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片公司如何对待跳槽的歌手?#唱片公司对待跳槽歌手的方式
一、资源限制与阻碍策略
在歌手有跳槽意向时,一些唱片公司可能会像郭富城原公司华星公司对待他那样,在制作上敷衍了事。例如,减少歌曲数量,降低歌曲质量,如郭富城在华星公司的最后一张唱片只有7首新歌,亮点不多。
唱片公司可能会压着歌手已录制完成的专辑不发行。郭富城的专辑录制完成后被华星公司压着,直到他在华纳推出新作品后才匆匆推出两首主打歌,且几乎没有宣传,导致销量惨淡 。
还会推出精选集或者新歌 + 精选唱片来与跳槽歌手在新公司的新作争夺市场。华星公司就推出郭富城的精选集《由零开始》,以及新歌+精选唱片《AK - 47》来与他在华纳的作品竞争。
二、正常解约与和平分手
并非所有唱片公司都会采取上述较为消极的方式。如果双方在合约中有明确的规定,并且是在遵循合约条款的情况下歌手跳槽,唱片公司可能会按照正常流程处理。这包括与歌手协商好剩余作品的版权归属、宣传推广的后续安排等。
有的唱片公司会选择大度地祝福歌手在新的发展道路上顺利前行,毕竟娱乐圈是个相对较小的圈子,未来可能还会有合作的机会,保持良好的业界口碑也是很重要的。
三、后续合作与竞争关系
即使歌手跳槽,唱片公司和歌手也有可能在未来重新合作。例如,如果歌手在新公司发展不顺,或者双方发现有新的合作契机和利益点,之前的不愉快可能会被搁置。
更多时候,跳槽后的歌手与原唱片公司会成为竞争对手。唱片公司会努力打造自己旗下的其他歌手,在市场份额、音乐风格、宣传资源等方面与跳槽歌手展开竞争。例如,在宣传自家歌手的专辑时,会选择更有冲击力的发行时间和宣传策略,以避免被跳槽歌手的新作品抢占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