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原:扎根一线战贫困 穷村蝶变明星村

发布时间:2025-07-04 21:56

2018年3月,李中原从黔南州司法局办公室副主任转战到独山县基长镇林盘村任“第一书记”。

林盘村是一个贫困发生率高达47.98%的省级深度贫困村。让这个没有规模产业、基础设施滞后、可利用资源匮乏的小山村在短短两年时间内逆袭蜕变,成了李中原答好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时代考卷。

谁曾想到,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李中原以党建引领、产业带动、法律援助等为扶贫突破口,最终啃下了一块块硬骨头,让昔日穷山村林盘蝶变为远近闻名的明星村。2019年,林盘成为全县桑蚕产业“样板村”,荣获“第五批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州级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贫困发生率下降至1.97%的小山村如期摘掉了“穷帽子”。

李中原(左)帮助村民插秧

创新脱贫载体,党建先行是基础

“办公环境恶劣、人居环境差、缺乏宣传阵地、干部素质良莠不齐……”这是整体工作居全镇倒数的林盘村给李中原的“见面礼”。

李中原精准把脉村情后,以夯实党建基础为平台,创新探索脱贫载体。结合村情实际,制定了林盘村年度工作计划、驻村干部和村常务干部管理分工、党总支委员会工作、“三会一课”“四议两公开”“三重一大”、党员发展和管理等制度和规定,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和行为规范;以“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开展业务培训、季度充电和学历提升等工作,把整支驻村队伍的思想、认识、行动都统一到共谋林盘发展、共话振兴大计上来;以着力打造“林盘必跨越,同心方能成”党建新品牌为重点,把党建触角延伸到精准管理、产业发展、全面保障、短板补齐、环境整治和“志智双扶”等角落,形成独具特色的“一支一特”党建品牌效应。

驻村干部在党员活动室学习

驻村以来,李中原争得资金8万余元改善党建基础设施和完善上墙制度,建成了总支会议、党员活动、荣誉室;争取资金9万元建设村级文体广场、法律援助宣传广场和村级公共厕所,使“党建+法治+扶贫”模式在林盘落地生根,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组织村民召开群众会

持续稳定增收,找准产业是关键

林盘村究竟穷在哪里?李中原认为,根子还是缺乏能保证赚钱而且长流水的产业。

刚到村里不久,李中原就在产业发展、转岗就业等薄弱环节上琢磨。他要帮助村民理清发展思路,找准调整产业结构助推脱贫的“有效路子”。

林盘村蚕棚

在李中原和驻村战友的共同努力下,林盘村立足村情,抢抓机遇,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多方考察后把种桑养蚕作为村里的主打产业。为推动桑蚕产业发展,李中原积极协调帮助林盘村争取到1000万元广州对口帮扶资金,建设蚕棚1.7万平方米,发展种桑养蚕1350 亩,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组织方式,推动就业200余人,人均工资2500元以上;将蚕棚产权与贫困群众利益链接起来,利益覆盖全村407户贫困户,户均分摊到蚕棚面积28.5平方米,每户每年能领取蚕棚租赁给企业养蚕租金600元。

组织党员干部到云雾镇燕子岩村学习

“在家门口就能干活挣钱,让我对脱贫充满了信心!”在基地务工的贫困户刘凤波高兴地说。

“村里的桑蚕产业发展起来了,让我家也有了稳定收入!”把蚕棚租赁给企业养蚕的贫困户吴守正激动地说。

仅一年时间,林盘桑蚕产业就成了一个辐射带动面广、群众参与度高、扶贫效益明显的东西协作项目示范点。

望着正成为林盘风景的那些翠绿桑田和漂亮蚕棚,李中原陷入了沉思:2020年实现所有贫困户和贫困人口达到户均 5亩桑或人均1亩桑的规模,每年种桑户均收入2万元或人均收入 4000 元以上,让群众持续稳定增收才是产业扶贫的最终目的。

和村民一起到田间调研产业发展项目

建设法治乡村,法治扶贫是特色

李中原以“148”法律援助精准扶贫工作为抓手,探索创建基层法治扶贫暨乡村治理新模式。

依托州司法局帮扶优势,林盘村在全县率先成立林盘基层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李中原兼任工作室主任,邀请州法律援助中心负责人兼职法律顾问,妥善将法律服务、多元调处和综治维稳工作职能整合,实现“三职能合署办公”的目标,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

积极探索“法治+德治+自治”基层治理模式,将驻村干部和村支“两委”按功能划分为政策宣传、移风易俗、法律服务、公益建设、村容监督、综治维稳6支队伍,探索运用以“自治为基础、德治为重心、法治为保障”的基层治理模式,通过制定村(组)民约、规范纠纷调解、打造民主法治示范村等方式,为全村各类事务管理提供了基本遵循。

根据“148”法律援助精准扶贫工作台账,聚焦群众反映最积极最迫切所需法律服务类型,不定期邀请律师团队、法律服务工作者或大学生志愿者到村开展法律服务和道德讲坛,确保困难群众不因法律服务致贫返贫,打通公共法律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法治氛围浓厚的林盘村法律援助宣传广场

目前,建成法治广场3个、德治广场1个、法治寨门3个、30户以上自然寨都配备法治文化墙和宣传栏。为群众提供法治宣传1200余人次,提供法律咨询、合同审查等各类法律服务200余人次,开展矛盾纠纷摸排50次,调解民间纠纷18件,防止民转刑案件3件,逐步形成林盘“遇事找法、办事依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浓厚法治氛围。

驻村以来,李中原积极动员社会扶贫力量参与攻坚,修复道路塌方300余立方,新修及修缮安全饮水池22个,硬化机耕道及公益事业路面2300平方米,修建通组及串户路2.7公里,协调资金20万元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和公益事业建设,资助贫困学生10万余元……

2019年,李中原荣获黔南州“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他认为,这既是一种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个人将以此为新的起点,进一步发挥好“村社合一”组织经济模式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巩固好“党建+法治”扶贫模式,全力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坚决夺取美丽林盘全面小康的最后胜利。

开展双联双促活动

(供稿:独山县 杨龙兵)

网址:李中原:扎根一线战贫困 穷村蝶变明星村 https://mxgxt.com/news/view/1541053

相关内容

李中原:扎根一线战贫困 穷村蝶变明星村
宋王庄村“第一书记”李明星让贫困村变“明星村”
驻村“明星”让贫困村变成“明星村”
沂源县张家坡镇宋王庄村“第一书记”李明星让贫困村变成“明星村”
南金村的振兴之路:从贫困村到明星村的蜕变
恒丰银行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系列报道之三:扶贫在一线 精准挖“穷根”
从贫困村到“明星村”:俄达门巴的蜕变之路
贫困村“变”先进村,这个村干部出名了~他却感慨“当明星不如得民心”
昔日贫困村、如今明星村,信阳市平桥区的这个村太牛了!
探访甘肃宕昌“云上村庄”:深山贫困村变藏羌旅游地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