处在高竞争、高压力环境之下,一直都没有获得一种基本的安全感保障。
人只有在基本的生存需求能够满足之后,才可能去考虑精神的需求。也因为这样,我们受到的教育都是那种最基础的生存教育,你怎么样去更优秀,能够挣钱,能够有好的工作,能够让你活下来。评价体系一直是很物质化的,忽略了对于人性这部分的关怀,对于所谓「优秀」的标准,也是有点走偏了。当人性不被尊重的时候,作为一个普通人身上的优秀品质,也很难补偿他在外部物质条件上的缺损。
这也导致现代人普遍缺少一种情感上的的满足感,于是人们去追求金钱,追求权力,其实在象征层面,像小婴儿饿了、害怕了就想叼奶嘴一样,就是需要一些即刻的满足来填补我们内在的空洞。
但能让我们真正获得情感满足的,其实是我们不珍视的那些东西,比如人性的温暖、善良、平稳快乐的情绪。但在很多人眼中,这些是不重要的,远远不如吃一顿饭,挣一点钱来的直接。
▷ 《小欢喜》
04
成为普通人的路是很难的,但一旦觉醒,就很难回去了
不过情况是在慢慢好转的,比如这种小组(普通学)的出现,就说明这一代年轻人已经在逐渐觉醒,开始思考我要不要成为普通人,我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是什么?
包括很多年轻人现在也在做心理咨询处理自己的议题,你会发现越能够接受自己的时候,就越不需要把你的那些焦虑投射给孩子,就能够给孩子更多的空间。
但这可能会是很漫长的一个过程。
觉醒的这些年轻人,他们要承受巨大的压力,因为他们在推翻过去传承了多年的一些认知,一些习惯,一些关系状态,也可能要承受很多的诋毁,惩罚,这是非常困难的。
包括有些人现在想得很好,希望将来告诉自己的孩子,可以成为一个普通人,但其实这个「告诉」是没有用的,他需要「相信」孩子可以成为一个普通人。作为父母,你是不是允许他犯错?然后可以平静地陪伴他,去理解这个错是怎么犯的,怎么样才能让它变得更好一些?生活里有很多具体的时刻,只有真的相信了,才能从行动上有一些调整。
▷ 《心灵奇旅》
但一旦觉醒,我想就很难再回去了。
我们要改造这个社会是很难的, 但可以先从自己做起,逐渐接受自己更多一点,包括现在很流行的说法,「重新养育自己的内在小孩」,我觉得就挺好的。
让自己的家庭变得幸福起来,让自己的孩子变得更有活力,更有力量去成为他自己。每一个小家庭里边培养出一个真实的,安全的孩子,这是可以做到的,然后这些人聚合在一起,未来整体环境改善的可能性就会更大。
可能要经过好多代的努力,经历不断地痛苦挣扎和反复,才能够逐渐形成一个大的环境,允许孩子做他自己,成为一个普通人。
采访/撰文:寒冰
封面:《我的天才女友》
想要预约咨询或了解更多咨询师信息?
责任编辑:
网址:一个人只有体验到被爱,才能接受自己是个普通人 https://mxgxt.com/news/view/15483
相关内容
一个普通人,究竟怎样才能过好这一生?一个人,大概只有经历这些,才能大彻大悟
一个女人有这3个能力,内心多半坚韧,很旺自己
一个女人有多深爱你,从她和你“接吻”的反应,就能明白
阿布拉莫维奇:真正能被称为家的地方,只有你自己的身体
人到60岁才醒悟,“争”了一辈子的东西,真正属于自己的只有这两样
男人爱不爱你,就“6个字”,很直接
男人深爱一个女人,身体会出现四种“语言”,很明显
金惟纯:一个人痛苦的根源,没有把自己活明白
爱一个人到了极致,往往只有这“两个字”,骗不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