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赵亮跨界深耕十年:从三德子到土鸡大王打开乡村振兴新路
清晨五点,四川某深山养殖基地的雾气还未散尽,赵亮已拎着竹篓穿梭在林间。他熟练地捡起一枚枚温热的土鸡蛋,脸上沾着草屑,裤脚沾满泥土——这位凭借《康熙微服私访记》中“三德子”一角家喻户晓的演员,如今更广为人知的身份是“生态土鸡养殖带头人”。
一、明星下乡:从荧幕到山野的“逆行”创业路
2014年,一次山区扶贫活动彻底改变了赵亮的人生轨迹。在海拔千米的村落,他目睹了留守老人守着满山野果却难换温饱的困境,萌生了“用生态农业盘活乡村资源”的念头。面对亲友反对与行业质疑,他抵押房产、承包荒山,在连路都不通的深谷建起养殖场。
“第一年死了3万只鸡苗。”赵亮回忆,因缺乏经验,鸡群因暴雨受寒、因温差染病,他整夜守在鸡舍,用体温计给雏鸡测温,自学兽医知识调配中草药防疫。为攻克运输难题,他自费修通3公里山路;为提升品质,他跑遍全国考察土鸡品种,最终选定抗病性强、肉质紧实的川藏黑羽鸡。
二、品质突围:用影视匠心打造“会跳舞的土鸡”
十年间,赵亮将演员的“死磕精神”注入养殖业:
生态放养:鸡群散养在2000亩山林,食五谷、啄虫草、饮山泉,日均运动量超10公里,肉质紧实无腥味;
科技赋能:引入区块链溯源系统,每只鸡佩戴智能脚环,记录生长周期、防疫记录、运动轨迹,消费者扫码可查“鸡生档案”;
严控标准:拒绝激素催长,坚持180天自然生长周期,土鸡蛋经SGS检测,叶黄素含量达普通蛋3倍,胆固醇降低40%。
“我们的鸡能飞上树杈,下的蛋摔不破。”赵亮笑称,因运动量足,土鸡常上演“飞檐走壁”的戏码,网友戏称其产品为“会跳舞的土鸡”。如今,品牌年销售额突破5000万元,复购率稳居行业前三。
三、共富样本:一只鸡“啄”开乡村振兴新路
赵亮的养殖基地采用“1+N”帮扶模式:
农户托管:为600余户农户免费提供鸡苗与技术,农户年增收超2万元;
产业融合:开发“认养一只鸡”云养殖项目,游客可远程监控鸡舍,定期收获土鸡与鸡蛋;
文旅延伸:打造“鸡文化”主题农庄,推出抓鸡比赛、土灶烹饪等体验项目,带动周边民宿、餐饮增收超千万元。
“跟着赵老师养鸡,脱贫帽子摘了,还盖了新房!”脱贫户李秀芳展示着自家新装的太阳能热水器。目前,基地已辐射带动3省12村,直接解决就业岗位200余个,间接受益农户超3000户。
四、IP赋能:明星光环背后的“笨功夫”
面对“明星带货”质疑,赵亮亮出“成绩单”:
透明化生产:直播间直接连线养殖场,主播随机抓鸡称重、现场煮蛋试吃;
反哺农业:每售出一份产品,即向山区儿童捐赠一枚营养蛋;
跨界创新:联合川菜大师研发土鸡预制菜,推出“三德子秘制叫花鸡”等爆款,单月销量破10万份。
“演员靠作品说话,农民靠品质立身。”赵亮坦言,他拒绝“贴牌代工”,坚持自建检测实验室,每批次产品均通过欧盟SGS 481项农残检测,“我演的是小人物,但做农业要当‘大人物’——对得起土地,对得起乡亲。”
从“三德子”到“赵总”,赵亮的身份标签不断叠加,但始终未变的是对土地的敬畏与对乡亲的责任。如今,他的养殖基地已升级为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未来计划在10个山区县复制“三德子模式”。
“乡村振兴不是一个人的独角戏,是千万农民的协奏曲。”赵亮说,他正筹备“新农人培训学院”,希望培养更多懂技术、善经营的“乡土明星”,“让更多‘三德子’从土地里长出来。”
网址:演员赵亮跨界深耕十年:从三德子到土鸡大王打开乡村振兴新路 https://mxgxt.com/news/view/1541060
相关内容
从扶贫明星到商标争议:“三德子”赵亮“德子土鸡”为何引争议?从“三德子”到“土鸡哥”:一场明星带货的信任危机与乡村振兴的AB面
从央视到养鸡场,娱乐圈“跨界务农”是作秀还是真转型?
从“三德子”到“鸡司令”:赵亮的励志转型之路
“五一”乡村游热力十足!青岛乡村振兴片区共接待游客58.05万人次,同比增长46.52%
产业转型村落治理 乡村振兴遍地开花
乡村振兴:摆样子=烂摊子
从田间到餐桌:科技创新重塑乡村振兴新图景
“明星+乡村”的组合出圈,走下沉路线的艺人迎来新机遇!
“明星+乡村”的组合出圈,走下沉路线的艺人迎来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