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内参导读:如何做好星素结合音乐类节目?东方卫视总监、东方娱乐传媒集团总经理李勇针对《天籁之战》第二季的突破,将其概括为三个关键词:共鸣,电视节目与电视观众的情感共鸣,明星唱将与素人挑战者之间因为爱音乐而引发的价值观共鸣;共生,电视节目与短视频、新媒体的大融合,节目主题与时代话题的交织共生;共赢,寻求节目与明星的品牌价值共赢,东方卫视东方娱乐与广告冠名商的利益共赢。
传媒内参导读:如何做好星素结合音乐类节目?东方卫视总监、东方娱乐传媒集团总经理李勇针对《天籁之战》第二季的突破,将其概括为三个关键词:共鸣,电视节目与电视观众的情感共鸣,明星唱将与素人挑战者之间因为爱音乐而引发的价值观共鸣;共生,电视节目与短视频、新媒体的大融合,节目主题与时代话题的交织共生;共赢,寻求节目与明星的品牌价值共赢,东方卫视东方娱乐与广告冠名商的利益共赢。
来源:传媒内参(转载请标明出处)
文/ 迟彤彤、风其然
当下,行业内对“星素结合到底是不是一个伪命题”的争议颇多,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一些以星素结合为定位的节目,并没有找到或者说呈现出“星素结合”的最佳状态,甚至在实操中,将素人弱化到存在感全无,而这才成为大家争议的关键点。
展开剩余 82 %
笔者认为,与其纠结这个真伪命题,倒不如从实践中找到“星素”作为一个整体的最合适的表达方式。上周日,东方卫视首播了星素音乐励志音乐节目《天籁之战》第二季,把“星素结合”做得越来越纯熟化和精细化。明星歌手和素人挑战者同台竞技演唱,唯一评判他们表现的标准就是唱功,明星实力歌手和民间素人歌者,彼此公平竞争,为大家带来了不小的惊喜,尤其是首播节目,两位实力歌手莫文蔚和张杰接连失利,让整个节目颇具真实感。
如何做好星素结合音乐类节目?东方卫视总监、东方娱乐传媒集团总经理李勇针对《天籁之战》第二季的突破,将其概括为三个关键词:共鸣,电视节目与电视观众的情感共鸣,明星唱将与素人挑战者之间因为爱音乐而引发的价值观共鸣;共生,电视节目与短视频、新媒体的大融合,节目主题与时代话题的交织共生;共赢,寻求节目与明星的品牌价值共赢,东方卫视东方娱乐与广告冠名商的利益共赢。
升级台前幕后
让星素互动愈发真实真切
国内音乐综艺经历了1.0时代的素人选秀,2.0时代的星素同盟,3.0时代的歌手PK,《天籁之战》引领的4.0时代的星素大反转,于是《天籁之战》第二季最直接的目标就是超越自己,让星素互动玩出新高度。
《天籁之战》节目总导演李文妤认为,“这一季真人秀部分更聚焦了人和人之间、挑战者和被挑战者之间的关系,加强了他们之间的关联,因为去年是个人在准备,今年加入了素人和明星两个不同团队之间的纽带。”
在增加未知可看性的同时,也呈现出一种平等的竞争感。作为一档复合形态的棚内综艺的《天籁之战》,除了在舞台现场进行星素PK之外,后场的真人秀部分也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分量。因此第二季新增了不少新的规则和环节。比如说,增加推理元素,引入30人合唱团,设计7人挑战者开口唱部分。设计K歌房,素人与明星互相观看排练,让双方知己知彼。
“这样一方面拉近了他们之间的距离,起跑线会慢慢缩近,第二个也是在比赛上让他们有更多的策略和对战感。”总导演李文妤表示。
判断一档节目是否好看的外在标准很多,但衡量一档节目价值却具有唯一性,那就是这档节目传递出怎样的价值观,是否对观众产生一种正向引导。
纵观《天籁之战》第二季,不断凸显“星素同等化”主题定位,明星渐去偶像光环,素人大胆主动邀战明星,双方以歌会友,成就“星素”最好的组合状态。同时,节目也在向观众传达出一种正向的价值观,没有人的成功是一蹴而就的,明星跟素人没有差别,他们都需要认真努力,用自身过硬的实力去实现梦想,从而引发观众在情感上的共鸣。
三大突破显用心
歌单主题化引回忆共鸣
显而易见,以模式取胜的时代早已一去不返。尤其音乐类节目,“模式疲惫”已成为行业常态。第一季新鲜、第二季平庸、第三季差评的节目屡见不鲜,最终导致模式形同鸡肋般存在。
作为第一批吃“星素对抗”螃蟹的音乐类节目《天籁之战》,如何在第一季的基础上让第二季节目持续保持新鲜活力感,成为节目成败的关键之所在。
据导演组介绍,《天籁之战》第二季在保持上一季星素平等对抗的基础上,在内容、形式、观感上进行了全面再版升级:
第一,节目歌单主题化。每期节目设置一个主题并号召网友精选百首经典歌单,不仅调动起网友的积极性,而且集中最大力量激起时代回忆,致敬年代经典引发暖心共鸣,是很多节目难以做到的。
第二,力邀实力唱将张杰。张杰是公认的唱将,他的加入为节目增加了更多音乐风格和可能性,也激励原班明星心态进步,各出新招。另一方面,嘉宾由4位变5位,每期一位轮休,让嘉宾在紧绷的创作环境中,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去准备,才能创作出更好的作品。
第三,节目舞台暗藏“机关”。整体上,金字塔变太空舱,舞台更开阔;细节处,运用冰屏制造隐藏空间,增加可移动的数控灯变换造型等机关设计,营造出多重空间概念上的舞美,具有科技感,拉近明星与素人的互动。
同时,优质素人选手也为节目探索星素结合更好地发展创造了更多的可能性。“在很多音乐节目面临选手枯竭的情况下,《天籁之战》第二季反而有很多比去年还要高质量的挑战者出现。”李文妤透露。
唱响最美东方天籁
共鸣经典时代旋律
近两年,东方卫视一直在探索适合平台类型化发展之路,开辟出新的增长带。其中,以《天籁之战》、《唱响中华》为代表的音乐类节目开辟出新增长带,《欢乐喜剧人》、《笑傲江湖》为代表的“喜剧”系列突出重围,以及《极限挑战》、《花样姐姐》为代表的户外真人秀成为频道品牌IP。
《天籁之战》通过改编经典歌曲,唱出原有的精神面貌,展现更加真实、更加丰富、更加生动的时代旋律,引起大众的共鸣。首期节目“百年经典歌单”,即选择了《我的中国心》《游击队之歌》《今儿个真高兴》等十首可供选择的改编曲目,这些被赋予了历史和情感的歌曲承载着一代代人的理想和希望。
《唱响中华》作为一档原创音乐文化类节目,三期节目共聚集了来自30多个国家近50位外国友人为中国唱响祝福之歌,并讲述了“献礼人”与中国的不解情缘。节目围绕深度书写中华“文化自信”这一主题,以多维度的国际视角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内涵和魅力。
正如李勇总监所总结的,要想做到“共鸣”“共生”“共赢”,就需要节目“旗帜鲜明有意义,想尽办法有意思” 。如果说《天籁之战》第一季的最大意义在于开启了星素对抗的新模式,那么第二季节目则在寻找明星与素人、经典与流行的平衡点中,升级了歌唱类节目的时代意义,不仅要唱响经典,还要改编经典,让经典的价值在任何时代都不褪色。